江苏对外产业转移情况调查分析
2022-03-17费振宇昆山鹿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费振宇 昆山鹿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江苏对外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
(一)对外产业转移总体较为温和,不同类型企业存在一定差异
对外产业转移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对外转移速度有所放缓。调查显示,78.3%的样本企业表示无意开展产业转移,较已开展对外产业转移的企业高出62.9个百分点;另有6.33%的企业反映仍在考虑是否进行产业转移。同时,受当前海外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企业对外产业转移速度有所放缓,62.5%有外迁意向或已进行产业外迁的企业反映疫情短期内放缓了产业外迁的进度。
目前已转移产能、未来一年拟转移产能占企业总产能的比例均较小。调查显示,已开展或有意向开展对外产业转移的企业中,2/3的企业已转移产能小于其总产能的30%;与此同时,企业预计后期拟转移产能占比也相对较低,数据显示,超过七成企业反映未来一年中拟转移产能预计小于其总产能30%,而仅有两成企业拟转移产能超过其总产能50%,且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
中资企业拟对外转移产能比例高于外资企业,中小型企业拟对外转移产能比例大于大型企业。已进行产业转移的样本中,25%的中资企业未来一年拟转移产能大于总产能的30%,超出外资企业20.8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20.83%的中小型企业未来一年拟对外转移产能大于总产能的30%,超出大型企业12.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政策推动对中资企业影响更大,而成本冲击对中小型企业约束更显著。
(二)对外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通信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组装、终端销售环节
对外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三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查显示,全省对外转移产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皮革及制鞋业,批发和零售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三大行业分别占全省对外产业转移企业总数的27.08%、14.58%、12.5%。
从企业类型看,外资企业对外产业转移的前两大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及制鞋业,占比均达28.57%;中资企业对外产业转移的前两大行业分别为纺织服装皮革及制鞋业和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分别为26.83%和17.07%。
从产业链层次看,对外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通信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产业链的产品组装、终端销售环节。已进行产业转移的样本中,50%的对外产业转移集中于通信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产业链的产品组装、终端销售环节;18.75%的对外产业转移处于医药制造等行业的技术研发环节,另有11.46%的对外产业转移集中于原材料供应及零部件加工环节。
(三)对外产业转移企业相对拥有更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对美出口份额
从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份额看,有意向或已对外产业转移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份额相对更高。已进行产业转移的样本中,国际市场占有率份额在20%~50%的企业比无转移意向的企业高12.63个百分点;相应地,国际市场占有率份额在10%以下的已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比无转移意向的企业低10.12个百分点。
从企业出口的主要地区看,有意向或已对外产业转移的企业对美出口的份额相对更高。对外产业转移的企业中,对美出口份额比无意向产业转移的企业高12.44个百分点;相反,对外产业转移企业出口至日韩地区意向不明显。数据显示,对日韩出口的产业转移企业比无意向转移企业低10.55个百分点。
(四)中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仍是国内产业转出的主流现象
对外产业转移目的地主要是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劳动力较为充足,土地、税负、环保成本也较低,成为企业对外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调查显示,54.16%的企业产业转移首选东南亚地区,转移至省内其他区域和转移至国内中西部地区的比例均为14.58%,另有8.33%的企业考虑转至国内其他区域。
转移至东南亚地区的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产品组装、零部件加工环节。调查显示,产业转移至东南亚的企业中,有38.98%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产品组装、零部件加工环节,有25.42%处于终端销售环节,而处于产业链技术研发环节的仅占20.34%。
二、企业对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产经营成本差异是影响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
当前,江苏劳动力、土地、税负等生产经营综合成本有所上升,是影响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中,50%的企业表示当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经营综合成本上升是其对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生产经营成本逐年攀升。用工成本方面,据统计,全省2019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8669元,较2014年增长59.7%。用地成本方面,以省内第一经济大市苏州为例,2019年其工业用地亩均用地成本为30.70万元,较2014年增长23.84%。辖内某纺织业龙头企业反映,纺织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人力成本占比极高,且该企业每年涨薪幅度均达到10%,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失去优势,部分欧美客户已将订单转移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另一方面,环保督查力度日趋严格。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环保的督查力度,江苏对环保和安全生产更是高度重视,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迫停业整顿。从调查情况看,16.67%的企业表示产业转出主要原因是环保压力等转型要求。如上述纺织公司为规避环保压力,已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立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约3.5亿美元,并拟逐步增加产能外迁规模。
(二)贸易摩擦仍然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疫情以来影响效应有所弱化
调查显示,已完成、正在进行或有意向产业转移的企业中,33.33%的企业表示规避贸易摩擦与关税壁垒是开展对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但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等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所弱化。如某电机公司主要生产有限电视机顶盒、网通电源等,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销往美国的产品额外承担了25%的关税。通过与美国客户共同商讨,决定在菲律宾马尼拉市附近投资设厂,导致其产值缩减了25%。该企业目前的经营模式主要为将约70%半成品运至菲律宾进行再加工和贴牌包装,从而规避美国额外增加的关税。与此同时,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及反复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重新考虑产业转移问题,如某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型机电组件、磁浮微、轻电机、微型散热风扇等产品,前期受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已经将昆山广兴的产业向台湾地区转移了30%左右,但由于中国境内疫情控制有效,集团仍选择昆山广兴作为主力生产基地。
(三)政策支持对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
调查显示,企业在决定是否产业对外转出时,37.56%的企业反映希望出台贸易便利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比例仅次于希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政策支持对企业产业转移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江苏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产业链、提升外资企业运行便利、提升高素质产业人才建设的政策措施对于稳固产业链产生积极作用。如,省政府出台的《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推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苏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通过专设先导产业人才通道、加快聚集产业支撑人才等方式聚集产业人才,以人才国际化建立高素质人才群、引领产业高端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
三、企业对外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一)当前产业转移对江苏产出、出口及用工的影响总体可控
一是受产能投资周期及境外生产要素限制,相当一部分的境外投资企业仍处于投资建设阶段,尚未实际发生产能转移。仅有37.5%的企业反映境外工厂已经投产,其余还处于考察、洽谈、购买土地等筹备阶段。二是拟转产能比例相对较低。70.83%的企业反映完成产业转移后,省内产能将继续维持或保留高端业务,仅有18.75%企业反映将陆续关闭或相应收缩;企业预计一年中转移产能占总产能比例小于30%的高达70.83%。三是产业转移对当地出口及用工影响尚不显著。调查显示,短期内江苏的进出口额、用工情况受转移的短期影响程度小于10%的占比达77.08%和79.16%,多数企业认为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尚不显著。
(二)警惕多因素叠加发酵,推动产业链转移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参与度加深、重要性加强,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遏制中国发展,在实施技术封锁的同时,试图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产业回流措施,以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降低过度依赖“中国制造”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一旦我国内外部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发酵,容易使部分产业对外转移加速,甚至形成难以逆转的趋势。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随着全球多国出现第二次传播高峰,各国对于防疫需求和防疫安全的重视程度再次提升,可能促使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加快调整全球产能布局,重点加强本国的防疫行业建设,同时将“中国制造”或“中国+1”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中国+N”模式。二是各国吸引制造业回流。各国和地区将更加注重产业保护和自身完整产业链的发展,发达经济体大力引导产业回流和新兴经济体积极吸引外来产能,无疑都将增加我国产业对外转移的风险。
(三)关注产业持续外移对国内经济的负面效应
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需要高度关注产业对外转移的负面效应。一是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虽然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产业对外转移短期内对国内经济、就业的影响相对可控,但从长远看,制造业产能持续外迁将辐射到进出口、投资、消费等诸多方面,多方位削弱经济内生基础,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增速。二是对产业结构的冲击。重要环节产业的持续对外转移,不但会对我国产业链的完整性造成冲击,还将通过产业集群、供应链传导效应对国内相关产业产生影响。在国内新兴产业未能充分发展、有效对接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产业更替断层,直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中长期内,不仅在关键技术和环节受制于人,在原有的高竞争力环节也可能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三是对制造业创新力的影响。创新产品的产生需要有基础产业链的支撑,“全产业链”模式有助于实现高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一方面,产品的创新通常是对现有产品体系进行更新,离不开现有产品链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对于实验室新设计出的产品来说,样品的制造和大规模上市也需要产业链和熟练技术工人的配套。
四、政策建议
(一)政策支持、协调合作,全力维护产业链稳定
一是加强政策统筹支持,财税、金融协同发力,在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减轻生产经营负担方面及时给予企业指导和帮助,切实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信心和能力。二是强化国际合作和跨部门协调,打通供应链堵点,确保供应链顺畅,消除外部对我国供应链安全的担忧。三是坚持推进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不断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以稳定、开放、高效、便利等优势稳固产业链,吸引产业进一步集聚。四是发挥政策在区域间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增强东西部产业合作中的协调与互助,推动区域产业错位差异化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在国内的有序转移。
(二)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着力保障重点行业供应链稳定
加大对重点行业的关注与支持。在全球电子电气设备、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链上,逾20%的中间品来自我国。对于江苏,这两大行业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对外转移最多的行业。建议因地制宜地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力保重点行业稳定,有效减少外贸订单和产业链不必要的外移。由于技术研发型企业对于地区更好地承接先进产业集群和前沿知识技术溢出具有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潜力和空间。要高度关注这部分企业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时了解需求、解决困难,着力避免或缓解技术研发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对外转移。
(三)加强监测、做足预案,切实防范产业转移失控风险
一是加强对外产业的转移监测分析,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尤其应密切关注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企业外移动向,提升风险识别、评估和响应速度。二是增强产业转移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加大政策研究及储备,制定产业转移加速的应急预案,不断强化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三是加快全产业链国内供给。对于产业链条长、纵向关联多、技术含量高的战略性产业,要逐步提升产业供应链的国产率,克服外部技术封锁造成的产业链外移冲击;对于产业链相对较短、技术含量较低的民生产业,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成本优势,做好产能的内部转移和储备。四是选择合适地域建立境外制造业基地形成国际产能储备,以分散各种外部冲击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