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沧州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2-03-17王玲
王 玲
(河北省黄骅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河北 黄骅 061100)
地方县域特色产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对推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节约社会资源、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沧州市县域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牢固建立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理念,转变生产方式,升级改造新技术,市域经济的发展重点要求质量和数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一项紧迫且又艰巨的任务。
1 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现状
沧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紧扣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1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智汇沧州”人才立市十条措施》等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的全面提升。
1.2 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全社会R&D 经费投入由2015 年16 亿元增至2020年的47.62 亿元,年均增长24.4%,居全省第3 位。投入强度由2015 年0.48%提高到2020 年的1.29%,年均增幅0.16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 位,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0.24 个百分点。
1.3 科技型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 年底的128 家增长到2020年底的795 家,是2015 年的6.2 倍,总量排名全省第5 位,增量排名全省第4 位。科技型中小企业由2015年底4355 家增长到2020 年的11264 家,是2015 年的2.6倍,总量排名全省第3 位,增量排名全省第2 位。
1.4 科技平台提质增量
省级研发平台由2015 年48 家增长到2020 年的162家,是2015 年的3.4 倍。其中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0 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由2015 年的2 家增长到12家;技术创新中心由2015年的12家增长到63家;新型研发机构达到8 家;工程研究中心由2015 年的5家增长到2020 年的13 家;企业技术中心由2015 年的29 家增长到2020 年的56 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30 家;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县域全覆盖,达到32 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由2017 年的17%增长到2020 年的36%。省级以上“双创”服务平台由2015 年12 家增长到2020 年90 家,是2015 年的7.5倍。其中,科技孵化器由2 家增长到16 家(国家级1 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从无到有,达到21 家(国家级8 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由2015 年10 家增长到53 家(国家级8 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2 家;省级示范创业就业孵化基地17 家。
1.5 县域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2018 年以来,河北省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沧州市县域科技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条件、创新产出和创新管理五个一级指标获得全方位提升,由2018 年B 类县2 个、C 类县14 个跃升至2020 年A 类县2 个、B 类县7 个、C 类县7 个。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平均分提高了14.16 分,居全省第一位;12 个县(市、区)共跃升进位18 次,居全省第一[3]。
1.6 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期间,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19 项,资金3.3亿元,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18项,资金2.6亿元。共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44 项,是“十二五”时期的2 倍。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15 年的7.63 亿增长到2020 年的68.2 亿元,增长了近8 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 年的0.64 件增长到2020 年的1.79件,增长了180%。
2 沧州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2.1 强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2020 年在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考核中,沧州被评为优秀等次市,黄骅位居全省第五。近年来,沧州市每个县市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优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沧州市抢抓发展机遇,重点围绕创新驱动、工业设计、高端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按照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的总体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市共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5 个(不含市辖区),其中省级重点产业集群16 个。目前,年营业收入超50 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达到34 个,营业收入超100 亿元的产业集群13 个,超200 亿元的5 个;规上企业1930 家;从业人员78 万人;完成营业收入3978 亿元,上缴税金163.98 亿元,总量均位列全省第一位;税金增速24.93%,位列全省第一位。
2.2 加快项目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各县(市、区)持续深化“万企转型”,加快项目建设,紧紧围绕“项目开工”这条主线,聚焦市域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建设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深入推进“万企转型”,组织和落实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
2.3 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
2020 年,泊头市评为“中国绿色铸造名城”,其铸造产业成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产业集群;河间再制造产业基地评为省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泊头、盐山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其中青县(创建型)、沧县、献县和河间(培育型)获评2020 年度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
3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管理弱化
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在市场上无法产生大的经济收益,科技管理部门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精力有限,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企业界与高校的研发、科研机构的联系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 科技人才短缺
受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人的驱动,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获得,需要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保证科技人才的创新知识产权得到合理的回报。
3.3 科技诉求不畅
各级科技工作者着力打通科技创新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持之以恒地夯实科研基础,集聚创新要素,全面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3.4 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科技创新是一个高成本、持续投入的综合性活动,且其投入周期长、见效慢,但同时又是一个创造长期盈利能力、产生高附加价值的活动,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政府要做好政策、体制、资金、平台的多项联合,以良好的政策为基础,优化的体制做保障,充足的资金为引导,多元化的平台为支撑,让更多的企业、研究院所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中来。
3.5 科技创新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大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助企业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做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工作,定期开展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训班,让先进的管理、技术理念武装企业高层次人员,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帮助企业加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4 以科技创新促进沧州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
以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着力推进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实现内涵式增长。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带动全市特色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后盾[4]。
4.1 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1.创新主体的深度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成长路径,实施梯度培育。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落实支持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政策。
2.认定“优秀精益管理示范企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争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特色产业集群企业聚焦重点市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积极申报发明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4.2 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集群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支持鼓励以集群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市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力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4.3 构建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开展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服务专项行动
充分利用河北省科技特派员综合服务系统,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室“三位一体”的科技特派员体系,全方位服务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服务专项行动,凝练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强化产业化应用研究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建设科技政策培训服务中心,加快推动科技政策落实落地。创建一批“工业诊所”,围绕企业转型中存在的技术、产品、管理、市场等问题进行“把脉问诊”,形成“体检报告”、编制“诊疗方案”、提出个性化“治疗措施”。
4.4 助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推动优质产业资源高效配置和叠加倍增。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细分行业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资源管理和市场拓展能力,为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提供数字化支撑。
4.5 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鼓励有实力的集群企业与国内外先进工艺水平对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进行攻关,每年政府会对特色产业“卡脖子”技术和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以开放式创新形式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4.6 提升工业设计水平
通过改良产品外观、结构和功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供应水平。鼓励和支持一批设计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不断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和水平。
4.7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强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精准对接合作,创建创新共同体。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力争实现合作全覆盖,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4.8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依靠科技创新,以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定位本地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综上,完善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建立以县域特色产业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融合互动的科技创新机制[5]。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沧州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市场需求,创造更优供给,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当前沧州正处于转变发展动能的关键节点,也正处于科技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应乘势而进,坚定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信念,强化科技创新对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特色产业集群质量变革,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