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构建
——以英译《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为例

2022-03-17罗燕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宝卷仙姑维德

罗燕子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作用。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文化产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承载着道德教化、价值观念传播等功能,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如何在译文中表达中国文化,避免文化断层现象是当务之急。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汉学家对于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的翻译较多,其思路和策略可作为借鉴。本文拟以汉学家伊维德英译《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为样本,探讨民间文学翻译中中国文化表达的策略和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及其理论依据

(一)非遗民间文学英译

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网站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其中,民间文学位列第一,包括传说、宝卷、民间故事、歌谣、谜语、神话、史诗、谚语等。民间文学有自己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表演过程。讲故事的人或者歌手继承前人的传统,常常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达给现场观众,实现文化传播。这些表演精彩有趣、富有吸引力,经过多次重复被广泛接受,然后跨越时空得以流传下来。整理、研究和翻译民间文学作品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至关重要。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基因,表达着各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要实现国际传播,翻译时必须弥补文化缺失,才能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研究宝卷的学者主要包括西方学者欧大年(Daniel L.Overmyer),主要著作有《宝卷: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教派经文介绍》(Precious Volumes: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ectari-an Scriptures from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99)[1];俄罗斯汉学家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主要著作有《上海二十世纪十至二十年代石印出版业的发展与宝卷文学形式的变迁:出版业与中国俗文学发展的关系》(The Litho⁃graphic Prin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aojuan Genre in Shanghai in the 1900-1920s:on the ques⁃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print technolog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in Chin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2];研究敦煌变文及中国说唱文学方面最有名的汉学家有英国人亚瑟·韦利(Arthur Waley),主要著作有《敦煌说唱故事集》(Bal⁃lads and Stories from Tun-Huang)[3];美国汉学家、敦煌学家梅维恒(Victor H.Mair),著有《敦煌通俗叙事文学作品》(Tun-huang popular narratives,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s by Victor H.Mai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4];以及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伊维德(Wilt L.Idema)等。2012年,汉学家伊维德(Wilt L.Idema)在《宝卷研究的英文文献综述》(English-language Studies of Precious Scrolls:A Bibliographical Survey)[5]一文中,系统总结了20世纪英语世界的宝卷研究。研究者认为伊维德(Wilt L.Idema)的河西宝卷译本在中国俗文学研究领域影响巨大,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6]

(二)非遗民间文学英译的理论探析

文化指向特定社会群体普遍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和信念,主要通过语言接触达到交流的目的,通常反映对其他文化、人物、事件和整个世界的态度以及调节方式。翻译架起了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文化活动固有的复杂性导致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其根源在于源语文化向目的语文化转移时文化构建和表达的纷繁复杂,因为目标语受众拥有一套既定的文化体系及翻译规范。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译者扮演着重要角色。翻译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文本——译者——文本的互动来协调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跨文化翻译使人们了解了陌生社会文化中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以及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翻译活动涉及传统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两方面的内容。因为译者永远面临着如何处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文化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在目标语言中找到最合适的语言并且成功传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多寡和难易程度因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差异而不同。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越大,存在的问题就越多,越容易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导致生硬的字对字的翻译。在非遗民间文学的翻译中,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能力同等重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诸如宝卷、民间故事、史诗、谚语等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将其翻译成英语时遇到的文化问题会给译者带来诸多挑战,其中方言和口语是最难表达的,但也正是这些难点给予作品深厚的社会文化价值。正如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所论述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问题:翻译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即翻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产生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一个文本构成过程,它涉及源语和目标语双重语境。[7]12因此,在非遗民间文化翻译时应该注意文化构建在译文中的关键作用,因为它直接影响目标语受众对于该作品的理解。

1.语言层面采用对等理论

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构建可以通过译本与源语言文本中的对等来实现。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在他的文章《论翻译的语言学方面》中,将翻译分为三种类型: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或改写 (Rewording),指用同种语言的其他符号来解释语言符号;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或适当翻译(Translation Proper),指用其他语言符号来解释该语言;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或嬗变(Transmutation),指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8]232-239毫无疑问,民间文学的翻译属于语际翻译。在语际翻译中,文化构建不可或缺,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除非它沉浸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反之,没有以自然语言结构为中心的文化也是不可能存在的。[7]25既然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文化,那么,翻译中就必须考虑目标语言文本与源语言文本之间的对等(Equivalence)。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引用了波波维奇(Popo⁃vic)所区分的四种对等:语言对等(Linguistic Equivalence)、范式对等 (Paradigmatic Equiva⁃lence)、文体对等(Stylistic Equivalence)以及句法对等(Textual(Syntagmatic)Equivalence)。[7]35

2.文本结构方面采用副文本策略

副文本策略是指相对于正文本而言,围绕作品正文本的一些辅助性文本,包括标题、副标题、序、跋、作者署名、插图、图画、题辞、注释、附录等。正如前文所论述的,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非遗民间文学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要表达独特的地域文化。伊维德译本《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中,采用副文本策略对河西宝卷中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构建,向西方读者展现了我国河西走廊的风土人情。

3.翻译路径方面采用异化策略

韦努蒂(Venuti)提出的归化和异化概念也适用于民间文学翻译,归化通过重构和改编源语文本以适应目标语言文化特有的信仰和价值观,虽然有可能导致源语文化的缺省,但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接受。异化通过插入源语特有的文化元素引起异国情调,有时甚至与目标语文本中的语言文化相融合,从而为目标语读者创造外来术语。

因为翻译不仅仅是将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文本之间和文化之间协商的过程,优秀的译者会通过句子的处理而确保在表达作者意图的同时又能奇迹般地保留两种语言的特征。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完全理解源语作者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及主题,同时也应该对目标语了如指掌,确保在译文的语言中达到同样卓越的效果;其次,每种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译者要确保翻译用词及语言模式的合理运用,才能使源语文本的微妙之处得到充分的表达,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样本情况分析

(一)河西宝卷及其英译

宝卷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类别,非遗名录中有河西宝卷、靖江宝卷、吴地宝卷、岷县宝卷等。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的传统民间说唱文学,以散文加韵文的形式来表达,有说有唱,于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段平认为:宝卷的“前身就是曾经轰动世界的敦煌遗书中的‘变文’”[9]1;方步和认为:“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是还活着的敦煌俗文学”[10]1;郑振铎认为“宝卷是‘变文’的嫡系子孙,其歌唱方法和体裁,几乎和‘变文’无甚区别”。[11]8河西宝卷选取寓言、神话及宗教故事,以神奇的幻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渲染故事情节,主要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并使人民群众得到娱乐和教育。宝卷兼具佛教和道教的题材内容,其所谴责的行为也是我国主流道德谴责的主要内容,如盗窃、通奸、不尊重父母等。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显示:“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凉州宝卷则在继承的同时将之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

汉学家对我国民间文学的的研究与翻译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在跨文化翻译中,汉学家对于外来文化元素复杂性及其后果的认识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使他们能够向读者展示源语文化的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伊维德(Wilt L.Idema),荷兰人,是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在汉学研究领域长期耕耘,学术成果丰硕。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早期戏剧、叙事民谣和白话小说。他于1992年荣获荷兰国家翻译奖(Martinus Nijhoff Prijs),201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伊维德热爱中国文化,学习汉语、教中国文学、研究汉学,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的研究工作,用汉学搭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我们讲好讲实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启发。他的主要译作有《孟姜女哭倒长城:中国传说的十种版本》(Meng Jiangnü brings Down the Great Wall:Ten Versions of a Chi⁃nese Legend.Seattl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8)、《白蛇及她的儿子:雷峰塔宝卷译文及其相关文本》(The White Snake and Her Son:A translation of The Precious Scroll of Thunder Peak,with related texts.Indianapolis:Hackett, 2009)、《中国民间及流行文学哥伦比亚选集》(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Chinese Folk and Popular Lit⁃erature.Ed by Victor Mair and Mark Bend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 及2015年出版的《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The Immortal Maiden Equal to Heaven and Other Precious Scrolls from Western Gansu),这些译著促进了中国民间文学的翻译与传播。《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包括“平天仙姑宝卷”(Precious Scroll of the Immortal Maiden Equal to Heaven)、“刘全进瓜宝卷”(Precious Scroll of Liu Quan Presenting Melons)、“鹦哥宝卷”(Pre⁃cious Scroll of the Parrot)、“老鼠宝卷”(Precious Scroll of the Mouse)、“救劫宝卷”(Precious Scroll of Kalpa Survival)和“胡玉翠骗婚宝卷”(Pre⁃cious Scroll of Wedding Scams of Hu Yucui)。[12]

(二)《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伊维德英译本)与源语文本中的对等

分析伊维德英译的《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笔者发现他的译本实现了译本和原文的对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对等

文体对等在该译本中表现为文体形式与宝卷相一致,即韵文加散文的格式。以方步和平天仙姑宝卷第四品(章)“仙姑设桥渡汉兵”为例,原文是一段韵文加一段故事梗概。伊维德翻译时保留了这种韵文加散文的体裁,实现了文体对等。原文如下:

“[傍妆台]阅古书,汉武动兵事远图,将军报国心丹赤,血染征袍期献符。逞英雄,夸丈夫,一将功成万骨枯”。[10]18

然后,在此段韵文之后,以“却说黑河两岸的庶民……”开始讲述故事。这种体裁贯穿于宝卷所有故事中。伊维德的翻译将此体裁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而且,词牌“傍妆台”也被译了出来:

[To the tune ofNear Her Make-up Table]

Just read the ancient books:

Emperor Wu of Han exhausted his troops on far campaigns.

His generals,serving the state,were filled with burning loyalty:

Their war-gowns dyed by blood,they hoped to present captives.

They vaunted their heroism

and displayed their bravery.

The victory of one general results in millions of bleached bones.[12]87

紧接着是“却说黑河两岸的庶民……”(The story tells that...)开始叙述故事。正如前文所述,在韵文部分伊维德以分行的形式表现韵文,并没有苛求韵脚,但是基本实现了文体对等。

2.句法对等

句法对等即文本对等,例如在救劫宝卷中,以下为原文:

[女贤良调]

天上云多月不明,地下山多路不平。河里鱼多水不清,世上人多事不平。天凭日月人凭心,人留子孙草留根。

……

一学针工二绣花,三学茶饭四品行。

五学礼貌招待客,六学人前莫张狂。

七学裁剪缝补强,八学待人要周祥。

九学受苦李三娘,十学历代女贤良。[10]225

伊维德译为:

[To the tune ofThe Capable Woman]

When the sky is covered by clouds,the moon is not bright;

When on land the hills are many,the roads are not level.

With many fishes in the river,the water will not be clear.

And many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 a heart that is unfair.

Heaven relies on sun and moon,man relies on his heart;

People leave behind offspring,grasses leave be⁃hind roots.

First,you must learn needlework;second,fine embroidery.

Third,you must learn kitchen work;fourth,how to behave.

Fifth,you must learn the correct manners for re⁃ceiving guests;

Sixth,you must learn not to display arrogance to others.

Seventh,you must learn how to make and mend clothes;

Eighth,you must learn to treat people in the proper way.

Ninth,you must learn to endure suffering like Li Sanniang;

Tenth,you must imitate the virtuous women in the past.[12]447

再比如在鹦哥宝卷中,原文引用了传统文化中劝人向善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伊维德译为:

“Good will be repaid by good;

Evil will be repaid by evil.

If you have not yet been repaid,

It is because it is not your time.”[12]332

3.语言对等

语言对等即逐字翻译。首先,这一点表现在名称(人名地名等)的翻译方面。继续以鹦哥宝卷为例:“张三”译为“Zhang Three”,比单纯音译为“Zhang San”更能体现其内涵;“花果山”译为“Fairy Fruit Mountain”,译出了神话故事的感觉,生动形象;“梧桐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幸福吉祥以及相伴到老的忠贞爱情。相传梧为雄树,桐为雌树,梧与桐相生相伴、同老同死、永不分离,因此又是忠贞爱情的象征。鹦哥宝卷中的“梧桐树”伊维德译为“Wutong Tree”,既达到了语言对等,又体现了中国文化;“潼关”译为“Tong Pass”,比音译“Tong Guan”更具有表现力。其次,语言对等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俗语的翻译中,如“告别尘世”译为“say good-bye to the world of dust”;“十八层地狱”译为“the eighteen layers of hell”;“五谷丰登”译为“bumper crops of five grains”;再比如在告诫人们要有敬畏之心时,人们常说的“抬头三尺有神灵”译为“three feet above your head the gods patrol”,其中的动词“巡逻(Patrol)”比“有……(There be…)”句型更传神等。

4.范式对等

苏珊·巴斯内特认为波波维奇所定义的范式对等,比词汇层面的对等级别更高,指在风格层面作为表达体系的表达轴上的范式元素(“the elements of a paradigmatic expressive axis”) 对等,比如语法元素的对等。[7]35在刘全进瓜宝卷中,原文为:

“为官清正得爵位,

买卖公平利有增。

种瓜得瓜豆得豆,

皇天不昧苦心人。

宝卷念完,送神归天。

念完宝卷,莫当闲言。”[10]91

被译为:

“Officials who are pure and straight will get a promotion.

All the merchants who are honest and fair will make profit.

Plant melons and you harvest melons,beans and get beans.

August Heaven will never betray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I am done reading this precious scroll,

And send off the gods back to heaven.

Now I have read this precious scroll,

Don’t treat its contents as idle words.”[12]305

以上可以看出,伊维德做到了范式对等。首先,定语从句的使用很好地与原文中的含义相一致,做到了语法上的对等;其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表达系统上做到了一致。以上两方面说明伊维德的翻译实现了范式对等。除此之外,伊维德所使用的副文本策略也是民间文学翻译中文化构建的必要手段。

(三)伊维德《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中的副文本策略

第一,《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最明显的副文本策略为封面图片。在书的版权页译者对图片进行了介绍:“封面图片是基于1698年版本的平天仙姑宝卷的黑白木版画而来,画面展示的是平天仙姑赐予她的一位忠实信徒一个婴儿的画面(The cover image is based on the black and white woodblock print of the Immortal Maiden Equal to Heaven granting a baby to one of her faith⁃ful in 1689 edition of the Precious Scroll of Immor⁃tal Maiden Equal to Heaven.)。”该图片虽然被换成了彩色,但保留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出现了祥云、华盖等,图中人物的服装及发髻、发簪等也一并彰显了中国文化,这些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及阅读欲望。

第二,《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的副文本策略表现在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中。伊维德用了22页的篇幅对宝卷及河西宝卷的起源(Origins)、文本内容(Texts)、表演形式(Performances)及现代学术研究(Modern Schol⁃arship)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并在绪论最后一部分对该译本进行了说明(This Translation),告诉读者他选译书中几个故事的原因以及这些故事的出处。最后,伊维德叙述了他的翻译思路:对每一篇译文都提供绪论,详细介绍了所使用的版本并讨论了该故事的背景。同时,他也强调他的译本力争做到与原文的形式相同,即包含唱词、诗歌、对联、散文以及叙事诗的长段落,并且注释尽可能简略以方便读者阅读。[12]16

第三,《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的副文本策略也表现在每个故事前的说明中。此部分主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宗教背景以及主要内容,同时也对故事的来源做一定的说明,以帮助异域读者理解。如鹦哥宝卷中,故事开始前,伊维德说明了该故事的起源、基本情节、不同版本中的名称以及故事所表达的中国传统“孝”文化,并且提及了河西宝卷中鹦哥故事与其他版本如凉州贤孝中该故事情节的不同。在论文《英语学术圈中国传统叙事诗与说唱文学的研究与翻译述略》[13]中,他也就该故事不同的情节提出质疑:是改写本中本来没有某个情节,还是编辑或者表演者出于某种原因进行了改编?

第四,《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的副文本策略还表现在译者对于译文中出现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注释中。每个故事后面分别用注释来揭示中国文化内涵,以及其他一些需要注释的如故事或者原文的出处以及本次的翻译情况,比如他对于译文不确定时,注释中会标明“暂定的翻译”(Tentative Translation),如注释91[12]261以及注释112[12]262等。

这些大量的注释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阐释,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读者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中国文化铺平了道路。如:在平天仙姑宝卷的注释中,对于中国文化中“圣”的注释:

“圣”被译为“sageliness”,一个最初用来指代古代神话统治者的卓越品质的术语。后来这个词不仅适用于在位的皇帝,也适用于至高无上的神灵。天主教会借用这个词来翻译“圣人”和“圣洁”的概念。(“sageliness”is here used to translatesheng“圣”,a term originally used to desig⁃nate the superior qualities of the holly rulers of mythic antiquity.In later ages the term was not only applied to reigning emperors but also to supreme dei⁃ties.The Catholic Church borrowed the term to trans⁃late its notion of“saint” and “saintliness”.)[12]256这种注释巧妙地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与西方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基本实现了文化对接。

对于“阴,阳”的注释:阴阳是转化为五行能量的两个方面,是一切存在的基础。阴代表大地、黑暗、被动和女性;阳代表天堂、光明、主动和男性。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七为阳数最高,八、六为阴数最高。(Yin and Yang are the two aspects of energy that transforming into the Five Elements are at the bases of everything that exists.Yin represents the earth,the dark,the passive and the feminine;Yang represents heaven,the bright,the active and the masculine.Odd numbers are Yang and even numbers are Yin,which make nine and seven the highest Yang numbers and eight and six the highest Yin numbers.)[12]258

对于“五行”的注释:火、木、水、金与土共同构成五行,五行互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依次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Fire,Wood,Water and Metal together with Earth constitute the Five Elements(Wuxing五行;also translated as“Five Phases” and “Five Agents”).The Five Ele⁃ments generate each other in turn(Wood produces Fire;Fire produces Earth;Earth produces Metal;Metal produces Water;Water produces Wood),but also overcome them in turn(Water extinguishes Fire;Fire melts Metal;Metal cuts Wood;Wood breaks through Earth;Earth collects Water).[12]258

另外,伊维德也对“符”做了注释:这里译为“seal”的字是“符”,一般译作“护身符”。它通常指道士在驱魔时使用的复杂的具有强大魔力的文字。(The word translated here as“seal”is“fu”符,which is commonly rendered as“amu⁃let”.It usually refers to complicated written charac⁃ter of great magical power as used by a Daoist priest in exorcism.)[12]257

对于“丁,甲”的注释:丁和甲分别是构成天干的十二字中的第四个和第一个字,与地支的十个字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六十字的循环。本系列六种组合包括丁字,六种组合包括甲字。(Ding and jia ar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and the fourth character of the twelve characters that make up the Heavenly Stem and that combine with the se⁃ries of ten characters that form the Earthly Branches to form a cycle of sixty.In this series six combina⁃tions include the character ding and six include the character jia.)[12]258

对于“炕”的注释:炕是一种升高的砖砌平台,由炉子冒出的烟加热,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固定设施。人们白天坐在上面,晚上在上面睡觉。(Kang,a raised brick platform heated from bel⁃low by the smoke from the stove,is a fixture of tradi⁃tional peasant houses all over Northern China.People sit on it during the day and sleep on it at night.)[12]508

另外,注释中对于“无义”(wuyi,lacking righteousness)、“向善”(xiangshan,turning to goodness)[8]260的注释以及一些量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容易理解。例如对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仞”以及表达白银重量的“两”的注释为一仞(Ren仞)长七八尺,并且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谚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One“rod”(Ren仞)measures seven or eight feet.Compare the following proverb:“The lack of one basketful of earth spoils the entire effort to build a nine-renmoun(weishan ji⁃uren,gongkui yikui为山九仞,功亏一篑”).[12]258

对于30两银子的“两”的注释为:30两(liang)银子,即三十盎司银子——银以“盎司”(两)计,重26克。Thirty ounces of silver--silver was counted in“ounces”(liang,两)with a weight of 26 grams.[12]508当然,把“两”译为“li⁃ang”更直观,但是用“盎司”解释“两”容易使西方文化中的读者理解。译者在此其实是使用了异化的手段来翻译,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关于这一点,在后面有论述。

伊维德通过副文本策略为西方文化的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中国文化画卷。除了译文与源语言文本的对等,副文本策略之外,他采用的异化翻译思路也有助于我国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构建。

(四)伊维德《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中的异化策略

纵观伊维德的译本,他使用归化与异化双重策略作为一种文化构建策略,其目的是既保留源语文本内容,又生成目标语读者可以理解的文本。但总体而言,伊维德译本中更多地使用了异化策略。

首先,异化策略体现于前文所提及的封面设计,生动形象的中国文化元素瞬间把读者带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中,激发了读者进一步的阅读兴趣。其次,异化策略在于保留宝卷散文加韵文的格式。宝卷的这种体裁方便念卷人说唱,其中韵文一般为三字加三字再加四字的十言句,或者有时用七言句。十言句文本更多见,如老鼠宝卷中:

小老鼠,在洞门,观看分明,

四下里,并没有,狸猫之身。

到人家,肠中饥,剩饭填食。[10]302

七言句也时有出现,如救劫宝卷中:

夫妻结发情意深,为何今日起歹心?

活着一处度光景,死后埋在一处坟。

一夜夫妻百日恩,百夜恩情似海深。

每日讨饭我情愿,死在一起也甘情。[10]224

伊维德在翻译时保留了散文加韵文的格式,体现了河西宝卷的体裁特色,使读者置身于河西文化场域。不过在翻译时,他并没有苛求韵文的韵脚和节奏。他自己也表明没有试图重现宝卷中无所不在的韵律,在第一章绪论“This Translation”中,他这样写到:我试图使用排版方式来突出这种三字结构。一些翻译文本还包括使用每行七音节的叙事诗段落(“I have tried to highlight this tripartite structure using typographical means.Some translated texts also include passages of narrative verse that employ the seven-syllable line.”)。[12]15

最后,宝卷中的异化策略也表现在对我国的俗语、格言等进行的直译中。如平天仙姑宝卷中的“磕头如捣蒜”译为“Kowtowed like pounding garlic”:

That Danjintaiji

Kowtowed like pounding garlic

“May your Majesty,

Forgive us,these

Utterly worthless pigs and dogs!

I never should have

In that one moment

Have conceived that evil idea

I never should have

Ordered them all

To burn your temple to ashes

…”[12]116

“狼心狗肺”被译为“That heart of wolf,lungs of a dog”:

“He is the victim of his own

His own uncle

That heart of wolf,lungs of a dog!

That man bullies us

Mothers and son

Because we are alone,without help.

…”[12]206

“三灾八难”被译为“The three disasters and eight hardships”:

“When the common people

Are struck by

The three disasters and eight hardships

Such as floods and fire

…”[12]225

再比如鹦哥宝卷中,“伴君如伴虎”“龙颜大怒”被译为“That accompanying an emperor is just like accompanying a fierce tiger:In a single mo⁃ment,you may loose your life,when the dragon mien displays its anger”:

Since ancient times it is said

That accompanying an emperor

Is just like accompanying a fierce tiger:

In a single moment

You may loose your life

When the dragon mien displays its anger![12]337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该文化元素的准确表达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准确表达民间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展示其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可以让更多体现中国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通过对伊维德《平天仙姑宝卷与其他河西宝卷》译本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的剖析,我们发现:在民间文学的翻译过程中,他所使用的对等策略、副文本策略及异化策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我国非遗民间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宝卷仙姑维德
何仙姑避嫌
清末民国文益书局石印宝卷始末*
卢世璧:是院士,也是战士
《香山宝卷》在越南的传播及流变
黑猩猩称王之路堪比宫斗剧
小二黑结婚(节选)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酒泉宝卷:枯萎的莲花寥落的梵音
俯瞰城市
还她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