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三重审视:价值·困境·进路
2022-03-17陈鑫雨
■陈鑫雨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特别是近年,针对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地位不高、实施不力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学校劳动教育的新指示、新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将劳动教育提升到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在这一背景下,挖掘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发现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困境,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路显得尤为迫切。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归旨
提及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从教育、社会、经济的三重视角来看,劳动教育对于完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助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带动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价值: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长期以来,劳动教育都是“五育”中的短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目标都把劳动教育排除在外。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尤其重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3]。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劳动教育的加入,教育缺乏现实的情境,学生很难产生社会公德心以及社会责任感;在智育过程中,没有劳动教育的加入,学生缺乏实质性操作,可能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在体育过程中,没有劳动教育的加入,缺乏多元性与趣味性,体育锻炼过程枯燥且重复;在美育过程中,没有劳动教育的加入,学生缺乏劳动体验,是无法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感知美的[4]。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补齐短板,促进“五育”融合,进而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二)社会价值:助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5]。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且该数据仍在不断扩大中,预计在2025年将接近3000万[6]。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名“准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而熟练地掌握劳动技能和生产技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经济价值:带动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劳动,为就业做准备;可以和社区合作,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或社区治理工作;可以和农业合作,打造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力量、技术力量、文化力量,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如此一来,劳动教育可以直接满足于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我国各教育部门都加强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劳动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被弱化、淡化、软化的现象,使得当下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动力不足、资源匮乏、内容空泛和价值迷失四方面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凸显与发挥。
(一)动力不足:劳动教育机制不健全
1.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7]。因此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参与,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并未形成具体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具体的劳动教育管理组织和完备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使得劳动教育的开展常常流于形式,育人成效不高。
2.缺乏科学的劳动教育考评机制
劳动教育考评机制是激励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8]。劳动教育考评机制的缺失,使得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缺乏实效性与规范性。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考评机制。不管是对老师劳动教育质量的考评,还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评都缺乏标准化的条例,多数学校仅仅是通过学生的劳动实践报告作出评价,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将劳动教育纳入期末考试的范围,因此导致多数学生和教师都敷衍了事,这样的劳动教育考评形式片面,无法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劳动教育成效。
3.缺乏全面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师资、经费、基础设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条件,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不足。一是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主要包括师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提出,综合类高职院校师生比不低于1:18[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职院校师生比约为1:25,尚未达到1:18的标准,且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建立专门的劳动教师队伍,而多是由后勤处老师或思政课老师兼任[10],师资质量普遍不高且缺乏专业性。二是劳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2018年间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收入都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20%,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却是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的40%。三是劳动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经费支出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中的占比由5.66%下降到了1.42%,基础建设支出占比不升反降的现象可能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学用房、教学设施的紧张,进而影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二)资源匮乏: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不足
1.家庭劳动教育缺位
家庭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对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校却没有抓住这一点,在劳动教育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基本上是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针对劳动教育的开展二者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或者合作,因此家庭劳动教育资源未被挖掘,家庭劳动教育作用难以发挥,使得劳动教育价值大打折扣。
2.社会劳动教育资源零散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活动较少且多为校内活动,并未扩展到社会上去,如工会、公益组织等这些与劳动联系较为紧密的社会组织,学校很少和他们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又如一些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能人巧匠,学校也很少邀请他们为学生们开设讲座。诸如此类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并未得到全面的挖掘与利用,且零零散散,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导致社会劳动教育难以发挥其作用,大大降低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
3.企业劳动教育参与度不高
当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开展教学的主要人员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企业内的资深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很少参与到劳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企业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内容空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
1.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劳动课程设置都存在着不科学的现象,有的将思政课程当作劳动课程,有的将专业实践课程等同于劳动课程,且教学形式缺乏延伸性与多样性,多以体力劳动、低水平劳动、重复性劳动为主。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日常生活劳动,如打扫卫生、擦玻璃等;二是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如农学类学生进行校内种植、教育类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等;三是志愿服务劳动,如关爱老人、乡村支教等[11]。这些活动形式也并未出现在正式的课表里,远远未达《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的要求。
2.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不专业
为响应教育部门号召,高职院校开始陆续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但多数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都较为单一,且缺乏专业性。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劳动课程教师是由辅导员或思政教师担任,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和系统的劳动理论知识,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还停留在将“社会实践”等同于“劳动实践课程”的层面,使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浮于表面。
3.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不具体
教材是课程开展的重要依据。但劳动教育必修课作为一门新兴课程,相应的教材很少,据有关数据表明,有近56.78%的职业院校没有劳动教育教材[12]。劳动课程教材的缺失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学生所学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价值迷失:社会对高职教育和劳动教育存在“双重偏见”
1.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
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偏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上歧视高职教育。由于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读高职院校往往是考不上本科的第二选择,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他们是差生。同样的,类似于“高职院校没有发展前景”“低人一等”等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时不愿意选择高职院校,使得高职院校人才缺失、师资不足。其次是技术工人在物质上的短缺。当今社会中基层技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地位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付出与收获并不成正比,导致国人更加偏向于脑力劳动,父母更希望孩子从事“白领”工作。
2.社会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
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劳动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植在部分民众的心中,受这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智育高于劳育,劳动教育不被重视。另一方面,在自媒体盛行的背景下,网红“月入百万不是梦”、一年“微商”净赚一个亿等观念的传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校园中滋生,使得部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逐渐被扭曲,躲避日常的义务劳动,只追求有利益的劳动。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路
如何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工作,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开拓思路,寻找路径,谋求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劳动教育机制建设
1.建立劳动教育管理机制
为保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高效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组织机构。高职院校需成立劳动教育部门,专门负责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如劳动教育章程的制定、劳动教育的考核考评、劳动教育课程的安排、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劳动教育的任务分配等,同时各学院也需设置有关部门来协助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备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应当将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落实到白纸黑字中,制定出劳动教育开展的相关细则和管理办法,如劳动教育经费管理细则、劳动教育考评细则、劳动教育学生管理手册、劳动教育课程方案等,并根据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做到不断更改,与时俱进。同时,高职院校需加强执行力度,以保障劳动教育规章制度的落实。
2.健全劳动教育考评机制
完善的劳动教育考评机制可以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要加快构建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可从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要定期检查劳动教育的管理情况,做到奖惩分明,以督促劳动教育管理人员;其次要重点考察劳动教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最后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方面也要着重考察,可以将劳动教育的考核落实到白纸黑字当中,将考试成绩和平时实践成绩相结合计算总成绩,从而提升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3.加强师资、经费、物质等条件保障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师资、经费、物质等条件的有力支持。首先,加强师资建设,为高职院校提供人才保障。建设一支专门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师队伍,招聘一批有劳动教育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成立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中心,重点打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保障经费投入,为劳动教育打牢基础。高职院校应扩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如通过给予企业更多红利,从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通过成立劳动教育发展基金会,号召学校校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来捐赠,募捐的资金就专门用于劳动教育。最后,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扩宽劳动教学平台。学校要加大对图书、图片影像、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投入,同时在校内建立劳动教育研究所,在校外联合企业、社区共建实践基地,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13]。
(二)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家、校、社、企育人合力
1.做好家校配合,建立家校共育共治机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阐明了家庭教育的地位[14]。因此,做好家校配合,构建家校共育共治机制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经。一方面,要做好家庭劳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劳动;同时也要在思想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要构建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家校可以通过QQ、微信或其他社交app积极沟通交流,实时管理学生在学校以及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并联合解决问题,营造热爱劳动的家校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2.凝聚社会力量,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是最能体现劳动教育的准则之一[15]。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构建与使用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且需要不断扩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类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在职业劳动中开展教学,真正意义上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促做、知行合一”。首先,因地制宜,凝聚周边力量。联合学校周边的社区、农田、企业及学校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劳动的机会。其次,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与政府机关、公益组织、事业单位、工厂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借助其力量搭建劳动教育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劳动,为就业做准备。最后,建设特色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根据乡村当地特色,结合相关专业,搭建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同时也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人才力量、技术力量、文化力量,实现乡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赢局面。
3.促进产教融合,共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高职教育是围绕着职业劳动而展开的教育,高职院校也是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院校。因此,促进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很有必要。首先,搭建产教融合平台。高职院校要融合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平台,实现与各大企业、各大高职院校的资源共享、人才对接,定期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活动,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和实习,实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实现企业与院校的高效对接。其次,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产教融合教学规范化,依托专业特色,设立校企合作必修课,编写针对性职业教材;同时,高职院校要实现与各大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校内与校外的劳动实践基地,让生产劳动走进校园,让课堂走进企业。
(三)完善课程设置,促进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多元化
1.细化劳动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只有不断细化课程设置,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细化劳动课程设置,首先要把握住劳动课程的目标。一是从思想上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需要开设劳动理论课程;二是从行动上出发,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需要开设劳动实践课程。其次,编写特色的劳动课程教材。学校可成立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根据不同专业特色,编写不同的劳动课程教材,适应不同专业的发展。最后,明确劳动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将劳动教育规范化,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方式,引起师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2.加强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
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能够促进全方位、全过程劳动育人的实现。一方面,要加强劳动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例如“劳动通论”“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课程,并在教学中自然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系统且完整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16]。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开设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劳动实践课。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特色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如师范类专业需要同授课相结合,农业专业需要开辟种植基地,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需要实操训练等,学校需依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将专业课程合理融入,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提高劳动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劳动课程中巩固专业知识,实现共赢局面。
3.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式
多元化的劳动课程实施方式,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也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劳动、热爱劳动。一方面,要创新劳动教学方式。不仅要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把课堂带至校外,创建“田野课堂”“车间课堂”“野外训练”等新的劳动形式。另一方面,要拓展劳动教育的载体。如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开设创新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将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帮扶孤寡老人或服务各大会议、赛事;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举办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比赛或服务活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四)优化教育环境,消除社会双重偏见
1.三管齐下,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劳动文化环境能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创设良好的校园劳动文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挥物质文化作用,打造热爱劳动的校园环境。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劳动教育文化墙、展示劳动模范人物事迹海报、张贴劳动教育横幅标语等形式直观地改变学校文化氛围,使学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劳动教育的引导与熏陶,增强劳动教育认同感。二是紧抓制度文化作用,确保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落实。高职院校应以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为准则,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教师和学生考核机制,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如劳动教育奖学金等,形成一种无形的制度文化。三是重视精神文化作用,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宣传。不仅要加强校内劳动教育宣传,更要充分利用校外媒体和网络对学校的劳动教育成果进行展示和宣传,在社会中营造出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偏见。
2.内外兼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要得到发展,需要消除歧视偏见,改变社会认知[17]。一方面要修炼好内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实力,提升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而高职学生的出路与前途是高职院校最好的宣传手段,只有学生有了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家长才会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社会才会认可高职教育。另一方面要以外功为辅,做好高职教育宣传工作。高职院校要积极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团体、社会其他组织等推广高职教育,并从学校的往届毕业生中选取各行各业的优秀学生代表作为典型案例,利用好校内外宣传平台,向高职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群体宣扬其突出成就和先进事迹,改变大家原有的“职业教育是兜底教育”“读职业教育没有出路”的认知,从而逐步获得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