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分析

2022-03-17王广伟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青少年政策

王广伟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中简称“双减政策”)[1]。“双减政策”发布之际,港股、美股教育股纷纷暴跌。其中,龙头企业“好未来”,收盘下跌了创历史的70%,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90 亿美金,距离2021 年2 月最高点蒸发了550 亿美金(3 600 亿人民币),其他教育龙头股也无一幸免。学科教育培训产业,真可谓哀鸿遍野[2]。教育培训市场,将在2021 年进入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期,国内教培机构转型迫在眉睫。而青少年体育培训属于服务于课外的素质教育培训,不在“双减”限制之列。当前,体育培训行业是我国体育产业重点支持领域,更是被作为推动体育消费升级的基础路径[3]。在国家大力提倡做大、做强中国的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强民、体育强国的战略引领下,被定义为非学科教育的青少年体育培训将是培训行业的主要转型对象。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体育教培究竟能不能接住行业巨变之后的“大馅饼”?在明确“双减政策”利好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双减政策”为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探究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面临的挑战,寻求发展对策,对促进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机遇

“双减政策”之后,体育培训行业正在经历跨越式的增长。央视财经报道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37 万家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66 万家体育运动类培训相关企业。而自“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以上两类培训相关企业新增了3.3 万余家,较去年同期增长99%[4]。受“双减政策”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以往被学科培训行业挤压的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1 政策机遇:“双减政策”利好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发展

1.1.1 明确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属鼓励发展的非学科培训

在“双减政策”发布4 天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2]青少年体育培训与音乐、美术等类别,都属于后者,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教培行业。究其原因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出发点不同。在如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时代之下,素质教育处在一个被各方需要的地位上,即便未来会迎来监管与整顿,其目的也会与学科培训的监管有所差别。第二则是非学科类培训体量较小。素质培训处在非刚需的地位,规模占比并不高,因而所引发的家长和学生的焦虑程度、社会负面作用以及金融风险,都要远小于学科培训。因此国家从政策方面明确了青少年体育培训的非学科类别,为该行业的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1.1.2 鼓励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参与课后服务将促进市场开发

“双减政策”还明确规定:“当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1]另外2020 年8 月31 日,体育总局、教育部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 号)中提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合作,改善营商环境,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体育工作大格局[5]。体教融合旨在打通体育或教育领域政策壁垒,面向全体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6]。“双减政策”与“体教融合”从政策层面引导了青少年培训行业的发展方向,从顶层设计层面,在体教融合背景下肯定了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丰富了青少年体育培训的途径。另外“双减政策”为孩子们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使他们有更多的理由和时间去参与体育培训,将大大增加参与体育培训的青少年人群。因此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讲,“双减政策”是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另一大利好。

1.2 市场机遇:健康观念和奥运契机促进市场开发

1.2.1 健康观念转变促进青少年体培消费需求

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大幅度地取消之后,青少年的课外时间将被大量释放,这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参与体育培训的前提。国家号召再加上疫情对大众健康观念的影响,家长们对待体育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根据睿艺和觅思策略的数据,在素质教育领域,有89.34%的家长愿意报名体育类教育;《2018 中国少儿体育培训家庭消费报告》显示,41.50%的家长每年投入1 万元以上的体育培训费用(包含装备)[7]。而随着中小学课后活动政策的不断落地,体育的兴趣与魅力将会深入更多消费者心中。“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培训行业会继续保持上升的发展态势。体育在中考中权重的增加和体育进高考的政策预期会刺激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参与。

1.2.2 奥运契机促进青少年体培消费需求

“双减政策”发布之后,2021 年8 月份恰逢东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代表团的优异表现点燃了大众的观赛热情,不仅让大众对很多运动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开始关注体育技能的提升。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取消之后,再配合着国家有关学区房、升学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大部分家长将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之路。在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大批在校生成为中流砥柱,在赛场上为国争光,这既是运动员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体教融合发挥作用的体现。如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知识改变命运,体育点亮未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很多青少年参与体育培训,掌握一定技能,并对某些体育项目有着浓厚兴趣时,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而2022 年冬奥会又在北京举行,这对体育培训行业来说是个大好机会,完全可以趁着人们对体育运动激情尚未消退之时,赢得更多生源和市场,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3 风口机遇:资本涌入与学科培训转型有助于行业“提质”升级

1.3.1 市场需求催生资本抢滩

在教育产业链上,体育培训行业被认为是尚待开发的蓝海。从2016 年至今的创业融资情况来看,体育培训行业发展迅猛。2017 年9 月24 日,动因体育宣布完成5 亿元融资,由前篮球超级巨星姚明和其他4 位资深投资人士发起成立曜为资本领投。11 月6 日,港股雅居乐与前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楠及其丈夫郭斌,斥资500 亿元建造首个体育产业特色小镇,以专业体育培训服务为核心产业支撑。宏远时代获得了3 亿A 轮融资,单轮过亿融资似乎“轻而易举”,体育培训成为教育行业新风口[8]。体育产业和资本的大风不停地吹,面对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可以预见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将迎来发展的风口机遇,也将成为新形势下资本追逐的对象。

1.3.2 学科培训转型将促进青少年体育培训“提质升级”

学科培训机构都在寻找新的方向,体育培训是一个政策利好并且没有绝对头部的领域。“双减政策”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素质教育领域一定会出现类似学科领域的好未来和新东方一样的巨头。它们由于具有先天资本、流量和市场占有率等优势,将会使体育培训行业赛道变窄,行业拥挤,竞争激烈,同时也会给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带来颠覆性的转变。以新东方为例,对于行业内的体育教育机构来说,如果新东方强势进入,在以下几个方面比体育教育机构有更大优势:(1)新东方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和品牌口碑;(2)新东方对教育行业的理解和运营标准化远超体育教育机构;(3)新东方在各地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和渠道资源。

2 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面临的挑战

总体来看,中国的体育培训市场格局呈高度分散性,体育培训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空间大,进入门槛低,中小型体育培训企业居多,体育培训企业规模程度不高。与同类型的培训业态相比,体育培训业对场地、教练较为依赖,培训内容更多元化,呈现出培训项目之间的不平衡性[4]。此外,由于“双减政策”影响,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还将面临以下挑战。

2.1 众多机构涌入易导致“野蛮式”增长

众多机构涌入尤其是资本的入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加快优质体育培训企业的发展,也会让商业逻辑不清晰的体育公司加速淘汰。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资本入局刺激了行业的发展,但也导致了行业的发展变得急功近利。因此,在资本入局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资本裹挟教育,发生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在利益的诱惑下,是否能够平衡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对于体育从业者来说是个挑战。目前相对“低门槛”的体育培训如果被投机者利用而监管不力,将对消费者和整个行业造成伤害。

2.2 管理及运营相对粗放

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很多从业者都是退役运动员或体校毕业生,自身体育素质很扎实,但管理及运营相对粗放,导致一些曾受青睐的项目,出现经营困难,甚至跑路的状况。另外体育培训的“非标准化”特性,使企业普遍面临连锁经营、跨区域经营的难题,现阶段市场仍以单品类培训项目为主,如热门的篮球、跆拳道等,且较难辐射到全国市场。

2.3 培训场地受限

拥有培训场地是开展体育培训课程的物质条件,这也成为了很多体培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国内体育场地数量及面积十分有限。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0 年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9]:按2013 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14.02 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 个,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0 m2。相较于美国人均16 m2的体育场地,我国的体育场地显得十分稀缺。其次,中国大部分的体育场馆都属于学校或者国有企业。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全国体育场馆中体育、教育以及军队系统的场馆面积占中国总场馆面积的60%,这些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仅为29.2%[9]。真正市场化的场馆非常少,这也就限制了培训场地的供给。

2.4 专业师资匮乏

专业优秀的教练团队是体培机构的无形资产。目前,培训机构的教练有专业退役运动员、体育专业学生,也有一些临时学习考证的人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到2025 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 万亿元,从业人口要达到800 万。目前对体育人才需求迫切,但人才缺口却很大。2016 年,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440 余万人,2018 年为443.9万人。据“软科”数据,每年我国15 所体育类院校可以输出3~4 万毕业生,从非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学生大约有8 万人,总计12 万人左右。即使这些毕业生全部进入体育培训行业,短时间内也很难弥补巨大的人才缺口[10]。教练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制约,使得教练成为体育培训领域的稀缺资源。

3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对策

当体育市场进一步扩大,人们对体育培训的要求也会更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行业针对自身面临的挑战制定相应对策。

3.1 多部门联动加强行业监管,从业者优化体育培训课程体系

对于市场化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教育、体育部门对这些机构的约束力很小,掌握生杀大权的是市场监管部门,但由其审核教练员资质这类专业的内容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多部门联动加强行业监管。青少年体育培训,不是一个体育部门的事情,而是须与教育部门、市场监督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对体育行业的科学监管,出台制度和标准,从而引导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帮助企业守住质量和安全的底线,从一开始就让行业处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为企业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课程体系是体育培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培训机构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热衷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及训练体系,却忽视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结构、心理素质,没有研发出适合本国青少年的科学培训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身体发展规律,在课程安排的强度、密度、难度上都应该有的放矢,研发出真正适合儿童及青少年的课程。

3.2 从业者提升管理能力并着力塑造体育文化品牌

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已有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需要从内部挖掘潜力,经常参加管理培训,更新管理观念,提高从业人员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科教培行业大量裁员将会有优秀管理人才外溢,体育培训机构可以适时引入,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目前市场上培训机构之间竞争激烈且透明,同质化经营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差异化经营体现自己品牌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标签,需要重点关注品牌及文化建设。机构管理者不必一味进行价格比拼,机构独有的体育文化建设应作为必修课被提上管理者的工作日程。

3.3 调配社会资源增加培训场地供给

体育培训行业要素中场地是基本,没有场地培训无从谈起,改变我国目前体育培训场地短缺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传统场地改造利用。鼓励合理利用广场、公园、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空置场所等空间,改建、扩建和新建小型、便利、多样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这就需要拥有场地资源的政府职能部门或社区能够解决管道不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到好项目和适合场地的有效对接和适时引入。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场景与其他业态的结合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体育培训行业也要与多种消费场景联动发展。如益智类运动或少儿体适能培训不需要特别大的面积,可以将学科类机构撤销后的场所或者商场中庭、门前广场作为体育培训的场地,以达到增加坪效和市场引流的双重目的。

3.4 把握“体教”“产教”融合机会提高师资水平

教练是体育培训行业的基石。师资在各个体育项目的培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未来行业监管部门要针对师资的准入门槛设立规则,只要相应的规则和培训、考核等环节执行到位,体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会更加健康、有序。各地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体教”融合工作,支持体校教练员或退役运动员参与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积极推动兼职取薪政策落实。很多体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拥有体校教练员的资质,但却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资质,而这恰恰是体现体育培训机构专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要加快建立健全教练员及运动项目培训服务等方面标准,根据体育培训行业发展需要,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畅通培训渠道。

“产教”融合的大力推进,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专业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与市场适配。培训机构可通过与体育院校的合作拓展业务。如体育院校学生缺乏实践基地,培训机构可为院校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而体育院校可以提供优质师资、师资培训等,培训机构与体育院校加强合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打造利益共同体。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选派体育院校师生到体育培训企业顶岗实习或培训,提升师资水平;(2)聘请培训机构优秀的体育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组成院校高水平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与体育院校师生开展定期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4 结 语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培训行业面临行业转型升级,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培训机构要想长远发展,要确定正确的教育和经营理念,抓住当下机遇,不断变革、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和实力,在遵守教培行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壮大。同时要牢牢跟进政策,认真地思考行业可能的“机”,善加利用方能抓住机遇,顺势发展;客观地看待行业潜在的“危”,居安思危,积极应对才能化危为机,使行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另外,中考体育的出现让体育也进入到了应试范围,未来的中考体育培训会不会算作应试教育?如何对中考体育培训进行界定和管理?这一系列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和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青少年政策
政策
政策
青少年发明家
助企政策
政策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