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2-03-17徐鹏
徐 鹏
(1.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2.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2)
中学阶段是广大青少年未来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特别需要精心教育和悉心引导。中学阶段不仅在学段划分上上承小学、下启大学阶段,而且是联结大学和小学的纽带与桥梁,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型、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实践价值。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同时,他也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教师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宏大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应牢牢把握这个极佳的历史契机,不断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密切融通大学和小学两个学段,强化中学思政课在一体化建设中的话语地位和独特作用。
一、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早在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正式启动修订。此次课改,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原来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基础上,强调课程标准体系建设要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核心目标。在此基础上,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这个标准聚焦思想政治学科本质属性和关注它对于学生发展的长远价值,对“课程性质”,“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等关键概念外延进行了界定,明确提炼出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3]这将此前的“三维目标”深化拓展为“四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有效整合和呈现了该课程全部内容的逻辑架构,成为衡量思想政治学科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因而成为实施课程教学和引领学科发展的纲领。
作为学科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在新课改特别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如何正确认知和全面培育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关键。中学思政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中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逐步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基础。“育人者必先育己。”从横向来看,即前文列举的四个要素,不仅是思政课教师引导和培育学生应具备的素养,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强化的重点素养。具体来讲,政治认同,就是讲政治,从思想和情感上彻底地拥护党的领导及其路线、方针、政策,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文化和理论,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影响。这也是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标志。理性精神,就是讲科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在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明辨是非,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对个体自身内在统一性的关系,准确判断和选择符合最大多数人利益的规则、道德和伦理理念。法治意识,就是讲规则,坚持法治立场,信仰法治,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积极支持和参与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就是讲情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公共事务、区域集体事务和社区具体事务,勇于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具备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交互融通成为有机的整体。
从纵向来看,中学阶段紧邻小学和大学学段,承上启下,地位特殊。思政课与青少年成长、成熟紧密相伴,贯穿了大中小学教育的完整过程,是“跨学段”的有机整体。[4]中学思政课教学要自觉地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贯穿到教学育人的全过程,在中学这个特定的阶段,教师要做到“视野要广”,全面了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布局,知悉相邻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在围绕中考、高考这个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素质能力教育,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教育协同推进,确保思政学科教育教学的方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确保教学内容连贯一致,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衔接有效,真正实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教育教学功用。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要坚持纵向贯通、横向融合,正是在新一轮课改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纵横交错”中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
二、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中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建设面临的困境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前景。但是,从实践层面严格对标,还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专业基本素养不足
近年来,很多中学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师队伍“高学历”比例,从高校招聘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很多没有系统修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和中教法等专业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师范技能和教育教学艺术,实践中很难胜任新课改的质量标准要求。再者,仅从目前中学使用的统编教材体系来看,初中阶段的六本教材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基本内容,高中阶段四个必修板块+六个选修板块,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民族等很多门在下一个阶段——大学时期可以独立成课程的学科内容。对于刚从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接受系统专业教育后形成相对独立专业知识框架的年轻教师,在保证升学率的前提下,一方面要融合多门专业学科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深入浅出地结合考试考点进行学科教学,这就突出表现出专业素养的欠缺了,更遑论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笔者前几年曾任职于西部某知名师范大学,对刚入职的公费师范生进行过深度访谈,有近80%的访谈对象明确表示很难完全把握中学阶段所有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原因就是专业基本素养比较欠缺,有91%的访谈对象认为自己知识视野较为狭窄。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尽管新课标有全新的要求,但是在目前中学生升学考试的政策要求和考核导向下,我国中学思政课教学与同一阶段的其他学科教学模式一样,主要侧重于课堂灌输和知识讲授。这相对于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的体验性、实践性和大学阶段思政课的探究性、理论性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笔者以某大学2021级204名新生为对象进行调研发现,有189名学生认为中学阶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占比高达93%。中学时期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必然影响中学阶段教学效果的实现。更为影响深远的是,它会导致学生升入大学后对思政课的负面认知和低参与度等不良后果。
(三)教学内容衔接不畅
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来看,教学内容要衔接顺畅,安排有序,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但是,目前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很多地方与小学、大学的学科内容重复,教材编写过于注重全面完整,而忽视了差异性和梯度性,导致学科知识容量大、难度高,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思政课长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普通高校本科阶段目前通用的2021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例,尽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所占篇幅很大,但是仍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与中学时代的课程内容高度重合,一定程度导致学生课堂上“审美疲劳”,对已学过课程内容的再次学习比较懈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2021年版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大幅度增加了新时代的篇幅,为了历史叙事的完整性,这个阶段之前的历史内容并未有多少删减,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充分重视根据新版教材的内容和教育部规定的“纲要”课教学学时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小学、中学阶段,近现代史的内容已经完全覆盖了历史、政治教材,而且相关教师也会系统全面地讲授,这势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大面积重复和冗余。
(四)教学资源整合不够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使这门关键课程切实发挥作用,不仅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协同推进,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起来,注重学科教学的实践性。但是,现实情况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形成,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思政元素尚未充分挖掘。同时,在“升学率”的导向下,很多中学思政课教师有意无意忽略了校园外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各类博物馆、展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无法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要求。
此外,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完善,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同一性评价制度的顶层设计几乎为空白,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中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崭新的时代机遇,这也是时代赋予思政课的重要使命。针对上述困境,中学思政课建设要强化顶层设计,主要是落实“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的要求,核心在于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位居中学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首位,它是铸魂育人的基本内容,也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任务。因为政治认同直接关乎教师与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和成长发展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具备中国特色这个基本底色的共同标识。[6]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强化政治认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学思政课要确保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正确,首先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也要求中学思政课教师在政治认同的程度和层次上要更加坚定。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政治认同遵循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行为依次发展的四个过程。只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武装头脑,强化政治认知,增进政治情感,坚定政治信仰,才能做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行为,忠诚于思政学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思想引领。[7]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培育理性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精髓,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并结合中国实践不断发展的思想指导。同时,它又能科学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全面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是绝对真理。中学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提升自我哲学修养,必须牢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在思想观念多元化和中学生不断受到外界干扰与诱惑的时代条件下,保持思维定力,培育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相对于感性、非理性而言的,表现出自主、理智、全面、辨证和反思等思维品质、价值立场与行为特征。如前文所述,理性精神不仅是中学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新课程体系的综合呈现。整体上来看,尽管中学阶段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是优秀的中学思政课教师就培育理性精神这一点而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拓宽视野,提升哲学思维能力,具备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政策理论分析能力、独立思考素质、时政分析和批判反思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明辨是非、政治鉴别能力,面对中学生的思想困惑、现实迷茫时立场坚定,并能及时给予科学的答疑解惑、思想教育引领,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变迁中走向理性成熟。
(三)创设有利于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外部环境保障
外部环境保障是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基本条件。这就关涉到多方面、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进。第一是确立科学可行的课程目标定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标很明确,但是各个具体学段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工作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只有笼统模糊的简单描述,尚缺乏科学细致的目标定位。当务之急,应尽快确立科学的目标定位,合理配置基于一体化目标的教学内容,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第二是建立有效机制。如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相融合的发展机制、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协同推进机制、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组织运行管理和考评机制,等等。第三是强化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各级各类中学要深度挖掘思政课以外所有课程所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的功能,解决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配合的问题,构建起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四)充分发挥中学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作用
中学思政课教师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部因素,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中学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一是教师要增强讲好思政课的内生动力。中学思政课教师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而艰巨任务,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对待思政课教学,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深刻变革的国内改革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现实境遇,中学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迎接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突破既有的教学经验,把握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和期待,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切实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三是强化科研引领。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普遍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升教研水平。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各类中学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学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生动案例为素材,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导向,引导广大中学思政课一线教师分析、思考、阐释具体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进而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