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方法
——以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为实证研究对象
2022-03-17潘醒
潘 醒
(甘肃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基石,人才振兴是关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以及人才类型、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总体安排部署[1]。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必须根据需求导向及时进行科学调整。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顺应新发展理念、确立新发展格局,在保持发扬传统优势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调整并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和方法。
一、坚持以问题意识和人才需求为导向,根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立高等农业院校新时期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和方法的总体旨向
围绕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问题意识和人才需求为基本导向,努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并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大局,无疑是高等农业院校新时期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和总体价值旨向。高等农业院校要找准历史方位,抓住重大历史与现实机遇,聚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各类人才需求,重新定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随着多年来大规模盲目扩招,教育投入及办学理念明显滞后,加之在“评估指标”“双一流”等目标导向下,唯论文数量、唯科研经费、唯影响因子,从而使得教师和科研人员形成“闭门造车”“自娱自乐”“重理论轻实践”等狭隘倾向。尤其是普通地方院校被动盲目跟风,试图跻身于“研究型大学”而放松或者忽视本科教育,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专业能力下降,本科生教育质量和综合素质严重下滑。当前乡村振兴各类人才需求问题十分突出。一是针对乡村振兴各类人才数量明显十分匮乏,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即便在一些交通、生产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因各种复杂原因亦很难留住优秀人才,从而直接制约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二是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员文化科技素质普遍较低,一些受过初中、高中教育的年轻人大都流向城镇、流向工商业,农村实用人才或致富带头人奇缺,现有人员难以带动乡村振兴发展;三是当前乡村公共服务严重缺乏,道路、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发展短板突出,创业条件和基础环境差,资金、技术及风险保障等配套政策供给能力不足,激励与保障机制不健全,当地政府在短期内因财政能力、管理水平、体制机制等条件制约,缺少有效的支持措施,从而难以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支持保障体系,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人才困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根据中央宏观政策布局和导向,切实实施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通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社会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并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机制等基本方略[2]。因此,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人才困境、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错配等实际问题,对于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传统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事业对人才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客观情形,必须正视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客观需求,认真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目标市场的研究,精准建立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及农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紧紧围绕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大局,科学调整、构建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及功能定位,全方位加快调整、创新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本路径与方法。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基本功能,创新构建新时期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系统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健全乡村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3]。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理念要找准价值方位,应当是充分发挥农村人才振兴战略主阵地作用,应当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建立健全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系统认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方面基本功能内在辩证统一的基本逻辑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许多大学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础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一些普通地方院校盲目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引入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大学的重心倒向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根本功能被弱化。对于普通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始终是大学的基点和核心,没有高质量人才培养或者培养的人才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就不能真正体现大学的价值。因此,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来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三者是一个相互支撑、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研究发现,当前地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好高骛远、脱离自身实际条件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缺乏对自身发展的合理定位,没有科学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关系。尤其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地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重科研轻教学、轻实践、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绩效导向偏离价值方位,这既对人才培养构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不利于高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必须科学认识新时期大学使命担当,将大学教育发展积极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业中去,根据新时代赋予大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全新功能定位,加快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推进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等方面工作,创新构建新时期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系统模式,无疑是当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坚持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理念,聚焦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任务,畅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关键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经验表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首先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条主线,只有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才能够有效带动乡村振兴。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要找准现实方位,尤其是地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基本任务,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路径[4]。自“十三五”以来,甘肃省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三大体系,做大做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子,为“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当前仍然面临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薄弱、产业链和价值链处于低端,尤其是农村人才流失和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十分严重。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和发展靠教育,大力发展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无疑是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为此,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联合制定了《关于整省推进甘肃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把职业教育作为甘肃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甘肃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甘肃方案,支持甘肃把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新增本科(含专升本)、硕士招生计划主要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5]。从而为通过精准发展壮大现代职业教育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畅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了关键路径。
以甘肃省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为研究场景,以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为研究样板,经初步研究认为,甘肃农业大学作为地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实践需要,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改革创新为契机,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立足牛、羊、菜、果、薯、药等六大特色产业需要,针对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及时调整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科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建设乡村振兴急需专业,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人才。积极探索“甘肃农业大学+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乡村”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甘肃农业大学学科与师资优势,为地方政府以及合作单位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联合培养引领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教育助推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四、坚持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和多层次人才培养方向,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及农业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联动机制,创新新时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本方法
基于前述基本讨论,本文将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基本边界和旨向,以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1+N群课程模式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优化“专家院”“农家院”模式打造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措施,研究提出应当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和多渠道社会服务合作联动机制,引入职业教育基本理念,规范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开展社会服务全过程组织与运行管理等保障措施。
(一)改革完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充分发挥涉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农业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实践、强能力,突出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重点培养符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甘肃农业大学服务甘肃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当进一步优化改革措施,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实施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和职业需求为目标,依托现有涉农专业,制定和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切实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带领研究生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业企业,突出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加快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确保实践训练效果,强化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要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和多渠道开展社会服务的合作联动机制,结合乡村振兴具体项目和实际需要与政府、企业切实开展协同培养,通过“学校+政府+基地+企业+产业+乡村”六位一体协同育人,实施先实践、后理论、再实践三段式培养模式,注重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论文撰写与就业创业深度融合,从而切实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建设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1+N课程群
根据甘肃农业大学现行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依托学院分别设置了制药工程(中草药)、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兽医、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农村发展、风景园林、林业、工商管理等24个专业领域[6]。为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学校研究生院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现代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战略》学位课程,总体上形成了《现代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战略》+专业课程群基本课程体系。但是,就教育教学具体情况看,仍然存在体系化程度不高、课程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应当进一步全方位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快课程体系建设。一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原有《现代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为《乡村振兴基本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加快教材研究编写,加强乡村振兴基本政策体系的教育培养;二是针对甘肃乡村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优势,结合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以及沿黄高效农业产业带、河西灌溉农业区、陇东雨养农业区、中部旱作农业区、天水及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区、甘南及祁连山高寒草地农牧交错区等“一带五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格局,结合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人才队伍建设实际需求[7],重点加快核心课程群建设;三是突出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强化本土案例库建设,聚焦甘肃省乡村振兴特色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建设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1+N课程群提供基础保障。
(三)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途径和方法
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途径和方法单一,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供给错配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甘肃农业大学为助力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启动了农大“专家院”带动农村“农家院”的两院模式。近年来,已经在河西绿洲农业区、陇中干旱区、陇南山地农业区和甘南草原牧区重点坚持专家院30多个,涉及甘肃13个地州市,覆盖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以及戈壁农业、装备制造和现代制种业等领域,初步建立了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平台。但是,由于科技服务经费短缺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这些平台优势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应当进一步优化“专家院”“农家院”运行机制,拓展人才培养功能,使其成为专业硕士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研究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式。一是创办“陇农精英班”乡村振兴领域专业硕士学历教育,面向政府和企业具有大学本科和同等学力高层次人才,根据需求方向开展定制式及委托合作培养;二是创办“陇农创新班”乡村振兴领域非学历教育,面向政府、企业及乡村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或知识基础的实用性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定制课程培训;三是开展“陇农富民班”高素质职业农民、种植养殖能手、产业致富带头人等人员技能培训,根据政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培养需求,开展特色非学历定制式技能培训活动,拓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
(四)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保障体系
学校应当引导、鼓励学院及教师走出校门,走向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农业农村,走向田间地头开展广泛深度社会调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精准掌握乡村振兴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需求[8],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及面向社会定制培养的管理与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调动学校各学院及教师积极开展和参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积极性的激励制度,在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要向在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实绩的学院和教师给予倾斜;二是结合学校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工作,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结合自己研究方向和专长,主动联合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实施的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立专门项目库或项目清单,通过项目实施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动态培养;三是加快乡村振兴专家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双导师制,以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合作培养为基本依托,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制度;四是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学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落地落实,保障相关学院和研究生导师在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涉农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活动高质量可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