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2022-03-17余瑶
余 瑶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随着国家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战略的全面实施,质量保障体系与审核评估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更新。在全面总结上轮评估短板、及时关注社会关切和科学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的基础上,2021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高质量成为总基调,分类评估成为新路径,以评促强成为主旋律,质量文化成为内驱力,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总目标[1]。以制度推动实践、以实践深化理念、以理念培育文化、以文化引领发展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基本演进逻辑。
新一轮审核评估关涉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本科教育的中坚力量和重要阵地,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办学时间不长,即使经过上一轮审核评估、在质量建设上已经有了明显改进,但仍然存在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备、效率不高等共性问题。培育和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文化潜移默化引导和激励地方本科院校质量管理从局部到全面、从被动到主动、从问题查找到持续改进、从外部问责到自我追求、从制度约束到文化自觉,既是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持续改进的内驱动力,也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路径。
一、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质量文化建设导向
(一)质量文化建设是必然要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步入以质量为主题的时代,以“质量”为核心的审核评估成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评估模式。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首次将“质量文化”单列为二级审核指标,尽管对不同类别院校这一指标的审核各有侧重,但仍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质量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价值,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即从完善制度到建构文化的质量保障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高校教育参与者在长期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观念、质量价值和对质量的责任担当与共同追求。先进的质量文化能够推动形成质量持续改进、达成质量自我控制的目标。审核评估的核心目标也在于推动高校提升教育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建设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维新的,它的目标指向是更高的质量、更强大的高等教育。
文化具有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的导向作用,质量保障主要动力源于文化自觉,保障手段主要是质量意识、质量信仰和价值追求。通过发挥质量文化的自反性功能,高校形成自查自纠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意识,主动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行动从外部强制要求转变为内部自觉追求。
(二)质量文化建设需分层实施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类评价的要求,提供了两类四种模块化评估方案,引导高校自主分类、合理定位、科学建设、特色发展。“质量文化”这一指标中包含了新的时代意蕴和内涵特征,对所有高校都要考察“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分类细化了标准。第一类审核评估考察“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情况”;第二类审核评估考察“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体现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分类指导思想在质量文化建设上的不同层级要求。学界通常将质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居于最底层,制度文化居于中下层,行为文化居于中上层,而精神文化居于最上层。审核评估方案对两类高校质量文化的审核重点清晰指明了质量文化分阶段建设的目标,第一类高校要把质量文化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是对质量行为文化和质量精神文化的中高阶段要求,第二类高校要把质量制度文化建设和实施作为基础阶段的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应将建设“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作为终极目标,分步骤做好质量文化的基础设计和培育建设,推动质量保障从无到有,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制度走向文化。
二、地方本科院校质量保障的系统性文化缺失
经过上轮评估,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构建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但是,对照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标准,在质量管理中存在文化缺失的问题,质量保障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一)质量文化建设未“全方位”覆盖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规模相对较小,往往由于外部审核评估对质量的要求而被动建立起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缺乏制度化、常态化的质量思考和计划、管理和监控、反馈和改进活动,更难以构建全面系统的质量文化。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本身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存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对质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清晰和深入,在质量文化建设上缺乏科学举措。地方本科院校经过一轮评估后,物质文化建设相对充分,基本教育教学条件均达到国家相关指标要求,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需要。制度文化建设逐渐完善,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统领,涉及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相关规范性制度体系已基本成型,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的约束和督促功能。行为文化建设尚未成型,师生质量保障活动最为活跃的时候往往是迎接评估前的一段时期,评估过后,质量保障活动又逐渐降温,未能形成长期自觉的坚持。精神文化建设更加滞后,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缺乏对质量的关注和重视,未能形成明确的质量导向组织文化,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质量意识尚未能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遵循。
(二)质量文化意识未“全员性”树立
一轮完整的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周期一般是四年,高校各个部门以及全体教师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具有“全员性”,需要高校所有从业人员的个人自觉,这种自觉来自他们内在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即学校质量文化个体内化的表现。当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地方本科院校“以学生为本位”“质量第一”的理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质量保障行动集中于学校层面少数部门或若干人,没有深入院系管理、专业教学和教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部分职能部门认为质量仅仅是教学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他们聚焦人才培养、参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质量保障合力的意识不足。有的即使构建了全面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但未能从系统上、体制机制上理顺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脉络,造成制度健全但过程断裂、材料堆积却无有效管控的“虚胖”现象,部分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彻底。广大教职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未能构建牢固的质量标准概念,也没有把质量话语转化为质量行动,质量保障行为常常是为了应对督导或年终考核,质量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持续改进意识未能形成。
(三)质量文化效用未“全过程”改进
地方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形成质量管理闭环,通过完整的管理链条发挥质量保障的调控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成熟的质量文化引领,地方本科院校的质量管理闭环难以充分发挥效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表现出“三重三轻”的现象:一是重监管、轻调控。注重从各渠道搜集教学信息,能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但是针对问题根源的改进措施和力度不够。二是重制度、轻落实。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了较为齐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但缺乏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督查,制度执行效率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三是重日常、轻专项。多数高校常规质量监控只重视教学秩序的日常运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课程评估等专项评估开展还不到位[2]。由于缺乏质量文化将质量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质量保障仍主要依赖行政命令,质量问题只停留在“治标”层面而未直面短板。部分教学单位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对反馈的信息重视不够,采取的整改措施浮于表面,对日常质量保障活动被动应付,未能从根源上解决质量问题,缺乏质量改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反馈改进弱化,落实不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时代意蕴
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提出的“质量文化”要求,增添了领会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精神实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难度。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更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理解质量文化的价值意涵,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质量文化的作用,推进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一)回应外部质量问责的需要
高校办学受校内外诸多组织机构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和高速增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信任危机,对办学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来自外部的质量疑虑更加明显。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开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目的之一就是让高校通过质量管理重建信誉,重获信任,以积极正面的状态和持续改进的质量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政府推动相关行业部门联合建立的审核评估制度,不仅对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质量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质量评估理念已经为高校所接受和认同[3]。审核评估作为对高校教学质量“把脉诊断”的重要手段,将诊断结果告诉被评估学校,学校根据诊断结果对症下药。“接受把脉诊断—主动寻药问诊—习惯持续改进”的过程就是高校形成质量自觉、质量习惯和质量文化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应将以评促建、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价值观作为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发展、创新质量文化,才能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消解社会各界的质疑,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需要
内生发展理论强调主导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组织的内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源自学校内部形成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对质量目标的科学界定、质量生成的全程分析,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实施调控,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目标[4]。在复杂理论中,内部系统的环境是序参量,技术工具和手段是快变量,文化是慢变量,系统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慢变量。质量文化建设能不断强化高校组织文化,使学校文化发挥引领和凝聚作用,规范教职员工的育人观念,调节他们的育人行为,聚合人心,使学校办学方向不发生偏移或错位。质量文化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价值建设,强调质量保障的目的性、质量主体的内在自觉,使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同师生个人成长结合在一起,成为每一个主体的内在发展动力。因此,凸显质量本源和质量主体能动性的质量文化建设,能够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质量保障机制,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更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对质量的要求。
(三)内外协同强化质量保障的需要
审核评估强调“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1],要求高等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发展又要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具有引领价值、塑造价值和发展价值,具有引领学校卓越发展、塑造学校品牌与形象、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作用,其目标取向与审核评估要求相一致,既需要加强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也需引进外部评价机制,使制度与文化融合成为质量保障的基本向度,实现“控制”与“自主”的平衡,达到内外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高等教育的外部评价机制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要素之一,由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等社会评估机构进行的第三方评估,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办学质量提出了外部诉求。地方本科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围绕外部质量评估目标,设计切合学校特点的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以期达到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同制定的质量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反向推动学校质量文化建设。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把质量建设动力传导到所有师生,扭转质量保障单纯依赖外部评估的现象,实现质量管理方式从经验转向科学,质量建设从回应外部制度约束转向内外融合的自觉追求。
四、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质量文化建设是一个全员自省自思、自觉自为、动态生成和不断创新的内生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审核评估的思想和理念引导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先进质量文化为引领,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评估理念,优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提升。
(一)坚持学生中心,做好质量文化顶层设计
地方本科院校培育质量文化应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必须回归“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将学生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将成就学生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等工作谋划和推进中全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始终把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彰显学生个性特征,挖掘学生成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予以遵循[5]。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内部质量评估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动机需求和满意度,加强各项指标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质量管理机制中重视学生作为质量建设主体作用的发挥,将学生参与质量管理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将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积极推动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主动参与、互动沟通、自我反思。
(二)聚焦产出导向,推动质量文化融入全程
产出导向的质量理念要求每一次办学行为的决策都要切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此为主轴形成质量持续改进环节的螺旋链接,服务于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的提高。产出导向的实践,有赖于质量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程贯通。地方本科院校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质量文化,围绕质量意识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全面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同追求[6]。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研讨和激励手段,树立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将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全校各层面得到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以质量文化引导教职员工主动、积极地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形成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借鉴、吸纳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选择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和工具,开展全校教职员工质量控制培训,将质量文化不断固化为质量意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行为,使自我质量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覆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构建起立体完整的内部质量保障组织结构。
(三)强化持续改进,促进质量保障自觉达成
产出导向教育模式离不开“设计—实施—反馈—提高”的有机循环和持续改进。加强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设是高校质量保障体系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而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要有效运行并保持活力,需要注入质量文化灵魂。在审核评估思想的引导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关注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探索出一条从关注制度建设到培植质量文化的质量持续提升的科学路径。通过建立自我负责、自我监督的内生质量文化,增强广大师生员工改进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渗透到每个教师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以及教学习惯中,使质量成为一种使命使然。从责任主体、质量标准、评估流程、激励制度等反向设计,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调各层面质量管理系统中的质量依存关系,探索有效的、易于操作的质量改进途径与方法,完善质量改进程序,对质量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健全质量协同整改机制,全面厘清校内各部门的质量权责关系,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分工,督促整改工作进度和实施成效,形成“校内循环”与“校外循环”相互作用,循环闭合的“多元开放式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7],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觉遵循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