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

2022-03-17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精神政治

周 璇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科学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有利于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交汇处做出的科学总结,“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样具有重大价值,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诞生。自成立之日起,党就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共产党人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彻底的革命性、永恒的实践性、坚定的人民性和突出的开放性,观察时代、认识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党人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思想武器的关键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一百年的历史中,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21世纪得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动力,坚守理想就是坚守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正是在理想信念的支撑和指引下,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最终目标,并将其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中不断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汇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党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支撑党走过一百年发展历程的动力源泉,党的一百年也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党自建立伊始就致力于拯救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斗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终于实现;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得以建立;改革开放的各项实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则使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的制度和物质条件更加完善;总之,党一百年以来的奋斗历程归结起来就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无论时代如何转变,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会改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继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铸就新时期历史伟业的进程中向着实现伟大梦想前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越是伟大的事业和梦想,就越是充满困难和挑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4],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能够在面对一切危难时挺身而出,可以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生命。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多万名烈士为党和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间大多数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无论是守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是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抑或是坚守自身岗位的忘我奉献,共产党人一百年来的牺牲和付出不仅代表了党走过的艰辛历程,而且反映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与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怀。共产党人一直以来都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在百年历史中,党与“三座大山”斗争、与侵略者斗争、与反动势力斗争、与贫困斗争、与腐败斗争,共产党人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承担历史重任、推进自身革命,在攻坚克难的同时夺取了一次次胜利,伟大斗争精神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核。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共产党人在牺牲和斗争中换来的,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锻炼斗争意志、丰富斗争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主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一百年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由9600多万名党员组成的政治组织,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是重要保证,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无论面临何种情况都必须始终坚守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是绝对的、唯一的、彻底的,必须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坚持做到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无条件服从党组织的决定,积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行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6]的崇高情怀是党始终保持充足创造力、高度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的根本原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党就解放人民、建立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党就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人民收入差距大,党就解决绝对贫困、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之,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对党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中前行,中国共产党过去和现在没有、未来也绝对不会辜负人民的愿望和期盼。“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7],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虽然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其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与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标杆,起到了根本示范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树人”就是将大学生培养为有用之才,只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这种精神力量和情怀融入大学生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伟大实践诞生伟大精神,一百年的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史,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成绩时始终谦虚谨慎,在出现失误时敢于自我纠正,百年历史铸就的伟大建党精神显示了党的巨大优势。伟大建党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决心、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品质,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青年一代发展和实践,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宝贵资源尤其需要青年一代继承和弘扬。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推动他们自觉、主动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他们努力成为报效祖国、甘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百年历史,扎根于中国的文化沃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先进品质的总结概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伟大建党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崇高品质,凝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彰显了革命文化的核心价值,具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特征,是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要想承担起历史重任,同样需要精神和文化的涵养,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精神根基、增强精神底气,进而推动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力量。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重点,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挫折教育和道德自律教育中,推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更好地将大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个人和集体采取行动时的重要精神寄托,具有指引方向的关键性作用。“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8]大学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不小的挑战。从外部因素看,西方势力借助网络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加强不良价值观和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参与者,辨别是非和判断对错的能力不足,极易受到这些消极思想的侵扰,导致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大学生可获取的即时信息增多,面临信息压迫的情形,加上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众多大学生无需担心生存性问题,因而面向未来的发展动力不足。从内部因素看,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缺乏深入理解,特别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导致他们对共产主义持怀疑态度,由此出现了信仰偏差;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精神诉求趋于个性化,理想追求呈现个体化、功利化倾向,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产生冲突。对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必须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要让大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结合党走过的百年历史,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指导党取得一次次胜利,从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要以坚守理想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向英雄人物、优秀党员干部和劳动模范学习,使他们明确自身担当的民族复兴大任,培养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和树立远大抱负的信念,在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统一中不断奋斗。总之,理想信念教育与伟大建党精神的结合能够转化为个体成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推动大学生在自觉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矢志拼搏。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险境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9]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价值和意义。如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导致部分大学生与国家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进而不能科学把握爱国主义的本质,割裂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某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团体刻意传播歪曲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的信息,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社会认知能力不足、思想并未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甚至煽动,导致部分大学生爱国情感宣泄不当,引发一系列非理性行为,不可避免地走上是非不分的歪路。伟大建党精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彰显了党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气节,与党的历史紧密相关。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从历史、现实、实践的角度去认识并把握爱国主义的本质,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认识如今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实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承载了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和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相契合,这就要求必须培养大学生献身祖国、服务人民的决心,引导他们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及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推动大学生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生活中,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努力做出贡献。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挫折教育

人们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阻碍和干扰,面对这些挫折的不同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面对挫折时无法正确调整自身的心态和情绪,那么对个体甚至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能够敢于直面挫折并及时解决问题,挫折也可以转化为前进动力。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帮助学生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帮助学生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10]。由此可见,挫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大多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中成长,尚未经历生活的磨练,面对挫折时难以进行科学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挫折教育重视度不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实际生活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挫折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敢于直面一切挫折挑战,既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自己,才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因此,应当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以正确的心态防范和化解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教育大学生以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姿态迎接更高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大学生在实现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挑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3],斗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进行大学生挫折教育应当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增强大学生的斗争本领和斗争信心,激励大学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引导大学生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不懈奋斗,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不断追求个人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汇聚青年一代的力量。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

“自觉自律是人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11]自律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道德自律则是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监督、自我评估和自我纠正。道德自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倡导国家和社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实现在内在认识和外显行为两方面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从而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但是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尚处于可塑阶段且心理不够成熟的部分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自律能力不足,可能会做出盲目从众的行为。此外,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机械地采用国家和学校管理学生的规章和条例,在实施和评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强制性特征,未能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有效转化。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就是要以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德自律精神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律需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遵循道德规范并非只是一种外在约束和牺牲,还可以从中获取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进而推动大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追求。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强的道德意志涵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在百年历史中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要以伟大建党精神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动机和行为目的,塑造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增强他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同时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结合建党历程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重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革命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大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独立分析和自我调控,自觉克服盲从和被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不断向成为时代新人的方向努力。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加强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在基本路径上深入推进。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高校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渗透性和实践性。

(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的指引作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2]。高校思政课是包含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科学体系,对大学生来说是接受理论知识、确立价值观念、明确行为规范的先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活动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首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各思政课课堂教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该课程,要求教师要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价值观感染学生,结合历史事迹挖掘优秀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自觉将其视为道德榜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其中,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解,进而全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与内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党的百年实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因此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晰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内在特质,全面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旨在帮助大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教师要在课堂中透彻讲解伟大建党精神背后的历史,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势与政策旨在引导大学生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其中必须做好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推动大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此外,必须注重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在同向同行中协同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

其次,应当利用伟大建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2]伟大建党精神背后蕴藏着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息息相关的各种故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思政课教师应当利用这些资源与学生开展有关伟大建党精神的互动对话,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例如,通过讲述参与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的事例,引导学生在思考初心和使命的含义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举办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学习研讨会、读书分享会和主题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继承并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发挥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中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优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依据伟大建党精神的特点和实质,从多个角度展开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解读,注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以生动的叙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并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积极性,促使大学生能够在内心真正认可并信仰伟大建党精神,在实际行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校园是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场所,是传播和发扬先进精神文化的重要空间,校园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0]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进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创建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首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创建活动。可以依托多种形式,开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也可以组织观看与建党相关的优秀电影、参观历史纪念馆,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入理解和高度认同,在精神文化活动的熏陶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而且,高校可以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成立社团和宣讲组织,鼓励大学生自主组织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宣讲活动,让大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节日,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国家重要纪念日、学校校庆等主题活动中,以强烈的仪式感营造精神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创建活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校史馆、公共教室、宣传栏等校园文化建筑,适时开展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主题展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增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决心。高校要学会结合本校历史以及当地发展特点,将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与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合,打造校园品牌文化和精品文化,产出具有办学特色的文化产品,并注重加强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带领并组织学生感知校园物质文化的人文内涵,因地制宜强化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伟大建党精神指导自身的行为活动。

最后,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创建活动。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主要参与群体,主动占领大学生的网络阵地,积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各个高校以及高校各部门、各院系都有自身运营的网络媒体平台,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积极发布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议题,利用大学生喜爱的正能量网络用语,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搭建生动有趣的载体,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知识,不断扩大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能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靠实践出真知。”[1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输入,使其不仅在思想上主动认同,同时又能自觉地外化于实践,因此必须“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12]。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思政课的必要延伸和有效拓展,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既定目标在不怕牺牲、锐意进取的历史过程中孕育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内含开拓创新的实质。中国共产党在一条红船上诞生,一百年以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才实现了一次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因此我们现在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能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是要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本领和创新能力。学校应当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竞赛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竞赛竞争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鼓舞大学生敢于突破自我、突破现实。同时,竞赛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善于捕捉他人的长处,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学校可以根据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与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开展长期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伟大建党精神与实践的融合,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巩固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检验自身创新想法和创新计划的可行性,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让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高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应当在给予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的同时,运用伟大建党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伟大建党精神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勇气,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还能够引导大学生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鼓励自我,自觉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伟大建党精神指导自己,不断在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建党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