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语言学语境观下中国典籍文化词的翻译
——以《论语》核心词“仁”翻译为例

2022-03-17郭佩英刘怡春

关键词:论语译者语境

郭佩英,刘怡春

(陕西科技大学 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

语境之于语义是至关重要的,任何词的意义的正确理解都离不开它所生存的语境。词义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演进的,对中国典籍文化词的理解和诠释同样离不开对其语境的考察。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社会文化身份的译者如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华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根据自己对《论语》文本的理解,产出了不同的译本,其质量良莠不齐。《论语》中“仁”字的翻译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作为《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核心词,“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深刻内涵。对“仁”字意义的理解和诠释折射出这些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理解和态度。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有助于译者正确理解和诠释“仁”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地位,从而减少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曲解,有利于中国典籍的外译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

语境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由英籍波兰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的。他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为二者对文本的充分理解是必要的。意义与情景密切相关,情景语境就是文本所产生的环境,文化语境是文本所依存的社会文化环境。[1]

Malinowski强调语言的功能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认为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与它所依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语篇意义的解读离不开语篇所依存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后来,伦敦学派的创始人Firth发展了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他认为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意义的,而意义就是语言在语境中的功能。[2]语境对语言的具体意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词语当被置于一个新的情景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研究语言的意义离不开它所赖以生存的语境。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Malinowski和Firth的语境思想,对情景语境的内容做了进一步概括,提出了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语境和语言相互依存:语篇语言体现情景语境,系统语言反映文化语境。[3]

综上所述,语言的意义取决于它所赖以生存的语境,研究词的语义演进离不开这个词的情景语境和历史文化语境。同时,每个词的意义是随着它所产生的语境不断演进变化的。考察词的意义的历史演进对于我们正确解读文本的当下意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中国典籍的意义,离不开对其核心词意义历史演进的考察。

二、《论语》不同英译本中“仁”的语义对比分析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据统计,《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取材于古代,但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仁”的基本精神是“相人耦”,即人与人相互友爱、尊敬和合作。就“仁”的哲学内涵而言,“仁”的本义是一个人从对方的眼睛中审视自己的映像。从“相人耦”到“人已和”,是中国古代先民人类自觉的一次飞跃。[4]

《论语》中,有多位弟子在不同情境下曾向孔子问“仁”,但孔子的诠释不尽相同。因此,“仁”的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没有一个确切的词能够囊括其所有义项。“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多词性、多义项的词汇。在不同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下,它的意义是变化不定的,它既是名词、形容词,有时甚至可以作动词。“仁”的多变的语义特征对译者提出了重大挑战。考察原语文本中“仁”字的意义演进变化,正确理解并诠释“仁”字的文本意义,需要译者深度挖掘文本的情景语境和历史文化语境。这些无疑会给译者造成巨大困难和障碍。

“仁”作为伟大的哲学思想最早来源于古代风俗。“仁”在孔子的哲学话语体系中具有多重表述和阐释,具体可以归结为: “仁者,人也”;“仁者,亲也”; “仁者,心也”三个范畴。[5]此外,据《说文解字》所载:“偶,相人也。”“人”即“仁”。“仁”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与人交往中的平等意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这也是古代先民做人的根本,人与人交往、确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基础。

在《尚书》《诗经》《周礼》等汉代以前历代文献中,“仁”的含义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爱人、亲人,并且能够推之于物。爱人、尊重人、平等待人是孔子之“仁”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要求所在。将爱人置于“仁”的核心,也充分彰显了儒家人性论和利他论的价值。

如前所述,由于“仁”字的含义非常广泛,在英语里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对应词来诠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丰富的哲学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各不相同。不同社会文化身份的译者,根据对《论语》原典的不同理解,提出了迥然不同的对应词,常见的翻译有"virtue""benevolence""goodness""moral life/character""humanity""Ren""authoritative conduct",这些所谓的对应词在意义上大相径庭,具有不同的文化、哲学内涵,反映出译者对“仁”的意义构建,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诠释。

自17世纪第一个《论语》外译本出版以来,至今已有60多个《论语》英译本问世。理雅各、刘殿爵、韦利、辜鸿铭、安乐哲等中外著名译者先后出版了可谓上乘的译品,他们基于各自的文化身份背景,从多重角度阐释了自己对儒家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下面以《论语·颜渊》中“仁”的翻译为例,分析这五位译者对“仁”字内涵的理解及其哲学意义的阐释。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6](《论语·颜渊》)

【白话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为都合乎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杨伯峻译)

理译:Yen Yuen asked about perfect virtue. The Master said,"To subdue one′s-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is perfect virtue. If a man can for one day subdue him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all under heaven will ascribe perfect virtue to him. Is the practice of perfect virtue from a man himself, or is it from others?"[7]

为了让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更好地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以耶释儒,把孔子当成上帝的信使,用《论语》比附《圣经》。在理雅各看来,虽然儒家传统和基督信仰在宗教上不平等,在道义上也不相同,但二者在智慧、道德、谦逊等方面有着共同的信念。他认为儒教和基督教有着根本的共同点和神圣的印记,这些中国传统也需要基督来实现并完成其使命。因此,他把“仁”译为“virtue”,这无疑增添了浓厚的西方宗教意味和神学内容,反映了理雅各的基督文明优越论和对儒家传统抱有的偏见,大大减少了“仁”字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

刘译:Yen Yuan asked about benevolence. The Master said, "To return to the observance of the rites through overcoming the self constitutes benevolence. If for a single day a man could return to the observance of the rites through overcoming himself, then the empire would consider benevolence to be his.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benevolence depends on oneself alone, and not on others."[8]

作为在西方最受尊崇的中国哲学翻译大师,刘殿爵潜心研究中国思想和文化典籍,根植于深厚的学养。在他的译本中,他避免使用艰深、抽象、深奥的语言,追求传达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他的《论语》译本因其学术性和准确性备受推崇,是西方了解中国哲学的权威译本。刘殿爵把“仁”译为"benevolence",用西方宗教哲学概念来翻译中国文化词。尽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西方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成分,但却减少了“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下丰富的内涵和哲学意义,抹杀了其中国文化的特质,增添了更多基督神学的内容,有迎合西方读者之嫌。

韦译:Yan Hui asked about Goodness. The Master said, "He who can himself submit to ritual is Good." If (a ruler) could for one day "himself submit to ritual," everyone under Heaven would respond to his Goodness. For Goodness is something that must have its source in the ruler himself, it cannot be got from others.[9]

韦利的《论语》译本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风貌,注重细节的传译,文字简练,语言风格接近原文,一直是西方世界较为通行的译本。受西方哲学观念,尤其是柏拉图学说的影响,韦利认为“仁”是部落首领拥有的优秀品质,它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韦利在翻译中国哲学核心词时尽量做到贯穿统一,这种翻译方法值得提倡,因为这样有助于西方读者把握核心概念词的意义。他认为“仁”的唯一对应词是 “good”,其他任何词语都不能从总体上高度概括“仁”的广泛含义。为了区分“仁”与“善”,他把“仁”译为 “Good”“Goodness”,而把“善”译为 “good”“goodness”。然而,由于 “good” 一词过于平淡,在英语中太过空泛和抽象,其所传递的意义远不及“仁”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内涵意义,没有体现“仁”字的本质特征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内涵。

辜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the favorite Yen Hui, inquired what constituted a moral life. Confucius answered, "Renounce yourself and conform to the ideal of decency and good sense". "If one could only," Confucius went on to say, "live a moral life, renouncing himself and conforming to the ideal of decency and good sense for one single day, the world would become moral. To be moral, a man depends entirely upon himself and not upon others."[10]

辜鸿铭是第一个独立用英文翻译《论语》等儒家典籍的中国人,打破了此前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垄断这一领域的局面。为了向西方介绍真正的中国文明,纠正被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扭曲的中国形象,弘扬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和普世性,辜鸿铭大胆采用了归化的意译法。在他的译本中,“仁”多译为 “moral”“moral life”“moral character”“morality”(道德)等,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译法。这种具有释义化倾向的译法远没有表达出“仁”字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概念内涵,使译文的忠实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道德”属于伦理文化,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仁”并不完全等同于“德”,相反“仁”却是高于“德”的一种哲学理念,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可以通过自律自省和修身洁行来塑造的一种人格理想,“德”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品质。普通人都可能会有“德”,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格理想而成“仁”。因此,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很难在欧美文化中找到与“仁”完全功能对等的英文译文。

安译:Yan Hui inquired about authoritative conduct. The Master replied, "Through self-discipline and observing ritual propriety one becomes authoritative in one′s conduct. If for the space of a day one were able to accomplish this, the whole empire would defer to this authoritative model. Becoming authoritative in one′s conduct is self-originating-how could it originate with others?"[11]

安乐哲致力于《论语》的哲学诠释,尽可能原汁原味地理解并还原儒家之道。他认为“求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子毕生的追求。安乐哲结合儒家的哲学语境和词源学分析,给出了与众不同的对应词“authoritative conduct”。在他看来,“仁”是人格的完整体现,是人在社会环境中处理复杂社会关系过程中个人的修养。它不仅表现为人的内质的道德情操,也体现为外在的行为、举止和仪态。安乐哲选择“authoritative conduct”作为“仁”的对应词,体现了礼乐的原则和精神,也体现了人在社会中因为践行礼仪而成为“仁”者的社会权威性。“仁”者被视为公认的社会典范,他人心悦诚服于其成就,并遵循其所践行的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authoritative conduct”作为“仁”的对应词,克服了“benevolence”“goodness”和“humanity”的意义的内在规定性,淡化了“仁爱”在西方文化中的宗教联想意义,体现了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消除了把“仁”翻译成 “benevolence”“virtue”等词绑架中国文化,给西方读者带来的那种对中国世界观的似曾相识的错觉。

三、中国典籍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

《论语》集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关于政治、文学、教育和伦理道德等领域的思想理论,是对儒家思想深刻而全面的诠释、概括和升华。数百年来,中国与他国的交往交融不断拓展了该书译介在东亚、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论语》既是中国哲学的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意义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中有许多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术语,除了“仁”以外,还包括“礼”“孝”“天”“道”“善”“君子”等等,它们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深奥的哲学思想理念,又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是译者在翻译中国典籍时最难把握的方面,也是译者所面对的严峻挑战。以耶释儒、以西释中等翻译策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却深深地打上了基督神学的烙印,抹杀了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扭曲了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使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真实地再现出来,使中西文化交流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要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词的翻译,笔者认为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程度的加深和中国文化在海外接受性的不断增强,不妨根据文化词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可以采用拼音加注释的方法,如 “Ren”——“a collection of virtues”。这样不仅为世界文化增添了中国特色,还把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呈现给世界人民,从而打破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状态,促进中西文化和谐发展。

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为理解、诠释、翻译中国传统文化词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深度挖掘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核心词汇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内涵,凸显中国文化特质,促进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与域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词汇的翻译采用拼音加注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纠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衡,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论语译者语境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如何读懂《论语》?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英文摘要
《论语·为政第二》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