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民俗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2022-03-17乔再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传统

乔再超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底蕴,也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应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寻求新的传承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1 传承民俗文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1.1 凝聚人心,增进文化认同

民俗文化即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是特定地域、民族共享的生活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即是表达生活于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之间情感上的融通。传统社会因交通不便、地理阻塞等原因使乡村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因而民俗文化在小范围内发挥团结村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海内外寻亲访祖、修族谱建祠堂曾热极一时,反映出民众浓郁的乡土情结。山西阳城县皇城村的重阳习俗宣传敬老、尽孝的传统美德,每逢清明、重阳多举办文体活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人心、增进文化认同的效果,其影响也在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夯实了牢固的文化基础。

1.2 教化民风,推进乡风文明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而民风作为民间良好的风尚凝聚着民众的集体意志与价值取向。乡村“熟人社会”里民俗文化担负着道德规范的作用,具有教化、约束功能,如传统村落有村规村训,家族有家风家训,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言行举止与思想观念。诸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口头民俗传递着忠孝、勤俭、诚信等美德,传统戏剧“四郎探母”“钓金龟”蕴含着对忠义孝的诠释,传统节日也包含着安居乐业、孝亲敬长的价值追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合理利用民俗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例如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推荐工作汇聚了全国各村落建设的经验与成就,对学习和借鉴有深远意义。

1.3 融合三治,完善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乡约“蓝田乡约”为乡村自治提供了范本,而乡村社会里的乡绅、乡贤以及村规民约为实现乡村自治提供了人才与文化基础,让“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1]成为可能。法治、德治、自治各有侧重,三者融合则能够取长补短,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浙江诸暨的枫桥镇充分利用民俗自治传统,发动、依靠群众处理社会问题,形成可现实借鉴的“枫桥经验”。因而基于乡村民俗自治的传统配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法治与德治精神,不断完善乡村治理,将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保障与支持。

2 乡村振兴视阈下民俗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

当前社会各界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民俗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

2.1 传承生态破裂,面临后继无人

一方面是民俗文化传承空间的压缩乃至消融。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36小时就有一个古村落消失,光是2005-2015十年间我国古村落数量就从5 000个锐减至2 500个左右”[2]。随同消失的,是依附于村落的民俗文化,以及转业的民俗文化传承人。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疏离,民俗文化组织关系淡化,靠人情维持的“熟人社会”不复存在,最后导致民俗文化传承生态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传承主体面临后继无人。城市吸引乡村青年进城务工致使乡村空心化,乡村青年人才流失且文化认同感下降,同时代际关系中子代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不愿传承或传承兴趣不大,一些依靠代际传承的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2.2 过度商业开发,民俗内容失真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政策、资金和人才引入乡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民俗文化成为可消费的对象。民俗文化商业化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开发模式主要有“民俗旅游和以手工技艺制造品为主的民俗特色产业”[3],在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庸俗化发展、机械模仿式开发和‘伪民俗’开发等现象”[4],造成民众对当地民俗传统的片面认知和误解。过度的商业开发出现了民俗文化“腾笼换鸟”“民俗主义”、旅游商品同质化发展等现象,严重威胁、损害了原生态民俗文化内涵。以上究其根本,在于开发者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在对民俗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做出盲目的发展规划。

2.3 缺乏完善体系,保障力度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传承民俗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机遇,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成为其传承创新的新选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山西省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为例,其“产业化形式单一、规模化程度低”[5]易造成资源浪费,文化宣传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化发展进程。形式单一、产业链较短、分工模糊是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在保障民俗文化传承方面,社会各方略显不足,政府经费投入单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不足、学校民俗教育资源匮乏等限制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些底蕴丰厚的古村落因交通不便、信息滞后成了民俗文化“走出去”的障碍。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建立起民俗文化博物馆,用以珍藏、展览物质形态的民俗,一定程度上使民俗文化得以保存,但脱离人的民俗文化缺少了人文气息。另外,现代社会里更需要区分迷信与俗信,如羌族的白石信仰,应保障其传统的精神追求。

3 乡村振兴视阈下传承民俗文化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传承民俗文化,有以下几条路径选择。

3.1 坚守文化根脉,多元主体传承

坚守文化根脉,需要拓展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首先,传统村落兼具传统生产与生活,以评选“中国传统村落”的形式能使其空间与文化的完整性得以保存。其次,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注重对传统建筑、景观布局、历史古迹的保护,制定相应措施,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最后,要发挥乡村民俗文化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主体作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

传承民俗文化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民俗文化人才培育机制,给予民俗文化传承人各方面补贴,面向社会引进相关人才,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发挥文化职能的作用,引导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开发商应当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提供符合民俗文化内涵的商品和服务,以保证其本真性。专家学者应通过田野调查,了解、掌握民俗文化发展状况,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需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宣传民俗文化,提高社会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

3.2 挖掘民俗资源,创新发展形式

民俗文化资源是隐藏在乡村的宝贵财富,应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根据民俗文化类型的不同,精准开发,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建档,盘活乡村民俗文化存量,制定明确的民俗文化发展蓝图,将其转化为具有特色的文化生产力。在整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传统精神与伦理的培养、重建,使蕴含在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民间故事里的合理价值观和伦理观复归于乡村,从而与乡风文明建设并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养料。

创新民俗文化发展形式,为传承民俗文化注入新活力。文旅融合方式,即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为旅游增添更多风土人情的韵味,是民俗文化商业开发常见的方式,应当在确保民俗文化内涵真实的前提下合理开发。选择在资源丰富的乡村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如媒体动画等展示当地民俗知识。利用现代媒体、互联网大数据,通过“云直播”的方式对传统歌舞、戏剧进行宣传、教学。同时学校教育应将当地民俗文化融入教材,通过课堂授课、课外实践强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与兴趣。

3.3 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产业要想书写新时代,必须创立属于自己的时代品牌,才能在市场化经济中落地成长”[6]。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培育民俗文化产业,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首先,构建科学完善的民俗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汇聚资源、信息、技术的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做到“一村一品”“千村千面”,使之成为民俗文化的新名片,景德镇陶瓷产业、宁波象山渔文化产业就是典型例子。其次,依据当地民俗资源,拓展产业化发展形式,探索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影视业、服装业的融合模式,延长民俗文化产业链条,提高资源集约化程度,推动民俗文化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最后,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无论是民俗传统技艺人才,还是现代专业性人才,民俗文化产业化都需要彼此协同发力与配合,加强对具有创新意识与前瞻性的人才的引进,促使民俗文化产业朝着专业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4 结 语

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传承民俗文化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积极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传统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俗中的“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