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养中的理性关照
——以温尼科特“真实自体”理论为例
2022-03-17禄晓平
禄晓平
(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2019 年5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家庭为主,托育补充”的基本原则,强调“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1]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沟通方式与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自尊水平、行为问题以及其他方面发展结果都紧密相关[2]。在针对3 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家庭教养中,这种效应更为明显且意义深远。0-3 岁婴幼儿期是个体终身发展史上最典型的飞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和发展可能性的时期。随着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能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就早期教养的重要性达成最广泛的共识,建构最强烈的动机。然而,目前国内对于0-3 岁家庭教养中内容层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尚不能对家庭提供支持和行之有效的指导[3]。研究者指出,我国3 岁前儿童家庭教养存在一定程度的教养困难,实践中家长由于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极易陷入非理性的盲目焦虑[4]。目前,早期家庭教养实践所需要的除了宏观的立场和原则外,还有内容层面的指导,尤其是聚焦微观教养事件的理性阐释,以及针对具体教养现象的指导和建议。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针对早期家庭教养实践有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能够为我们的实践提供参考。客体关系学派认为生命早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初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良好的家庭照护。母亲作为婴幼儿最重要的客体,其意义甚至超过表现为生物驱力的力比多。以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秉持客体关系为核心的发展动力观,针对以“母—婴”为主要内容的早期客体关系做了大量探索。以温尼科特的“真实自体”理论为例,该理论透过细微的日常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描述了在生命最初阶段,个体在与母亲的互动中逐步建立自我意向并获得自我独立的过程。母亲的敏感性、包容度等人格特征以及日常照护中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婴儿最初关于自体的意向,影响其人格建构和情感发展。目前,早期教养没有最好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某一种模式[5],极具精神分析色彩的“真实自体”理论以其独特的话语体系、思想框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早期家庭教养的独特视角和思路,其自体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时间节点和标志性事件等内容,能够给为早期家庭教养实践提供参考。
一、“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
温尼科特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提出了有关个体精神生活产生以及自体形成的理论[6]215,“真实自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温尼科特认为“自体”是自我的核心,对自我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真实自体”来源于生命核心的人格结构,是一种原初的东西,个体自发性的动作和个人观点皆由此出[7]65。当婴儿出现自发性动作和反应时,这些自发性动作的创造者就是“真实自体”。而“虚假自体”则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顺应,来源于个体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生物本能。“真实自体”作为个体的内在核心,界定了每个人生活的真实感和生命的意义,使个体能够建立明确的自信,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可以说“真实自体”是个体成其为自身的开始。而过早的“虚假自体”则会使个体因过于关注外部对象世界而迷失自我,远离生命的核心和生命的意义。在客体关系中,虚假自体会顺应环境的需要而建立虚假的关系,这种关系缺少真诚的特征,与“仿佛”人格相似,皆表现出“似是而非”的特征。人格结构中的虚假自体就如同一副“面具”,掩藏真实自体使其不能正常活动[8]。
作为个性化的精神结构,母婴关系在自体建构过程中极为重要,“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的来源均可追述到生命之初,是婴幼儿在与以母亲为主的外部客体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感受和经验,母亲积极的、即时的反应赋予婴儿自发动作以意义,在此基础上“真实自体”就开始发展起来,而当婴儿自发性的动作没有得到回应或得到不恰当的回应时,他们被迫做自我调整,“虚假自体”由此产生。温尼科特将成年病人身上的虚假自体障碍和婴儿阶段母婴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7]61,让我们看到早期“真实自体”丧失的影响。正如关于“他者,即地狱”的感悟,过度、过早的对象关注会使得个体丧失自我,并与赋予生命意义的核心隔离。当然,“虚假自体”并非毫无价值,温尼科特理论中同时也指出“虚假自体”的建设性意义,他认为健康的虚假自体对于个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对环境的顺从来掩藏并保护真实自体[9]。然而对于生命早期的婴幼儿来说,建立在生物和情感基础上的充分满足和无条件关注更为重要,直至其获得恒久的情感客体,建构稳定的人格结构。
二、母婴关系与“真实自体”
温尼科特非常重视早期家庭教养中母亲的角色,他秉持客体关系为核心的发展动力观,从母婴关系视角出发诠释个体的心理和人格发展。他认为母婴关系是一切客体关系的基础,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原型。婴儿在与以母亲为主的客体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萌生了最早的自体心理表象,理想的母婴关系促进“真实自体”的发展,而不良的母婴关系则会导致“虚假自体”的产生。前者是欲望和意义的真诚源泉,后者是被迫过早应对外部世界而形成的顺从自我[8]。在理想的母婴关系中,母亲全神贯注的关注,无条件的满足给婴儿创造一种类似错觉的“全能感”,也就是说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护,使得婴儿甚至没有意识到这种关照的存在,他们会误以为是自己创造了一切,并因此而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全能的感觉。在这种理想的环境中“真实自体”得以显现和展开。而在不够理想的母婴关系中,婴儿的愿望一开始就被拒绝或忽视,因而他们不得不衍生出通过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和抚养者的能力,“虚假自体”由此产生。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母亲不能为婴儿提供一个自我可在其中自由发展的空间,相反婴儿需要对母亲和外部环境做出适应和妥协,他们会产生内心冲突,进而发展出虚假的自体。母婴关系影响着包括“真实自体”在内的各种心理特点、人格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温尼科特在《父母—婴儿关系的理论》中提到“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母亲”能够在母婴关系中提供和创造“促进性的环境”,同时,作为环境的要素之一,共同构成“真实自体”孵化的温床。这里“促进性的环境”既包括了物质环境也包括了精神环境,后者指母亲对婴儿全力以赴的照看,高度敏感性的和持续的关注,用温尼科特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在这种足够好的促进性环境中,婴儿将感觉与情感的体验整合在一起,开始形成健康的自体[10]。反之,随之发展出来的只能是“虚假自体”。
三、良性母婴互动促进“真实自体”发展
(一)理解:一种理性的诠释
不少人主观地把婴儿期理解为一段懵懂无知、单纯美好的幸福时光。然而在心理学家眼里,婴儿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挣扎、甚至生死纠结的时期。客体关系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克莱因认为,出生就是婴儿经历的第一次创伤,他们充满了恐惧以及被迫害、被攻击的担忧。然而这仅仅才是开始,婴儿凭借着幼小柔弱的身躯努力地适应着纷乱而无序的外部世界。可能只有温尼科特定义的“Good Enough Mother”才能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婴儿表达需求的方式有限,理想的照护一定是基于母亲主动对婴儿的理解、认知和诠释。对于成年人,婴儿期可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从个体发展角度,每个人都是曾经的婴儿,但是,在经过数次结构性转换而达成的成人精神世界里[11],生命早期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发展经历早已随时间的潮水褪去,几乎不可能在意识层面上被重拾了。面对“婴儿为什么哭闹?”“为什么反抗?”“为什么攻击?”“情绪是生理反应还是心理需要?”“要求该被无条件满足还是适当限制?”等具体的问题时,母亲更需要主动去学习婴儿、观察婴儿、了解婴儿并找到答案。作为在母婴关系中母亲处于有力量的、发起的、强势的和主导的一方,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诠释决定了我们对婴儿的态度,以及后续的教养策略。从这个意义上,“Good Enough Mother”是能正确理解和诠释婴儿内心世界并提供适宜支持的人。
(二)抱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抱持的态度类似于人本主义流派提倡“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母亲对于婴儿各种特质性和情境性状态的接受,并赋予安静和耐心的情感支持。温尼科特认为:“对于一个儿童来说,要成长以便能够发现其本性的最深刻部分,必须有人受到蔑视甚至有时受到憎恨且他无须担心关系存在彻底破灭的危险”。[12]215养育实践中,天真可爱的婴儿也常常是各种问题的“制造者”,他们会无休止的哭闹、理直气壮的任性、会毫不妥协拒绝、莫名其妙的攻击,许多时候他们的行为常常令人心烦,许多要求是命令式的,而且本人经常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13]。
抱持的基础是超越基于成人世界的价值审视和基于现实社会的逻辑考量,从一种纯粹的发展的立场去认识这些现象。例如,婴儿半夜的哭闹,他们不会考虑到“是否会吵醒邻居”“是否会影响父母”或者“我的照看者已经精疲力竭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仅仅是某种生理或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的体现。母亲需要认识到,如果对这些纯粹生物的现象做过多的道德预设和道德审视就很难真正保持“抱持”的态度。温尼科特的理论中,母亲全能的抱持能够给婴儿构筑安全的心理空间,在其间婴儿的“真实自体”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母亲对婴儿的状态表现出反感或不接受,甚至反击则会破坏婴儿的全能感建立,导致“虚假自体”的出现。
(三)关注:一种贯注的姿态
温尼科特认为不关注和心不在焉的母亲是婴儿成长过程最大的破坏者,好的母亲最大的作用在于把婴儿“自己还给自己”。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贯注”的状态,当婴儿从母亲的表情、体态、动作反应看到或感受到母亲对他的关注时,他(她)也就能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以及自我的价值。这种关系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的例子“……如同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进河水里,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时,表现出来充满兴奋的惊奇感。因为他觉得这圆圈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了自己活动的结果,看到了自我创造的力量……”。[14]312而不关注的母亲则让婴儿无从觉察自己的所在。
现代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常游历在以语言为基础构筑起来的精神世界,缺席于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这一特点表现在母婴关系中就是母亲的游离状态。很多时候表面上看在照顾婴儿的母亲,并不能真正的做到“在场”。实际上她可能正沉浸自己的内部世界或者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事情。温尼科特认为,这时候婴儿被照看,却没有被关注到,也就是说被看(look)却没有被看到(see),这对于他们“真实自体”的发展是破坏性的,他们会因为没有得到来自环境的反馈而被迫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自我的调整,这种状态恰恰关照了“虚假自体”的发展。
(四)热爱:一种感情的基调
对于后代的爱来源于遗传基因所携带的先天禀赋,是人的本能。温尼科特认为母亲对婴儿有一种“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这种状态发生在健康母亲的身上,类似于一种症状,是一种倾向于被压抑而无法在此阶段过后被回忆起来的症状。因此,母亲对婴儿的爱是由深厚的生物内驱力所决定的,来自生命最初的爱是个体和人类道德的原型,会成为人类一切爱的根基[15]。
然而现代社会背景下,许多情景中的母亲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从这种“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中撤退。究其原因,可能有社会支持缺乏、生活工作压力过大等客观原因,也可能有观念认识局限、理论指导匮乏等认知原因。因此,对早期家庭教养实践的理性关照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对婴儿的爱以及基于爱的教养,除了是一种本能之外,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这对于尚且不具有自我主张能力的婴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温尼科特有一句著名的话“没有婴儿这回事”。生命早期的经验会在婴儿及其终身的心理发展、行为模式、人格结构等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母婴关系中,母亲作为主导的一方有责任营造理解、抱持、关注、热爱和回应的母婴关系,这是对婴儿原初心理和能力的高度认同,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在“足够好的母亲”所创造的充满“爱”环境中,婴儿的“真实自体”自会蓬勃生长。
(五)回应:一种理性的决策
理性的母婴互动关系中,母亲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关注并回应婴儿的意愿和行为,从而使得婴儿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力量。“回应”和“干涉”同样是基于关注,具有反馈的性质,然而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出于对婴儿的尊重和对个体独立性的主张,而后者则是出于母亲的立场而不是婴儿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温尼科特和人本主义相似,秉持相信个体潜能的观点[16],主张“回应”而不是“干涉”。
过渡干涉和缺乏关注一样,对于幼儿真实自体的发展是破坏性的。现实中常常见到有的母亲或祖辈对婴儿有着过于狂热的爱和不适宜的关注,表现出来的就是干涉。照护者不停的提醒婴儿“看看这边,快看那个……”“这个叫红色,那个叫白色”“这个该这样玩,那个是可以拆开的……”“这个是不适合孩子玩的,那个小朋友更喜欢……”,并且得意于婴儿对这些内容习得和遵从。这种状态表面上看来也是对于婴儿的关注,或者实现了所谓“早期智力开发”功能,然而这和我们所提倡的理念却大相径庭。过多的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干涉以及“智力开发”和温尼科特所说的“心不在焉”的母亲一样,事实上是妨碍了婴儿“真实自体”的发展。对此温尼科特提出了“智力分裂”的概念,他认为,过早开发婴儿期的思考、比较、理解等能力,会导致某些将大脑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人拥有的是心神不宁、缺乏安全感的智力,这种智力掩藏着某种程度的剥夺。”[7]60理想的母婴互动应该是理解和诠释基础上的回应,而不是盲目的“干涉”。
促进儿童早期的家庭教育指导事关我国托育体系建设整体质量,更关系“三孩”这一重大历史性的人口与生育政策的持续优质实施[17]。在早期家庭教育实践中,除了对婴儿基于本能和情感的照护之外,对具体照护内容的理性认识和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当前早期家庭教养研究领域,具体内容层面的探讨相对匮乏、零散且缺乏系统性,对具体实践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有限,导致部分家庭教育指导流于形式[18],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温尼科特关于母婴关系和“真实自体”的理论和实践,为早期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