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的价值与方式
2022-03-17冯媛,秦宇
冯 媛,秦 宇
(1.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教育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2.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湖南 衡阳,421000)
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学家管建华提出了“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明确了应当将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1]14,他的这一观念强调的是音乐的人文性特征及音乐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属性。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也提出“要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多种文化的音乐……给予学生们各民族音乐生活的景观”[2]84。这些观点的一致之处在于主张立足于文化视角来进行音乐教育,以文化为内核建构学生的音乐认知,让学生在感知文化的同时感受音乐,通过音乐获得文化体验。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人文精神,也是对当下音乐教育片面强调音乐知识技能、音乐审美等论点的修正与完善。高职院校设立音乐课,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为学生提供道德修养的学习之路[3]158。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不断充实音乐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建构音乐教育内核,将少数民族音乐引入高职音乐课堂无疑是最佳路径之一。
一、共融是要求: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有现实必要
2021年5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4]对于如何保护、传承,“规划”也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其中一条就是要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非遗普及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是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是值得传承的、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具有极强的娱乐、审美价值之外,还因为见证了民族的分化、融合历史,体现了本民族的风俗、信仰等诸多因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其还发挥了凝聚民心、振奋民族精神等作用。此外,少数民族音乐表达方式多样,有些颇具原始气息、粗犷豪迈的表达方式,更能直击人们心灵,带给人们截然不同于当下流行音乐的震撼的音乐体验。比如藏族音乐具有高亢嘹亮、曲调悠扬的特点,高原、蓝天气象呼之欲出;侗族民歌开朗明亮、热情豪迈、节奏多变,或情意绵绵,或委婉哀怨,情感色彩十分强烈。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职音乐课堂,是“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育的要求,也是丰富高职音乐教育内容、提升高职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认知的重要手段,有现实必要。
二、互促能共赢: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有重要价值
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课堂,无论是对少数民族音乐自身的传承发展,还是对高职音乐教育本身,都是十分有益的,二者之间的互促正是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的价值体现。
(一)少数民族音乐对高职音乐的促进作用
1.少数民族音乐有利于深化高职音乐的审美教育
高职音乐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可以促使高职音乐的审美教育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原生态是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特色之一,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区,那里生存条件恶劣、生活方式单一,在独特的生活环境中,音乐成为了少数民族人民宣泄情感、劳动欢歌的重要载体。这样的环境孕育的音乐是不加修饰、随心所欲、纯天然的,这种天然性与少数民族音乐蕴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等交织在一起,有一种赏心悦目、沁人心扉的美,能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少数民族音乐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5]89,它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存意义的理解,从这些音乐,人们可以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可以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追求恰恰也是高职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少数民族音乐有利于拓展高职学生的音乐理论和技巧知识
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有歌颂自然风光的,歌颂日常生活的,歌颂爱情的。不同的少数民族音乐往往有其独具特色的唱法、唱腔,比如傣族民歌朗诵性和歌唱性相结合的唱法和“章哈调”唱腔。同时,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既有多声部形式,还有合唱形式,有些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重唱规律和声部理论。不同少数民族所特有的音乐理论和技巧,是我国音乐形式多样化的表现,将其引入高职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音乐形式,丰富他们的音乐理论、技巧知识,让他们掌握更多以往所接触不到的内容,拓宽他们的眼界。
3.少数民族音乐有利于丰富高职音乐的教育内容
首先,少数民族音乐凝结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方式等,是少数民族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分析少数民族音乐,可以从多个维度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比如通过少数民族情歌,可以知晓其婚嫁文化;通过少数民族的丧葬歌曲,可以了解其宗教祭奠文化。这些知识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在高职音乐课堂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可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情感,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可以扩充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其次,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高雅而又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可以传播少数民族勤劳、勇敢等正能量价值观,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精神的浸润,从而逐渐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再次,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音乐课堂,势必要求高职音乐教师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促进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最后,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形式丰富,主要包括民族、器乐、歌舞、戏曲、说唱等[6]160。这些内容的引入将极大地丰富高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只是单纯讲解书本上单调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局面,将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音乐素养提升的需要,并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高职音乐课堂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在高职音乐课堂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以给各民族音乐文化碰撞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彼此的借鉴、吸收,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7]243。学校音乐教育有系统性、规律性等特征,它是在国家统一的教育理念、思想等的统领下实施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评价严谨,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都贴合相应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由专业的音乐教师进行辅导。这些特点决定了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优越性。与此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少数民族接受了现代化改造[8]204,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发展岌岌可危。加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主要有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方式,这些都是较为传统的传承方式,仅仅依靠这些传承方式尚不足以让少数民族音乐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必须进一步丰富传承形式。学校教育显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承方式,让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面向高职学生持续地开展少数民音乐教育,举办各种少数民族音乐传播活动,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成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宣传者、传播者,继而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三、塑造是途径: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需重塑教学体系
要想让少数民族音乐在高职音乐课堂落地生根,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高职音乐教学体系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这种融入非暂时性的融入,而是要持久融入,其目的是要让少数民族音乐成为高职音乐教学的常态内容。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要重塑高职音乐教学体系。
(一)重塑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定位
传统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目标主要包含两个维度:其一是音乐专业知识维度,即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其二是学生发展维度,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需要在传统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响应“规划”对学校教育传承发展非遗和传统文化的要求,增加新的教学目标。比如要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掌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维度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重塑,避免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沦为空头口号,流于形式,为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必要的条件,使高职音乐教学改革有明确的目标牵引,推动改革的落实。
(二)重塑课程体系,合理进行增删
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音乐欣赏课程、声乐课程、器乐课程,这些课程又包含音乐史论、音乐基础理论等理论课程和技能练习等实践课程。从课程体系的构成可以看出,并没有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内容。要想让少数民族音乐进入高职音乐课堂,必须要重构课程体系,应当减少那些抽象、有较大理解难度且在学习、生活、日后工作中派不上用场的理论课程。同时,增加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传统文化素养、综合能力以及有利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的、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关联度较高的课程,比如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概论课。通过合理增删,使高职音乐课程结构更加合理,让少数民族音乐真正成为高职音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与高职音乐传统课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挥育人作用。此外,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审美与喜好,可以在高职音乐课程体系中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以苗族音乐为例,其歌曲类型丰富,叙事歌、婚俗歌、酒歌等各有特色,可以在课程中增加苗族音乐歌曲大赏活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苗族歌曲中感受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还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民族乐器的演奏课程,比如苗族大唢呐、侗族的芦笙、彝族的口弦等的演奏。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让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到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让他们了解少数民族音乐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及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深刻的音乐印象,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条件。
(三)重塑教材内容,精心整理编写
音乐教材是高职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工具。但当前,少数民族音乐与高职音乐的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高职院校都还没有形成相应的配套教材。因此,有必要搜集当下少数民族音乐文献与著作,精心挑选其中适合高职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和重新编订,形成新的教材。比如增加少数民族音乐基础理论内容,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形式等进行介绍;增加少数民族音乐基础训练内容,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音乐歌曲作为训练曲目;选择少数民族音乐中具有典型性的旋律、调式等作为音乐片段欣赏内容;选取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器乐、声乐内容编写教材。为了增加学生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可以针对不同曲目增加相应的文字说明,向学生说明其演唱技巧、器乐特点。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在教材中设置少数民族音乐改编活动练习题,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少数民族音乐知识。
(四)重塑教学过程,积极进行互动
传统的高职音乐课堂以教师静态的教为主,缺乏动态互动,教学过程显得沉闷无生气。要想改变高职音乐课堂的这种局面,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应当重塑教学过程,注重教学互动。一方面,高职音乐教师要自己“深潜”到教材、课程中去,尤其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了解和挖掘力度,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资源,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变得饱满起来。另一方面,高职音乐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经常在课堂上举办少数民族音乐鉴赏活动。音乐教师精选不同少数民族歌曲为学生播放,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歌曲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反映的民族特色,遇到学生不了解的背景知识,由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欣赏少数民族歌曲的同时,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感受浓浓的人文气息。这样的互动活动,既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少数民族音乐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
(五)重塑师资队伍,进行针对性培训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自身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在教学中开展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为了让少数民族音乐顺利融入高职音乐课堂,必须要对高职音乐教师队伍进行重塑,培养通晓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可以定期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增加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让音乐教师自身先习得系统的少数民族音乐乐理知识和文化知识等,从而为他们在实践中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定期组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学术交流会,鼓励音乐教师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职音乐教学的融合课题进行讨论、学习,不断提升二者融合的成效。此外,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吸纳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让他们成为高职院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主力军,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少数民族音乐价值观。
结语
音乐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不仅是因为其具有娱乐身心的作用,还在于其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人格、提升人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我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这些少数民族音乐共同构成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珍宝,对当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有重要促进作用。要发挥其作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其保护和传承问题。高职院校应当自觉担负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重塑高职音乐教学体系,在一个完善体系的引导下,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的欣赏、品鉴活动、音乐史的学习活动及乐器演奏和民歌演唱活动等。从而让学生认识少数民族音乐的多重价值,自觉加入到对其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中,让少数民族音乐可以为更多人熟悉,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