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育视域下智力障碍学生运动参与的困境与对策
2022-03-17付泽雯
付泽雯
(黑龙江省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20 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提出主体性教育思想,它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在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最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主体参与强调学生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表示学生个体对教育实践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应该说,学生在积极、主动、努力状态下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然而,目前智力障碍学生的运动参与现状不容乐观。在体育活动中,智力障碍学生常常是被动卷入,缺乏主动参与的意愿、意识和态度。这种缺乏主体性的低质量运动参与,存在两个弊端: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由于学生缺乏运动参与的主体性,其学习行为不是积极意义上的主动行为,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被动行为。第二,有悖于教育的基本规律。在现实教育中,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一种不好的教育,也无法完成教育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致力于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本文从主体性教育视角,分析智力障碍学生面临的运动参与困境,提出解决困境的教育对策,将智力障碍学生在运动参与中的主体性发展作为一个要求或目标提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去运动。
一、主体性教育视域下运动参与的内涵
运动参与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领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目前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运动与保健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运动参与是指培智学校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这一概念仅仅是对运动参与领域目标的总体描述,而不是对运动参与的学术定义。我国学者刘海燕在《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一文中,运用逻辑分析法,深入剖析了运动参与的概念,同时赋予运动参与更丰富的内涵:第一,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仅有身体行为的出现,还有认知、情感、兴趣、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投入;第二,学生的参与形式有主动投入和被动接受两种;第三,学生的这种投入包括强度、持续时间和情感状态等多方面因素。
在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自主的、内在的活动过程,它以学生主体的意愿、意识、态度等心理因素为基础。刘海燕等人在运动参与层次的研究中认为,主体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投入是运动参与的特征。根据主体性发挥程度,可以把运动参与划分为金字塔式的三个层次,进而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如果学生被动机械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身体和心理的投入都非常少,参与水平则属于缺少主体性的低水平运动参与,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认识和经验也会很浅薄。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是通过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达到活动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学者王升认为,构成主体结构的要素主要有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以及主体行为。裴娣娜教授在其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研究报告中指出,主体参与就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体现。
智力障碍学生虽然不像普通儿童那样容易产生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但是教育者绝不能忽视在体育运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主体性教育发展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对运动参与专业文献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后,笔者认为,关注主体性发展的运动参与是指参与者(智力障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意愿、意识、态度等心理因素为基础,表现在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三个主体性发展指标下的全员参与。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运动参与的困境
智力障碍学生是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对象,是运动参与的主体。然而,在体育教学中,智力障碍学生常常是被动的,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社会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其面临的三个主要困境。
(一)主动性参与的困境: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积极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智力障碍学生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致力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主动发展是现代教育一个重要标志。然而,智力障碍学生因为受到身体和心理方面障碍的限制,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很难做到主动参与。孟杰博士对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运动动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这类学生运动的内部动机明显低于外部动机。笔者在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观察研究中也发现,低年级和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运动参与的态度表现为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积极。这说明了智力障碍学生在运动参与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二)自主性参与的困境: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无法进行自我调控
课堂上的自主性,是学生内在独立人格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自我调控、自尊、自信、独立判断等方面。就运动参与而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情绪行为的限制,运动中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学习活动中缺乏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笔者在对智力障碍学生运动参与态度的研究中发现,在“坚持运动”和“克服困难”方面,这类学生表现较差。这反映出智力障碍学生在运动参与中意志力、自我调控和自觉性等心理因素的低水平。
(三)社会性参与的困境:较少出现合作、助人等利他性行为
“合作交往”是主体教育社会性的本质内容。主体教育通过交往实践帮助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群性提供契机。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智力障碍学生在群体活动中较少出现合作行为,即使是高学段的智力障碍学生,他们的积极合作、相互配合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弱。笔者观察发现,智力障碍学生在参与运动时的合作欲望不强烈,小组活动中协作性较差。障碍程度较重的学生,因为身体活动受限,在集体中总是被排除在外,不能得到参与活动的机会。集体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主体间如果缺乏合作,主体性就互相消解。
三、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运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一)在促进主动参与、激发运动兴趣方面
如果与智力障碍学生交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很多学生喜欢大课间自由活动,但是不喜欢体育运动。如果让一个学生去踢足球,他会很高兴;但让他去学踢足球的技术,他就会不乐意。究其原因,在智力障碍学生看来,踢足球是娱乐,是快乐的事情,所以愿意去做;而学习踢足球的技术是工作,是学习,所以不愿意去做。那么,教师如何促进智力障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呢?这些都是现阶段培智学校体育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1.情境引导策略
智力障碍学生不善于主动观察和思考,因此他们很难获得丰富、完整的表象,对事物的认识也往往零散和片面,这给体育学习带来困难。特别是低年级智力障碍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理解能力差,很难完成连续动作和变向运动。不过,智力障碍学生容易被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创设的环境所吸引,情绪易受具体情境影响。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遵循直观性和形象性原则,积极创设教学环境。
例如,在教掷球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利用图画、视频、肢体语言等直观手段,将动作分步讲解,引导学生模仿;在教“分腿跳跃”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将学习内容贯穿起来,把高低不同的器械命名为“低山羊”“高山羊”,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迁移性。
2.分层教学策略
智力障碍学生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教师习惯于根据学生较好、一般和较差的运动能力把他们分为A、B、C 三层,但如果仅仅是分层,没有细化目标,就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乐趣。无论是教学前、教学中还是教学后,这种差异都恒定存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将终极目标细分为前后连贯、难度递进的小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乐趣,即使是障碍程度较重、运动能力较差的智力障碍学生,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实现某一个或某几个教学目标。这不仅能让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因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获得成就感。
3.赏识鼓励策略
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低,抗挫能力较差,自我认识程度较低,当遇到学习困难时,特别需要别人的鼓励,从而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与此同时,智力障碍学生的行为动机和目的往往是比较具体的,那些抽象的原则性动机一般不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大作用。真正影响智力障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和目的往往是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好评”。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显著。因此,教师应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目标设置成功的关键在于强化概念。为使教学目标设置产生作用,有必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即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具体行为要给予即时性的强化,应用强化来准确描述技能获得的程度。
例如,课堂上讲授“腹背运动”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在示范分解动作后,让学生模仿完成分解动作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并在学生准确做出动作后给予肯定,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完整连贯地做出“腹背运动”。
(二)在促进自主参与、培养意志品质方面
《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教师在发挥学生自主参与、培养意志品质方面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目标实现策略
智力障碍学生的意志力不足,他们在运动中只要遇到困难就想要放弃。要想智力障碍学生能够发挥自主性,尝试克服困难,我们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毅力是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二是克服困难的优势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即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目标,以此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实现这一目标为突破口,不断让学生积累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目标跳远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划分多个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并写在黑板上,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定两个目标,分别是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教师告诉学生,只要完成自己的终极目标就算成功,如果达到最高目标还可以选择其他项目来学习(篮球、羽毛球等)。通过这样的学习任务划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两个目标,在积累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坚持完成学习任务。
2.困难设置策略
信心与挫折是一对孪生兄弟,即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困难或者干扰时,若不能坚强地面对困难,便丧失了信心;反之,正确认识并迅速克服,是信心产生的源泉。教师要明确意志的本质就是对困难的战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情境,让他们通过做出意志行动而锻炼意志。
例如,在“50 米跑”课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的学生能力较强,教师可在50 米跑道上增加障碍物,让学生跳过障碍物跑完全程。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一是让学生体验挫折;二是让他们有更大的挑战,增加活动参与度。另一组的学生能力较弱,教师则需要降低活动的难度,适当缩短跑步的距离,并对他们取得成绩后进行即时表扬。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困难情境难度需要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实际水平,即创设那些学生必须付出努力且是他们力所及的情境;同时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要求和意志锻炼的水平。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残障学生,教师还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在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不同的锻炼重点。
(三)在促进社会参与、形成合作意识方面
培智学校的运动与保健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程标准将其作为一项学习目标提出来。对于高学段智力障碍学生来说,除了注重引导其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之外,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是重要的内容。团队协作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根据智力障碍学生身心特点,笔者从增进社会性参与的角度出发,在培养协作精神、形成合作意识方面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集体生成策略
体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特定的学习集体,即建立小集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其过程大致包括集体形成、集体稳固、集体消退三个阶段。在集体生成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集体,教授学习内容,学生的任务是感知、接受知识和技能;在集体稳固阶段,主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启发和帮助,学生的任务是通过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和练习,将知识与技能进行内化;在集体消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对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学生的任务是对集体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馈。
2.角色扮演策略
团队合作需要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且将合作精神融入角色之中。因此,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好自己所承担角色的学生,也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对于低学段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环境和新集体,乐于交流,善于合作,并在集体活动中能够较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是至关重要的。在环境和同伴发生变化时,能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在参加团队体育活动中,如小足球、接力跑、合作练习,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体育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角色和职责,引导每个学生扮演好一定的角色,这有利于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养成。
对高学段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树立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合作、相互配合的意识和能力是重要的学习目标。为达到该目标,教师可采用角色策略实施教学。如在七年级的篮球课上,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一个“报数接球”游戏活动。游戏要求,学生围成一个圆,逆时针方向跑,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号码”,站在圆心的同学是抛球者,他喊出哪个号码,归属于这个号码的同学就要立即进入圆中将篮球接住。此游戏活动考验合作能力,因为如果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对方着想,则游戏难以进行。学生需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并把抛球和接球当成一个整体任务。
3.引导激励策略
在小集团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可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正确指导小集团学习,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普通学生相比,智力障碍学生自主能力较差,团队意识薄弱,在集体活动中不懂得相互配合。如果教师不指出集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就难以发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科学的引导和激励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集体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如团队意识薄弱、沟通能力不足、纪律性不强等,并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解决办法。
例如,在“报数接球”活动中,即使学生明确角色和职责,但是在课堂上还会出现抛球或接球失败几率高的现象。因此,教师不能在集体活动中只做旁观者,特别是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教师的介入和指导显得更加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组织游戏活动,通过适当鼓励,对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小组进行奖励。这样一来,组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组与组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使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强化。
总之,主体性教育视角下的运动参与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衡量运动参与水平的指标包括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投入。我们需要正确分析智力障碍学生面临的运动参与困境,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智力障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采取合理教育策略促进运动参与,为智力障碍学生打开通向体育乐园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