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代新定位,加快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教育

2022-03-17马晓梅徐学琴闫国立刘德臣王瑾瑾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课程体系医学

马晓梅,徐学琴,闫国立,刘德臣,王瑾瑾

(河南中医药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中心,河南 郑州)

一 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在重大传染病有效防控方面贡献斐然[1]。目前,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是国家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补充力量,关乎当前乃至未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成效[2]。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使我国现有公共卫生体系面临巨大挑战,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质和量的不足,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职业责任、职业能力不足[1-3]。长期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重点和各级政府投入总体上仍存在“重临床、轻预防”的现象[4]。较临床专业而言,预防医学专业被弱化、边缘化。加之预防医学专业自身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慢病、轻急病”“重实验、轻人群”的问题。面对人类健康新需求,高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教育如何查找自身问题并怎样结合这一短板情况,把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新定位、新动向,显得尤为重要[2]。

二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

近年来,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理念已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但还未完全转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原则。《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在充分肯定中国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5]。随着21 世纪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现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已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多方面、综合化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升级跨越。

(二)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转型滞后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卫生健康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相继出现了“大卫生”“大健康”“全民健康”理念,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新要求均使现有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暴露出较多问题,如应试教育、“高分低能”“填鸭式教育”、科研素养低、实践能力差、机械记忆思维等。以我校为例,预防医学本科毕业需要修够236.5 学分,必修课38 门(公共课11 门,专业基础课12 门,专业课9 门,临床医学课6 门)、142.5 学分、2583 学时(1843 学时理论+740 学时实践),限选课27 门、36 学分、1056 学时,临床、毕业实习40 学分。

(三) 师资力量尚待提高,教学模式转型滞后

目前公共卫生教师队伍更多强调对学生生物医学层面的应试培养,而在实践能力、服务社会能力、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不足[6]。在当前评价机制下,师资精力主要在科研上,同时自身也缺乏公共卫生实践的历练[6]。在互联网背景下,虽然各高校已经引进公开课、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注入课堂派、雨课堂、学习通等新鲜血液,但由于师资能力不足、教学习惯及条件所限,教师仍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仍是主流。

(四) 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衔接不足

实践教学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6]。虽然多数高校已建立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中心,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师资薄弱、实验项目陈旧、实验设备落后、“重实验、轻案例”、缺少良好的现场条件、缺少新发传染病案例教学等[6]。实验教学方面,所开展的实验项目有固定的实验与操作步骤,只需遵守实验流程就可获得实验结果,缺少探究问题的培养过程,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综合分析和评价。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出现多人一组的小组实验模式,部分同学消极等待其他同学做出结果,直接复制结果提交实验报告[7]。

(五) 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科研创新能力是卓越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8]。我国医学类高校历来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本科生科研创新重视不足。虽相继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研究项目、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毕业论文等为载体培养,但并未对科研创新能力形成统一的界定和评价标准,导致培养工作缺乏系统性、局部化、碎片化[8-9]。加之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涉及科目多、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同时又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众多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时间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科研创新需要大量时间产生矛盾。课程体系中,有关科研和思维方法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学生科研框架难以建立,专门开设的《科研思路与方法》《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多以36 学时的限选课出现,学生重视不够。多数学生普遍认为科研工作“高大上”,当真正面对时,科研工作是繁琐、枯燥的,学生产生恐惧、畏难情绪,进而中途退缩。另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师尚未将教学与科研创新工作有机融合等均制约着培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三 把握时代新定位下的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建设建议

(一) 把握时代新定位,构建中国特色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国家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领域受到高度关注[1]。高校更应提高站位,担负起时代使命和责任。首先,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开创全新的培养模式,与社会要求的大健康理念相契合,规范本科教育,系统规划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契合国内外形势、国家政策、社会发展新需求,应顺应国内外社会公共卫生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争取成为完成“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对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除基于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上,也要重点突出过硬的实践能力、卓越的创新思维、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职业精神,应包括专业能力、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更高的领导力、现场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现代化信息管理能力、爱岗敬业能力。

(二) 改革核心课程体系,塑造现代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林蕙青曾提出,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公共卫生学科专业已实现“大卫生”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学科、大专业。公共卫生专业范畴已渗透并服务于工程、环境、管理、法律等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也融入了理科、文科、工科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1]。因此,预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有以下建议,第一,首先将所学学科进行知识梳理、整合,构建预防学科框架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5]。第二,在生物医学教学内容方面,目标应放在培养对具有较大公共卫生意义的疾病有临床识别和基本处置能力上[1]。第三,扩展公共卫生相关知识领域,建议增设全科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学、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等课程。第四,课程体系的考核设置应以积极推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改革[1]。第五,定期开展预防医学专业的思想教育,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10]。

(三) 提高师资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师资方面,在保证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背景下,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到实习基地挂职,使专业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真正引领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方面,建议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优质在线资源使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多地运用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角色互换、角色扮演、小组汇报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运用高层次的思考来代替机械性的记忆思维[11]。另外,教师应当根据实践需要、未来工作需要而教,着力培养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公共卫生现场问题、突发问题、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1]。

(四) 大力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拥有过硬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实践教学基础上,增加应对新发传染病案例教学,突出实用技能培训、应急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如增加传染病防控相关的消杀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人群传播的快速分类甄别与处置能力等[6]。同时邀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定期介绍该机构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并进行现场指导。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准确分析和精准把控疫情形势、系统提出疫情防控策略、有力协调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开展防治并重的工作的能力;应掌握咽拭子采样等核酸检测方式、应熟练疫苗注射等实战技能。另外,尽可能拓展本科教育应急技能培养路径。江苏省政协委员苏雄呼吁建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实践型、实战型和应用型的技能培养培训[12],共同拓展面向临床和基层的公卫技能认证培训,还可结合专业实际,借鉴临床医学专业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一整套制度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加快建设形成保障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1]。

(五) 分阶段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科研创新能力,紧密与第二课堂契合

科研创新能力属于一种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为独立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创新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团结写作能力[8,13]。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在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前提下,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统一界定,并对科研过程进行流程分析,找出影响因素,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奠定系统性基础[8]。建议积极推进科教融合,设立科研课程体系,分阶段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和基本能力,具体包含文献检索能力、课题设计、问卷设计、数据统计分析、撰写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汇报演讲等基本能力。另外,第二课堂是高校拓宽学生学习途径的重要方式,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培养德智体美的现代化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14]。

四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现状与社会发展变化不适应。塑造新时代现代化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复合型、兼容型、实践型人才,已迫在眉睫[3]。在“大卫生”“大健康”“全民健康”理念下,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责任等方面转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以便高效输出适应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3]。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课程体系医学
医学的进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医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医学、生命科学类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