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电视新闻灾难报道叙事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22-03-17黄子娴
黄子娴,韦 平
(1.上海师范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上海 201400;2.云南大学 新闻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一、引言
灾难是“由自然界或人为的祸害所引起的苦难。”[1]它是一种非常态的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信息不充分的特点。灾难虽然大部分是自然灾害引起的,但是对灾难的定义、原因、解释及控制都具有社会性,它根源于一定的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灾难是被建构和被诠释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公众对疫情相关各种信息的需求急剧提升。各类媒体都对这一突发灾难给予了极高的响应,组织策划和持续跟进了大量的报道,其中电视作为最具有公信力和时效性的媒体之一,在疫情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相关栏目的收视率大涨。
从广义上说,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就是灾难报道[3]。从西方国家的新闻观出发,灾难本身就是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硬新闻。灾难报道也被称为灾难新闻、灾害新闻、灾祸新闻。此外,由于黑色和白色具有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含义,还扩展出了黑色新闻(张学军,邓利平等学者将天灾人祸等不幸事件的报道称为黑色新闻)和白色新闻 (田炳信等将森林大火、仓库爆炸、河道决堤等报道称为白色新闻)来形容灾难报道。电视新闻中的灾难报道作为灾难报道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灾难报道的共性和电视新闻的特性。电视新闻叙事的方式主要是影像文本,影像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直观且显现,给予观众极大的感官刺激,具有文字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是当前短视频急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电视灾难报道的叙事
电视媒体相较于其他媒体来说权威性强,影响力大,深受观众们的信任和喜爱(受众面广泛且庞大),其发布的新闻也是人们所偏向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主流媒体所报道的“社会事实”会左右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强势引导舆论偏向。而目前学界对电视新闻是否属于“叙事”仍然存有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虚构是叙事的根本要素,电视新闻强调真实性、缺少虚构,因而这类纪实节目不属于叙事[4]。但也有人认为电视新闻具有真实化的叙事效果,因为现场直播的电视叙事过程中,事件发展的同步播报完全改变了电影叙事“故事”与叙事之间的时间差异[5]。电视新闻既包含事实,也包含故事。新闻材料、素材本身是客观的,甚至是中性的,但编辑记者的剪辑和拍摄,常常是以新的、来自编辑记者主观的叙述方式来构建报道的,从而有了新闻的故事性,也就有了叙事。如突发性新闻事件就是具有悬念的叙事文体[6]。
作为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面对灾难这种容易造成恐慌、引发舆论的题材,事实和公共理性是专业常识,因此需要冷静对待、客观叙事。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疫情的各类相关信息的需求异常强烈,不论是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是新兴的视频媒体,其直观性、现场感能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并在灾难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个人本位的叙事视角
欧美国家对于灾难报道的叙事特征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神话对于灾难的刻画。在诺亚方舟的故事里,诺亚只是遵循神的嘱托建造了能让各种陆地生物躲避灭顶之灾的巨大船只,他本人并非英雄,而故事中的洪水带来的也是旧秩序的破坏和新秩序的重建,对灾难的描绘也常常是尽可能地细致和形象[7]。西方国家的灾难报道叙事倾向于突出个人,直观地报道灾难,以求直视悲剧和痛苦,力图战胜恐惧,可以说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欧美不同于中国的叙事视角。
从叙事视角来看,在新冠疫情的报道中,大多欧美媒体的相关报道都采取了全知视角和多元视角、故事外视角与故事内视角相结合的方式。而从叙事结构来看,欧美媒体的报道具有历时性、连续性的特征。美国记者在新闻写作时讲求叙述层次的变化不定,进而造成起伏不定的结构格局[8]。
四、国家叙事中的制度保障化解部分灾难报道的商业炒作
灾难报道的叙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叙事系统,它是国家叙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起点是救助和秩序,之后通过对灾难的仪式化建构来完成,侧重点是社会秩序的重建[9]。灾难的仪式化建构是国家实现对灾难叙事主导的方式,而媒体报道将这种仪式化建构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灾难报道要在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引导灾难舆论等方面辅助国家叙事,达到国家叙事所要实现的目标。各国的国家叙事在目标和程度上不尽相同,欧美国家总体上受到国家叙事定位的影响,如波兰的灾难叙事的重点就落脚到通过对灾难相关的立法来应对灾难,形成对灾难处理和灾后重建的制度保障,因此人们的安全感来源于国家体系的相对完备[10]。由于有了这种对灾难的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感,因而当不同媒体从自身的商业利益出发产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态度观点时,虽然不同媒体受众所代表的群体之间出现很大的分歧,但国家较少因此而出现颠覆性的混乱。
五、播放渠道多元促进叙事结构重组
媒体融合和数字化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以及媒体的生产方式。网络优先已经成为了毫无争议的媒体态度,而短视频在近些年集中爆发增长的态势下,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已经被冠以“传统媒体”帽子的各大电视台也在积极探索着转型的方式,并鼓励新的视觉叙事方式,同样用户的媒体使用方式从连续性的文本阅读开始转向跳跃式的链接点击和碎片化的信息接收。
当前,欧美媒体发布新闻的主要网络平台有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和YouTube,这些社交媒体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传播逻辑,它们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视频内容在不同平台上的呈现方式也产生了各自的风格。Facebook的用户最容易被朋友间相互转发的视频吸引,并且能引起人们某种强烈情感的叙事方式就更能俘获用户。据研究发现,在Facebook 上播出的视频新闻观看次数可高达1 亿,虽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电视台网站本身的流量,但是那些最受欢迎的视频大部分都不到1 分钟[12]。Twitter 早已成为新闻最早出现的地方,因此未经剪辑的现场视频是最受关注的,其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直抒主体的叙事方式就显得很实用。为了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前3 秒显得尤为重要。欧美媒体根源于桃色新闻煽情的报道方式也在电视新闻中出现,因此具有刺激性的图片或镜头就会作为“视频导语”而出现在视频的开头以博人眼球。
不过这种媒体使用方式在挑战人们线性思维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思维逻辑的混乱,短、平、快的碎片视频新闻反而会花费用户更多的时间,在海量信息中,也许还是无法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因此,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因为大体保持着原有的叙事方式,仍然是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Instagram 是在审美上有较高追求用户聚居的平台,因而视频的美感是最重要的方面。而YouTube 上,人们喜欢那些时间比较长的专题片和纪录片,在这个平台上播放的视频就需要在叙事风格和方法上耗费相对更用心的设计。在这些视频新闻体验的分化下,从播放内容到叙事手段都需要“量身定制”,以求适应不同的播放平台。
六、对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启示
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626年的邸报。新中国成立后,灾难报道的重点往往是灾难之后的抢险救灾行动,而并非是灾难本身。改革开放后,媒体开始探索灾难新闻报道的方式,电视媒体对于灾难报道的客观性描述内容增多。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开始增多。如李梓新在2009年撰写的国内第一本专门以灾难报道为主题的新闻专业的书籍《灾难如何报道》获得出版,而与此相呼应的是电视媒体所展开的实践。例如,中央电视台对汶川地震的成功报道标志着中国的灾难报道进入新的时期,过去的灾难报道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写,摄像头深入一线,把灾区发生的最新情况第一时间传递给电视观众,赢得了国内群众的赞誉和国际上的认可[13]。
总体而言,中国传媒业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现在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灾难故事和灾难真相的混淆。一些媒体为了博取流量会千方百计的调查采访,试图挖出“大料”,但是容易被浮于表象的灾难故事混淆视听,信以为真,简单地将其归于灾难的真相,为谣言制造滋生的温床。(2)可读性和灵活性不足。受管理体制影响,媒体在面对突发性的事件时,反应能力不够,有延迟性,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引导舆论,降低影响。(3)对灾难经历者或者受难者的关注度不够。早期的灾难报道主要是凸显抢险救灾行动,而对于灾难经历者或者受难者着墨不多,事件的中心人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无法引起民众的共鸣。(4)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的冲突。有的媒体在重视民众心理描写的时候忽略了一些客观理性的事实,只是一味地煽情;而有的媒体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只是转载权威机构相关报道,“公事公办”的报道方式缺乏人情味儿。
综上所述,欧美电视新闻中所呈现出来的灾难叙事及其新动向,对我国电视新闻灾难的报道有诸多的借鉴与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叙事方法以及维度丰富多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推动无疑为叙事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如前所述,由于欧美国家在技术上的进步对于视频网络化开发和利用上起步更早,在播放渠道和叙事结构上也有很多创新和探索。我国也紧随其后,展开了很多新的尝试。如电视媒体利用最新技术,开设了专栏频道对疫情相关信息提供直播服务;2021年1月27日,“央视频”App 客户端也开设了名为“疫情24 小时”的专题页面,对武汉的“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方舱医院的施工现场进行慢直播,24 小时实时画面不间断,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获得了超过2 亿人次的累计访问量,网友们在线围观、监督施工进展,化身“云监工”,不仅吸引了访问量和用户数,还在全景VR 直播中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在叙事手法上增加了交互性。慢直播的方式有利于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使时间的呈现更加直观,满足了用户的多元需求。
二是叙事下沉到经验世界,进行情感渗透。美国媒体除了少数实力比较弱的公共电视台外,多为商业广播电视公司,而且绝大多数属于实力很强的广播电视网,这部分美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会迎合用户的喜好来报道相关新闻,叙事方式上更强调故事性和煽动性,甚至在灾难报道中也不例外。在科技的不断催生下,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增多,但如何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提高用户体验感,留住老用户并不断吸引新的用户才是新闻媒体必须考虑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内容。
三是不同视频的播放渠道打造叙事差异化。倒金字塔叙事结构曾经一度在新闻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中,同一事件使用大量倒金字塔形式的新闻报道,只会带来重复或混乱的信息,给用户带来杂乱无章的体验以及只言片语的信息,虽然用户可以自己搜索更多相关新闻拼凑出事件始末,但实际上费时又费力。而根据播放平台,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作品以流畅的叙事方式展现出来才能为用户提供权威、省时的服务,进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对此欧美众多电视新闻已经探索出了应对不同播出渠道和平台的叙事方法,在灾难报道中“因渠道制宜”,这对于我国的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也很有启发和借鉴。
七、结语
如今,电视及其所属类别视频成为社会叙事的主导叙事方式,叙事的文本所涵盖的范畴大为扩展。数字技术快速迭代、用户需求不断延伸、商业逻辑推陈出新,这些都推动着灾难报道叙事的转化和发展。欧美国家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经过近九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叙事风格和模式。对于中国来说,灾难新闻报道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各国的报道中找到优点并进行学习借鉴是十分迫切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探索学习,相信中国新闻的这一领域必将超越其他国家的成就。媒体应该如何客观真实地报道灾难新闻,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民众观念和情绪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