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政治素养研究
2022-03-17贝宇倩
贝宇倩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宁波 315000)
1 高职学生政治素养的内涵
通过收集并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国外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研究,但对公民意识、公民政治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公民意识、公民政治行为能力都是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内学者对政治素养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渗透,政治素养的概念在不断丰富。在总结学者们研究成果并考虑高职学生现实情况基础上,课题组认为,高职学生的政治素养构成首先应是政治理论,即体现其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是政治心理,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认知、政治立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更多体现其内在心理状态的政治方面,最后是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是政治心理的外在表现。
2 高职学生政治素养现状分析
课题组围绕政治素养的内涵,结合高职教育以及高职学生特点,编制了相关问卷,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制药工程学院为研究样例,通过网络在学院内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566份,有效问卷566份。样本涵盖男女生、城镇农村户口、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段学生,但也因招生等现实原因,样本在各维度的构成并不是均衡的:从性别来看,男生占35.87%,女生占64.13%;从生源来看,城镇占25.80%,农村占74.20%;从年级段来看,大一占33.75%,大二占60.95%,大三占5.30%。虽然样本在各维度构成并不均衡,但从问卷答题情况来看,各维度样本在各部分的作答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即样本构成的不均衡性并不影响研究结果。
2.1 高职学生政治素养现有水平
2.1.1 政治理论
高职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并不乐观,对于常识性的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良好,例如,关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问题,分别有80.75%、89.75%、85.69%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但是,关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重要会议”,有59.01%的学生选择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可见学生对于时政热点的关注度以及政治敏锐性不够高,关于“十九大的全称”,仅8.83%的学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有71.73%的学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经不起深度推敲。
2.1.2 政治心理
在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态度等方面,高职学生普遍表现出正面、积极、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的良好状态。样本学生中71.55%为团员、25.62%为群众,他们中有81.09%的学生有意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动机方面,“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是主流,占59.87%,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占33.18%。对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主权、中国精神等都有正确的认知: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4.70%的学生认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关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91.02%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关于“如何看待台湾问题”,98.94%的学生认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领土主权不容分割”;关于“现在是否还需要弘扬爱国主义”,70.14%的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28.80%的学生认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更加重要”。
2.1.3 政治行为
高职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能力以及政治参与度普遍不高。对于日常时事政治关注度方面,74.56%的学生只是“偶尔看看新闻”,同学之间日常讨论最多问题是围绕学习(76.33%)和娱乐新闻(63.60%),56.89%的学生“很少表达政治观点”,若曾经有过政治观点的表达也仅限于“与老师同学讨论”(82.12%),很少通过其他途径。对于行使公民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有59.01%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同时,有81.45%的学生从未行使过选举权,但其中有74.20%的学生表示“有机会很希望行使选举权选举人大代表”。对于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方面,有60.78%的学生参与过参观考察、主题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但其中88.66%是出于思政课或各类第二课堂学分需要才被动参与的,个人自发组织及参与的情况很少。
2.2 高职学生政治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2.2.1 社会因素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身处社会发展洪流中的高职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过程带来了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盘活了市场,也带动了思想解放,在改革大潮中,资源配置遵循价值规律,人们大多看中利益,尤其是快速见效的短期利益,高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也会跟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轻视思想政治素养的自我养成[2]。全球化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崛起与迅猛发展,使中西方文化有了强烈碰撞,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糟粕也随之不断渗透,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对于尚缺乏政治辨别力的高职学生来说很难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判断,这些负面消极的文化冲击,给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2.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可细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正面教育与引导。隐性教育则是课堂外各类校园活动、教师自身言行等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水平方面的作用还十分有限,92.7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重要”,其中78.8%认为“对人生规划、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仅19.43%认为“提升了自己的政治素养水平”。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还有待提高,在教学内容方面,80.57%认为“教学内容丰富,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了解了很多时事政治,提升了自己看待时政问题的思考能力”,18.20%认为“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书本知识,很少有拓展”;在教学方法方面,75.27%认为“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非常吸引学生”,23.67%认为“教学方法基本满足课堂需要,对学生吸引力一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80.21%表示很满意,19.08%表示一般满意。班主任、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中尚有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53.36%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好”,37.63%认为“还可以”,而对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62.90%认为“非常好”,31.27%认为“还可以”。
2.2.3 家庭因素
父母在孩子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与发展提升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是孩子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父母的政治态度、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行为等都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据调查,83.97%的父母政治面貌是群众,14.50%的父母有其中一位是党员,而1.53%则不清楚父母的政治面貌。一个人的政治面貌与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并不是必然画等号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党员可能会更具先进性。在日常生活中,有70.99%的学生会“偶尔”和父母讨论政治问题,也有高达18.32%的家庭“基本不讨论”。另外,有46.56%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父母在自己政治认知、政治立场、政治行为等方面“影响不大”。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在高职学生家庭教育中是相对缺乏的。
2.2.4 个人因素
高职学生政治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从学生自身方面找寻原因。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但当前的教育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长久以来的填鸭式教育、唯分数论、重语数外轻政史地等应试教育的思想仍在侵蚀着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学生并未真正认识其重要性,只是单纯觉得这是一门必修课,大班教学给学生上课玩手机等创造绝佳机会,期末为了避免挂科而在考前疯狂背提纲背重点,课后则很少自主涉猎与思想政治相关内容,也未能真正消化所学知识,进而也未能应用所学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为数不多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也带着强烈的功利心,即为了完成某项作业,或者为了达到毕业要求修满相关学分,从而也未能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
3 新时代高职学生政治素养水平提升的对策
3.1 优化社会环境,创造政治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最大程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坚定“四个自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与西方国家平等交流,用辩证的眼光理性看待西方政治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转化、升华先进的、积极的西方文化,为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和谐的思想政治环境加持砝码。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新媒体自律自净功能建设,规范新媒体发展,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还当代大学生一个清朗的“冲浪”环境。
3.2 多管齐下,发挥高校政治素养教育主阵地作用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不单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也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要不断创新,既要在考虑学生知识结构基础和兴趣关注点的基础上,将政治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讲透,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升政治认知,又要注重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专业课和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通识课程,则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之路。各类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学工线教师等,要在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既要形成合力,实行全员育人,又要各有侧重。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课堂”的功效。将文化活动从“毕业”“学分”的枷锁中释放出来,还其以文化育人的本质,以策划精良的实践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在实践中提升政治行为能力。
3.3 注重家庭培养,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积极进取、以身作则的父母榜样、爱与规则并重的教育理念,这些都是孩子良好政治素养形成和发展所需的家庭环境。可以说,家庭教育对人的政治素养提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长要营造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家长与孩子之间应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能有效地进行亲子沟通,孩子能够也愿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家长能与其深度讨论,或提意见或给予帮助,但不专制霸道。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可宠溺放任不管,也不可只重成绩轻综合素养,要既重视学业,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白榜样的作用,言传身教,甚至应更重视身教的作用,要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成为终身学习型家长,主动关注政治,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多与孩子就热点时事展开讨论、交换想法,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孩子政治素养养成上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
3.4 加强意识,高职学生自觉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高职学生自身应清醒认识到,学好专业技能、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固然重要,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拥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能让高职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定力,能在未来职场上走得更远,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抛开为了考试为了学分为了毕业的功利目标,自觉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政治理论基础,为解决实际问题积蓄力量。要主动学习课堂外的政治知识,将关注时事政治作为一种习惯,将打游戏聊八卦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多看新闻,多看书,广泛涉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知识,努力深化自己的政治认识,提高自己的政治才能。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在实践中提升政治素养。要主动参与政治生活,合理使用新媒体,增强理性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