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综述

2022-03-17叶,余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

邓 叶,余 康

(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农业年鉴》显示,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50.75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791.0亿美元,增长了5.25倍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和巴西之后的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2019年期间,我国农产品贸易已连续15年处于逆差状态,且贸易逆差额由2004年的15.49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573.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04%。诚然,多方面因素致使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处于较为严重的贸易逆差状态,但中国农产品出口屡遭贸易壁垒是其主要的因素之一[1-3],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兴起。贸易双边和多边组织谈判协定的制约使得关税壁垒日渐消弭[4],新型非关税壁垒因其隐蔽性和合法性,在特定行业和领域的设定及执行,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5,6]。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全球非关税壁垒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月17日,全球范围内针对农产品贸易已生效的非关税壁垒数目高达39 253起,其中技术性关税壁垒(TBT)为10 064起、植物和卫生检疫措施(SPS)为17 202起,占农产品贸易非关税壁垒比例高达69.46%,两者俨然已成为非关税壁垒的典型代表[5],其影响不容小觑。农产品出口贸易作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7],在“壁”台高筑的背景下,非关税壁垒无疑成为掣肘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鉴于此,考察国内外非关税壁垒的发展特征、最新内涵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贸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及范畴

1.1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种类繁多,难以获取其精确定义[5],学者们对该问题的考察,皆在除关税以外的范畴展开,基本上是通过不同种类的贸易“扭曲”间接反映非关税措施的涵义[8-11]。

在非关税壁垒的开创性研究中,Baldwin将“非关税扭曲”定义为通过采用任何公开或保密的措施,以不同的分配方式来限制生产商品及提供服务所需的各种资源,意在削减现实世界中的潜在收益[8]。这一解释具有一定的效力,然而却未明确阐述现实世界的“潜在”收益。此后,Lloyd基于对区域统一市场的阐述,间接定义了非关税措施,将其视为包括各类限制条件、税收和阻止一价定律发挥作用的任何措施[12]。通过梳理发现,Lloyd对Baldwin的定义进行了补充,虽然Baldwin在其定义中暗含了价格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的方式,包含着决定贸易模式、贸易商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信息,但未确切阐述一价定律。另外,廖靓和刘健西则提出入世后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就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13,14]。林泰也认为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各种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15],Bora及Ando 和 Obashi也持相同观点,两者都认为即使在多边贸易规则下属于合法或具有某种合理理由实行的政府政策,如果实施的明确目的是通过干扰贸易来保护国内产业时,即被视为非关税壁垒[16,17]。

1.2 非关税壁垒的范畴

世贸组织区分了非关税措施和非关税壁垒,指出非关税壁垒是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非关税措施,且归属于非关税措施。世贸组织官网发布的非关税措施分类目录将其分为七大部分,各部分下又细分成若干小类,其中七大部分包含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特别限制措施、进口商品收费措施、海关行政清关程序、政府对外贸易参与和政府容忍限制性做法及其他措施。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12版非关税措施的国际分类较世贸组织分类更为详细,包含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补贴政策等A~P章,共计16项。

严格来说,非关税壁垒和非关税措施并不等同,前者可纳入后者的范畴[11],但鉴于WTO和UNCTAD等普遍采用“非关税措施”这一概念,加之绝大多数非关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都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而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主要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妨碍贸易的正常开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可归于同一范畴。由于两者差异非本文研究重点,统一采用非关税壁垒这一术语。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定义及所属范畴,概括来说,非关税壁垒是相对关税壁垒而言的,是指一国或地区在限制进口方面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所有措施,其主要通过进口国的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种行政措施的形式来实现[15,16,18,19]。这主要归因于非关税壁垒具有如下共性:第一,针对性和灵活性。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较为迅速,程序比较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或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从而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第二,直接性。非关税措施如进出口配额、技术标准等,通过预先限定准入门槛,超过相关标准就直接禁止进口,从而快速、直接地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第三,隐蔽性。相较于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往往透明性差,隐蔽性强,容易对有关国家实施差别待遇。

2 非关税壁垒对全球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贸易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14];另一方面各国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维持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频频采用贸易保护措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20]。有关国家利用相关贸易规则的模糊性和执行措施的隐蔽性,高筑贸易壁垒,使得新形势下以非关税措施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壁垒尤为突出[21]。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全球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标准和技术法规起初主要用于减轻食品、动物和植物的安全风险,并为产品特性提供共同的规范[22,23],然而这些技术也因构成不同市场严苛的进入准则及各类检测标准,则可能转变为技术性贸易壁垒[24]。

Wilson等的研究表明履行相关出口目的市场的技术性规章,促使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国家数量削减了27%[24]。这一研究结论恰好印证了Liu,et al.阐述的有关国家的技术性章程正逐渐转化为保护国内产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23]。通过采用价格楔子法计算出技术贸易壁垒的关税等价估计值,Chengyan Y,et al.探讨了修正后的关税等价估计对其决定因素的敏感性程度,并进一步运用该方法发现取消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美国苹果出口日本的收益扩大增幅有限[25]。然而,Yue 和Beghin的研究表明假若澳大利亚取消所有技术性壁垒,将大幅增加新西兰对其苹果的出口[26]。Shepotylo对全球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的研究也表明TBT措施显著地减少了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出口种类,大幅提高了水产品的固定生产成本[27]。然而,与上述结论不同,TBT措施并未影响国际市场中印度尼西亚虾类产品的出口。Muhammad,et al.的研究显示,施行TBT措施促使能够增强印度尼西亚虾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使印尼进一步拓宽虾类产品的贸易市场[28]。Chap S,et al.,分析了柬埔寨蔬菜和肉类农产品遭受TBT措施的情况,但未阐述措施实施对其出口的具体影响[29],基于TBT措施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差异性仍需进一步探讨[30]。

此外,结合TBT措施频度指标、覆盖率及制度距离,Munadi 和Saputri对印度尼西亚出口FTA/CEPA贸易伙伴国农产品的定性考察,发现TBT措施对低收入国家的农产品的影响较关税措施高出17个百分点[31]。Disdier,et al.的研究表明TBT措施对农产品贸易有负效应,且对欧盟市场的效果更为明显[32],Ghodsi也得出了相似结论[33]。Dasilva-Glasgow和Wood,et al.发现技术性规则阻碍了圭那亚及日本和韩国的农产品出口[34,35]。Ferraz和Bertin研究表明TBT措施促进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但却显著地减少了拉丁美洲国家及次发达国家的出口[36]。基于对非洲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考察,Liu,et al.采用VARMA模型结合干预性分析也得出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了负效应,致使非洲国家农产品投入成本增加,出口利润下降[37]。Hyun 和Jang发现技术性限制措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正效应主要表现在其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减少信息不对称[38]。与此结论相似,基于对主要原生橄榄油的出口贸易国的探究,Ronen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技术性规章满足了消费者对食物安全标准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有关产品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有利于扩大原生橄榄油的出口市场[39]。

2.2 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PS)对全球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SPS措施已成为促进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及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各国政府将其视作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手段,对其严加规制[40]。由于SPS措施设置和实施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保护动植物及人类健康的目的,此外也可作为保护国内生产商,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41]。

Hooker和Caswell通过考察现SPS措施对农产品及加工食品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得出SPS措施导致了显著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则不明显[40]。Crivelli,et al.也得出了SPS壁垒中的最大残留标准对全球棉籽油贸易具有限制效应,却也发现最大残留标准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粗制棉籽油贸易,精制棉籽油的影响则不显著[41]。对于欧盟国家的最大残留限制,Xiong 和 Beghin对其非洲出口欧盟国家落花生并未产生显著的负效应[42]。Esteban,et al的研究则表明最大残留限制标准对欠发达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发达国家更大[43]。通过评估SPS措施对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贸易流量的影响,Crivelli和Grösch也得出了SPS措施限制了出口国间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此外对出口贸易额也具有负效应[41]。Rickard和Lei采用价格楔子方法得出园艺类农产品遭受SPS壁垒的从价等式,并采用仿真模型评估了去除SPS壁垒所带来的价格、数量变动及产生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SPS措施较关税措施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经济效应更为明显[44]。

然而,Calvin,et al.通过日本2005年修改植物检疫规程对进口美国苹果的影响,发现简单的参与模型较价格楔子方法更具优势,该方法能够测度植物检疫壁垒所产生的显性成本,进而也能够区分不同植物检疫规程带来的经济成本[45]。基于对农业贸易非关税壁垒措施结构的分析,Disdier,et al.采用存量法发现欧洲国家是经合作发展组织中非关税壁垒覆盖率最低的国家,并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得出SPS措施显著削减了发展中国家出口欧盟国家的农产品,然而并未影响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间的贸易[32]。Liu 和Yue 发现倘若日本取消植物卫生检疫限制,日本切花将可能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37]。Peterson 和Orden采用局部均衡竞争空间模型评估了取消卫生检疫规章对全球肉类贸易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俄罗斯对美国肉类产品实施的卫生检疫壁垒改变了贸易流量[46]。

此外,Zhou et al.利用月度贸易流量数据结合随机效应引力模型分析了禽流感发生后对中国肉类出口产生的直接显著的消极影响,进而发现由禽流感诱发的SPS措施减少了生禽贸易,但熟禽贸易却实现了增长,且熟禽贸易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47]。采用零膨胀泊松分布模型对全球出口美国新鲜水果和蔬菜的考察,Peterson,et al.发现尽管植物检疫措施通常会减少贸易,但随着出口商经验的积累,这些措施的实际限制作用会显著减弱,当出口商达到一定的门槛时,限制作用会逐渐消失[46]。

3 主要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农产品贸易自始至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掣肘,认清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现状,厘清其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对维护本国农产品贸易安全健康发展及维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就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主要非关税壁垒,包含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相关文献梳理。

3.1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愈加倾向于设置TBT实现其贸易的保护意图[48]。然而,张小蒂和李晓钟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相对性,其本身并不会自动升级为贸易壁垒,进口国可能出于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目的,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但也存在其为了反映本国消费需求升级及提升生活质量目的的可能[49]。那么进口国实施TBT是否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的正效应或负效应孰强孰弱?学者们各抒己见。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进口国实施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梳理相关农业技术壁垒,秦臻和倪艳基于多边贸易阻力的两阶段引力模型,研究发现TBT同时减少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的贸易广度和贸易深度,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更为严苛,因而限制作用较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50]。此外,通过建立变截距随机效应面板模型,陈晓娟和穆月英基于中国出口美日韩及欧盟农产品贸易的考察得出,严格的TBT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具有显著的负效应[51]。进而,张军及田曦和柴悦等的研究也表明限制性的技术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涉及到农产品贸易领域,此种负效应则会因农产品较高的符合成本而加剧[52,53]。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指出实施TBT对我国农产品具有促进作用。詹晶和叶静发现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具有抑制作用,TBT产生的倒逼效应促使我国出口农产品农药使用量远远小于国内环境法规下国内市场所销售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54]。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彭勇得出TBT措施对中国出口美日韩及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55]。另外,徐维和贾金荣的研究也表明美日欧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正效应[56]。

此外,部分学者提出TBT短期内会抑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其产生的正面影响会愈加显著。通过引入度量中日茶叶农残标准差异及修订加权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程度变量,杨珺晖研究发现TBT措施短期内对我国茶叶出口日本具有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则会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出口贸易具有正效应[57]。与此观点类似,张小蒂和李晓钟也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农产品出口方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TBT的实施可能在短期内冲击出口贸易,然则中长期出口国却可能凭借TBT的倒逼效应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从而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借此获得更多的利益[49]。

3.2 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PS)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不断演变,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SPS措施日益增多,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不容忽视。

一方面,SPS措施作为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非关税措施,进口国将其视为产品质量的准入门槛[58],通过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实施扣留或拒绝,显著地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59]。与上述结论相似,张广和金钟范的研究也表明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进而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卫生检疫壁垒的不利影响远高于发展中国家[60]。上述研究均基于SPS措施对农产品宏观贸易流量影响的考察,而宋海英等则利用微观调研数据重点考察了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61]。前者研究发现调查样本中55%的样本企业受进口国SPS措施影响显著,美日欧市场尤为显著,农产品出口企业已成为我国遭受国外SPS措施的重灾区;后者的研究则表明贸易双方SPS标准差异过大是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频遭SPS措施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贸易双边SPS措施的歧视性和信息不对称也是企业频遭SPS措施影响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得出了与上述学者截然相反的结论。董银果和黄俊闻研究发现日本提高SPS措施标准后,促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得以提升,尤其是技术落后的农产品较技术前沿的农产品实现了较大的质量升级[48],与此结论相似,李丽玲和王曦研究表明,进口国SPS措施的实施或加强对于出口国产品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正效应,进而发现日本SPS通报数增加一单位,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单位价值平均将上升5.0%~5.8%[62]。刘舜佳和张雅则以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为考察对象,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发现肯定列表制度提升了我国农产品平均出口质量[63]。此外,秦臻和倪艳认为对于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SPS措施既能提升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广度,也能延伸贸易深度,主要归因于SPS措施不仅能促使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还能提升进口消费信心和安全感,一定程度上反而能够促使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50]。

4 文献述评

总体而言,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形式多样,对全球范围内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较为复杂而备受学界关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非关税壁垒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学者们既有的丰硕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夯实了基础。

基于现有文献发现,目前对于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学者们认为非关税壁垒是相对关税壁垒而言的,是指一国或地区在限制进口方面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所有措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尤其以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典型代表。首先,通过梳理主要非关税壁垒对国内外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全球范围内SPS措施对不同农产品出口国的贸易影响,无论是基于出口国农产品总体层面考量,还是对单一农产品的考察主要表现为负效应。然而,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则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较高的植物与卫生检疫措施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消费者对进口农产品的信任度,同时也能够改善进口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从而有可能扩大其对进口目标市场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 ,高标准的植物与卫生检疫标准导致农产品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出口价格,甚至致使相关农产品无法出口,因而,进口国过高的植物与卫生检疫标准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另外,全球范围内TBT措施对农产品出口国贸易的主要体现为负效应,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TBT措施增强了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进口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度,从而满足了消费者对食物安全标准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

对于进口国实施TBT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以正效应或负效应为主导,对此问题学者们并未得出一致结论,需要依据具体考察期和考察对象进行定论,因此部分学者推测可能具有双重效应,短期内TBT的抑制作用相对显著,但长期而言,其释放的正效应会愈加明显。经过梳理归纳得出,非关税壁垒对全球范围内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效应,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正负效应作用相当,且全球范围内不论是主要非关税壁垒对总体农产品出口的考察,还是基于对单一品种农产品的考量,都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并且研究视角已从宏观农产品总体出口额层面的探析转向微观出口边际的剖析。另一方面,已有文献大多专注于其对我国农产品整体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我国农产品细分种类众多的事实,非关税壁垒对其影响效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现有文献主要探讨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然而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可能掩盖了其内部不同种类农产品所具有的差异化事实,鉴于此,微观视角下考察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边际的动态演进,仍需后续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