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硕士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2022-03-17孙越川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硕士思政专业

孙越川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一 翻译硕士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教育。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各种思想交流与碰撞日趋激烈的今天,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成为高校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正在全方位地开展,但是基本仅限于本科阶段,硕士课程普遍缺乏相应的思政元素创新与改革,专门针对翻译硕士的课程思政讨论更少。翻译硕士专业(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MTI)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开设的。在翻译硕士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 专业性质决定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思想建设至关重要

翻译硕士专业(MTI)所招收的学生是具有良好双语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扎实的本科毕业生。作为一名翻译硕士,不仅要具备语言上的双语能力,还要具备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外交往的专业素养。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大部分翻译硕士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技能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然而,专业的特殊性和学习阶段的高层次性,决定着翻译硕士思想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方面,外语语言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容易受到第二语言国家的文化影响,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在思想上更容易出现偏差。如何在多元语言文化的碰撞中坚守中国立场,是翻译硕士专业教育面对的重大挑战。另一方面,进入硕士阶段,除了专业技能外,翻译硕士需要更高的思想素养,包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职业译员的道德操守。翻译硕士的思政需求,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法完成的。它无法解决翻译硕士群体的专业困惑,也无法完全对接其职业道德诉求。因此,结合专业课程本体的思政建设就具有尤为突出的意义和作用。

(二) 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地贯彻于翻译硕士培养的各个阶段,完善翻译硕士的培养体系

翻译硕士的培养方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系统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实践实习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一般偏重于翻译和相关理论的事实性知识,较为忽略价值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没有将不同层面的知识融为一体。课程思政对课堂教学往往能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以隐形的方式融入课题体系的每一个模块,每一门课程中,有效地整合理论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对硕士生的专业予以宏观方向性指导。实践实习,是翻译硕士培养的必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开始直接与社会接触,投入翻译行业。与学校不同的环境,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思想冲击,也是价值引领和修正重塑的关键阶段。思政元素的加入,一方面能够帮助已经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学生更加坚定不动摇,也能够帮助原本价值观存在偏差的同学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能够更具体地引导学生在翻译工作中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职业译员。

(三) 课程思政进一步完善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其面向专业、面向实际、面向未来

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翻译硕士专业要培养的对象是掌握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技能,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毕业后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翻译人才。翻译硕士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在全球化趋势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密切相连。“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中国在各方面的对外输出和输入都显著增加,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硕士将会是未来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站在最前线的人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践行者。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翻译硕士的价值取向,对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将课程思政贯彻于翻译硕士培养的整个阶段,能更为有效地掌握翻译者个体、翻译行业、社会事业和国家建设的未来。课程思政能够引领翻译硕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法治观、道德观,建立专业的翻译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最终能够以正确的导向培养出真正爱国敬业的现代化人才。

二 翻译硕士课程思政现存问题

为了解当前课程思政在翻译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西南石油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从教育者(专业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设置了包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度、实施度、接受度、评价体系、结果考量等在内的共计15个问题。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对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和已毕业的共计108名翻译硕士和32位翻译硕士导师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当前的翻译硕士培养中,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培养目标中与思政相关的因素定位不明确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近67%的硕士和48%的导师表示不太了解课程思政。了解课程思政的被调查者则大多表示,了解途径不是通过专业教育,而是通过网络、宣讲等非官方渠道。受调查学生在提及思政教育时,往往只知道传统的思政类课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并且更多地将课程思政认知为单纯的政治学习。受调查老师因为学校的宣讲和教改引导的原因,相比学生更多地知道课程思政,但是如何在翻译硕士培养中贯彻这一点,却基本上一无所知。

课程思政源起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层次不同以及教育目的的差异,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有着明显区别。本科教学对象刚成年,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因此教学中会较多地将专业培养和思想培育相融合,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德育的正确引导。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对象年龄层次跨度较大,且专业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教学中会更注重专业性,而忽视思想性。翻译硕士现有培养目标,更大程度上凸显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思想目标上却较为笼统,缺乏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思政定位。具体表现为语言观定位不明、文化定位不明、跨学科思政目标定位不明等。

1.语言观定位不明

刘大为(1995)指出,语言观是语言研究者对他的研究对象——语言的本体存在方式,由于采取了某些特定的观察角度之后所做出的基本假设。在宗教信徒那里,语言是上帝(神)的创造物,而在唯物主义者那里,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的生理机制的体现,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的表现。译者身具语言翻译的责任,构建科学正确的语言观是第一要务。它既包括语言的起源,也包括不同语言的地位、关系、区分等因素。但是,当前的翻译硕士课程中,对语言观的融入很少。这使得很多学生在翻译中对语言的理解存在着原则性谬误,如认为语言有优劣之分,不清楚语言与其反映的客观世界是否有必然联系,无法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双向关系等。语言观上的谬误,不仅仅影响翻译的专业性,更影响着翻译者的世界观。缺乏科学语言观的译者,在将来的翻译工作中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舆论导向所煽动,进而造成思想的偏激和行为的失当。

2.文化观定位不明

翻译硕士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和文化的交融。在双语或多语翻译中,在面对多种文化的夹击中,翻译专业的硕士生应当秉持何种文化立场,应当以何种文化为导向和基础,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几乎很少被提及和融入课程知识。现有翻译硕士培养计划中一般会有一门到两门文化类课程。但是,翻译专业的特殊性,使得这些课程更多提及的是平等自由的文化观,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和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肯定性教育。缺乏思政引导的文化课程,犹如失去方向的航船,缺乏定位,没有立场。而反观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其鲜明的国家文化立场却始终贯彻在各类课程之中。因此,在客观平等看待各种文化、不受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影响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确立鲜明的爱国主义文化定位。翻译硕士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始终坚定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文化传播者,而不是在多种文化中缺乏立场或者立场摇摆不定的本文化缺失者甚至背叛者。

3.跨学科思政目标定位不明

翻译硕士所培养的翻译人才不仅仅是翻译行业的职业人才,也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翻译硕士虽然以翻译为目标,但其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理工科等各个方面。其跨学科的属性,必然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要相互整合和协调。然而,当前翻译硕士的特点是,专业本体目标明确,但整体性构建目标不明,而相关的思政目标更是趋于笼统化、边缘化。一方面,把翻译硕士课程思政等同于基础性的思政类课程,没有专业本身的思政目标定位。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止步于翻译专业课程,没有融合相关学科的课程思政,如工科方向的翻译硕士课程思政应当包含工程伦理道德的内容。

(二)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且模式单一

教学本体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思政归根结底要依赖于教学本身。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只有23%的专业教师在课程中融入过思政内容,且几乎都是随机和零散的,完全没有系统性规划。事实上,翻译硕士课程思政在内容和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1.内容上,专业与思政割裂,缺乏统一融合的系统

迄今为止,尚没有完整的翻译课程思政培养方案,已经开展的课程思政,大多只象征性地在专业课程的导论部分提及,未深入与具体知识点结合。教学资料上,既没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翻译通识教材、专门教材,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更没有与翻译相关的思政性科研项目、论文或专著。翻译课程思政组织体系混乱,对于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和思政类课程三者的关系缺乏辩证性思考,使得三大内容无法有效融合,最终导致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真正的思想引领作用。

2.模式上,课程思政分布不均且形式单一

当前的课程思政改革更多体现在课堂思政部分,缺乏与实践的横向贯通。翻译硕士专业的课程结构包括课堂内人文素养课、通识教育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实践课等。课程思政在这几个部分的融入程度明显不同。其中,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课融入较好,专业课融入较为欠缺,实践环节更加欠缺,系统性的课程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思政教育合力。围绕“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在翻译中把握正确的价值观”这个翻译专业的根本思政问题,课堂上的思政渗透不够广泛和具体,实践中的思政几乎为零。然而,实践阶段恰恰是课程思政更需要涉猎的部分,对翻译材料的选择和思想判定,对翻译者的思想立场把控,对目的语和源语言的文化界定,都体现在实践当中。从宏观来看,由于实践阶段的思政断层,没有形成有效的高校、课堂、实践、企业等要素联动的培养体系。

(三) 课程思政承担者力量分散,思政意识薄弱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导师负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研究生导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教导者,也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承担者。导师对翻译课程思政的理解深度和把握广度,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实施质量。问卷调查中,虽然有23%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但实际上他们表示这种融入有时候是无意识的,并不是有意识地规划进教学过程。而77%的教师则完全缺乏课程思政的融入。

1.承担者专业课程思政意识薄弱

硕士思政承担者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他们以兼职的身份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宏观思政较强,但专业思政薄弱。另一部分是翻译专业教师,他们对思政关注不多,专业较强,但思政意识薄弱。承担者课程思政的薄弱导致硕士课程思政缺位。教学中课程思政渗透不多,思政研究成果零散,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潜移默化的身教影响没有拓展到思政方面,承担者没有起到思政引领人的作用。

2.力量分散,缺乏团队合力

思政承担者不同的专业来源,使得课程思政因为课型、专业等因素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况,没有建立跨专业团队,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翻译教师对专业的思政切入点挖掘不准确,思政类教师对思政与专业的融合了解不深刻,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寻找的思政元素与翻译本身割裂,甚至有时还会产生相抵触的情况。这些问题都致使学生无法在专业学习中产生深刻的思政意识,更无法建立与翻译相关的思政思维。

(四) 翻译硕士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翻译硕士专业首建于2007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在教育部宏观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下,围绕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翻译硕士的培养模式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结果反馈。但是,这一评价体系中的德育模块,只针对于传统思政类课程展开,对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几乎没有。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师生都没有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中看到任何关于课程思政的内容。

课程思政属于思想意识层面,具有内在性和非知识性的特点,其内容和过程难以指标化。传统的评价方式限于考试、论文或问卷调查等,较为陈旧,也无法对课程思政成效作出有效监控。目前还没有高校就翻译硕士课程思政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也没有可贯彻落实的教学质量评定指标或者通用标准。这一点在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专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理工院校在社会需求引领对接下,更多关注专业本身的实用性和技术性,缺乏对专业思政的教育反思,弱化了高校的育人功能。

三 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改革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求全国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当前课程思政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我们应当分层面、分阶段地进行改革和调控。

(一) 国家层面

翻译硕士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体现了国家在教育上的宏观引领。课程思政也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的教育布局。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从本科教学至研究生教学,从点到线再到面,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国家的整体规划和引导。

1.政策的制定。推动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改革,必须依靠国家层面充分的配套政策支持。前期的正式文件督导,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必要的发展空间,调动教师们的改革热情。改革期间,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从资金、机制、组织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同步进行。改革后段,政府应当着重完善后期的整体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课程思政教改效果良好的院校专业进行表彰和宣传,推广相关经验。同时,组织编撰融入思政元素的统一教材,组织制作包括微课、慕课等网络资源课程,从全局的高度整体把握课程思政的改革质量。

2.职业视角的引导。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将成为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翻译译员。当前,翻译职业译员被称为翻译师,其标准化认证由中国翻译师注册管理协会(CTRMA)主持,负责各等级翻译人员的标准化认证、注册备案等。然而,通过认证获得的翻译师证,只能证明翻译技术水平,不代表从业经历,更无法了解翻译者的思想素养。国家层面的认证中,思政元素极度缺位。因此,国家应当立足于翻译职业的高度,深入研究翻译行业认证的问题和不足,设定必要的行业标准规范,并以具体规章制度的形式将职业理念落到实处,确保思政素养成为翻译行业的准入要素之一。

(二) 高校层面

高校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翻译硕士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制作等各方面都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在每一个部分怎样合理地融入思政元素,也需要由高校从总体上进行资源整合和规划。

1.改革翻译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

制定新的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培养目标,并有针对性地根据翻译硕士的专业特色细化课程思政目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普适性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为代表,用显性的方式从宏观上建立学生的基本思想立场。

第二,翻译类专业课程的具体思政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学术道德以及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素养,如翻译者的文化观、语言观等。

第三,专业方向性课程的思政目标。翻译本体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其必然具有跨学科性。翻译课程必须要与一定的方向性课程相结合,培养目标也需要根据各个高校的校本特色设置相对确定的方向,加入相应的思政元素。如工科大学的翻译硕士专业,需要设置一定的自然科技类课程,相应地也要加入与这些课程相关的科学精神、伦理精神等思政目标。

2.加强翻译硕士思政理论研究,整合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思政融入。

第一,高校应当根据各自校本特色,制定翻译硕士课程思政的综合性培养方案。设置符合方案的系统性课程,并厘清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切入点和融合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细化思政改革内容。组织编写融入思政元素的规划性教材,确保专业课程思政内容改革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同时,高校需要设立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理论研究机构,以翻译课程思政为本体,深入理论研讨,借助翻译学科本体和跨学科不同的内核,拓宽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科视野,夯实学科基础,为融入思政元素的翻译专业教材编撰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来源。

第二,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随着时代的变革,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地进行有机更新,提升教学效果。思政教学分独立式和融渗式两种模式。现阶段,独立式教学模式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应当继续协同发展。思政改革的重心则应当主要放在融渗式教学模式上,即将思政元素具体地渗透至专业课程、毕业论文、毕业实践、第二课堂的各个方面,扩大课程思政教学的覆盖面,让学生能够自觉地理解并内化专业思政内容,并在实践中践行思政理念。

第三,加强实践环节的思政融入。实践环节不同于理论传授。理论传授关注的是翻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则、格式规范等正确观念的树立,而实践环节关注的是翻译能力的养成和思政素养的实施。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是否能够做出正确价值判断,是翻译课程思政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高校需要在这一阶段专门设计课程思相关内容,积极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实践跟踪、定期思想汇报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在综合多个案例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实践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并为后期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构建翻译硕士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课程思政,高校应当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评价体系。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具有专门性,独立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之外。在评价原则和标准上,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避免以结果为唯一导向。

评价主体以翻译硕士为主要对象,并辅以对教师和相关教职人员的评教考核。对学生的考核,既是对个体和群体的综合性考量,也是对在读硕士的当下考核和对已毕业硕士的跟踪访查,从而建立全面的有数据可依的标准化方案。对教师和相关教职人员的评教考核,重点应放在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传授过程以及课程思政的成果上。

评价方式也应当大力创新,突破过去传统的课程论文、问卷访谈等形式,增加例如跟踪记录、交叉评价、案例测验等新的方式,多方位、长时间地全面评测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三) 教师层面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执行者,教师的思政素质和专业素养,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要做好课程思政,必须最终落实到课程思政承担者层面,大力加强教师思政意识建设,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1.专业教师需要接受系列思政培训。思政培训课程应当有针对性地与专业结合,设立思政学习平台和交流平台。开设专项资金,支持课程思政科研项目,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课程思政类学术研讨会,增加校际间翻译硕士专业的沟通,共享各校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共同解决翻译硕士课程思政遇到的共同问题。

2.翻译专业教师、思政专业教师和相关跨学科专业教师共同组建课程思政团队,形成思政教学联合体。通过整合资源,广泛地吸收不同学科教师,使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共同探讨并细化专业知识的思政切入点。在多方知识和理念的碰撞中,弥补专业学科思政背景的缺失,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完善翻译硕士课程思政知识体系。

3.拓展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承担者范围,吸纳社会力量担任思政教师。由于专业教师无法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过程,致使实践环节的思政监督缺位,因此在翻译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需要适当吸收企业、事业单位、翻译公司译员等社会人士,通过校内外教师的定期联系,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每一个阶段。

四 结语

翻译硕士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和实践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翻译硕士教学研究,应当既包括宏观的专业目标整体把控,也包括微观的各门课程甚至各个知识点的思政元素研讨。本文从改革的意义、现存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入手,为进一步研究翻译硕士课程思政改革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硕士思政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