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持续实现路径分析*

2022-03-17陈水光兰子杰苏时鹏

林业经济问题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地林业森林

陈水光,兰子杰,苏时鹏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州 350002)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实现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依然任重道远。自然资源是重要的生计资本,主要以实物形态的自然物质和非实物形态的能量条件存在,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可以产生经济价值[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为此,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已有文献对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探讨:一是依赖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如财政补助补贴[2]、财政转移支付[3]、政府购买服务[4]、生态税费[5]、森林生态补偿[6-8]等;二是以市场主导的生态交易,如林业PPP[9]、生态产业化经营[10]、碳排放权交易[11-12]、排污权交易[13]、水权交易[14-15]、用能权交易[16]以及绿色金融[17]等。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无论是依赖政府的生态补偿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生态交易都可以归结为“庇古税范式”和“科斯范式”,即通过政府税费形式和产权激励方式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可见,已有的文献侧重于自然资源价值实现方式,而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鲜有成熟的探索。产权制度和价值评估缺位是制约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主要瓶颈[18]。在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简称“两山”理论)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分别体现了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因地制宜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对中国的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9]。但是,要实现生态资源富集区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行”的转化以及自然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不能单纯地依赖委托代理人和市场的力量[20],而是要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互联互通并探索出符合地方自然资源禀赋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因此,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内涵分析自然资源价值的表现,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分析“两山”理论的新时代阐释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路径,结合“森林生态银行”案例,探索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机制,力求对生态资源富集区的绿色发展有所启示。

1 理论分析

1.1 自然资源价值表现: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关于劳动价值论述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二重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其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1],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自然性;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性。从劳动二重性的特征出发,自然资源价值是量化在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社会必要劳动,即将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生态系统中,利用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创造出满足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环境,如自然生存空间。

从“价值”的角度出发,自然资源价值在自然领域主要表现为自然力价值,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商品价值及劳动价值,在社会领域则主要是指虚拟社会价值[22]。由于人类劳动的大量投入,自然资源表现为直接生产与再生产的劳动产品,进入市场领域流通,自然资源在劳动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增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成为解释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坚实理论基础[23]。

1.2 “两山”理论的新时代阐释: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通过物化在商品中社会必要劳动量从而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是否投入社会劳动”。因此,利用劳动价值论考察自然资源价值的核心在于判断自然资源是否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自然资源的价值具有以下类型:一是在自然资源的保护、修复及利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类劳动,自然资源的价值以生态服务的形式呈现,如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清澈的水源,自然资源具有天然的价值;二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投入耗费劳动从自然界获得所需的物品,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产生;三是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出来的物品进入市场领域进行流通,则产生自然资源的交换价值或商品价值。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延伸至生态领域,对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大有裨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一脉相承,是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并不断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两山”理论的本质是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25]。基于经济学的视角,“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过程是稀缺资源和稀缺资源价值有效转变的演绎过程。“绿水青山”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一定技术的支撑下可以转化为自然资产和自然资本,通过资本赋能成为人类获取社会财富的源泉;同时“绿水青山”可用于生产绿色食品、开发生态旅游以及提供生态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使得“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26],在此过程中投入了一系列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和耗费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成为“劳动创造价值”的生动实践。在生态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分析劳动价值论新时代逻辑起点的基石,其中“两山”理论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更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能够改善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生态领域的拓展应用。

1.3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自然资源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然而,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只有投入人类劳动后先转化为自然资产,自然资产市场化运作后转化为自然资本,在市场机制的催化下演变成可交易的生态产品,以生态产品为载体实现自然资源经济价值。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萃取的劳动创造价值以及价值转变成价格的思想内涵,再从马克思商品价值实现“惊险的跳跃”的过程进行整体分析,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27],而这一过程恰好演绎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逻辑。为此,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路径是以明晰产权为前提,价值核算和生态技术手段为支撑,市场化交易平台为保障,遵循“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28]”的价值内在演化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资产化、自然资产资本化、自然资本交易化与生态产品货币化。

1.3.1 自然资源资产化

哈德罗·德姆塞茨认为:“资源的稀缺性是产权出现的根本原因”[29]。随着环境容量的下降,自然资源基于自然属性特征其稀缺性愈发显现,在资源稀缺性的驱使下,人类出于生存理性的考虑对自然资源多功能性需求日益强烈,对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自然资源产生外部性的根本原因[30],明晰的产权边界能够确定自然资产的数量和范围,助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评估、量化,促使自然资源外部性内部化。因此,自然资源资产化是指将自然资源作为资产来进行管理,自然资源通过明晰产权转化成自然资产时投入了人类劳动,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随之转化成自然资产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管理到自然资产管理的嬗变。

1.3.2 自然资产资本化

权属清晰的自然资产只有进入市场,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方能转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自然资产价值核算成为自然资产资本化的前提,量化核算自然资产价值成了关键所在。在自然资产转变成自然资本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产权所有主体发生变化,在主体变更时存在可交易的产权,因产权交易价格存在剪刀差,自然资源的价值主要以“级差地租”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自然资产资本化是指自然资源所有者通过自然资产评估中心或者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自然资产进行价值评估,进行投资、开发、抵押、入股等资产经营性行为盘活自然资产,在生态技术支撑下促使自然资产的使用价值转化为自然资本的生产要素价值,从而实现自然资产资本化。

1.3.3 自然资本交易化

自然资本的运营使得自然资产的使用价值在运营机制的作用下进入生产领域,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转化成特定的产品,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下通过形态的变化转变成生态产品,将自然资源的价值转移到生态产品中去,产生交换价值(商品价值),这一过程实现了自然资本的生产要素价值向生态产品交换价值的转化,自然资本可交易化的关键是生态产品的生产。作为自然资产资本进入运营阶段的具体表现,自然资源处于最佳分配状态时,借助市场化机制资本不断流动,其资本的增殖性不断增加,此时自然资源的边际产出价值得以涌现,其边际产出价值就是自然资源的影子价格,实现自然资本的增殖。

1.3.4 生态产品货币化

生态产品货币化是以价格的形式将生态产品商品价值展现出来,实现绿色财富的增长。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交换得以实现,主要方式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受益者付费”原则,搭建“受益者”与“提供者”之间的桥梁,开发生态农林产品、环境俱乐部产品、生态服务等,通过生态交易和生态消费来实现自然资源价值。与此同时,自然生态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正外部性,也能够发挥一定的社会服务价值。

2 数据与方法

2.1 案例简介

2018年,福建省顺昌县根据南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托县国有林场搭建“森林生态银行”平台,以项目为导向,对碎片化的森林资源进行整合和市场化运作,为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林农增收提供制度支持。在全国上下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途径之际,顺昌县率先推出“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工作,试点建设属于中国首创。

顺昌县的“森林生态银行”有别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是一个由政府、市场、公众参与的社会化运作平台,平台主要涉及主体有县政府、林业资源运营管理中心(收储中心、资产评估中心)、林农(林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社会资本方(国家开发银行),围绕着前端资源流转,后端项目开发,形成“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运作模式。具体而言,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的运作模式大致可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林农(林业合作社)将以林木、竹木为代表的自然资源通过赎买、股份合作、租赁和托管等单一或组合形式存入生态银行;第二步,林业资源运营管理中心通过精准调查、普遍确权、资产评估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将林木、毛竹等资源资产化;第三步,通过嫁接金融衍生工具,促使林业资本增殖;第四步,依托专家委员会、生态公司等专业机构力量,通过特许经营或者委托经营提供原材料基地服务、金融服务、重资产服务、生态服务和市场服务,以直接或者间接利用森林权属交易、生态服务交易、产业化方式等生产出生态产品实现林业资源的价值。

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以生态扶贫理念为指导,围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将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尤其是在解放农村老弱病残的劳动力、增加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财产性收入方面做出重要探索[31-32],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因此选取“森林生态银行”进行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 调研方法

2019年7月25日至8月1日,研究团队围绕顺昌县的林业发展历史脉络、“森林生态银行”的运作资金、运作模式等问题对福建省顺昌县林业局,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顺昌县洋口镇、埔上镇、大干镇、岚下乡、高阳乡这5个乡镇的林业站负责人以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此外,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研究团队于2021年1月通过电话方式对森林生态运营中心负责人进行跟踪调查。

半结构式访谈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基于3个方面的考量:第一,县级层面主要是为了宏观把握林业发展概况,深入了解“森林生态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主要是为了系统地认识“森林生态银行”,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森林生态银行”设计初衷是为了普通农户,主要是了解处于林业工作的第一线的林业站工作人员和普通农户对“森林生态银行”的认知。最终,“森林生态银行”调研设置的访谈题项如表1所示。

表1 “森林生态银行”调研设置的访谈题项

2.3 分析方法

“森林生态银行”是顺昌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路径探讨,在当地尚属于新生事物,因此研究团队探讨更多的是关乎其是否可持续、可推广复制的问题。

鉴于此,结合调查数据,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主流媒体关于“南平生态银行”的报道,对所获取关于顺昌县林业发展和“森林生态银行”的文字资料、访谈笔记、访谈录音、政策文本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对“森林生态银行”的模式、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路径及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持续实现进行思考。

3 案例分析

3.1 “森林生态银行”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主要路径

3.1.1 明晰林地产权,划清林权边界

“森林生态银行”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委托福建省林勘院开展林业自然资源的摸底工作,形成可视化的林业自然资源“一张图”。遵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思路,以法律的形式将集体林地“分林到户”,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林地确权地类分布、林地确权森林类别、林地确权起源分布、林地树种分布等方面协调区域自然资源产权边界的界定,对辖区内的林业资源进行确权颁证,明确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划清产权主体的边界;在产权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林权赎买、林权股份合作、林地租赁、林地托管(表2)获得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实现实物形态的林木资源管理转变为以价值形态的林业资产管理。

表2 “森林生态银行”林权交易方式

3.1.2 开展林地评估,核算林业价值

“森林生态银行”整合县林业局资源站、林改办、营林股、国有林场等力量成立资产评估中心,聘请和协助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立地条件、林种、林分情况及具体生产实际情况,了解自然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的储量并做好预期收益评估,为自然资产的所有权、自然资源有效管理、自然资源的利益分配提供决策支持。积极对接北京产权交易所、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等产权交易机构,嫁接金融衍生工具,促使林业资产的使用价值进入生产领域,与其他生态要素相结合转化成特定的产品,创造林业资本的生产要素价值,通过资本赋能促使其价值转化。

3.1.3 嫁接金融工具,促使资本增殖

“森林生态银行”设立风险防控中心,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林农、林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设立南平市乡村振兴基金聚焦于林产加工、林业质量提升等林业产业项目;谋划国家储备林精准提升PPP工程项目,灵活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现代林业,生产出可进行市场化交易的生态产品,以直接或者间接利用、使用权交易、生态服务交易、产业化等方式让林业资源保值增殖。

3.1.4 依托专业机构,导入生态产业

“森林生态银行”依托国有林场、专家委员会、市生态公司等专业机构力量实施FSC森林认证,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建设西坑、旗山、绿颖苗木基地、观静山、干山、龙山等项目,导入生态产业发展健康养生、文化创意、森林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与南京林业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培育高品质种苗;以森林碳汇、森林景观服务、森林经营、竹林经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为载体,把林业资源价值转移到林业生态产品中,通过生态产品交易、生态产品消费获得绿色收益。

3.2 “森林生态银行”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持续性问题

“森林生态银行”以林木的物质性存在为基础,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其生态权属交易、生态服务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形成,其交易方式、交易费用及成交方式均通过协商谈判,形成合作的契约关系得以实现,对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林地收储资金、林农参与性以及生态产业导入问题,“森林生态银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可持续实现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3.2.1 林地收储资金来源单一,平台运转后劲不足

“森林生态银行”的运作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以及政策优势发挥的福利效应,自身的“造血”功能尚未健全。同时,由于“森林生态银行”重点收储主体是生态区位林、天然阔叶林,而政府提供的补助资金与现有的林木市场价格存在差距,资金缺口较大,制约着林地收储价格和收储面积。此外,由于林业生产资料的特殊性,林农对于林地的期望价格、林木自身的市场价格与政府财政补贴价格三者之间的不均衡性不断扩大,尤其是以中小林农为代表的林权所有者更倾向于将山林牢牢拽在手中以防范养老风险,无形中抬高了林地收储的期望价格。因此,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以及政策福利的收储资金筹集如何支撑持续扩大的收储面积以及林权所有者持续上涨的收储期望价格,成为制约林地收储的瓶颈,“森林生态银行”运转后劲不足。

3.2.2 林农参与积极性不高,林地收储产生孤岛现象

“森林生态银行”是对林农(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手中碎片化、零星化的林木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倘若林农对于“森林生态银行”参与的意愿不强或者积极性不高,“森林生态银行”将成为“无本之木”。通过调研“森林生态银行”交易记录及交易对象,收储对象主要集中在林业大户、村民小组以及村集体的林地资源,除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外其他散户没有参与其中。在与林农访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林农对于“森林生态银行”只是存在概念上的认识,对其运作机制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加之林业的生产周期长,未来的林业风险难以控制,认为林地是其维持生计的最后保障,不敢随意将林地放置市场上流转。此外,普通林农而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地多呈块状分布,林地产权边界模糊,要达到“森林生态银行”2 hm2的收储门槛中间存在大量的协商成本,导致参与“森林生态银行”林地收储的积极性不高,林地收储产生孤岛现象。

3.2.3 生态产业主体单一,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创造力不强

审视“森林生态银行”的运作模式,其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将政府、企业、农户、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集合在一个场域内开展多边对话,发挥“1+1>2”制度创新效应。在“森林生态银行”的原材料基地服务、金融服务、重资产服务、生态服务和市场服务中,企业在整个链条中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为此,应吸引更多的社会主体进入自然领域并通过工商资本盘活生态系统中的存量资源,增加生态系统的流量资源,为生态产品的生产提供物质保障。然而,“森林生态银行”依托国有林场、市生态公司在集中整合碎片化的林木资源后进行生态产业化经营,尚未有其他经营主体参与其中,有些地方则尚未导入生态产业,收储后的林地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动产”。从企业性质上看,现有经营主体行为带有制度偏好,交易方式也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色彩,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创造性不强,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变现问题令人深思。

3.3 小结

“森林生态银行”对林业资源进行确权登记,将林业组织或林农手中碎片化的林地通过林权赎买、林权股份合作、林地租赁和林地托管的形式进行收储,资产评估中心对林业价值进行核算,嫁接金融衍生工具促使自然资本增殖,依托专业机构导入生态产业,以生态产品为载体实现其经济价值。“森林生态银行”的实践表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持续实现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在明晰生态资源产权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方法对生态资源价值进行核算,通过权属交易、生态服务交易、产业化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货币化,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自然资源“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的转变过程。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出发,“森林生态银行”在林地资源收储、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的过程当中耗费了大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业已证明林业资源富有经济价值。根据马克思“物的有用性”论断,林业资源具有存在价值。“森林生态银行”通过林业资源产权所有者的权利界定,林业资源的存在价值转化成林业资产的使用价值;在市场机制的催化作用下,林业资源使用价值向生产要素价值的转化,经导入生态产业,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产品,以森林生态产品的交易为载体实现林业资源的交换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按照“受益者付费”原则,消费者在消费森林生态产品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部分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费用是自然资源价值变现的主要方式。为此,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

4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持续实现的路径

“森林生态银行”有效践行了“两山”理论,创新性地打开了“青山”变“金山”的通道,同时推动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向物质资产转变,但其在价值实现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自然资源产权边界界定、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不健全以及生态产业导入困难等瓶颈。为此,在国家实现乡村振兴和改善生态质量的背景下,从市场化生态要素产权制度、生态产业导入以及生态产品交易制度等方面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意义重大。

4.1 建立市场化生态要素产权制度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具有减少不确定、外部性内部化、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及收入分配功能[33],明晰的自然资源产权是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能够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应明确生态要素产权主体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地位及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责权利关系,并调动其在实践过程的积极性;同时确定自然资源的分类标准,借鉴发达国家自然资产核算的经验,明确自然资源责任主体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成果评价主体,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建立常态化的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制度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评价机制,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以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为契机,通过“确权颁证”提高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安全性,建立可运作、可交易的生态要素产权制度,激发生态要素产权主体积极投身于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实践,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得以实现。

4.2 引入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建立“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式[34]。生态产品是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化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没有生态产品交易自然资源价值则无法转换,且生态产品项目的生产都依赖于社会资本的注入及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同时,特色产业发展与区域自然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倘若缺乏优质的自然资源,生态产业化经营将成为无本之木;若没有特色产业支撑,无法生产生态产品,生态优势无法转化成经济优势,自然资源也只能成为“不动产”。为此,培育“生态+”的新产业新业态是破解自然资源富集区“资源紧箍咒”的重要方式,如导入旅游产业、健康服务产业、养老产业。在自然资源价值实现的链条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既能带来丰富的工商资本以弥补政府在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供给过程资金匮乏问题,又能优化生态产业经营主体的结构,为生态产品的供给提供要素支撑,提高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效率。

4.3 建立“公私合营”的生态产品交易制度

自然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生态产品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倘若只有市场化的运作,囿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极易带来“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纵观中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内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更多由政府购买,以生态补偿为主,如果只有政府的单边管控,则面临生态产品交易方式单一、生态交易市场活力不足的困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作为缓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激活社会资本活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提高生态产品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政府应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PPP生态产品项目市场准入条件,引导有资质的私人部门积极参与草原治理、流域治理、海洋资源治理、林业治理、国家公园治理等自然资源生态产品项目。以“项目制”为抓手,遵循“一项一策”原则,创新PPP模式业态,规范生态产品PPP运作程序,完善私人部门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寻求政策工具和市场工具的最优组合,建立“公私合营”生态产品的交易制度。

猜你喜欢

林地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图片新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