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知觉图底原理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7丁玎郭巧邸瀚征
丁玎,郭巧,邸瀚征
(河海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前言
伴随社会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审美日益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产品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古板化、毫无现代感的产品外观造型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或许不再适应新时代产品设计的要求。当代设计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设计因素,合理地运用视知觉图底原理,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进行改造升级。
1 视知觉的定义
在介绍视知觉之前,我们先对人的视觉和知觉做一个基本了解。视觉和知觉都是心理学的现象之一,它们是人对于外部信息的感知方式,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在《脊椎动物的视觉系统》一书中,伯利阿克(Steven Polyak)写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视觉都将成为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人类思想的一个主要谜题”。毫无疑问,人类的视觉通道是感知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人感觉器官的一部分。视觉系统的感受器是人的眼睛,物理刺激就是光,当光线直接射到客观物体上时,这些客观物体的表面反射或发射出一部分光线,反射或发射的光线通过人眼中的镜头,这些客观物体的图像投影在视网膜上就会形成视觉。当视网膜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时,大脑对信息进行再处理,人的心理就会产生相应变化,就会形成知觉。即知觉是心理变化过程的结果,是人脑对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1]。对于知觉与知觉的形成过程,如图1 所示:
对于视知觉,我们可以理解为视觉与知觉的有机结合,即通过人眼球接收视觉刺激,再把信息传输到大脑进行信息处理与辨认。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部分。简言之,觉察物体的颜色、形状的存在,是与视觉接受相关;而了解到物体的基本形态后,大脑做出的反映如评价好坏、举起细看等,与视觉认知相关。
2 视知觉图底理论
视知觉图底理论最先由丹麦的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 年率先提出,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2]。图形是指知觉的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相关联的其他刺激物一般情境下,图形与背景之间是主副关系。人在接收视觉信息时,本能地会把“图形”和“背景”对比起来看,当图形与底区别越大时,图形越突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
一般来说,图形是主题,背景是衬托,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然而,理解视觉图底原理时,我们不能把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绝对化,而是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两者的关系。在观察一些两难图形或是一些模糊不稳定的图形时,人们对于单一的图形在知觉上会产生多种可能。如图2 所示,当我们关注黑色背景时,会看到穿着男士穿着皮鞋的下半部分;当我们关注于白色部分时,会看到穿着西装的男士的上半身。因此,在讨论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时,我们不能忽略背景的重要性,要把它与图形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看待。
3 “图-底”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视知觉图底理论中“图-底”的关系可知,人的视觉通道处理信息时会主观能动地将图与底进行对比。详细来说,对比是指色彩明暗、形状、质感等的量及质相反,或者非常不同的要素排列在一起形成的相互构成对照关系以突显各自的特征[3]。那么联系至产品的设计中,部件形状的大小、宽窄对比;色彩的明暗、浓度对比;线条的曲直、长短对比;部件位置的上下、高低对比;材质的光滑、粗糙对比。诸如此类的对比因素,都会影响“图-底”分离,从而影响人视知觉的判断。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产品中影响“图-底”分离的因素。
3.1 相对大小
大小对比是影响“图——底”关系的因素之一,产品造型的大小对比能够使产品造型更加生动活泼,具有灵动感和空间感。在一定条件下,面积相对较小的部分总是被人默认为“图”,而面积相对较大的部分被看作“底”。以九阳的空气炸锅为例,如图3,空气炸锅的锅身主体为大面积的白色,相对于整个锅而言,面积是较大的,人视觉通道识别时会自觉地把大面积的过甚默认为“底”;而锅身的手柄和旋钮为局部的金色,面积相对较小,且局部排布具有规律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图”。
由图4 相对面积大小与“图-底”的易辨认度图表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产品的各部分造型的相对面积越大,其与整个产品主体的“图-底”关系越明显,那么人眼视觉上就越容易辨认。所以,在产品设计中,相对面积越大的部件设计师越要精心设计。大的部件造型元素本身就很容易抓住人的视觉焦点,当其造型元素足够高端大气、有张力时,消费者视觉上就也容易被其吸引,从而大脑知觉会激发购买欲,刺激消费。
3.2 色彩的对比
色彩对比时处理图底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同一产品上的色彩相互对比,有的有前进感,有的有后退感。在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进行区域划分,但是部件之间的层级关系要与色彩相匹配。一般来说,颜色越鲜艳,明度越高,越容易引起人知觉的注意。如图5 所示,相同的皮质座椅不同的颜色,人第一眼扫上去,右边黄色比右边浅灰色看上去更加抢眼,究其根本,还是色彩的对比。首先,黄色比灰色明度更高,在相同的背景中,黄色的座椅主体与背景对比明显,其座椅明亮的色彩就确定了其主体地位。而浅灰色的另一个座椅,其座椅与背景颜色几乎属于相似色,相比较来说,座椅与背景的“图-底”关系就没有黄色来的那么明显。
总之,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要适当对不同部件区域进行色彩的对比,恰如其分的色彩处理,可以打造产品的空间视觉层次,使造型的图底关系更加鲜明。但是在使用色彩对比打造“图-底”关系时要充分注意整体造型的和谐,避免大量使用高强度的对比,以免引起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3]。另外,同模块的色彩使用最多不能超过4 种,否则会造成人视觉辨认的困难。
3.3 封闭图形
在设计心理学中,刺激物轮廓封闭或者区域封闭时容易成为人知觉的对象。例图13 由一个圆形和一个五角星组成,五角星的轮廓以内的部分是封闭的,被看做图形,但五角星轮廓以外的部分被看做“底”。这就是封闭图形的原理。
我们把封闭图形原理联系至产品的设计中去,以轩逸汽车为例,将轩逸汽车的前脸的二维图片分离成图形和背景形式的视觉元素,其主要包括的图形是挡风玻璃、大灯和示宽灯、下近气与散热格栅、车标、进气格栅、下进气口、后视镜,背景就是汽车前脸的车盖。如图7,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轩逸汽车的前脸中容易被人的视觉所感知的图形都是趋于封闭或者是封闭的。人的视知觉在观察汽车前脸造型时,总是会主观能动地去寻找最稳定、统一的或者是趋于一定空间秩序的图形??[4]。因此,汽车前脸造型中形状趋于封闭的部件在车盖的背景衬托下,越容易跳脱出来,成为人们视觉关注的重点。
经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图-底”关系在产品的设计中应用广泛,产品各组成之间的部分对比形成了产品主要的“图-底”关系,并且这种“图-底”关系相对稳定,基本不会出现“图底转换”的情况。影响产品外观造型“图-底”关系的因素如下:第一,相对面积的大小,产品各部分零件的相对面积越大,其与整个产品外观造型的“图-底”关系越明显,那么人眼视觉上就越容易辨认。第二,色彩的对比,部件与整体色彩对比越明显,“图-底”关系越明显。第三,封闭图形,前脸部件封闭图形越明显,越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4 总结
本文以视知觉图底理论为基础,将产品造型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刻阐述了视知觉的定义,探讨了视知觉图底的相关原理,明晰了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将视知觉图底原理联系至产品造型的设计之中,分析了视知觉图底理论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归纳了影响产品设计的“图-底”关系因素有:(1)相对面积的大小(2)色彩的对比(3)图形的封闭性。总之,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技术差别不再是同类产品品牌竞争的重中之重,产品的外观造型的设计会是今后品牌竞争的主要方式。而产品的外形设计影响着整个产品的整体视觉效果,所以,当代设计师需要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运用视知觉图底原理,把握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图-底”关系,塑造出更加契合消费者视知觉特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