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创业决策的影响

2022-03-17叶美婷米运生杨学儒

南方农村 2022年1期

叶美婷 米运生 杨学儒

摘   要:本文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这一制度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构建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农合可以通过对家庭医疗支出产生影响进而对创业决策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新农合还可以降低风险厌恶对创业决策的负向影响。最后,为了减轻样本选择问题,本文进一步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进行验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创业决策的处理效应在1%的水平下显著,由此可见,本文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创业决策;医疗支出;风险厌恶;倾向得分匹配

中图分类号:C934;F8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2)01-0048-08

一、前言

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提到,创新创业事业会带来正向且美好的结果。中共十九大提出创新创业引领社会发展,鼓励与支持各社会主体进行创业。创业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进行创业能够在岗位需求较少的农村地区自我创造岗位,有效地解决个人就业难题。创业活动是一项事先进行投资且未来收益的不确定较高的活动。有效的风险分担制度可以使得创业群体共担风险,改变其风险态度,进而改变创业决策与行为。由于创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是既可能获得收益也有可能产生损失的投机风险,因此有关创业风险的保险险种并未在保险行业受到关注与推广。某些不是以分担创业风险作为靶向的风险分担制度与创业活动虽无直接相关,但其可能会影响潜在创业者的行为与风险态度,进而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刘世爱等研究了养老保险与家庭创业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显著促进了家庭创业[1]。与养老保险相比,医疗保险的保费较低,对家庭收入水平要求较低,因此无法从收入水平解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医疗保险是否对创业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有益于拓展有关创业制度保障的研究以及深化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以进行制度改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医疗保险制度。政府于2002年通过颁布了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新农合在全国进行了试点,直至2010年在农村地区基本实现覆盖。

新农合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促进农民信贷的获得[2];降低了居民对未来的风险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了家庭的消费支出。医疗保险制度可为创业者与创业者家人提供大病医疗保障,大大降低大病发生时所要负担的医疗费用,缓解其担心资金过多投入创业活动后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大额医疗支出的顾虑,改变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收入的提高和信贷获得难度的降低这两个途径从资金来源的方面促进了创业,居民的风险预期的降低则是从风险态度的方面促进了创业。

新农合带来的间接经济影响对于创业有正向促进作用,新农合这一制度本身是否对于创业决策产生影响值得探讨,对影响创业决策的外部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对学术界与政策层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新型农村医疗保障系统是政府引导,个人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这一制度推出以来,有关这一制度的研究陆续出现。

相较于旧农合,新农合更侧重于大病统筹,缓解了农村地区人们“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因病致贫”的境况[3]。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带来了医疗费用以高于同期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不断攀升,刺激了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大幅增长[4]。直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卫生支出已达1412.21元[3,5]。

郑适等(2017)提出新农合的实施促进了农民身心健康的改善[6]。参保中某些因素对于健康的改善效应有所不同,如参合时长、是否大病医疗报销是正向影响因素,而有医疗报销上限则不利于参合者身心健康的改善。除此之外,新农合还会影响居民食品的摄入,参加新农合会增加当期营养物质的摄入[7]。

新农合除了对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作用,还会带来一些有关经济效益的间接作用。赵思诚等(2019)提出新农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对于土地产出率没有显著影响,新农合有利于农民增收,但不会增产[2]。此外,新农合对于女性的劳动供给率与农村女性农业劳动时长有正向影响,对农村女性有偿市场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长具有负向影响[8]。农村居民资金来源少,信用确认难,从而导致了农民信用贷款获得较难,这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原因之一,而新农合降低了农民信贷获得的难度[2]。农民参加新农合有促进消费的作用,新农合的实施减轻了家庭的医疗负担,降低了人们的风险预期,减少了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刺激了当期消费;且医疗补偿比例越高,非医疗支出就越高[9]。农民参加新农合会增加家庭的生产性投入[9]。短期健康人力资本水平会受到新农合的正向影响,但新农合对于长期健康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则效用微弱,且健康人力资本不再是农村居民从农业转向非农就业的限制[10]。

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创业环境是学术界和政策层都十分关心的研究主题,Kostova(1997)提出了一种三维度“国家制度框架”,用以阐释创业的制度环境[11]。Lim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制度环境会通过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安排和创业意愿认知,进而对创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12]。既有研究表明,与创新创业直接有关的政策(如《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通过为创业者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排除创业中的障碍、降低创业的难度以促进创新创业,且已达到了初步的政策效果[13]。税收制度通过税率、减免税和纳税期限三个方面影响创新创业[14]。除了目的明確的创新创业政策,其余政策制度(如医疗保障制度)是否会对创业产生影响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把握对创业有显著影响的政策制度,有效促进创新创业。

学术界对新农合带来的间接经济研究发现,一方面,新农合可降低居民的风险预期。而创业作为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自对创业研究以来,风险倾向作为最早被识别出来的创业者特质一直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新农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风险,医疗支出风险与创业风险是家庭中创业时会面临的其中两项风险,每一家庭所能承受的风险是有限的,当医疗支出风险降低时,家庭可以承担其他风险能力相应会增强,即所能承担的创业风险也会更多,其会更愿意从事创业活动。当家庭参合时,家庭中成员的医疗支出水平得到一定保障,对于创业挪用大额资金致使无法支付大额医疗支出的可能性降低,人们对于未来医疗支出的预期降低,风险态度会相应发生改变,且有相关研究表明风险倾向与态度对创业决策有显著影响。

另一方面,参加新农合还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收入提高可为创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此外,新农合可以降低信贷获得的难度,而缺乏创业资本是制约创业的重要因素,信贷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创业难度。

再者,短期健康人力资本水平会受到新农合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是创业活动关键要素,对于人力资本的改善可为创业提供资源。创业本身是一个非常高压耗费劳动力的活动,对于身体素质即劳动力这一要素要求较高,且较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而新农合作为医疗保障制度,能为创业者提供有力且实质的保障。新农合对资金和资金来源、风险态度与境况、人力资本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对创业有刺激与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新农合与创业决策间的关系。由此提出假说1:

假说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会显著促进居民进行创业。

参加新农合带来直接的效应是可以共同分担大病医疗支出,减少某个个体对于大病医疗的支出,减轻居民医疗支出负担。在总支出中,医疗支出作为一项调整幅度与空间较小的一项支出,居民对其往往是被动接受,其占比决定了家庭中其他支出的水平。大病醫疗支出共担使得原占家庭支出比例非常高的医疗支出在总支出的比例大幅降低,使得收入与资金可用于其他渠道,用于创业投资也是一种选择。由此提出假说2:

假说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通过医疗支出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

新农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风险,医疗支出风险与创业风险是家庭中创业时会面临的其中两项风险,每一家庭所能承受的风险是有限的,当医疗支出风险降低时,家庭可以承担其他风险能力相应会增强,即所能承担的创业风险也会更多,其会更愿意从事创业活动。当家庭参合时,家庭中成员的医疗支出水平得到一定保障,对于创业挪用大额资金致使无法支付大额医疗支出的可能性降低,人们对于未来大额医疗支出的预期降低,风险态度会相应发生改变,且有相关研究表明风险倾向与态度对创业决策有显著影响。创业作为需要大额资金投入与风险较高的经济活动,资金和风险境况与偏好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5,16]。因此,提出某一风险厌恶程度确定的成员参加新农合时,创业的可能性相较于未参合时更高了。由此,提出假说3:

假说3:即农合缓解了风险厌恶对于创业决策的抑制作用。

有关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王静等(2011)提出家庭人口数量、学历、创业启动资金来源等因素对创业决策有显著影响[16]。杨其静和王宇锋(2010)提到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态度都对创业决策有显著的影响[15]。家庭财富对于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17]。此外,赵西华和周曙东(2006)指出创业环境会影响创业,且缺少政策支持与缺乏创业资本是制约创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8]。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7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该数据覆盖了全国29个省份,355个县,1428个村(居)委会,样本规模为40011户。它涵盖了被调查者所在地区、省份、市县等区位信息,家庭的收入、资产、人口数等家庭总体情况信息,涵盖了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家庭成员参保信息,涵盖了家庭成员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身份、风险偏好等个人信息。

(二)变量定义与统计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创业决策的影响这一研究问题中,解释变量为“居民是否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新农合则赋值为1,没有参加新农合则赋值为0。

被解释变量为家庭有无进行创业,家庭有创业行为则赋值为1,没有创业行为则赋值为0。

家庭人口总数、家庭人均医疗支出、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是否已婚、户主风险厌恶程度、地区等变量会影响创业决策,因此在本文所研究的问题,需要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加入研究问题的模型中[15,16,17]。各个变量的定义详见表1。

该样本中,人均医疗支出为3328元,人均医疗支出超过3000元家庭占比0.2372。医疗支出是影响着整个家庭总体经济状况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其可能会成为需要资本投入的创业的一个制约因素,通过参加保险,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险,可以减缓家庭中的医疗支出压力,使其的资金有更大的使用自由度,进而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否会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进行研究。各个变量的总体情况简要统计与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2。

四、回归分析与结果

(一)分析方法与步骤

本文利用stata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新农合与家庭创业间的关系,分析方法是逐步多元回归分析。首先对新农合对于创业决策是否有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假说1。然后,分析新农合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深入分析新农合是否可以通过对人均医疗支出产生影响,进而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此外,研究参加新农合是否可以缓解风险厌恶对于创业决策的抑制作用。

本文中被解释变量是一个二元变量,因此对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参照王询等(2018)对创业的研究[19],对研究建立的模型如下:

Prob(entrepr=1)=Φ(α1+β1ins+γ1Xi+e1)    (1)

aill=α2+β2ins+γ2Xi+e2                 (2)

Prob(entrepr=1)=Φ(α3+β3ins+δ1aill+γ3Xi+e3)(3)

其中,entrepr表示样本的被解释变量是否创业,ins表示解释变量是否参加新农合,aill表示家庭医疗支出,Xi表示控制变量如户主年龄、性别等,α1、α2、α3分别表示常数项,β1、β2、β3、δ1分别表示估计参数,e1、e2、e3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基准回归结果

分析结果如表3。回归结果显示,在全样本中,解释变量“是否参加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正向影響,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假说1得到验证。相对于未参加新农合的家庭,参加了新农合的家庭有创业行为、进行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增加了6.2%。

参加新农合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影响,由于新农合主要是面向农村户口的人群的大病医疗保险,因此将全样本分成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分别进行probit回归。如表3所示,在农村地区,相较于未参加新农合的家庭,参加了新农合的家庭有创业行为的可能性提高了1.5%;在城镇地区,相较于未参加新农合的家庭,参加了新农合家庭有创业行为的可能性提高了10.6%。对比而言,新农合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在城镇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农村地区。创业需要一定的资本与条件,城镇地区资本的获取较易且城镇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创业的隐形门槛较低,因此对于城镇地区总体而言,创业难度没有农村地区高。新农合这一大病医疗保障在城镇地区对于创业决策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

(三)作用机制分析

1. 新农合、医疗支出与创业决策:中介效应分析

参加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原因分析,研究作用机制。从既往对于新农合的研究来看,医疗支出在家庭作为一项变动能力较弱的支出,居民对其往往是被动接受,对其的支配能力较弱。新农合对于大病医疗费用有较大的分担能力,对家庭医疗支出产生影响,可降低家庭医疗支出水平和未来医疗支出风险水平。家庭总收入中用于医疗支出的份额越大,收入与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的份额便会越小。新农合可降低家庭医疗支出,可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其他方面,如创业投资。假说2提出新农合通过对家庭人均医疗支出进而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即家庭人均医疗支出是该作用机制中的中介变量。

接下来,文章将对该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表4中的(1)列代表着模型中的方程(1)。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4中(2)列代表着模型中的方程(2),将是否参加新农合作为解释变量,家庭人均医疗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农合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家庭人均医疗支出有负向影响,即参加新农合可以减少家庭的医疗支出,减轻家庭的医疗负担。将是否参加新农合与家庭人均医疗支出同时纳入模型即模型中的方程(3),分析结果如表中列(3)所示,新农合的系数显著为正,人均医疗支出的系数显著为负即医疗支出对创业决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结果表明“家庭人均医疗支出”在新农合对创业决策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新农合可通过降低家庭医疗支出,进而对创业决策产生促进作用。相较于未参合,参加新农合对于创业的可能性约提高6.1%。假说2得到验证。

2. 新农合、风险厌恶与创业决策:调节效应分析

Rosenbaum(2004)使用美国退休与健康调查(HRS)的数据与Cardaketal.(2008)用澳大利亚的数据对健康状况与风险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对居民风险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存在负向影响,而健康状况不佳的人由于风险增加而持有的风险资产较少[20,21]。医疗保险能够降低与健康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与未来医疗支出风险,降低人们对于风险的未来预期,使得人们更愿意从事类似创业的高风险工作,从而实现缓解风险厌恶对于创业决策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医疗保险能够缓解创业所受到来自于风险厌恶的制约作用。加入是否参合新农合与风险态度的交互项“是否参加新农合*风险态度)进行研究。回归结果如“表5”调节效应分析”所示,风险厌恶程度的系数显著为正,“风险厌恶程度”与是否参加新农合的系数也显著为正,在1%的水平下显著,假说3得到验证,说明参加新农合促进风险厌恶程度的承受能力的增强,减缓了风险厌恶对于创业决策的抑制作用。

五、稳健性检验

由于是否参加新农合是个人选择行为,且不能受人为控制,且受到如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随机试验,将人群随机限制其必须参加新农与与一定不能参加新农合是一件荒唐与无法实现的事。因此,调查中的样本是否参加新农合会存在样本选择的问题,得到的结果的可靠性会降低。因此有必要进行稳健性检验。

(一)检验方法

本文将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来减轻样本选择问题。在本例中,对于参加了新农合某个样本,在未参加新农合的群体中找到一个与其相似的样本,其中一个实验,另一个个体控制,形成对比,得出对比效应。通过PSM来减轻样本选择问题,其有一定前提,分别有两个假设,分别是“条件独立假设”和“共同支撑假设”。前者要求处理变量独立于随机扰动项,对于协变量的研究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协变量的选择需要较为合理,参照以往文献对新农合的[22],选取了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作为协变量对处理变量进行logit回归。后者要求控制组和处理组两个子样本存在重叠,它保证了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倾向得分取值范围有相同的部分(common support)。在本例中,如“表6  倾向得分的共同取值范围”所示大多数观测数据在共同取值范围内(on support),损失了较少样本,较好地满足了共同支撑假设。

(二)检验结果分析

对于政策制定者,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T)更为重要,它衡量了项目参与者的毛收益,即本例中参加新农合对创业决策带来的毛收益。ATT假设了项目参与者没有参与该项目时的效应,再将其与现今参与了该项目的效应进行对比,得出对比效应,即参加项目的毛收益。观察“表7  处理效应”中ATT即“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相较于控制组,实验组新农合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提高了,相较于未参加新农合,参加了新农合创业的可能性增加了4.51%,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假说1得到验证。

(三)平衡性检验

使用pstest考察匹配结果是否较好地平衡了数据。如“表8  平衡性检验”显示,匹配后所有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小于10%。对比匹配前结果,所有变量的变准化偏差大幅缩小,说明匹配效果较好; 部分t检验结果不拒绝处理组与控制组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

六、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未参合的家庭,参合家庭创业的可能性提高了6%。在新农合对创业决策有正向影响的作用机制上指出了新农合可通过降低“医疗支出”促进创业,新农合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作用机制中的调节效应,即新农合可以缓解风险厌恶对于创业决策的抑制作用。与以往对于“新农合对自主创业的影响”的相比较,二者都得出了新农合与创业决策正相关的研究结论。不同之处在于,在此基础上,有既往研究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了新农合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至少持续超过1年,且指出非正式制度(如宗族)与新农合的保险效应存在替代关系,本文则是指出了作用机制中“医疗支出”的中介效应与“风险厌恶”这一调节效应。

“万众创业,大众创业”是我国2015年提出的一项政策,相关学者明确提出“创新性”活动更利于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因此对于对创新创业决策有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发展道路,持续加强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本文证实了新农合对于创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表明无论是出于卫生健康的基本保障需求,还是新农合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持续进行和改善新农合这一政策制度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对管理层的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业行为与决策的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有关创业环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文献十分丰富,既有研究表明创业政策环境是制约当今农业创业的因素之一,且如今与创新创业直接相关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为“万众创业、大众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与促进了创业活动的发展。本文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析与创业无直接相关影响的政策制度对创业的影响,丰富了有关创业的制度环境研究,对于学术研究做出了微小的贡献。但本文对于新农合这一政策制度如何对创业决策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全面与深入,这或许可以在后续加深该方面的研究。另一局限则是对于样本选择问题,本文中只使用了一种方法进行稳健型检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更佳。

参考文献:

[1] 刘世爱,张奇林.养老保险对家庭创业的影响及機制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 J ].社会保障研究,2020(05):29-38.

[2] 赵思诚,杨青,许庆.社会保障、信贷获得与农业生产——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证据[ J ].财经研究,2019,45(11):45-56+125.

[3] 李全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历程及发展方向[ J ].中国国情国力,2018(09):42-45.

[4] 高洪洋,胡小平,王彦方.中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因素[ J ].财经科学,2016(02):82-92.

[5] 赵为民.新农合大病保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吗?[ J ].财经研究,2020,46(01):141-154.

[6] 郑适,周海文,周永刚,等.“新农合”改善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了吗?——来自苏鲁皖豫四省的经验证据[ J ].中国软科学,2017(01):139-149.

[7] 马双,臧文斌,甘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分析[ J ].经济学(季刊),2011,10(01):249-270.

[8] 张曌,杨兴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07):490-495.

[9] 金露,曲秉春,李盛基.社会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06):94-102.

[10] 王翌秋,刘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的影响[ J ].中国农村经济,2016(11):68-81.

[11] Kosovar,T.Country Institutional Profiles:Concept and Measurement[M].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1997:180-189

[12] Lim K,MORSE A,MITCHELL K,et 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s: A Comparative Business Systems Perspective[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0,34(03):491-516.

[13] 唐超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 J ].金融经济,2018(02):20-21.

[14] 陈少芬.税收制度对创新创业的影响路径分析[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8):90-92.

[15] 杨其静,王宇锋.个人禀赋、制度环境与创业决策:一个实证研究[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1):68-73.

[16] 王静,韩冰宇,韩宏华.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常州市71名农民创业者的调查[ J ].人力资源管理,2011(02):124-126.

[17] 琚琼.家庭财富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2018年CFPS数据的研究[ J ].财经问题研究,2020(03):66-74.

[18] 赵西华,周曙东.农民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J ].江海学刊,2006(01):217-222.

[19] 王询,岳园园,朱晨.非认知能力与创业——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分析[ J ].财经论丛,2018(11):13-21.

[20] Rosenbaum P,Rubin D.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 J ].Biometrika,1983,70(01):41-55.

[21] Cardak B A,Wilkins R.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Risky Asset Holdings: Australian Evidence on Background Risk And Other Factors[ J ].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8,33(05):850-860.

[22] 林晓珊,蔡键.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减负效果——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05):8-15.

(责任编辑:李韵婷)

The Impact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o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

YE Mei-ting,MI Yun-sheng,YANG Xue-r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NCMS) system o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Using the data of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 this paper constructs probit model for empirical analysis, and studies this probl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NCM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In addition, NCMS can als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isk aversion o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Finally,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sample selection, this paper further uses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for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ing effect of NCMS o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of 1%. Therefor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estimation result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Medical Expenditure;Risk Aversion;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2019ZDA115);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资助立项项目“福利救济能否降低贫困户的信贷违约风险——来自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证据”(pdjh2020a0088)。

作者简介:叶美婷,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米运生,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杨学儒(通讯作者),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创业与家族企业。

249850118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