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构建育人新格局的策略探析

2022-03-17叶耀全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

叶耀全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回归育人主阵地,因此,学校应当对现有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和理念进行更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履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职责。本文首先分析“双减”政策的颁布背景及颁布意义,其次阐述“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所面临的办学挑战,最后提出“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构建育人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并作出总结。

【关键词】“双减”政策;颁布意义;实际挑战;具体举措

一、“双减”政策的颁布背景及主要意义

我国政府出台“双减”政策是为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第一,“双减”政策的颁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童年都是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最美好的时期,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但是,现如今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让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童年的美好时光,所以也就难以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繁重的学业压力极大地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权利或者开展其它实践活动的权利,更很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童年的阴影。因此,从学生的健康成长角度来说,“双减”政策的颁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们的学业负担,为他们营造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促进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双减”政策的颁布有利于减轻家长的教育负担。学生学业负担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对他们自身产生重要的影响,更会给学生家长带来许多困扰。首先,学生家长也需要承受来自学校的作业负担。比如,学校要求家长批改学生的作业、要求家长跟学生一起背诵课文。从工作划分的角度来说,这些内容本应由学校教师负责,但由于作業的数量比较多,学生家长不得不和孩子一起学、读,与孩子共同完成作业。此举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实际学习状况,但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花费了家长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可能影响家校双方之间的关系。其次,繁重的学业负担也意味着学生家长必然要支出高昂的校外辅导教育费用。根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有接近一半的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所花费的费用能够占到家庭总费用的20%-30%。而且,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又搞夸大宣传和饥饿营销,挑拨家长的焦虑情绪,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第三,“双减”政策的颁布有利于“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回归。“育人为本”不仅是教育的本质,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初心。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开始暴露了过度资本商业化的问题,学生们变成了交易的“商品”。这种商业化运作将极大地影响“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传播。而且很多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以流水线式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学生成了学校“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机械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显而易见,这与教育的本质和初心相违背。实际上,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实现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初心,纠正不健全的教育理念,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才是正确选择。

二、“双减”政策下学校所面临的办学挑战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挑战

综合来看,近年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市场化运作虽然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它们所提供的个性化辅导也是重要的驱动力量。之所以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因为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状况,并且不同学生在同一个时期也会有着不同的学习状况,而借助校外辅导机构则能够很好地匹配自身现阶段实际学习需求,甚至还有一些校外辅导机构会提供专门化与量身定做式的学习指导计划。我国政府颁布“双减”政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压力,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开展教育工作。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绝大多数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都进行了整改。所以,如何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学校教育在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

(二)实现教育资源科学供给与配置的挑战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全力提升学校课后辅导工作的开展效果和开展质量。比如,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等,同时也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多组织课后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乐于并且愿意接受教育。而所有的这些要求就会对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发出挑战。

由“双减”政策而衍生出来的课后服务,需要学校额外投入资金和人力。比如,学校需要成立学生课后服务团队、建立客户活动场所、配备客户活动器械和制订课后服务方案等。而对于学校来说,怎样能够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有效地供给教学资源,保障课后服务活动的质量是摆在面前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学校来说,现有教育资源本就不富裕,因此,科学配置和灵活运用资源才是关键。

(三)推动高水平家校社合作的挑战

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作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第一,类似于学生家长帮学生改作业或者陪学生背课文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家长就不需要关心学生的教育,反而学生家长更应当要主动转变教育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主动配合学校开展的教育工作。校外社会培训机构虽然受到了限制,(下转第35版)    (上接第34版)但是校外社会教育却一直存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以校外培训机构为代表的社会教育仍然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上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为教学主体,应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社会教育力量的协助。

三、“双减”政策下学校构建育人新格局的主要举措

“双减”政策的颁布既给学校构建新型育人格局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因此,学校应当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转变教育管理观念,采取有效的教育管理举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有效打造育人新格局。

(一)切实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教育管理观念是调整教育行为的思想要素。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必然要以科学全面的教育观念为引导。未来,学校应当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本质。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虽然让全社会中的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但是学校应当要坚守责任底线,明确教育的重要目标,自觉抵制以商业化和盈利性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行为;未来,学校应当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及时纠正在开展育人教育工作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思想道路偏差问题,及时扭转以分数为主要考核标准的教学评价观念,坚决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而换取学业成绩上的增长;未来,学校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积极调整“题海战术”的教育观念,应用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未来,学校要时刻遵守教育规律,坚持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规律,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及时纠正和有效解决在开展教育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始终处在科学正确价值观念的氛围中开展学习。

(二)整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原先可能是由校外辅导机构负责的教育任务要转嫁到学校教师的身上,让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学校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未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教学宗旨,综合考量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以科学设计的原则为准绳,追求精而优,不追求数量而追求质量。在有效控制课后作业总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作业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想。未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始终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探究式教学与合作式教学,提升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三)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学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激发自身的办学活力,不断提高自身辦学效率,不断提升育人教育质量,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观念提供重要帮助。第一,“双减”政策对于学校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围绕这一问题,学校应当要解决自身在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时所面临的资源供给和资源配置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增加总体的资源供给,但同时另一方面也要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第二,要有效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未来,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着力打造符合科学办学理念及有效课后育人体系的教育框架。第三,要有效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学校应当要始终强调“把课堂还给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让教师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些其它方面的工作内容要尽量减少或者消除,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四)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育人体系的应用效果取决于各方的努力程度。第一,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当承担起主要责任,主动协调、积极统筹校内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为打造良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辅助力量,也不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和“甩手掌柜”的身份来看待教育,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围绕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系统科学地开展家长教育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提供关键的帮助。第三,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效发挥社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属于必然选择。未来应当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教育服务平台,用好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好社会教育工作。而且也要正确看待社会培训机构在非学科教育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科学引导社会教育资源以更恰当的方式流动,提高社会教育资源的应用率。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及全社会关切教育的重要体现,传递着我国政府着力打造高水平良好教育生态的决心。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既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双减”的相关政策,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指示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尹淑桂.高职“体育思政”全方位、立体化、交互式育人新格局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1):82-87.

[2]杨曼丽,张吾龙,胡德刚等.“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J].体育学研究,2022:1-16.

[3]姜丽莉,谭琳.“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阶段及建设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4):30-33.

[4]金昌福,权孟德.“七有工程”全场域育人模式为“双减”政策赋能[J].教育科学论坛,2022(2):21-23.

[5]缪剑峰.“双减”之下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定位、重点与发展取向[J].福建教育,2022(1):12-14.

[6]付建霖.试论“双减”在我国减负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宜宾学院学报,2022:1-9.

[7]韩秋红.“双减”背景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新样态——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99-101.

责任编辑  罗良英

1117501705207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