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2022-03-16任冠青
任冠青
继话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冲上微博热搜之后,有关“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的话题,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列举自己最想吐槽的专家观点,“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建议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专家建议通勤不要超過两小时”等观点均榜上有名。
文本解读
角度一:既然进入公共领域,针对社会议题建言,就必须秉持基本的共情,对社会现实有冷静、客观的体认。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难点在哪里,应该着重在哪个层面发力,公共政策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否则,就容易隔靴搔痒,甚至说出一些让人“接受无能”的“正确的废话”。
角度二:年轻人对专家“废话文学”的回怼,其实更多寄寓着一种社会期待:人们希望听到的专家建议,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共情,不是站不住脚的说教和“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冗余言论。
角度三:有些时候,对于自己那些被动“出圈”的言论,一些专家也很无奈。一些媒体出于传播效果的角度,会将内容浓缩成短短的一句或几句话。如此一来,就可能会断章取义。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人出于流量考量,故意把较为耸听的句子拎出来,制造“热搜”话题。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专家的不负责,也会把社会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吐槽和回怼,对问题的真正解决起不到任何作用。对此,还需避免“流量为王”的传播观念。
运用示例
事实上,在专家这个群体中,并不缺乏令公众尊重、崇拜、信服的专家。就像有的法学专家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告诉公众什么事情做了就要面临法律制裁;有的物理学教授能够化身科普达人,向公众讲解“中国天眼”怎么工作、太空中的宇宙射线长啥样……这些专家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除了有“有趣的灵魂”,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专业根基,有坚定的职业操守。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都“闭嘴”,而是希望专家能好好说话——多一些审慎科学,多一些设身处地,多一些人文关怀。(龚先生,中工网)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