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内循环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2022-03-16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主体

冯 海 昱 任 立

(1.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4)

在新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革,为有效应对当今国际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实现我国经济长期持续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发展格局下,经济内循环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主体,在为高等教育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高等教育需要直面经济内循环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发展策略,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与教育的协同发展。

1.经济内循环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战略手段,经济内循环是国内国外双循环中的主体部分。相比国外循环,经济内循环以国内市场作为主阵地,旨在通过刺激市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实现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了实现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内市场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近年来为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经济发展稳定性提出的新指导方针。“经济内循环”在该双循环格局中占据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内循环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但在双循环格局中,不能一味强调内循环建设而忽略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相互作用。

2.经济内循环的学理分析

国内的巨大经济体量是构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1]。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经济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及国内外复杂环境等多重挑战之下,我国2020年经济体量突破了100万亿[2],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经济体量之大且具备韧性。基于这一发展现状,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通过国内的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市场扩张来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3],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与“稳增长”战略一脉相承[4]。复杂的国际环境、激烈的国际竞争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重重考验,特别是新冠疫情下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变,直接影响了经济循环中的外循环。稳定是国家发展、强大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我国多年来一贯强调的“稳增长”战略。经济内循环即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将经济发展主体由国外转移至国内,降低我国经济增长对国外环境的依存度。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有助于减少来自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实现稳增长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稳增长、扩内需是构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起点。

3.经济内循环的特点

经济双循环格局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并非初次出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曾构建以低水平内循环为主导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以外循环为主导的双循环结构应运而生。经济发展格局的选择与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相比前两种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以国内为循环重心

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2015年出台了一系列供给侧改革举措,以期实现国内经济转型、稳定发展。国际局势的复杂化、新冠疫情的冲击等影响因素进一步要求经济循环重心转移至国内。构建经济内循环不是为了“关起门”,而是为了激发国内的经济增长潜能,旨在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5]。供给侧改革必须继续深化,努力实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目标;产业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前沿产业;建设都市圈,积极发挥地区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注重科技创新发展

要想在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形势之下刺激内需的增长及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提升至关重要。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需要核心技术的支撑。将循环重心转移至国内,需要激发国内市场产生更多的内生需求。传统产业需要不断优化结构,开拓新领域;前沿新兴产业需要搭建新模式,建设新业态。无论是传统产业的优化,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做好“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工作,还需要不断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突出内循环对外循环的促进作用

国内巨大的经济体量为构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可能性,有助于降低我国经济发展对国外经济贸易的依赖性。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并不是切割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两者的联系,即内循环并不是一个闭环,而是与外循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通过创新技术、调整产业链结构等方式促进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不仅可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可以优化国内企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在外循环中取得突出成绩。可见,优化内循环是提升外循环的重要基础。

经济内循环不仅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专业结构待优化

产业结构对教育的专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教育专业结构的变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与格局不断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从宏观上看,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结构在不断调整,如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2021年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7%。从微观上看,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各产业内部也在深度上、质量上不断优化,产业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调整,新产业集群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如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4%。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高等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职责,在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对专业结构进行动态优化,以确保可以提供充足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

2.创新教育待加强

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6]这进一步突出了创新在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建构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科学技术的自立自强。“卡脖子”技术问题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唯有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科研事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未来各项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到,要努力推动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更好承担起培养具备创新思想、创新能力、肯钻研、能吃苦的优秀人才的重任。

3.人才需求多样化

在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全国各地区纷纷响应,依据自身区域发展特征调整发展战略。例如,海南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以期增加通过离岛免税等形式拉动境外消费的回流水平;山东积极探索“销售—仓储—物流”一体化路径,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化转型;广西通过尝试搭建跨区域产业链节点,深入融合经济内循环这一新发展格局。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业态新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加以支撑,不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方面,各区域不同的发展特征使得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发展需求需要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加入建设队伍;另一方面,除了高端的科研学术人才,地区发展也需要各类专业型人才。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普通学校及职业学校的同步发展。

为了充分实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职能,在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新形势之下,高等教育需要主动做出调整,寻求发展新策略,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力量。

1.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专业结构的变化,专业结构的调整亦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反作用[7]58。为了满足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需求,高等教育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例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设置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服务业”“养老与托育服务”等行业,增加“采矿”等行业条目。高等学校应实时关注产业行业调整情况,结合实际,对学校自身的专业设置做出调整,删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依据自身情况增设相关专业。

从区域上看,不同区域依据各自的优势产生了不同的人才需求。例如,在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之下,中部地区需要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时期,充分发挥其在地域上的枢纽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消费类产业和现代农业,起到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沿海地区不仅要注重国内循环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升级产业链、搭建都市圈等途径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转型需要来自地方高校的人才支持。基于区域发展需求,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因素。同时,地方高校之间要加强合作,形成高校联盟,通过交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共同发展。对于那些与传统产业相关的专业,学校应及时做出调整,明确专业定位,调整课程体系,融入新知识,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高校的发展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同时加强学校、研究机构等多方的合作力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2.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期,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国际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竞争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进程,培养我国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高等学校可从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前沿的专业知识、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承担着学校课程改革的重任。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在积累过程中是具有外部性的[8]。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深造机会,通过培训等形式增加教师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加大对教师创新技能的锻炼,积极为教师教学提供全方位的平台和技术支持。重视教师创新教育大赛,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等多维度对教师进行考核,保障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方式的启发性、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师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其创新意识的养成。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应从入学这一环节就开始重视。辅导员要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宣传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学院可在学生入学初期增加见习机会,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激发学生在专业上的创新学习热情。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主动增加创新教育相关内容,鼓励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学术竞赛,学校可以依据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知识竞赛,在校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3.坚持人才分类培养

高等教育是承接中等教育之后的一个教育层级,其最基础的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以经济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发展需要不断刺激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还要继续加强国外循环中的竞争实力。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应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人才的分类培养。为了促进国内经济良性循环,需要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下游产业的需求偏向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专门型人才,上游产业则偏向制造方面的专门型人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还需要前沿的高技术型人才加以支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唯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国内市场才能形成经济的高质量循环。

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教育阶段,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持有对现存成果的批判态度,才能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实现新突破。因此,在创新思维培养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在创新能力方面,教师要多尝试开放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提升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校应瞄准前沿领域,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高职教育领域,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校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其次,学校应继续坚持“双导师制”“学徒制”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学校应努力营造工匠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工匠意识,将专业领域知识的钻研、探索落到实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主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