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四个维度
——以红旗渠工程为例

2022-03-16陆淑敏侯晓放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修渠林县红旗渠

陆淑敏,侯晓放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英国政治学家格雷厄姆·沃拉斯在《政治中的人性》一书中首次提出“政党形象”的概念,即被选民或投票人所需要的“一样更简单和更永久性的东西,这样东西要能够被爱和被信任,而且能够在连续进行的选举中被认出是以前爱过和信任过的同一样东西”[1]。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其良好政党形象的塑造,不是为了获得选举的胜利,而是基于自身历史使命的驱动。因而国内学者对政党形象的研究超越了选举和投票的层面,也更为综合和系统,总体包括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突出政党形象的客观存在性,认为政党形象是政党自身情况的客观表现。如王长江认为,“政党形象包含着政党及其活动的所有方面”[2]。另一种倾向则强调公众对政党评价的主观性,将政党形象定义为公众对政党的主观评价和感知。如吴阳松认为,“所谓党的形象,就是指民众以政党的理念、纲领、行为及党员风貌等客观要素为基础而形成的对政党相对稳定的评价认知与总体印象”[3]。

政党及其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公众主观性的评价认知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政党的实践活动是客观存在,也是政党形象形成的基础。公众评价虽因客观存在的暴露程度及其感知差异而在主观层面上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仍是围绕政党实践活动的客观效果形成的印记。正如没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就不会有党在人民群众中所树立起的持久的光辉形象。进而,这种产生于过去对政党行为表现的评价和认知会形成情感记忆作用于未来,并在新的情境下被唤醒,作用于民众,促成其对政党的态度和行为的预期。对于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利于增强党内成员的凝聚力和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和信任,进而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友好的环境和支持的氛围,减少执政成本,并产生正的外部效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和社会的稳定;反之,民众对政党产生情感上的疏离,难以对政党产生尊重和服从,使得政党处于不被信任的执政环境中,则会导致政党在预期目标完成过程中,增加摩擦性成本,阻碍政党意志的落实和政策的执行,更有甚者威胁到政党的执政地位。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其自身历史使命的实践过程中,展现给外界的精神风貌,以及在此基础上给公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情感记忆,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价值维度,即政党的价值取向,它关系到政党行为实践的选择,是政党形象的根本,起着灵魂和导向的作用;二是作风维度,是政党及其成员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行为特点,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也是直接被公众感知、产生情感记忆的部分;三是能力维度,即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应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所依赖的根本能力;四是绩效维度,即一定时期政党工作行为的结果以及产生的客观影响,而执政过程中所创造的实实在在的业绩则是政党形象最坚实的载体。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其深层密码潜藏在平凡的细节中,因此,解剖一只具有代表性的“麻雀”往往更有深刻的意义。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一个辉煌篇章。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以林县(今林州市)县委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展现出了良好的政党形象,而这种良好的形象也发挥了取得民众信任、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此为例,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四个维度展现政党的形象塑造及其作用的发挥,为新时代政党形象建设提供启发和经验借鉴。

一、价值维度:永远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为了谁的问题,是任何政党都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红旗渠工程从酝酿到修建的全过程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永远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

(一)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赤子之心。“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与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都将兴修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林县的红旗渠便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兴修水利的浓厚氛围下完成的感天动地的壮举。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林县,地势复杂,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水土流失严重,常年水源奇缺,缺水曾给林县人民带来无穷的苦难。据新中国成立初的统计,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需要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个村,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94个村,跑5~10公里吃水的有30个村,跑10~20公里吃水的有2个村。全县每年因远道挑水而误工就达480万个,接近农业总投工的1/3。因为缺水,整个县到处是荒山秃岭,种不保收,大量乡民含泪离开故土到异乡谋生存。此外,缺水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包括恶劣的卫生条件,地方病、传染病时有发生;文化水平的极端落后,能上学的人微乎其微,甚至整个村庄几乎都是文盲。可以说,“由于一直缺水,修渠引水是当时群众最渴望的事”[5]。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县委便以解决水的问题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的“喝水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县人民大修水利工程。1959年底,全县已经建成了中小型渠道1364条,水库36座,大大改善了林县缺水的状况。然而,1959年的一场大旱,让林县许多农民又过上了翻山越岭挑水的日子。人民的福祉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人民摆脱苦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面貌。打水井解决不了地下不给水的问题;打旱井蓄水,解决不了天上不给水的问题;修水渠解决不了河里没水引的问题。为了永久性确保人畜吃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问题,县委酝酿出省外引水修建红旗渠的宏伟构想。整个修渠过程面临的难以想象的艰辛,然而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激励着林县县委领导全县群众将引水工程进行到底,最终苦战十年,成功修建了被誉为“水上长城”的红旗渠,彻底解决了历朝历代没有解决的难题。

(二)坚定不移的担当精神

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是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种直面困难和挑战的抉择,是抉择后积极的准备、果敢的行动和负责到底的勇气。

修建红旗渠是一项想前人所未想、干前人所未干的伟大事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空前的。首先,这个方案需要从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凿出水渠,工程浩大,对技术和施工的要求极高,而彼时的林县仅有水利技术人员28人,缺少现代化的设备,难以支撑技术和施工上的要求。其次,红旗渠工程需要从山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如何进行省外沟通协调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最重要的是,当时新中国恰逢国际形势严峻、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资金、物资极度匮乏,粮食供应不足,人民生活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动员数万名群众修渠难度可想而知,“是等条件好了再修渠引水,还是迎难而上创造条件劈山修渠引水,这确实是摆在县委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6]。面对重重苦难,县委却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决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建设好林县决不罢休。面对着资金不足、物资紧缺、粮食供应不足等难题,林县干部便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利用微薄的人力物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物资。修渠的十年时间里,有81名干部和群众献出生命,但林县干部和群众没有因此而退缩。正是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担当精神才得以最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改变一切不利条件,确保工程顺利竣工。

二、作风维度: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榜样型政党

党的作风是党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呈现,良好的作风是党重要的政治优势和精神力量。红旗渠工程建造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一个榜样型政党的形象引领民众。

(一)调查研究的严谨作风

红旗渠能否成功修建,其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县委书记杨贵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萌生境外引水的想法之后,县委便成立三个调查组,前往外县开展调研,寻找稳定水源。经过实地考察,在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县委选择了发源于山西的浊漳河。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浊漳河水源丰富稳定,能有效解决林县的工、农业用水问题;二是距离近,浊漳河位于林县的相邻县域,引水距离短,能有效减少工程量,同时减少引水过程的浪费。为了制定可靠的“引漳入林”方案,县委组织技术人员对引水地点和渠线进行了反复的测量,在反复调查、论证并同山西省委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从侯壁断下至分水岭的方案。

总干渠从渠首到分水岭,全长70多公里,落差却仅有15米,如果没有精确的测量,致使落差增大,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最终就算建成也通不了水,而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条件下,想要在悬崖陡壁上进行精确地测量,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面对严苛地要求和艰苦的条件,测量人员一丝不苟地反复多次测量,最终高精度地完成了渠线测量。整个工程中,县委对修渠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1500公里红旗渠,几乎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向世人证明了共产党人可以将高昂的革命精神与严谨科学的态度相结合,接受挑战,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曾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7]密切联系群众深深地体现在红旗渠工程动员、施工的全过程。为做好红旗渠工程的群众动员工作,林县县委组织调查组分赴各村社,走访请教人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心声,广泛动员群众。群众提出的宝贵意见县委认真倾听、采纳,既增添了决策的科学性,也极大地增加了民众对工程兴建的热情。

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县委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靠群众的聪明才智大搞技术创新和发明,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红旗渠修建时,各级党员干部都参与劳动,身先士卒,奋斗在一线,部分党员干部还成为了技术带头人,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党员干部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群众将党员干部视为榜样,从而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修渠积极性和战斗力。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本就是必然的选择。红旗渠动工之时,共和国正值国际形势严峻、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财政非常紧张,无法为红旗渠修建提供支持。鉴于此,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县委便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设方针,不向国家要钱、要物资,利用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地完成修渠任务。

红旗渠开工之初首先面临着粮食和资金紧张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用玉米芯、红薯秧等制作成代食品使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甚至采集树皮、野草充饥。由于缺少帐篷,修渠的民工有时就住在山崖下、山洞内,甚至露天打铺,睡在没有床、没有房顶的石板上。为解决资金困难,县委在农闲之余,就组织建筑队外出挣钱,仅这一项,就为红旗渠建设提供了1800余万元的资金。他们还变废为宝,派人清理和收集粪便,晒干卖肥料,这项活动也为工程解决了5.76万元资金。“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94%”[8]。在资金、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正是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豪气,苦干十年,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最终完成了“鬼斧神工也难雕”的壮丽作品。

三、能力维度:具有强大能力和本领的政党

能力和本领是成事之基。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以林县县委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彰显了出众的能力、高强的本领,以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始终站在攻坚克难最前线,展现出了一个本领过硬的政党形象。

(一)旺盛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政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红旗渠工程作为前无古人的工程,它的构想、规划与修建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创造力的支撑。境外引水、凿通太行山,各种建筑物的创新设计,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敢想敢干,勇于登攀的创新精神。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和人民的创造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林县党员干部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大搞技术创新和发明,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总干渠到白家庄村西浊河处,指挥部领导、技术人员和修渠工人一起深入现场考察,提出了设计空心坝的方案,解决了总干渠与浊漳河交叉的矛盾,成为当时设计工作中的创举。在总干渠王家庄隧洞开凿中,姚村公社指挥长郭百锁发动民工开展技术革新,制造土罐车,铺上小铁轨,将挖出的土高效地运出村外。在建设一干渠桃园渡工程时,采桑公社指挥长和民工们一起创造了“简易拱架法”,克服了搭脚手架木料短缺等种种困难。在率领民工开凿青年洞时,共产党员岳松栋和民工一起摸索研究创造了“三角炮”“拐弯炮”“瓦岗窑炮”等爆破方法,大大加快了青年洞的开凿速度。这些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高效的组织力

倘若决策不能被有效地组织实施,计划得再周密完好,也不能发挥作用。为完成红旗渠这一艰巨的工程,从开工的那天起,县委便将修渠作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成立红旗渠工程指挥部,书记挂帅,全员行动,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为了动员群众,县委专门发布《引漳入林动员令》,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引漳入林”工程完成后的美好愿景,分析了“引漳入林”工程的五个有利条件,并对前后方的工作做了妥善安排,号召全县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为了彻底改变林县面貌,发扬我们的光荣的伟大的历史传统而勇往直前地战斗”[9]。在任务分配上,县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采取严格的层层包工制和责任制,进而构建起了高效、有序、上下协调、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在后勤保障上,县委实行“全县一盘棋”,全力服务红旗渠建设,县委各部门及各行各业分工协作、同心协力,全力进行支援,为红旗渠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三)强大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与一切不利因素相抗争,从而完成党的任务、实现党的既定目标的能力。红旗渠的建设是一场改变林县人民命运的大决战,其艰辛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役。面对危险,党员干部和群众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知难而进、知险而上,展现出感天动地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在红旗渠工地上,到处都张贴着类似的标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男的要学董存瑞,女的要学刘胡兰”等等。在工地上,这种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蔚然成风。渠首截流、征服石子山、强攻红石崭、征服老虎嘴、会战鸻鹉崖,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作战,冒着牺牲的风险,战天斗地,最终战胜了一切难关险隘,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

(四)高度的公信力

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是使民众信服的能力以及兑现承诺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首先体现在求真务实、敢说真话上。“大跃进”运动时期,全国各地都存在严重的“浮夸风”问题,各市县纷纷虚报粮食产量。然而,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却力争实事求是,坚持林县小麦亩产114斤,不瞒报,不虚报。如实申报粮食产量才使得林县在饥荒之年,还保留了3000多万斤的储备粮,这为县委在1960年2月动工红旗渠工程提供了基本的粮食储备,同时也让人民看到了县委修渠的诚心和决心,取得了民众的信任。

其次,党的公信力体现在党说到做到、兑现承诺上。1960年底,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基本建设项目全线下马。而此时红旗渠一期工程刚刚竣工不久,百姓正处在竣工的喜悦之中,士气高涨,迫切要求克服困难、继续施工。若这时全线停工,即会影响施工进度,也会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县委在遵循中央指示的同时,依据自身实际,采取折中的办法,将二期工程暂停,绝大多数民工回家休整,另留300名青年民工进行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的开凿。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施工进度,也回应了民众的期待,维护了县委的公信力。1961年,总干渠第二期工程修建完毕后,为使民众提前受益,县委决定先修建原定总干渠第四期工程,将南谷洞水库的作用提前发挥。这一决策使得全县粮食产量于1964年在全省第一个达到了纲要指标,让民众切身感受到了修渠带来的好处,从而鼓舞了士气,也使得整个工程后期修建速度明显加快。

最后,党的公信力还体现在党为政清廉、秉公用权上。领导干部的表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红旗渠建设的十年中,没有一次请客送礼,也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人挪用建渠物资。要求别人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领导干部坚决不做。为政清廉、秉公用权,民众对党产生高度的信任,使得红旗渠工程建设始终拥有最可靠的群众根基。

四、绩效维度: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干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非凡业绩,是中国共产党良好政党形象的最可靠保障。红旗渠的修建给后人留下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财富。物质意义上的红旗渠屹立于太行山的半山腰,这座长达1500公里的“水上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的面貌,至今仍为林州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精神意义上的财富即红旗渠精神,则早已超出了林州的地域范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爆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林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旗渠的竣工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为林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扫清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障碍。全县67万口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得到解决,林县人民不再需要翻山越岭为寻找水源而奔波。其二,红旗渠的修建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54万亩的耕地得到灌溉,林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了1978年,全县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389.25公斤。其三,有了红旗渠,林业生产得到大发展。通过建立林业专业队,统一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治理,坚持生态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并重,使得林县山区呈现一派山清水秀的景象。同时,建立一批果园,花椒、板栗、山楂、苹果、核桃等畅销国内外。有了充足的水源,林县畜牧业、养殖业也快速发展,除了传统家畜,还发展了养兔、貂等家庭养殖业。其四,红旗渠的修建为林县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有了红旗渠的水源,灌区内建立了众多的小型水力发电站,成为工业发展的“先行官”。总之,林县人民奋战十年修建的红旗渠发挥了巨大威力,使林县在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委在1958年设想的“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走的林荫道,两旁赛花楼”已经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之后,林县人民抓住机遇,凭借着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培养出来的高超的建筑技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发展建筑业,形成“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奇观,很快在全国建筑行业创出了名气,成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之乡。1994年,林县撤县立市,经济、科技、文化、生态建设进入到快车道,从原本贫困的农业县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同时也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

富裕起来的林州市践行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红旗渠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林州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同时,由于红旗渠工程的巨大知名度,红旗渠商标的品牌价值于2020年已逾260亿元人民币。

(二)永恒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深刻改变林县面貌之时还留下了一渠“精神”在悄然流淌。早在红旗渠三条干渠竣工之时,河南省委便开展“学林县、赶林县、超林县”的运动,红旗渠便不单单是一个工程,而是一面旗帜,鼓励全省甚至全国人民奋发向上、力争上游。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历来重视推介红旗渠中蕴含的奋斗精神。1968年,周恩来总理曾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来访,要让他们多看看红旗渠是如何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1974年,邓小平率团参加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中国代表团带了《红旗渠》在内的十部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纪录片,周恩来总理特意叮嘱邓小平要将《红旗渠》安排在第一个上映。

五、结语

红旗渠的修建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缩影,十年修渠路向世人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作风优良的政党、一个本领过硬的政党、一个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实干型政党。这一良好的政党形象体现在修渠实践中,同时又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修渠提供强大的保障。以林县县委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在红旗渠工程修建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政党形象,作为宝贵的历史资源,对新时代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修渠林县红旗渠
间谍修渠反助秦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浅析话剧《红旗渠》中杨贵的人物形象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如何以H5形式报道典型人物——澎湃《长幅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策划笔记
《红旗渠》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