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解读
——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
2022-03-16赵俊霞
赵俊霞
(中共大同市委党校,山西 大同 037000)
1 规划的机遇
《规划》是首次针对性地规划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给我国绿色农业的未来发展作出了详细的安排,更加明确了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以及专项措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提出《规划》之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渐渐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已初步形成,为农业绿色发展带来难能可贵的机遇。一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绿色发展,不断地优化政策环境。“三农”的工作重心已经向发展绿色农业方向转变,有更多的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全面倡导绿色发展,农业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支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二是绿色农村品的市场空间大。由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思想观念也开始转变,逐渐追求绿色安全农产品,因此优质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大幅度地上升,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助力。三是科学技术的提升。科技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的生产中,而且我国科技不断地进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迅速,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成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四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思想得到了转变。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体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思维方式得到了转变,其中有不少新型的经营主体在广泛的应用绿色生产科技,绿色品种、装备、技术等已经渐渐渗入到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中,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规划的特点
这次的《规划》和以往的有所不同,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规划,从而明确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大体上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落实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在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里,曾提出生态文明思想,但该思想并未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在《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各个过程、各个步骤中,都要始终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并且将生态文明思想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二是重点发展薄弱环节以及关键领域。加强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升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重点是绿色低碳农业。三是强化科技和制度两个动能。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中,科技和政策是两个薄弱的地方,针对这一方面,《规划》提出强化科技动能和制度动能,强调了科技的重要作用。在农业绿色建设中,农业绿色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不断地创新,建立健全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此外,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强调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功能,帮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
3 “三品一标”的行动
由于绿色安全健康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国家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实施“三品一标”的行动。该行动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培育优质的农产品品种,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将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以及绿色化。
3.1 培育优质的品种
在发展绿色农业时,首先从最基础的做起,保护种质资源,并积极发掘优异的种质资源,培育优质的品种。对全国的农业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从原有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库,科学合理地利用种质资源,提升种质资源的利用程度。在进行农作物播种前,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像油菜花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油菜花开花的质量,对此应该挑选耐迟播种且比较早熟的品种。例如胜利油菜品种就极其适合在四川地区种植。此品种长势迅猛,易于种植,且抗病能力强,方便后期花田的打理。最重要的是该品种油菜花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有极佳的抗倒性,紧凑的株型,品种花朵的颜色也较鲜艳,具有极佳的观赏性。
其次要加强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加速建设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其中包括甘肃玉米、黑龙江大豆、四川水稻等良种繁育基地。目前现阶段,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就在甘肃省,这主要是甘肃省占据了地理优势,凭借河西走廊的优势成为了“天然种子仓库。”国家要积极鼓励当地熟知制种龙头企业参与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中,掌握农作物制种技术,重点发展敦煌种业等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制种企业。
四川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绿色高效高质的新型技术的应用,建立绿色高效高质的水稻生产示范点,研发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升水稻的抗灾能力,集中精力打造优质的水稻生产基地。四川水稻种植不同于南方早稻的种植生产方式,四川水稻种植方式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合理进行种植。总之,要全面发展区域性农业经济,确保农业种植产业高产稳产。
黑龙江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东北平原区富含肥沃的黑土,土层深厚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在种植大豆时可以采取轮耕的模式,提升土地的利用程度,促进大豆的增产。不过由于黑龙江是属于干旱区域,在大豆的播种期,大豆容易受旱,如果没有及时灌溉,会影响大豆的出苗,甚至严重会导致大豆产量下滑,因此要加强东北地区灌溉设施的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做到高效节水,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确保大豆稳产增产,保障大豆产业经济的稳定提升。
最后是要加强农业生物育种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以及种源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项目的建设,重视畜禽水产遗传改良,加大研究工作力度,培育优质的绿色品种。
3.2 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全面推广良种,包括高油高蛋白的大豆和玉米以及强筋弱筋优质小麦等。国内有很多种玉米,包括甜糯玉米、鲜甜玉米、紫玉米和其他不同类型的玉米。为了提高玉米的品质,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如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此外,合理的施肥方式可以保证玉米高产、是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玉米作为高产作物,需要的肥料较多,因此在生长发育中,不仅需要吸收大量的氮、钾、磷等营养元素,还需要多种微量元素。
为了发展优质大豆种植,确保大豆能茁壮生长发育的同时,达到稳产、高产、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的成果,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大豆田。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大豆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采取不同的田间管理工作,合理安排田间的定苗,及时除草中耕,提前防治病虫害,适时灌水追肥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大豆的营养吸收,提高大豆的品质。此外,为了提升“菜篮子”产品的质量,还要推广禽类、水产、奶牛、生猪以及优质的蔬菜、中药材、特色茶叶、柑橘等良种。其中禽类、水产的生产可以和农作物的种植结合一起,例如建立创新的发展模式,即“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将饲料厂、养鸡场、种鸡场、孵化场以及加工厂的资源整合一起,并且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撑,打造了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养鸡场。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也发展种植业,科学合理地规划养鸡场周边的地区,以帮助农户增收为目的,采取连片开发或规模开发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核桃种植区、柑橘种植区以及蔬菜产业区等区域。对于这种类型现代种养业的发展模式,除了合理进行规划之外,还要种植养殖和种植技巧。水产养殖业可以和种植结合,发展“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强化了特色农产品种养业的发展。“水稻+水产”种养模式就是典型的案例,既重视大闸蟹的养殖技巧,同时也要注意水稻的种植技术。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有利特色农产品的建立和发展,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相互结合在一起,将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不过在养殖和种植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水产的养殖有时候需要注重池塘的建造,池塘的形状要根据养殖基地的具体情况而建造,为避免水产的逃离,最好在池塘四周建造水泥,用以护堤。池塘的内部要挖回形沟,回形沟的最佳深度要有两米以上,方便水产的养殖。
其次,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对农业产地的环境保护,加大精力投入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确保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需求。最后是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品质评价标准体系,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管,避免弄虚作假,确保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在建立农产品品质指标时,要分行业分品种,仔细进行筛选,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指标,推动农产品分类,加强了农产品的包装标识。
3.3 打造绿色品牌
为了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促进绿色农产品的购买力,需要构建农业品牌体系,打造具有地域标识,能突出农产品特点的知名品牌。在《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品牌标志体系,规范绿色农业品牌的建立,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创建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提高绿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其次是还要不断地完善农业品牌的发展机制,加强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的建设,对农业品牌实现监督管理,采取动态的监测,确保农业品牌的质量。最后需要推广农业品牌,提高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可结合生产地的文化,创建农业品牌故事,扩大消费者的认知度。
3.4 建立标准化生产
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建立全产业链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对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制定合理的分级标准,规范绿色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例如对产地的环境进行分级评估,制定合理的农兽药残留标准等,让绿色农业发展有标准可评估。在《规划》中还提及要建立全产业链标准化的试点以及基地,培育一批标准的农业企业,从地方开始入手,以便可以引领全国农业进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推进绿色农业大规模标准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