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数学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2022-03-16李小兰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角形深度学科

李小兰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数学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李小兰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学区,甘肃酒泉735000)

数学是一门包括丰富数学定理的逻辑性学科,是一门磨炼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抽象学科。针对数学的深度学习不但有益于学生去除数学学习障碍,还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作为深度学习的行为主体,教师规定学生们在学习时要有合理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深度学习。基于此,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展开分析探讨,以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根深蒂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地位,构建生活化学习情境,提升数学分析能力,拓宽数学实践活动范围,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核心理念。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积极推进,为学科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以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深度学习注重学生从核心理念、内容、方式等视角对学科知识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领着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开展深度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和吸收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着眼于当今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从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和能力考虑,找寻合理的教学方式,搭建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路径。

一、数学学习中对深度学习的理解

(一)学科素养环境下深度学习的含义

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有两个层面,即,宏观定义和微观定义。宏观定义的理念是应对课堂教学的外部定义,微观定义是朝向学科课堂教学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理解不但要从宏观角度展开理解,还要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融合数学这门学科的微观特点,这样的理解才算是最全面、最准确无误的。

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理解,深度学习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其一是要高度重视“理解”,另一个是试着“自主创新”。理解是自主创新的根基,不断创新要在充分地理解以后才能够实现,自主创新也是理解的终极目标。学生可以将这种新老数学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搞懂当中的影响并学会运用,即,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上牢固把握旧理论知识,在熟悉新的知识后,与旧理论知识相结合,联系起来理解,才算是真正地理解。通过更深入地分析,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学习用心把握,并立足于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研究学习。为了更好地达到自主学习学生总体目标,开展深度自律学习,成为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体现。

(二)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意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解体系的搭建,展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核心理念,针对全方位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关键意义。素养教育关注数学理论本身的特性和本质。从某些方面而言,素养组成了教学的根本,但并不组成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素质教育是对于数学教育具备宏观指导的教育思想,但欠缺实际可操控的建立方法。相对于“素养”的含义,“素质”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步产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心态等领域的整体主要表现,其相应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对于教研中的学科传统明确提出的。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发展的主导性,素质更注重后天性的习得,认为学生是“可教、可学”的,是必须历经数学教育培养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的创设,不但包括理论知识、理论技能,更注重能力、感情、心态等众多层面。因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身便是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表现,不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可从“三维目标”的方向开展描述,并且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阶段中也可从“三维目标”的结构考虑和执行,那样将有益于课堂教学改革各阶段的对接、话语体系的一致。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总体效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学习能力在学科中的精细化,是数学学科教书育人实用价值的充分体现。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数学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含义与主要表现,并以关键定义描绘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况。

二、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深度学习对策

(一)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感观认识

数学教学要传授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数学理论技能,从而塑造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将听觉系统、视觉效果、触感等融进学习全过程中,进而使课堂教学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内化。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主题经验,进而加深对数学活动的了解和感受。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中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实际操作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协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比如,在课堂教学“圆柱体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就为学生准备好剪子、圆柱体实体模型等制作原材料。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亲力亲为,沿着一条线切割圆柱体的侧边,这样就能使学生真切地看到圆柱体侧边切割后呈长方形。值得注意的是,还可以让学生在圆柱体侧边任意剪裁一条斜杠,在学生感觉到完成之后可以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这种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求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常见方式,在实际操作以后,对所教内容可以造成多维的体会,从源头上把握这一知识要点。

例如,在《垂线与平行线》学习环节中,教师先针对垂线的有关定义开展整理,随后为学生设计课余实践活动方案,要求学生制定新的每日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两条线段互相垂直的事例,深入生活开展观察,收集大量反面的事例,以数学日记方式展现出来。假如可以列举画垂线的具体做法,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实际探寻。学生执行命令后,都可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进行日常生活观察。课上展示阶段,教师规定学生可随意展示,详细介绍日常生活中木匠运用“吊锤”的方式,找出垂足、画垂线。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对等讲解,解决数学实践活动的现代化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认知能力。

(二)合理运用实际操作,塑造学生实践观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知学生,合理的实践活动能够加强人的思想认知能力,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有一定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塑造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上去,从日常生活中找寻数学的影子,了解到数学思维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换算、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测量仪器,以生活中的普遍物件作为精确测量目标,如教材、桌面和教室黑板等,根据操作加强学生对试题的长短的定义。那样,学生可在耳濡目染中增加对长度单位换算、总面积的理念的了解。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了解”时,教师最先正确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件的形态是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们试着用直线绘制物件的大体外观,那样就能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了解得更清楚。从而能够看得出,在学习数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加强使用的环节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根据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

又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整数的笔算》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提前准备一些测算题型,规定学生先做估计,随后开展笔算,最终是运算,从而产生规律性探寻。如四年级有学生380人,假如要分成30人的班集体,可以分为多少个班?学生逐渐估计:30人一个班,300人便是10个班,80人不足3个班,那样来看,380人大概能够分为13个班。进入笔算环节:380÷30=12(班)20(人)。最终递进到运算环节:30×12=360,360+20=380(人)。教师依据学生操作流程,对三位数笔算开展规律性归结为:三位数除以整数,需看被除数前两位,假如前两位够除,其商能写在十位数上。假如前两位数不足除,就得看三位数,将商写在个位上。

(三)高度重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认知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根据实践活动检测课堂教学的常识掌握效果。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问题,教师不能马上给出回答,而是可以激励学生根据某类实践活动的形式寻找问题的实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们根据实践活动得到回答,那样就能加深学生的了解,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而使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提高。比如,在教学《角的大小》这一内容时,最先要处理的是“什么缘故选择了角的大小”这个问题,可以合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接着,学生在进行数学练习的基础上寻求答案。依据2个相同尺寸、不同边长度不同的角及两块三角板,让学生根据实际任意操作,研究决策角的大小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得到答案,有的学生认为“周长两根,角越大,周长越小,角越小”,也是有学生认为“2个角尺寸相同,角的大小与周长不相干”。从而能够看得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并且也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方式。

例如,学习“了解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可提炼出为:“既然点早已能看得出总数是多少,为何还需要连接起来呢?”教师可紧紧围绕关键问题,并设计方案如下所示问题:(1)点有什么作用?(2)线段有什么作用?(3)为何要把点连接起来?这三个问题直取折线统计图的实质,学生在思考沟通交流中可以充分体验到折线统计图圆心和线的特征及功效,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中间的关联与差别。深度学习便是将问题转换为问题,以问题促思考,以问题促了解,以问题谋发展,持续推进加强学习,进而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爱好。

(四)重视亲身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自主创新针对数学教学而言,是数学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充分体现。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背公式、计算做题,还要塑造创新思维能力,必须用实践活动科学研究数学规律。一些教育工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在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不断加强人脑中各个区域的联系,进而提高人脑各机构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思考和剖析主题活动更频繁,从而形成了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对“余数要比除数小”不理解。这时候就可以根据实践活动加强认知能力,教师给每一个同学们发9支铅笔,让她们将两支铅笔分成一份,看一下结果怎样。根据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们一定会发觉,每两支铅笔一组,无论如何,都还剩了一根铅笔,从而对“余数比除数小”这一内容拥有更难忘的了解。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们都根据亲手实践活动了解到“余数比除数小”的数学道理。有的学生可以从倍率的视角了解为何余数要比除数小,那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念就越来越得心应手。

又如,学生的智能来自动手能力,学生根据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步骤认证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实际操作参加这一教学全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历经猜测、探寻、下结论、再认证的全过程,并运用语言表达归纳出结果,从这当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水准。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层面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准备充分好三角形等教学工具,于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各角开展精确测量,且详尽记录检测结果以后,教师任意选择若干名学生,让学生将2个角的度数测量出来,教师则迅速得出剩余那一个角的度数,再让学生核对精确测量数据信息。学生会发觉二者完全一致,陆续造成疑惑。教师适度提问问题:“假如已经知道三角形中2个角的度数,怎样才能够迅速测算出另外一个角的度数呢?”学生因为并不了解三角形内角和层面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出确切的回答。这时,教师可将课堂教学新理论知识立即引进,详尽解读之后,激励学生开展认证。这类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更快地塑造。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举办“拼一拼、折一折”活动主题:

1、取出自个的三角形,想:除开用量角器测量,还有什么办法?教师巡查,对学生的办法进行具体指导。

2、哪一组登台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方式。

3、(提供教学课件)拼一拼、折一折并说明,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汇总。

根据这两种方式,你发现了什么?能得到哪些结果?

正确引导学生下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当于180°(教师板书设计)

请学生把刚刚制作和使用的三角形教具举起来,分别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三类的三角形内角和全是180度,那么就可以说,全部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全是180度。

4、论证和验证猜测。

5、学生自身阅读体验和思考。

6、提供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内角和各自有多少?

7、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2个尺寸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三角形,测算这个大三角形是几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深度学习机制引入学科教学,给学生带来最新的学习感受。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方案设计、活动安排、实体模型制作、实验扩展等阶段进行创意探索,可创造大量教学亮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深度学习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有着太多的结合点,教师可以从自主创新探索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建构,大量的教学探索与发现都能促进教学实践的内在发展。在数学学习中,帮助学生培养实际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实际经验证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将数学教学融入具体生活中,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应用观念和实践能力的塑造,进而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

[1] 黄鸿珠.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2):52-54.

[2] 周晓.在数学深度学习中实现学科育人[J].四川教育,2021(Z4):39-40.

[3] 陈彬彬.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探究——以数学学科为例[J].考试周刊,2021(47):61-62.

[4] 李章清.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堂教学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1(16):110-111.

G622

A

1002-7661(2022)12-0147-03

猜你喜欢

三角形深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三角形,不扭腰
“超学科”来啦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