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积累·思考·表达
——师生共读《红楼梦》第五回(下)
2022-03-16魏建宽丁钰涵吕墨
魏建宽 丁钰涵 吕墨
25.贾宝玉看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后,警幻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天机泄漏”,就“掩了卷册”。警幻仙姑的目的不是要让贾宝玉“了悟”人生的真谛吗?此处,为何不让贾宝玉继续翻阅其他的判词呢?
警幻仙姑的确受了宁荣二公之托,把贾宝玉引入太虚幻境,要让他彻悟人生。但警幻仙姑掌理的是天下风流情事,她的身份与使命决定了她不会让年少的贾宝玉一下子就彻悟人生与命运。她要让贾宝玉经历尘世的劫难,经历一个“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漫长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是认知世界与人生的必由之路,因而她不让贾宝玉继续翻看。
26.太虚幻境中的其他仙子为何埋怨警幻仙姑将贾宝玉带至太虚幻境?
因为她们觉得贾宝玉浊气太重,仍是尘世间一“浊物”,且宝玉乃男儿之身,会玷污这“女儿清净”之地。这呼应了前文“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作的骨肉”等观点。
27.作者将太虚幻境描写成“清净女儿之境”,林黛玉下凡前也曾是这里的仙子。贾宝玉至此境,自觉“污秽不堪”,这表达了曹雪芹哪些价值观?
前世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也不敢来玷污清净女儿之境,这里寄托着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否定、鄙弃之情。
28.警幻仙子为何答应宁国公、荣国公的请托,承担启迪贾宝玉的任务?
一来警幻仙子的使命就是“造相思”,以“情”度化人;二来贾宝玉一生与金陵十二钗皆有交集;三来警幻仙子具有佛家普度众生的情怀。
29.荣宁二公提出让警幻仙姑“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这“正路”指的是什么“路”?
“正路”即知晓人间情色终归于空之后,像那个时代的所有的读书人一样,熟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踏上仕途,光宗耀祖,造福天下。
30.“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生的彻悟是需要时机的,正如甄士隐家破人亡之后,才听懂了《好了歌》,并随跛足道人飘然而去。这让我想起了冯友兰先生于《人生的境界》中所写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要达到“天地境界”需要“觉解”的能力,也需要“觉解”的契机。
31.“先以彼省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宝玉为何不能觉悟?
一是宝玉与册中女子并没有完全的交集;二是贾宝玉年岁尚小,人生阅历不足。
32.“群芳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意蕴是什么?
“群芳髓”谐音“群芳碎”,“千红一窟”谐音“千红一哭”,“万艳同杯”谐音“万艳同悲”,暗寓小说中群钗的命运皆以悲剧收场。
33.警幻仙姑与众仙女为贾宝玉演奏了十二支曲子,十二支曲子前还有一首“引子”,这首“引子”表明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首“引子”,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咏唱出了创作《红楼梦》的缘由——对那些为“风月情浓”而遭遇不幸的女儿们表达了怀恋与悼念之情。
34.《终身误》中的“俺只念木石前盟”,是以谁的口吻说的?表达了什么情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写出了贾宝玉的何种人间深情?
“俺只念木石前盟”是以贾宝玉的口吻说的,表达了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后仍念念不忘死去的林黛玉的深情。“空对着”“终不忘”两句,写婚后的宝玉既无法忘却自己的唯一知己林黛玉,又难以调和与宝钗在思想上的分歧,而宝钗则只能终生寂寞、冷落。
35.抄写背诵《枉凝眉》,学唱1987 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插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36.《枉凝眉》中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是谁的人生结局?
这是来人世间还泪的林黛玉的结局。
37.《恨无常》中的“儿今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是谁对谁的劝告?
这是贾元春对父亲贾政的劝告,托梦告诫父亲要以自己之死为前车之鉴,尽早从官场中“退步抽身”,辞去官职,以免覆巢之祸。
38.《分骨肉》中的“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这是暗示谁的婚姻结局?
模拟贾探春的口吻,暗示探春将远嫁,写她将与骨肉亲人生离死别,从此一去不返的命运。
39.《乐中悲》中的“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这是对谁的性格命运的表述?
写的是史湘云独特的个性,她豪放开朗,豁达大度,磊落坦荡,从不把儿女私情放在心上,就像“霁月光风”一样明净。
40.《世难容》中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写的是谁的才情与性格?
写的是妙玉。“气质美如兰”三句谓妙玉气质高洁美好,才华出众,但性格孤僻,不能为人理解。“你道是”四句,写妙玉极端高洁的品性与世俗社会的冲突,妙玉处处显示自己的清高孤傲,却不知过分高洁,只能招致人们更加嫉妒,引得众人嫌恶。
41.《喜冤家》中的“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咏叹的是谁的命运结局?
咏叹的是贾迎春。说的是素性懦弱的千金小姐贾迎春,偏遇到孙绍祖这样的“无情兽”,结婚只一年便被摧残致死,命归黄泉。
42.《虚花悟》中的“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感叹的是谁?
“将那三春看破”两句,与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同义,说的是惜春正是从“三春”的悲惨命运中,看透了人世间的如“桃红柳绿”般的荣华富贵,领悟到了人生的虚幻。“把这”两句,写惜春因看透了一切,故一心扑灭自己的青春之火,去寻求参禅悟道的“天和”境界,以求自保。
43.《聪明累》中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讽刺的是谁?
讽刺的是王熙凤。写王熙凤为支撑贾府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以及满足个人难填的欲壑,极尽机变权术之能事,费尽心机,结果事与愿违,反倒是算掉了自己的性命。
44.从《聪明累》曲词中,你可以读出曹雪芹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哪几重情感?
既有对王熙凤机关算尽,最终却自食其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嘲讽,也有对王熙凤命运结局的哀叹与怜悯。
45.《留余庆》表达了曹雪芹对巧姐得以善终的思考,曲子中包含了曹雪芹的哪些情感?
笃信人世间善必有善报,褒扬济困扶穷的善行;感叹人世间祸福无常,借“狠舅奸兄”为贪钱财竟将巧姐推入火坑之事,来劝世人警惕人性中的“恶”。
46.《晚韶华》中的“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咏叹的是谁的人生际遇?
咏叹的是李纨,写李纨一生中遭受的两次最大的不幸。堪称“三从四德”典范的李纨,一生都系于丈夫、儿子身上,可不幸丈夫贾珠早死,自己青春丧偶,夫妻恩情竟像镜中花一样虚幻;儿子贾兰虽然成就了功名,李纨也随之得到荣华富贵,但她却不能长寿。
47.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多将故事写成“大团圆”结局,而《红楼梦》结局却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结尾,如何评价曹雪芹这种“颠覆性”的改变?
曹雪芹将《红楼梦》写成彻头彻尾的悲剧,这与他个人的身世有关,也与他对封建社会必将走向衰朽的清醒认识有关。将贾府的彻底衰败写成“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能给读者以更多的反思空间,更有助于读者去思考“美之所以被毁灭”的社会原因。
48.当代著名红学家马瑞芳教授称警幻仙子是“中国的爱神维纳斯”,你如何理解马瑞芳教授的这一评论?
我认为马瑞芳教授之所以称警幻仙子为“中国的爱神维纳斯”,如果置于《红楼梦》第五回来理解,或许与曹雪芹将“宝黛爱情”进行了“诗意化”的描写、赞美有关。其诗意化表现的主要情节是: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受到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知道神瑛侍者将下凡,竟也要下世为人,于是幻化为林黛玉,而且要用一生的眼泪还报前世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的恩泽。而这样的爱情,这样的“还泪”故事,都是警幻仙子促成的,因而马教授称警幻仙子是“中国的爱神维纳斯”。
49.警幻仙姑为什么称贾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她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警幻仙姑先指出自己所说的“意淫”非宝玉所说的“意淫”,然后提出宝玉的“意淫”是世人所不解与反感的。警幻仙子肯定宝玉的“意淫”是天性中的一段痴情,而这种“痴情”又绝不是对美色的肤浅迷恋,而是一种对女性平等相待与呵护的美好情怀。这种“相待”与“呵护”超越了上下尊卑,超越了男尊女卑,是一种大悲悯、大同情、大关怀,因此警幻仙姑称贾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可以说,警幻仙姑称贾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是明贬而实褒。
50.警幻仙子对贾宝玉“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无效;又将妹妹兼美许配给贾宝玉。他们柔情缱绻之时,也是坠落迷津之时,警幻仙子赶到,对贾宝玉说:“尔今偶游至此,设若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对警幻仙子的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警幻曾言“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在警幻看来贾宝玉是为闺阁增光的,而荣宁二公是要求贾宝玉正视闺阁情爱,归于读书人的“正道”而积极入世的,故而警幻意在让贾宝玉于幻境中先尝情色之欲,而后再求改悔,或也可认为警幻这是有意为之的。不过,我难以理解的是,荣宁二公为何要把贾宝玉托给警幻仙子这样一个与世俗的价值观、与他们的期望都格格不入的人?我想,其中也许是存在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