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2022-03-16罗岚
罗 岚
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罗岚
(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旧城幼儿园,甘肃宕昌748500)
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师可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材料,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本文笔者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情况,在文中先分析了幼儿教育手工活动实施意义,之后提出幼儿教育手工活动实施现状,最后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幼儿教育中手工活动开展策略,以期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幼儿教育;手工活动;教学策略
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同时幼儿也有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这份童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教育中开展手工活动,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教育手工活动实施的意义
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置需要教师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或者教学素材开展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引导幼儿自主进行手工创作。手工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引导学生创作作品,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在创作中体会和感悟生活,创作出手工作品后,幼儿会产生幸福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在手工活动开展中,幼儿需要动手制作,同时也需要动脑思考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在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动手操作等方面得到锻炼。在设计手工活动时,教师要创新手工活动内容,真正落实“寓教于乐”的理念,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手工活动当中。由于幼儿的行为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有些相对复杂、烦琐的手工活动会对部分幼儿而言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幼儿注重观察教师的制作方法,在观察中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在幼儿活动中给予一定的帮助,促使他们顺利完成手工的制作。在手工活动开展中,幼儿会使用到很多工具,如卡纸、剪刀、水彩笔等,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可以将内心的想法在手工作品中呈现,与此同时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二、幼儿教育手工活动实施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幼儿手工活动开展中,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在课堂中,他们完全按照教案进行备课,丝毫没有想要创新的意识,这会让教学活动与幼儿需求之间出现偏差。因为,现代生活下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就获得了很多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教师缺少变通的活动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幼儿的需求,这使手工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忽视活动内容的创新,手工活动内容复杂,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手工活动,为了教学而教学,完全忽视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的幼儿手工活动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够合理。部分教师在手工活动设计中,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较单一,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非常局限,使幼儿参与活动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手工活动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还存在设计内容难度较高的现象。这种情况是由于教师缺少对幼儿实际能力的了解,对幼儿的行为能力预估过高,导致手工活动超出了幼儿的实际能力,这样的手工活动会打击幼儿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幼儿产生厌烦感,为手工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缺乏创新意识
手工活动的开展缺乏创新意识,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模式上固定不变,缺少新意,使手工活动形成固有模式,不允许幼儿在思维和行动上进行创新,这对幼儿的参与兴趣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导致手工活动氛围单一、沉闷,长时间发展下去会使幼儿思维模式固定,严重影响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导致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教师忽视活动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会让手工活动进入误区,不仅无法实现锻炼幼儿的目标,还会引起幼儿的抵触和厌倦心理。另外,很多教师在活动中会忽视幼儿之间的智力、行为能力差异,这会导致部分幼儿在活动中得不到锻炼,手工活动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全面了解每一名幼儿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三、幼儿教育中手工活动开展策略
(一)结合幼儿身心特点,激发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助力,在双方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处于成长重要阶段的幼儿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家庭环境会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行为意识产生一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环节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容易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所以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不同,这也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幼儿。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这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全面观察,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作品的欣赏之后再组织手工活动,让他们先产生情感体验,再将这种情感转变成为实践探究的动力,这种“先引导,再实践”的策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先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示剪窗花的视频,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动手实践欲望。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动手制作窗花,看谁剪出来的窗花最漂亮,教师可以选择剪得比较好的窗花在班级中展示,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发幼儿联想窗花像什么图案,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针对幼儿阶段的孩子开展手工活动,教师可以选择明艳的颜色为幼儿带来视觉冲击,组织幼儿欣赏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并进行实践探究,组织动静结合的手工活动,在视觉和实践体验中,有效运用手工资源,从而满足幼儿的视觉体验和动手操作需求,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可以先从身边的物品入手,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例如生活中人们每天吃饭时会用到的筷子像又细又长的长颈鹿的腿等等,有效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带领幼儿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幼儿会发现世界真奇妙。
(二)规范手工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独立制作能力
幼儿教育手工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注重丰富手工活动的内容,深入挖掘幼儿的创作潜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手工活动中幼儿可能会接触到存有安全隐患的工具,这需要教师严格规范手工制作流程,在制作前为幼儿耐心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避免幼儿使用不当而发生意外。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方式,使幼儿在观看中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规范手工制作流程时要做到简单易懂,保证手工课堂氛围有序开展,促进手工活动顺利开展。例如手工课上会使用到的黏土、胶水、剪刀等,在使用前要教授幼儿正确使用方法,剪刀锋利的一面要朝外,不能将锋利的一面对着别人或自己;胶水是用来粘合用的,只可以将其涂在手工作品上,不可以在其他部位涂抹;手工作品中使用到的黏土不可以放在嘴巴里。幼儿手工活动的开展,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要想使幼儿可以独立动手制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幼儿,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熟练性。教师可以为幼儿预留家庭作业,使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手工作品,激发出幼儿对手工作品的见解,引导幼儿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模仿,从物品的大小、颜色、形状入手,制作出自己的手工作品。在幼儿已经掌握制作技巧后,家长便可以在旁监督,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的手工作品做出评价,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建议和鼓励,在班级中组织评比活动,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质量,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教育手工活动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开发手工活动资源,提高手工活动趣味性
在幼儿教育阶段,要有效开展施工活动,需要教师注重开发手工活动资源。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引入丰富的资源开展活动,可以是传统的活动资源,也可以是生活中的资源,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运用到手工活动中的资源,提高手工活动的趣味性,促进手工活动有效开展,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手工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动手能力选择适合的资源,不能随意性地挑选,否则无法促进手工活动的有效开展,阻碍幼儿动手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入手,进行手工资源的开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提高手工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为手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例如在手工活动中模拟商场情境,引导幼儿买卖物品,在手工活动中提高幼儿对人民币的认知。在活动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手工道具,如塑料瓶、糖果等,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如折纸作品、剪纸作品等,然后为每一名幼儿发一些纸币,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买卖,组织开展手工活动。虽然这个过程略有复杂,但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可以有序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认识人民币,有效锻炼了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手工活动有效开展。
(四)丰富手工活动内容,提高手工活动质量
在幼儿手工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手工活动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手工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这样幼儿的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提高手工活动质量。在活动开展前,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每一名幼儿的需求,教师要全面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施工活动,选择适合幼儿的手工活动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男孩制作与球类、小汽车元素相关的手工活动,女孩子则可以给洋娃娃做衣服,制作漂亮的小香包等,保证每个幼儿都拥有充足的参与热情。考虑到幼儿的专注度、行为能力有限,所以设计的活动要难度适当,且降低安全风险,保证幼儿可以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手工活动的体验,并获得成功带来的愉悦感。为了保证手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向幼儿介绍每一种材料的特点,演示每一样工具的使用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动手触摸、用眼睛观察、动脑思考,从而提高对事物的认知,熟练掌握工具的正确用法,让幼儿在进入活动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探究,节约他们的时间,提升他们在手工活动中的体验感。除此之外,教师在手工活动开展中,要在保证丰富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以生活为基础的素材,让幼儿对每一样素材都有所了解,帮助他们在活动中改变对素材内容的固有印象,丰富他们的认知与见识。
(五)注重对幼儿引导启发,引导幼儿制作个性作品
个性作品是以幼儿自主认知和主观意愿制作出的内容,将其应用到幼儿手工活动中很有必要。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在传统幼儿手工活动开展中,幼儿完全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手工制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幼儿的手工制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幼儿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最后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千篇一律。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为了充分发挥手工活动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更多的空间,引导幼儿能够自主创新,自主操作,这样在手工活动中幼儿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节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制作手工作品送给爸爸妈妈,从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组织开展手工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先对这两个节日有正确的认识,想好想要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开展手工制作。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需要给幼儿准备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素材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体验,保证活动可以在教师可控范围内进行,促使幼儿在自主创新和制作过程中获得锻炼。笔者发现有的幼儿选择制作一张贺卡,有的幼儿选择制作一幅画像等,这对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带来了重要辅助。又如在儿童节节日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为好朋友制作贺卡,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材料,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创新,使幼儿在贺卡的制作中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加强幼儿间的互动交流,使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学会分享。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正确引导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制作,创造出不同的手工作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课程,也是启蒙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注重提高手工活动的趣味性、创造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优化手工活动内容。新环境下的教师和家长都非常注重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而手工活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在组织幼儿手工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尊重他们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引导幼儿在手工活动中产生愉快的体验,激发幼儿的手工探索欲,从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1] 晏晓姝.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J].未来英才,2016(1):297.
[2] 刘宇泽,陈丽.小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6):150.
[3] 曹杨.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探讨[J].文渊(中学版),2021(1):464-465.
[4] 王海燕,张发勤.幼儿手工活动现状调研及分析[J].才智,2018(9):237.
[5] 施展.幼儿手工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34):34-35.
G619
A
1002-7661(2022)13-0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