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究
2022-03-16孙广莹
孙广莹
高中地理学科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元素和道德元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教师开始关注“课程思政”理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地理课堂,唤醒高中学生的情感共鸣,为高中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在新时期,地理学科思政教育应该与时代接轨,凸显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高中学生带来贴近实际的学习内容,深化高中学生对国情、国策、国力的认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不透彻,片面地给学生灌输思政思想和理论,让高中学生感到厌烦,课堂参与度很低,难以发挥出学科教学的效果。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通过地理知识向高中学生渗透家国情怀和环保意识,真正达到智育与德育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改善学科教学单一化的现象,使高中地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推动课程思政与地理学科的融合是高中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加强对地理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构建专业化的地理教师队伍,将思想政治的灵魂植入学生的内心,贯穿高中学生的每一步成长,将课程思政落实到细微之处。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高中地理教师生搬硬套的现象,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会造成思政资源的浪费,影响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必须要引导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努力挖掘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打通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课堂上选择具有价值引领的知识,一方面开阔高中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增强课堂教学乐趣,让高中地理课程承载起育人的功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指导高中学生处理好“知”与“德”的辩证关系,从而实现“课程育人”。
二、引领学生协同探究,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学会精选教学内容,尊重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高中学生感同身受,增强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完美的育人体系,让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冷静处理,触及知识的深处。很多高中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会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到做题上,最终陷入了题海战术,没有体会到地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人格形成方面还有所欠缺,这给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即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仪式感和趣味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情境化能够有效吸引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使学生深刻记忆地理知识与思政内容,也可以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中。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情境中,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拉近高中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和成长。“无情境则无思政”,针对地理学科的实际,高中地理教师要创设故事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强化科学思维,在情境中慢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高中学生获益良多。要想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充分发挥情境课堂的作用,强化学生的理性认知。地理教师应重视线上课程思政的融入,通过丰富的线上活动构建虚拟情境,如网络直播、专家讲座、虚拟平台、网络资源等,可以为高中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价值维度,鼓励高中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在活跃的课堂情境中,有效解决地理问题,形成一套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课程思政方法,实现品格塑造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作用,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是每一个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高中学生服务,让高中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提升教学效能。课程思政教学中会涉及一些政治观点,有的高中学生对于这些观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足,容易出现理解不透彻、讲不清楚的现象。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考量课程思政观点,通过举例子、摆事实、讨论会等方式,发散高中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思政观点,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地理教师应不断研究课程思政方法,把项目化教学、沉浸式教学引入课堂,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调动高中学生对地理和课程思政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地理教师选取的课程思政内容在主题上要“接地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课程有温度、有质量。
课程思政教育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规约”和“负担”,应该立足日常培养,突破教学难点,使课程思政入脑入心,真正实现高中学生的品格塑造,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遵守规范与诚信,满足高中学生成长的期待。在教学时,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找准主题切入点,采用微课讲授法、案例研讨法等,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教师在选取相关案例的时候应该力求经典、多样,将其穿插在地理课堂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认知与行动成为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同时,课程思政教育应避免出现“泛化”和“同质化”的现象,地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互联网呈现视听资源,让高中学生在“耳熟”的基础上达到“能详”的效果,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明白如何学习,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从地理专业维度出发,站位科学角度和事实角度,设立高中学生假期实践方案,使高中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立场、态度、处理方法,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实践结束后应做好点评和成果展示,对于高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及时纠正,剖析问题的原因,从而让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畅,效果突出。
四、整合思政育人元素,注重素质提升
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向纵深发展,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整合思政育人元素,拓宽课堂教学范畴,发挥地理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环节,突出课程思政的关键性,优化教学各环节的衔接。教师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不能“表面化”,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只是选择了地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通过口述的方式简单地讲解相关思政内容,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师生之间出现隔阂。还有些地理教师存在“硬融入”的现象,选择的课程思政内容与所讲地理知识毫无关系,不仅不能进行深入拓展,还会误导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师必须遵循“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利用好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平台和其他线上、线下资源,使课程思政为广大师生带来启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
学校应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培训,让课程思政推进时有章可循,将其做精做强,打破局限的学科认知,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除了挖掘固有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建设微信、微课、APP 等网络育人平台,有效整合互联网中的优质资源,确保高中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实现线上线下“共思政”。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成立特色学科群,每天在群内发送课程思政知识,也可以为学生制作电子课件,师生可以在群里探讨课程思政问题,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将社团活动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让高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检验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如开展“红色忘年交”“重温长征路”等活动,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展示自我,实现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联动。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到当地的红色纪念场馆、志愿服务中心参观体验,形成学校的育人品牌,使学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优化课程思政评估,夯实育人根基
课程思政的评估是一项重要工程,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成果,还凸显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的课程思政评估水平各不相同,有的教师只是匆匆进行点评就结束课堂教学,而有的教师则从目标定位、实践探索和未来规划三方面进行评估,让高中学生看到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便于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认识世界的能力。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示范、引领作用,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况,系统地做出评价,使高中学生形成的能力更加长久,同时凸显评价的人文性和客观性,夯实育人根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学生课程思政电子档案,在电子档案中收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实际应用情况等,作为期末考评三好学生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达到目标。“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高中地理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高中地理教师应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以自己的专业学识和人生阅历为高中学生带来精彩生动的课程思政,使高中学生与国家同发展共命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实施多主体的课程思政评估模式。要求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家长都参与进来,更加精准地体现课程思政带来的变化,也避免了单一评价和偏激评价的现象。其次,评价方法应以过程为主。既要进行横向对比,也要做好纵向对比,反映高中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为课程改进和提高做好铺垫。再次,引导高中学生撰写课程思政心得体会,可以是小论文、调查说明或研究报告,一方面锻炼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思政提供支持。最后,打造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实施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的方式,构建育人新格局,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应将思政教育放到中心位置,既教授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全面推动文明教育的开展。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高中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不断更新教学方式,让每一位高中学生都能在地理课堂上活跃起来,构建情感多元化课堂。高中地理教师还要针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