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州市达川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的现状与对策

2022-03-16黄昌恒何毅何志成王裕权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达川达州市精量

黄昌恒何毅¤ 何志成王裕权

1.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达州

2.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达州

达州市达川区位于达州市主城区南部,地处四川盆东平行岭谷区、盆中丘陵区、盆周低山区链接地带,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米袋子、肉盘子、菜篮子、果园子“四子同兴”的产业高地。

达川区积极组织实施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增种一季大豆,振兴大豆产业。达州市仙山落樱家庭农场,在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张庙村3社试验示范大豆玉米一次性完成耕地、施肥、分带播种、覆土的机械一体化播种技术,面积约13.33 hm2。该技术主机选用东方红LY1004型,播种机选用湖北桦磊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华新兴农”牌2BFG-12(8)(230)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选择“4+2”或“3+2”,即播种4行或3行大豆、2行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技术指标是:玉米带行距40 cm,实行错穴直播,穴距15 cm,每穴播1粒种子,每公顷播4.4万至5.1万穴;大豆玉米间距70 cm,大豆间行距40 cm,穴距9 cm,每穴播1粒种子,每公顷播12.8万~14.8万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能一次成型,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加快了生产进度,助推了大豆和玉米产业的发展。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现状

1.1 玉米机械一体化种植现状

玉米是达川区的主要粮饲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到2.1万hm2[1],主要种植模式为玉米-红苕套作,主要生产方式为微耕机整地+人工(或机械)播种,机械化水平较低。

1.2 大豆机械一体化种植现状

大豆是达川区主要豆科作物之一,主要种植模式为玉米-大豆间作或田坎大豆,大多数种植户都采用“一把灰”(用草木灰或土杂肥盖种)种植方法、管理粗放,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弃种大豆的现象严重。

1.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现状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在达川区主要是利用小型旋耕机整地施肥,部分农户采用玉米小型播种器播种。但由于玉米、大豆生产过程中的除草环节费工费时、成本高、劳动力投入大,加之大豆产量低、销售价格低,致使该种植模式基本消失。

1.4 对机械化作业的认识程度不高,推广应用速度慢

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一部分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方法根深蒂固,很难接受新技术,致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作业更难以推广应用;另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农业技术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地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导致生产效果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技术的推广进程。

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导致达川区大豆产业常年种植面积仅在0.3万hm2左右[1]。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播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区域地形地貌特殊,一体化作业难度大

丘陵平坝浅丘区,一是作业道路狭窄、不畅通,机械无法进入田间地头;二是田地零散不规则、高低不平;三是缓坡田地块居多、上下田地块落差较大。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技术的实施,导致区域内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

2.2 土壤板结程度大,播种质量差

土壤板结最主要的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物理性质恶化,土壤表层变硬、干裂、通透气极差,二氧化碳容易沉积在土壤中,阻碍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这与滥用化肥、灌溉不当等因素有关。多年来,农民单一追求产量,偏施氮肥,且越施越多,致使磷钾在土壤中的比例失衡,土壤中化肥较多且长期残留在表层,耕作时随水流移动,最终造成农田土壤板结[2]。同时,在机耕过程中整地不细不平,播种过程中盖种不严等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机耕机播质量。

2.3 驾驶员机耕机播技能欠缺,作业质量难以提高

由于区域内平地和缓坡地交替呈现,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分别按标准控制平地和缓坡地机耕、机播速度,行驶和转向速度较快,易造成旋耕、施肥、播种、盖种等各环节出现作业质量不到位、施肥错行、种子漏播或重播、播(盖)种深浅不一等现象。特别是在横斜坡上操作难度更大,机播质量更差。

2.4 非专用播种机,耕播质量难提高

达州市仙山落樱家庭农场选用的湖北桦磊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新兴农”牌2BFG-12(8)(230)旋耕播种机,外形尺寸为1 820 mm×2 500 mm×1 480 mm。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4+2”或“3+2”,种植单元带宽为2.6 m~3.0 m。若采用“4+2”模式,带宽3.0 m,播种机的宽度明显不足,无法有效完成开沟、施肥、播种、盖种的全过程技术指标。若采用“3+2”模式,带宽为2.6 m,播种机的宽度仍不足,只好改成“2+2”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投入,加之地势不平,拖拉机未设置划行器,导致播种路线弯曲不定。

2.5 播种机排种箱未分置,两类作物品种同时播种容易出现混播现象

“华新兴农”牌2BFG-12(8)(230)旋耕播种机上的排种箱是一个长方体的槽型,只能放一类种子,如果放置两类作物种子,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种子交混,导致混播,造成播种质量差。

2.6 播种机排肥箱未分置,放置两种不同含量的肥料容易出现混施现象

“华新兴农”牌2BFG-12(8)(230)旋耕播种机上的排肥箱同样是一个长方体的槽型。但大豆、玉米的施肥量不同,在操作中无法控制两类作物的施肥量,容易出现玉米底肥较少、大豆底肥过多的现象,不利于管理,增大了农资和用工成本。

2.7 播种数量不均匀,难实现精量或半精量播种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过程中,驾驶员驾驶速度快慢不一、地块不平、高低起伏不定、输送管道易脱落,均可造成播种数量不均匀,无法实现精量、半精量播种。

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一体化技术的对策

3.1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为机械一体化作业创造前提条件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及其它田形调整项目,对山、水、林、园、路、地、池进行综合治理,加大改造力度,削平和减少田埂,降低上下田地块的落差,实现相对平整,把小田(地)变成大田(地),坡地变平地,使作业区域内的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并配套建设好种植区域内环形产业道、机耕道、生产道、机械下田(地)坡道、灌溉渠、排洪道、微水池、提灌等基础设施,使其作业方式更加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使土壤结构始终保持着基本稳定状态,为实现机械化作业铺平道路,提高作业水平,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2 加大土壤板结的改良力度,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2.1 科学施用化肥,减少化肥在土壤中的存积

在化肥施用上,坚持根据作物产量定施肥量的原则,优先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单施化肥为施配方肥,使土壤养分实现养用结合,减少化肥用量。

3.2.2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推行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在旱地和改制田里推广小麦-玉米(夏)-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和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在稻田里推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或种植绿肥,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连续3年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0.4%,共实现粮食增产350 kg以上[3];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施用生物菌肥或实行土壤轮休制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3 加大旋耕播种机的改进力度

达州市仙山落樱家庭农场选用的“华新兴农”牌2BFG-12(8)(230)旋耕播种机,外形尺寸1 820mm×2 500 mm×1 480 mm,系普通型,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要求不相符合。建议改制成单列的玉米排种箱和大豆排种箱、玉米排肥箱和大豆排肥箱,实行隔离并分置。

3.4 加大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建立先进机具展示现场和农机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区,吸引区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前往参观学习,并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耳朵里面有听的(广播宣传)、手上有看的(技术资料)、地里有学的(实操现场);做到一看就会、一会就上岗、上岗就是能手、操作就是高质量,以此引领更多的农民向机械操作强手转变,从而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质量。

3.5 正确选择配套装置

3.5.1 正确选择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拖拉机和播种机

在选择使用拖拉机和播种机的时候,要清楚作业对象情况,根据作业的技术要求选择购买专用播种机,再根据播种机选择配套适宜的拖拉机,并详细了解配套装置的安全使用技术,避免盲目选择、购买和操作。若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就必须要清楚该模式下的“4+2”或“3+2”技术要求,再正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播种机,最后根据播种机的配套要求,选择拖拉机。播种机与配套拖拉机后轮距应满足1 550 mm。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耕作和播种质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最大限度的节本增效。[4]

3.5.2 正确选择播种机装备

1)正确选择排种器。排种器一般分为半精量(勺轮式)排种器和精量(气吸式)排种器,为方便使用,一般选择更换排种盘实现玉米、大豆通用播种,即选用玉米盘36孔、大豆盘72孔的精量排种器。

2)正确选择排肥装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涉及两类种子,即大豆和玉米。玉米排肥器的排肥标准应根据不同作物底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来确定排肥量。如玉米底肥选用40%(N∶P∶K为28∶6∶6)的复合肥375 kg/hm2,密度达到4.4万穴/hm2时,就应选择能调控每穴排肥量在6 g的排肥器。同理,大豆播种底肥选用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300 kg/hm2,选择能够调控每穴排肥量在2 g的排肥器,并实行大豆、玉米排肥器分开设置。

3)正确选择密植分控装置。选择具有分调分控的系统装置,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玉米不同的带宽、行距、株距、播深、可调可控,确保大豆、玉米种植密度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品种类型和施肥量的要求。

4)选择好播深稳定装置。选择压密轮机构的播种单体装置,使种子在种沟内正常弹跳,从而起到定位作用,以实现播深稳定一致。

3.6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机械一体化播种技术要求

3.6.1 对丘陵地区作业的速度要求

丘陵地区和土壤板结的田地块,应选择低速行驶作业。播种机田间作业速度保持在3~6 km/h,使其播深合格率达到80%以上,变异系数低于30%以下。

3.6.2 对密植分控系统按技术标准进行调控

播种前要调控开沟器水平错开距离达到10 cm,玉米播深为5~7 cm,大豆播深为3~5 cm;行距调整到40 cm,大豆、玉米带距调整到70 cm。

3.6.3 严格田间作业路线

田间作业路线要符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求,做到低速匀速前行,在作业换行时速度要小于4 km/h,使大豆与大豆,玉米与玉米之间的行距保持在40 cm,大豆、玉米带距保持在70 cm。机组在田间换行作业时,以“4+2”或“3+2”模式为例,调节划行器与播后大豆行间距保持在40 cm,并始终与播种行保持平行直线行驶。

猜你喜欢

达川达州市精量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电驱式侧深穴施肥系统设计与试验
达川区退耕还林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对如何提高达川区造林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达川区联社:助办巴山采茶节
精量滴灌灌水器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