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
2022-03-16杨万清高日升夏天添
王 慧 杨万清 高日升 夏天添
一、研究背景
科技成果转化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立身之本与前进动力,其不仅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通过创造大量就业需求和创业契机,实现了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度最高、市场开放程度最高、创新水平最高的重要经济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转型与技术变革的攻坚时期,需紧密契合国家战略,立足高端、自主与深化协同的产学研融合机制,加速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故此,如何精准、客观的评价长三角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对推动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要件,其既是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的源头,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7]。因此,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质量,将直接决定其对地方社会服务与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在“资源投入-成果产出”阶段,科技成果仅实现了基础性的“从无到有”的基础转化,如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表的论文、专著等学术型成果,该阶段的成果转化仅停留在“象牙塔”,而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转化,即为资源投入方带来实际的效益增长。在对现有研究展开分析后发现,前人在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研究上,普遍将学术型成果列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考核目标,而鲜有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收益展开细致的探讨。“产出”象征着资源投入后的科技成果,而“转化”则意味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过程;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研究,不仅是为了观测评价目标区域(对象)的科技成果产出,更是为了揭示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与投资质量。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在重视学术型成果产出的基础上,强化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贡献。为此,本研究将“投入-产出-转化”,归纳为资源投入、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三个指标类型,并以此进行DEA分析(数据包络分析)。
二、模型与数据
(一)研究模型与数据来源
在样本选择上,本研究以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新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其原因为新工科是我国迎接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型经济改革的重要人才供给来源,也是我国工科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对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将利用DEAP 2.1 软件进行DEA分析(数据包络分析),以观测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在模型设定上,主要采用BCC模型,即规模可变型DEA模型,并将技术效率拆分为单一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两个维度。同时,本研究参考前人的做法,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模型与观测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投入类指标包含当年科研(创新)支出费用和当年R&D 全时当量人数;产出类指标包括学术专著数量与学术论文数量;转化类指标包括合同(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此外,本研究所用之数据均取自于2011-2017年度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表1 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二)样本处理
本研究以江苏、上海、安徽与浙江地区的181 所高等院校为样本,按照“投入-产出”数据不为0 原则进行样本筛选,首先,将2011-2017年间未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资源的9 所样本院校剔除;其次,剔除资源投入3年后无科技成果产出的103所样本院校并,在余下样本中,再行剔除未开展“新工科”建设的47 所样本院校。最终,共得到22 所高校的有效样本。在对有效样本的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发现(如表2所示):在研究样本中,平均年度科研支出费用为80610.83 万元、全职研究人员约1300 余人,说明在已开展或准备开战新工科建设的长三角地区高校,普遍重视科技创新,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人均研究经费约60万元),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从科技成果产出角度来看,年均产出学术论文4000余篇、知识产权授权500余项,证明样本院校亦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水平;然而,从科技成果转化指标而言,无论在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签订还是转化收入方面,样本院校亦存在科技成果“无效(低效)产出”的隐患。
表2 描述性分析结果
三、实证分析
在对长三角地区的22所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DEA分析后发现,仅有9所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达到区域均值以上水平,其他13所样本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水平较低,然反观其科技成果产出,则呈现出“高产出,低转化”的窘境(如表3所示)。
表3 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DEA分析结果
(一)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分析
根据表4和表5的结果可知:2011-2017年度,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平均综合“投入-产出”绩效为0.630,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849,规模效率为0.739;虽然,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在纯效率变化指标上表现欠佳,但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方面均表现较好,从资源投入视角而言,资源要素的投入实质上得到了规模性的科技成果产出,说明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产出效率,仍处于上升的发展趋势。
表4 “投入-产出”绩效DEA-Malmquist分析结果
表5 2011-2017年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绩效变化
(二)科技成果“产出-转化”绩效评价分析
根据表6和表7的结果可知:2011-2017年度,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平均综合“产出-转化”绩效为0.355,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569,规模效率为0.654;同时,技术效率变化、纯效率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大于1,若仅从科技成果的“产出-转化”结果来看,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产出的科技成果,亦得到了较好的转化。但从资源回报角度而言,2011-2017年,全要素效率升降波动不稳定,样本院校通过资源投入所产出的科技成果,若无法实现持续性的稳定转化,其投入亦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表6 “产出-转化”绩效DEA-Malmquist分析结果
表7 2011-2017年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产出-转化”绩效变化
(三)科技成果“投入-转化”绩效评价分析
根据表8和表9的结果可知:2011-2017年度,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平均综合“投入-产出-转化”绩效为0.343,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416,规模效率为0.820,相对降幅较小,且规模效率有较大增幅;同时,规模效率变化、纯效率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大于1,同比上升趋势明显,亦证实了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较好,但依旧存在转化效率不稳定等问题。
表8 “投入-转化”绩效DEA-Malmquist分析结果
表9 2011-2017年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投入-转化”绩效变化
四、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问题分析
新工科高校作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研发技术与自主创新实力的持续提升,亦使其逐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关键部分。为加快实现我国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新工科高校亦在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转移体系或机制,其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环境相比建设初期有了较好的改善,但依旧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不足的问题。
(一)管理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首先,新工科高校内部的相关管理机制与过程设计存在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是一项繁琐、耗时,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关高校的对应管理体制与流程机制亦存在明显的不足或主轴缺失,导致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者)频繁奔波于研发与行政之间,以使得科技成果难以实现高效率的转化。同时,以披露机制来看,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仅少数院校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开性制度,多数院校基于自我利益考量,仍对此持观望态度。其次,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机制不足。在我国高校体系中,大学科技园、规划处、科技处等组织之间的作用机制尚未厘清,更难以形成良性的交互体系,以高效对接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资本投入、政策环境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主要环节,提升成果转化绩效。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中,各家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亦有所长短,多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亦停留在象征性的事务流程阶段,且多重视资源投入到成果产出之间的管控,而极少涉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阶段。其缘由莫过于受限于高校编制约束,且科技成果产出在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显高于成果转化,故而出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者在职务晋升、待遇等方面激励不足,致使其难以全身心的投入成果转化工作当中,阻碍了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增长。其三,现行高校评价体系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约束。我国近代高校评价体系(机制)的重心,多偏向于科技产出成果的学术价值与获奖级别,以至于忽视了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国内各大级别的基金项目,在项目结题(验收)环节上,已不同程度的出现“仅认数量,不重质量”的扭曲现象,从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绩效偏低。在如此机制之下,高校在科研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亦东施效颦,而科研工作者亦将此奉为成功之道,久而久之,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必定难以承担优秀人才培养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重任。
(二)环境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十二五以来,我国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已投入了庞大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并借由高校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加快地方产业升级。然而事实上,我国虽已颁布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政策红利仍有待时间转化,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复杂度的系统性工程,人才引进、产业升级、服务体系等配套政策,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亦参差不齐,部分地方性政策多以试行方式颁布,其时效性短,极易出现骗补等消极现象。故如何实现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强化四省市之间的校企资源互补、协同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仍有待从政策层面进一步研究落实。此外,出于市场信任机制考量,企业普遍认为与高校的科技合作亦存在泄密风险,同时,少数企业出于短期利益考量,极少与高校进行新技术或重大项目的科研合作或协同创新。
(三)过程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无论从技术研发,还是到产出成果的市场性转化,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资源配置平均效率偏下。其中,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不稳定是造成其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绩效反复的主因,从DEA 分析的结果可知,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平均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印证了其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即资源投入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未充分利用,甚至浪费;而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平均纯技术效率虽高于规模效率,代表其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配置相对高于其投入产出阶段的资源配置,但其历年数据互有反复,亦凸显其成果转化要素配置仍存在较大隐患。同时,从各高校科技成果投入转化的规模效率来看,仅少数院校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多数则呈现递减或不变,由此证实,长三角地区的新工科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上,尚未达到最高绩效,其资源投入仍存在大幅冗余,且大量资源投入并未带来规模性效率提升,这也从侧面印证出长三角地区的新工科高校过于重视科技成果产出,而漠视其成果转化。
(四)对象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根据DEA 分析的结果可知,长三角地区的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环节出现脱节,其科技成果投入与产出绩效较好,但产出成果转化为实际商品或市场收益的渠道仍未大通。从表3-9 的结果不难发现,在参与测算的新工科高校中,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均逊于其成果产出,由此可知,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杂科技资源投入、成果产出与成果转化的两个阶段中,并未实现均衡化的发展;其中,22 所样本院校的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断层频现,证实其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之间的不必然性,即样本院校虽具备较好的自主创新实力,并能够形成颇具学术价值或高获奖几率的科技成果,但成果亦有可能停留在理论试验或实验阶段,以使其并不绝对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商品或市场效益。
五、长三角地区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提升策略
(一)重视成果转化 构建成果转化体系
新工科高校因突破原有思维惯性,在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建立高效合理的制度体系,以进一步推动科技管理改革、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构建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完善成果转化服务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制度性手段机制,扩大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动能。为此,新工科高校首先必须重视科技创新规则,适时完善其内部相应管理政策、机制及组织,打破在资金、项目与鉴定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认为约束,解放研究人员的思想枷锁;同时,尝试采用项目资金管理“承包制”、项目“云管理”等方式,提升项目研发与管理效率,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优化绩效评价机制,探索以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不同方向、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工种的项目及人员设置对应的绩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和人员异质性的优势,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效率。其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转移)人才队伍,在科技管理组织中,设置专业的成果转化或技术转移岗位,并通过奖金、职务晋升等手段,吸引、保留与培养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同时,对内打破体制化限制,成立校领导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全程参与本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转化机制设计等环节,实施一体化、透明化、网络化的统筹管理,贯通高校科技成果到市场(产业)的快车道,引导外部优势企业(组织)展开协同创新合作,强化高校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其四,在优势学科建设上,新工科高校应积极推动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优势学科建设,并透过优势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循环机制,逐步强化自身科创实力。为此,新工科高校需要着重推动其本校优势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将转化作为其优势学科建设的核心动力,并逐步构建创意检验中心、技术转化平台等转化层组织,加强加快新工科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从而在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同时,促进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科创实力。
(二)发挥政策优势 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为规范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亦应从法规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与管理机制,强化对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其高校评价考核的核心指标,明确高校主体责任,优化高校科创意识;逐步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者设立对应的职务晋升制度,并探索以诚信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制,深入开发高校自主创新的市场潜力。同时,在政策资金投入方面,高校科技创新从“研究开发-成果产出-市场转化”,各环节均需投入资金,且就目前高校自主创新而言,多仰赖政府相关政策资金的投入;故建议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科技财政投入机制,探索以财政补贴抵扣、税务减免等为主的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以实现社会资本在高校科创领域的充分参与,加速新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促进协同创新 谋求成果高效转化
受诚信风险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尤其是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新工科高校,在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上,多处于“自娱自乐”的扭曲境地,而企业的“后知后觉”现状,亦变相印证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无奈之处。企业作为实践科技成果价值的最终环节,其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亦代表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为此,企业应充分发挥其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以促进自身科创实力为导向,积极探索与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在明确自身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为高校明确科创方向,并与高校紧密围绕在以市场转化为目标的科创工作中,实现科技成果“产出-转化”的无缝衔接,以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塑造为“优势的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