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路径研究①

2022-03-16陈晓颖鲁小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旅游

陈晓颖,鲁小波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生态旅游”由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联合国将2002 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以鼓励各国发展生态旅游。世界各国迅速响应[1],生态旅游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以20%~25%的年增速发展[2-3]。生态旅游在我国也是渐入人心。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由此拉开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大幕。随着“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的举办,生态旅游在中国大地异军突起,“遍地开花”“泛化”“异化”等现象十分严重,生态旅游演化为营销手段,很多旅游企业和开发商利用这一时髦词中饱私囊。王家骏、刘德谦、杨开忠、李洪波、宋子千、明庆忠、黄远水、易志斌等学者认为,国内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实践中出现了概念错误使用以及泛化的趋势,将大众化的自然观光等同于生态旅游[4-6]。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生态旅游可以帮助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进生态旅游实践而引起的不可持续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实践中出现了脱离生态旅游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的行为与现象。正本清源、规范发展,让生态旅游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路径对于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和科学实践非常关键。

1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旅游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旅游对象,强调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要求游客承担生态责任。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使其积极发挥社会、经济与生态方面的正效应,尽量将其负面效应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可持续性是伴随着生态旅游的诞生而与之相伴而生的本质属性。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积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理论的视角,生态旅游被界定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科学利用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逐步促进生态旅游所在地区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的永续发展,既要保证当代人对生态旅游的需要,也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态旅游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内涵。

1.1 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坚实基础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障生态旅游走向永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全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均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为最大的吸引要素,如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土著部落以及欧洲的自然保护地等。这些地区的生态旅游均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野生生物、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迷人的自然风光来激发世界各地游客的旅游兴趣。中国目前已拥有14项世界自然遗产和4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以及2 750个自然保护区和89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众多的自然风景区。这些景区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阵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理想的目的地,开发经营者、决策管理者、游客与当地社区居民均对保护本地自然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使这些群体深入认识自然、积极保护自然,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力量。除了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与恢复,还应尊重当地本土文化,逐步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以上所述均是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本内容。对生态旅游资源基础(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和尊重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

1.2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核心内容

生态旅游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还要引导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决策、管理、经营、监督和利益分享,通过社区参与带动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强调社区参与,当地社区居民是生态旅游所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生态旅游是当地社区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义务。第一,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经济收益,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开阔了社区居民的眼界,增长见识,转变思想观念,促使当地社会融入现代文明。综合来看,规范的生态旅游将持续为当地提供丰厚的经济收益,为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另外,生态旅游还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并提高当地居民、游客、生态旅游经营者与从业者等群体的生态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缩小地区差距。规范的生态旅游将会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持续进步。

1.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基本目标

从总体来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4项内容,分别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旅游效益。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就是要落实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这是生态旅游的基础;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就是对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负有责任;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主要强调企业通过认证发展规范的生态旅游获得经济收益;生态旅游的旅游效益就是向游客提供丰富的生态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经历与体验,丰富游客的知识,转变观念。多维目标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可分为4层,中心为生态旅游,第二层为效益的主要群体,第三层为四大效益,第四层为具体内容和措施(图1)[7]。

图1 生态旅游四维目标系统Fig.1 Ecotourism four-dimensional target system

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促进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生态旅游必须落实3个方面的核心要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图2)[8]。

图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示意图Fig.2 Diagram of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1 控制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是生态旅游的核心要求之一

控制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生态旅游区别与传统旅游的重要特征,也是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控制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是在现实社会具体实践中对这一要求的落实与体现。人类的环境史就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环境承载力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主要评价标准,也是生态旅游由理论体系落实为实践内容的关键手段。可持续性的生态旅游必须保证可再生资源系统的恢复能力,一旦消耗速度超越再生速度,可再生资源将会被动地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坚持循环利用、重复使用以及借助科技手段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只有采用科学、可持续的生态资源永续利用,才能使生态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规范道路,也就是使生态旅游既要满足当代游客的需求,还要保障后代人也具有能够满足其生态旅游需求的基本能力与环境资源基础。

2.2 生态旅游所在地的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要相互协调统一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必须能带动地区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同发展,要使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1)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不损害生态环境,要在发展中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是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不能以环境消耗换取经济和社会效益,严格控制生态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使游客行为保持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将对动植物及其生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社会效益也是生态旅游重要内容。生态旅游发展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这是精神文化活动内容,增加游客的知识与体验,满足求知、求新、求异的需求,对于游客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旅游发展也会带动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之中,在旅游行业就业,销售农副产品,经营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行业等都会带动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便利化,为当地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作用。

4)关注生态旅游经济效益,通过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吸引游客游览,必然能获得一定经济收益。这些经济收益既要满足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还要有一部分用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另外,生态旅游获得经济收入才能满足生态旅游投资、开发与经营群体追求经济回报的合理需求。如果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就无法获得生态旅游的开发资金及相关群体的支持,环境保护资金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也就无从谈起。忽视经济效益反而会激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粗放式利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将更加遥遥无期。所以,满足经营者、当地居民的经济需求和游客的旅游需求,使生态旅游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实现。

生态旅游的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只有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当地社区的社会效益,也才能保障生态效益实现的经济基础。而环境保护越好、生态资源越丰富,越会增加吸引力,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大的社会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效益受到影响必然会导致另外两方面的发展受到冲击,最终严重影响生态旅游所在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在确实出现三大效益相互矛盾的情况下,自然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

2.3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功能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知识与环境伦理的宣传与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首先,生态旅游对决策者、开发者、经营着、管理者、游客与当地社区居民等所有的利益相关群体均具有环境教育作用;其次,生态旅游能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和自然地开展环境教育,与媒体宣传和课堂说教等方式相比,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更容易让人接受。生态旅游在游客美妙的旅游体验中,将大自然的科学知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理念自然而然地传达给广大游客,使游客既接触到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姿多彩,也了解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脆弱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性。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内涵不只局限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群体,对于社会大众均有重要意义。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逐步开展将会使生态知识、环保意识、环境精神逐步向社会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增加生态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形成科学的环境伦理观,让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科学的环境思想成为民众普遍形成共识的价值观。

3 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路径分析

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指导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成为世界各地推动旅游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方式,世界旅游组织(WTO)发布的文件和出版的著作中多次阐述了这一思想。我国许多学者也在持续地探索生态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途径问题(图3)[9]。

根据图3中的方法步骤,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总结概括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10条主要规范化路径。

图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案制定过程Fig.3 Formulation process of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

3.1 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利用与保护相互协调的基本原则

要通过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坚持保护第一是必备条件。要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不被污染和破坏,保持利用与保护的均衡。保护工作越完善,生态旅游发展就越有优势。利用可以增加保护的资金和动力,保护又能增加利用价值。在利用和管理生态旅游方面必须坚持4项基本原则。

3.1.1 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利用观

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不能一次性地倾其所用,要树立长期开发、循序利用的观念,分步发展,做好近、中、远三期规划,科学开发,有效利用。将现在开发中难以保证有效保护的生态旅游资源保留下来,在未来科技水平与管理技术更加先进之后再来开发,既保证了资源的安全与稳定,又能提供更加合理的生态旅游产品。要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化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利用观念,科学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与安排。

3.1.2 必须养成生态伦理的道德观和自觉保护自然的新责任感

生态伦理学是将传统伦理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延伸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生态伦理观强调世界上其他非人生命以及自然环境同样拥有特定的权利,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谁主谁辅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平等、相互平衡的关系。人类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只有得到保护,才能让人类(现代与未来)持续拥有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权利。生态旅游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一种必须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养成生态伦理的道德观和自觉保护自然的新责任感。

3.1.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第一原则

保证生态旅游的持续性,关键要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第一的原则。“短期经济价值的缺乏不仅是许多物种的特征,而且也是许多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如沼泽、泥塘等)的特征,但其却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即生态价值。如果以单一经济利益为目标,任意毁掉那些无商业价值的物种和群落,那就恰恰毁掉了大地系统的完整性[10]。”为了让世界上各类生态系统保持持续的稳定与完整,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必须把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作为第一原则。

3.1.4坚持和传播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旅游资源是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拥有的原则,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当前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同样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全球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内所有人类的共同财富,当代人应该具有长远眼光,为后代人保留充足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代际间共享生态旅游资源[10]。生态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与管理者等群体只有坚持共同性原则,养成代际共享和永续发展的观念,时刻都想着当前的利用与未来的开发相互协调,才能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与后代对其的共享性。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利用的原则,对于分布在生态平衡已被打破和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和适度的原则。科学原则就是必须遵循生态环境与自然的基本规律,因势利导、有序开发。适度性原则要求控制开发规模和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使生态旅游发展保持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合理性原则就是以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前提,顺之者为合理开发,应鼓励发展,逆之者为不合理开发。合理性还包括合理分配使用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生态旅游的本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代人应该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原则,让当代人既享用资源,也为后代人享用资源而投入和努力,这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方式不仅科学,还很公平合理。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生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1],将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严格的标准和细致的工作指导。

3.3 落实功能区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线路

根据 《自然保护区条例》,由外及里将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且严令禁止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在不影响保护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在实验区范围内开展适度的生态旅游活动,即便是在实验区也不能大兴土木,建设与环境不相适应的建筑与设施。然而,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80%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活动,违规建设破坏保护区生态的现象层出不穷,许多自然保护区为开展旅游活动,甚至在核心区修建道路及其他旅游设施,对保护区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12]。森林公园、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其他生态旅游景区均已有相关的功能区划分规定,必须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公园、湿地公园等是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阵地,必须严格进行功能分区,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将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在具体实践中很多地方出现了违背生态旅游原则,不符合功能区划规定的活动,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退化。针对这种情况加强监管,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和原则十分关键。

3.4 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破坏环境的问题,主要归咎于大多数人缺乏对自然环境价值和权利的认可和支持。社会大众错误地认为生态资源可以无限制开发;人类高估了自然界容纳污染物的能力。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人类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并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界排放废气、废水和废物。生态旅游引发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能量或物质相互交流与转化,不健康的物质交流与能量转化会影响到自然界生态平衡,也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制造障碍。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适度地利用自然界“绿水青山”的原则,并严格落实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要求。要及时发现并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资源。禁止任何个人和组织侵占和破坏生态旅游发展的“绿水青山”。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监管,严格控制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与游览活动的位置、线路、规模与强度,严禁游客脱离旅游线路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其他区域。游客要遵守文明旅游相关规定,杜绝攀林爬树、采花摘草和干扰野生动物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为了提高保护效果,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加强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要经常邀请学者专家开展濒危珍稀物种生存状况的调查与评估,依据珍稀程度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保护对象,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实施方案。

3.5 遵守“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

根据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的规定,一般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均应建于风景区大门之外,大门之内只能作为游览场所,这就是“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当前,有不少自然风景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管理用房等都集中在景区内,甚至是景点最密集的中心区,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景观质量大幅下降。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原有生态面貌,对人工建筑布局错位的服务设施必须按照“区内游览、区外服务”的原则进行必要的整改与重新布局。

3.6 严格控制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也被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还有特定旅游活动空间内的合理游客规模等称呼,其大小是由生态供给阈值来确定的。生态供给阈值被定义为社会经济系统可以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物质与能量的上限,其是保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原则性标准,是能让生态动能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的系统要素的最小规模[10]。后来这一概念被用于旅游业,于是就产生了旅游容量这一专业术语。最早使用旅游容量这一概念的是拉贝奇(Lapage)[13]。20世纪70年代之后,因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论文和著作不断问世。4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地理、环境、旅游与生态等领域的期刊上发表了旅游环境容量的定义、内涵、类型、承载力及阈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通道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地区旅游环境综合容量”“旅游环境心理容量”“旅游生态足迹”等测算旅游承载力的方法,已将旅游环境容量分为自然环境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3种基本类型[14]。总之,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旅游环境容量的划定作为一个中心任务,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必须科学确定旅游环境容量并严格落实。

3.7 启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

传统旅游形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破坏是非常突出的。据1992年的统计,每一位去拉丁美洲哥斯达黎加安托尼奥国家公园的游客,每天会留下40 g垃圾,他们在旅馆、饭店和商店里平均每天留下76~400 g垃圾,在公园门口处每天留下53 g垃圾,这些垃圾的67%是不可降解的,加上生态旅游区燃煤或燃油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旅游接待设施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等,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我国已启动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还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成功的条件[15]。

3.8 强化国家的环境监管,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国内外生态旅游景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对环境管理不到位甚至缺失以及景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监测系统不健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是否相衔接,生态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均与生态旅游的决策者、开发者、经营者与管理者等群体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首先应培养相关人员的科学生态观,让精英领导层充分重视环境问题,为生态旅游所在地有效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奠定良好基础。提高环境监管的具体对策包括:

1)选择具有较高环保意识和先进环境保护技术的投资方,在投资开发前要严格论证与审查投资开发方案,对方案提出较高的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并确保方案中的环保措施严格落实。

2)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审计机制。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由我国政府环境主管部门主导的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预防管理手段,以国家环境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积极吸纳各类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与社会大众参与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管理过程。

3)加强游客的环境教育和游览活动管理。通过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寓教于乐”地提高游客环保意识是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在生态旅游景区,一定要运用多种有效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环境教育,使游客从中获得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和适用的环境保护技巧,逐步培养游客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研学旅游的发展需要,应鼓励条件成熟的生态旅游景区积极创建“自然学校”(Nature School),或建设生态博物馆,或培养生态导游,向广大中小学生开设自然课堂教育活动,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加生态科学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培养生态伦理思想。

5)重视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16]。为了规范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生态旅游所在地的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和资源方面的目标管理,必须加快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让生态旅游的监管者有法可依,让生态旅游的经营者有章可循,依法杜绝游客乱采滥摘、野外私自用火等破坏生态旅游环境、危害野生动植物的不文明行为。

3.9 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二个关键之举是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设计工作。自然资源保护规划是在对保护区进行动植物调查及自然景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的分类研究与区划[17]。其对典型生态系统及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区划和评价研究结果,查明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的现状和原因,并着重研究保护资源和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并转为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最后提出完整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方案。

3.10 生态旅游受益者的利益共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多目标体系与多利益主体的特点直接决定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一条复杂、曲折的艰难之路(图4)[7]。

图4 生态旅游多主体受益体系Fig.4 Multi-subject benefit system of ecotourism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各利益群体的单独目标要求,还要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利益诉求以及近中远期的发展安排,使整体的效益实现最优化、持续化。生态旅游要达到多主体多目标的协调,有序逐步实现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主体稳定、健康的相互关系是一项毋庸置疑的复杂系统工程。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共生”规律为人类提供了协调生态旅游多主体间多目标体系的解决思路。“共生”概念在生态学中被系统地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索中,学者们引入“共生”概念与理论,努力探索生态旅游多目标和多主体的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18]。生态旅游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在发展中往往忽视了其合理的利益诉求,长期积累就形成了各类矛盾冲突与问题,制约甚至阻碍了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要想保证生态旅游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正视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如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以及分享收益等的诉求,只有当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满足,其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给予积极支持、默契配合时,生态旅游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可丰富游客的环境知识,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旅游的本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不相违背,都是为了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在具体实践中,环境的诉求与人的诉求均通过人来代言,即生态旅游健康的显著标志是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和谐的相互关系,需要满足很多利益相关者具体的合理诉求,使其对生态旅游的发展保持一个相对满意的心理底线,不至于出现严重的矛盾冲突[19]。而实现这一效果的途径是要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逐步建立、完善能够激发活力、规范经营、加强监管、满足合理诉求的机制(图5)。

图5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构建Fig.5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 结语

人类社会最顽固、最难转变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当今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是技术解决不了,而是人类的思想意识还未彻底重视这一问题,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环境危机的严重性,一旦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改变了思想认识,形成了科学的生态观,从各自的行为做起保护环境,从全球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全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指日可待了。为了适应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中央提出要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但空洞的宣传以及强硬的政策措施仅能缓解我国环境问题,而不能根本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彻底扭转人的思想意识的角度出发,使每个中国人都深切地意识到应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生态旅游为生态文明建设扭转人们的环保意识提供了绝佳的“实践场地”,让游客通过深入体验感受美好自然环境的美丽、神奇、洁净,再结合与受污染地区、环境破坏地区以及历史环境的变迁等参照对象进行对比,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环境保护意识。传统的环境保护是采用“强制”的措施,就如大禹治水初期采用“堵”的方法一样,未考虑被堵的水将更加猛烈,后来大禹将“引导”与“填堵”相结合取得了成功,这才是科学的方法。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仅靠“堵”是不科学、不长久的,必须将“强硬”的控制措施与合理的教育“引导”相结合才能奏效,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资源回收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