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全国6省肉鸭养殖调查

2022-03-16李刚刘灵芝赵佳佳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散户养殖户养殖

李刚,刘灵芝,赵佳佳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肉鸭产量和需求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为满足消费端的需求,生产端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多元化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引导着新技术的研发[1]。提升养殖技术效率能有效提升养殖户从事肉鸭生产的积极性,不断促进肉鸭养殖规模扩大,实现肉鸭产业增效,养殖户增收。但从新技术研发到推广需要经历较长的推广期和适应期。新技术是否能获得有效推广,技术效率能否获得有效提升是当前肉鸭产业亟待关注的重点。因此,提升技术推广效率是提升肉鸭养殖技术效率的有效保障。

提高组织化程度能否提高技术推广效率?产业组织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经济理论[2]。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产业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服务体系对散户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这些服务呈现多样化,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户提升生产技术效率,带动农民增收[3]。由于分散小规模养殖户生产资料投入效率较低,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所以技术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4-5]。养殖户与合作组织之间达成合作后,可以获得组织提供的许多帮助,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养殖户的劳动生产积极性[6]。合作组织能有效提高养殖技术效率,大多数合作组织有相对雄厚的运作资金,具备先进的技术,在现代化设备投入方面有较强的优势[7]。如果养殖户选择了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管理模式比较规范的合作组织,不仅能提高双方的养殖技术效率,还能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肉鸭产业化步伐加快,肉鸭企业在逐渐发展和壮大,肉鸭养殖规模和辐射区域不断扩大,养殖户可选择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依然存在养殖户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频率较低等现象。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接肉鸭龙头企业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实际合作现状及服务情况,收集不同企业的相关数据,并深入调查不同地区分散小规模养殖户的参与意愿。分别获取公司和养殖户数据以后,以肉鸭养殖技术效率为桥梁,探讨不同养殖行为下提升养殖技术效率的策略。并对是否参与合作组织的养殖技术效率展开对比,首先针对技术效率的差异提出相应假定,使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和C-D生产函数估算出肉鸭养殖技术效率。其次为了更好地给肉鸭养殖户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多元线性模型进一步挖掘肉鸭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参与组织合作是否有助于提高养殖技术效率。最后分析检验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为鼓励分散小规模养殖户积极参与合作组织,提高养殖技术效率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8-9]。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水禽产业的分散型养殖模式普遍存在,散户大多数依靠传统经验来养殖,生产经营效率提速缓慢,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适应市场能力较弱,必须加强与社会化服务系统的有效衔接。从肉鸭产业发展角度来看,鲜有文献分析如何通过加入合作组织的方式来提高肉鸭养殖技术效率。因此,本文从肉鸭养殖的散户加入组织后获得组织给予的服务、创造的收益、实现的订单、规范化生产等方面,以及是否能够降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等角度展开分析。

1.1 合作组织对技术效率作用的研究

技术效率水平体现了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肉鸭产业支撑着整个水禽产业发展,深入分析肉鸭的养殖技术效率,对未来水禽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已有研究认为,促进小规模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组织化,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农户的技术效率[10-11]。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能有效促进小农户对现代设备的投入,规范经营能带动农民利用机械替代劳动[12]。加入合作组织后,合作组织会引导小农户参加分工经济,代替小农户参与技术投资,帮助小农户实现技术效率提升[13]。

此外,养殖户还需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和降低生产风险。合作组织提供的订单农业能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方面发挥作用,养殖户可以借助龙头企业提供的渠道获得所需信贷、技术、生产原材料,这些服务能显著降低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价格风险[14],不仅实现了订单合作,还实现了组织与合作者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15],有效降低了小农户的生产风险。因此,合作组织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发挥重要引导作用[16]。

影响技术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如养殖户个人特征和养殖环境等[17]。此外,养殖户养殖经验、生产规模和参加培训的次数等要素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18]。说明养殖户的生产规模不同,外界因素的作用也存在差异[19]。除了受资源禀赋影响以外,许多学者认为外部服务体系的作用更明显,通过直接给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养殖户技术水平提高[20]。综上研究,外部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发挥提升生产技术的作用。针对肉鸭产业而言,合作组织也许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提出假说:

H1:参加合作组织的肉鸭养殖散户养殖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没有参加的散户。

1.2 合作模式选择

经初步调查,可以从养殖技术、产品合格率、生产成本、销售渠道等角度分析图1中的几个逻辑。结合图1中的逻辑分析,散户加入养殖合作社、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或者其他关于水禽生产加工的协会、组织机构以后,这些合作组织能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合作组织自身的发展速度较快,在技术相对成熟的阶段,散户加入合作组织后能有效拓宽技术推广路径,使小规模散户能快速享受到成熟的技术服务[21]。加入合作组织以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没有机会学,学不懂,懂了不会使用”等问题,扩大了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从合作模式来看,散户加入合作组织后,大部分合作组织会直接为散户筛选合适、优质、符合市场需求的鸭苗,且这些鸭苗的价格通常会比市场上的价格略低[22];散户加入合作组织后,合作组织会直接提供肉鸭养殖过程中所需的饲料及药品,并安排技术员指导散户科学投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指导散户科学防疫和科学治疗常规疾病,提高肉鸭抵抗力及成活率[23]。合作组织会采取回收成品鸭再扣饲料款的方式为散户缓解资金压力,让散户能继续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散户参与合作组织后,能有效打开销售渠道。合作组织会为散户提供市场服务,通过实施订单收购的方式形成计划投放,为散户解决产品销售难题,能增强散户的养殖信心[24]。与此同时,参与合作组织的订单收购,合作组织会提供一定的保价方案,能有效降低散户出现滞销的市场风险[25]。图1显示,虽然合作组织有多种,但是肉鸭养殖合作对象最多的是公司,那么公司是否能良好地为散户提供帮助,结合合作组织提供的各项服务及服务的程度对技术效率的作用分析后提出假说:

图1 散户技术效率提升基本逻辑Fig.1 Basic logic of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decentralized farms

H2:散户与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越紧密,越有助于提高散户的生产技术效率。

1.3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于国家水禽产业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统计和调研,共收集了山东、安徽、河南、四川、福建、内蒙古等6个省。为了更好地对比参与组织合作和未参与组织合作养殖户之间的养殖技术效率,本文在充分考虑养殖户个人特征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从总样本中抽出364个样本展开对比,这6个省的肉鸭养殖数量在全国占比居高,且这些省均有肉鸭代表性企业,这些企业均有“公司+”模式,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本文的调查区域主要选择在这6个省展开。

虽然合作组织主要有养殖合作社、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及其他协会等组织机构,但是针对肉鸭养殖户而言,合作组织参与类型的主要代表是“公司+”模式,这种模式也是当前存在数量最多,最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模式,在“公司+”模式中,“公司+农户”中的农户特征与散户的特征相近,两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因此,为了实现对比分析,本文主要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来与散户进行效率对比研究。界定“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农户为与合作组织(公司)达成合作的养殖户(即参与合作户),未与合作组织(公司)发生合作的养殖户为散户,通过初步统计,发现同一个公司或同一个地区的养殖户数据间差异并不大。因此养殖户样本选择了6个不同的肉鸭主产区、不同的“公司+”模式进行对比。

1.4 模型选择

在估算肉鸭生产技术效率时,本文主要使用省际肉鸭调查截面数据,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按占比分类统计。在研究肉鸭技术效率时主要选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构建模型的逻辑如下[26]:

式中:i=1,2,…,n,Yi是肉鸭养殖户i的产出值,f(lnXi)表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Xi代表养殖户i的要素投入,vi为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如统计误差和自然灾害等,服从独立正态分布,ui表示与技术无效率有关的随机变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肉鸭技术效率会出现效率损失的情况,技术效率损失模型为ui=Ziδ,Zi表示影响生产单元技术效率的向量,这些向量用来评估技术效率影响的参数,δ为外生变量,δ的正负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是相反的,当δ>0时,该变量负向影响技术效率,当δ<0时,该变量正向影响技术效率,当δ=0时,外生变量对技术效率不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Yi和f(lnXi)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求解ui,结合几个公式得出肉鸭养殖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值TE的计算方法:

式中:Yi∈(0, 1),当ui>0时,生产单元处于技术非效率状态,当ui<0时,生产单元处于技术效率状态。但ui=0时,生产单元无效率,综合模型(1)和模型(2)得出方程: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是技术效率估算的基础模型,针对肉鸭的养殖特征,调查数据呈现出多项完整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值,其规模报酬保持不变,以此为前提,构建C-D生产函数[27],具体模型如下:

式中:α0,α1,…,αn分别表示截距项和待估计系数,n表示变量的序号,Yi表示2018年肉鸭总产值,lnX1i表示劳动力投入,lnX2i表示资本投入,lnXni表示其他不同的要素投入。

本文使用抽样调查数据,将数据分为散户和参与合作户的两组数据,在对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时,养殖户个人特征及养殖特征对技术非效率会产生影响。考虑到这些变量在两种组织模式中的差异,在分析和对比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差异时,模型设定如下:

式中:β0,β1,…,βm分别表示截距项和待估计系数,Wi表示技术效率的损失程度,m表示变量序号,Zmi表示肉鸭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标。

2 变量说明与描述统计

2.1 变量说明

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变量为实际投入变量,均没有赋值和虚拟变量处理,在计算时均采用取对数处理。总产值(Y)指的是平均一批肉鸭的销售总额(同一年内受价格影响较小,所以此处忽略价格分析)。总投入由资本(K)总投入和劳动力(L)总投入构成。肉鸭技术效率的影响变量主要有13个,具体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Table 1 Variable description

2.2 描述性统计

表2将散户和加入合作组织养殖户的各项指标分开统计,为了更好地评估两种模式的差异。通过对6个省数据的抽样调查,得出对比样本364份。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each variable

从养殖户产出角度来看,散户的总产值相对较低,其差值为217.12万元,总产值不代表总利润,除去所有投入后散户的年平均总利润为13.28万元,参与合作户的年平均总利润为97.21万元,平均总利润差值为83.23万元,说明参与合作户的总产值和总利润均高于散户;从投入角度分析,参与合作户的年均总投入超过了散户。饲料总成本、雏鸭总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及维护成本占总投入的比例最大。从饲料总成本和雏鸭总费用可以看出参与合作户的养殖规模明显大于散户的养殖规模,参与合作户的各项投入均比散户高。

对比影响技术效率的各项构成指标,两种模式的决策者均为男性居多,虽然参与合作户从事养殖的时间没有散户的长,养殖经验没有散户的丰富,但是参与合作户的决策者不仅年龄小,而且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知识和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从所处区域、经营性质、肉鸭品种、养殖模式这4个指标中可以发现参与合作户赋值后这些变量的均值均为1,标准差均为0,这些指标在样本之间均无差异,说明合作组织会对参与的养殖户执行统一的养殖方案,所以在养殖区域、养殖品种及养殖模

式的选择方面统一规划和实施;参与合作户的养殖周期相对较短,销售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资金投入量与养殖规模成正比,参与合作户投资金额相对较多,养殖规模相对较大;参与合作户的肉鸭成活率和出栏合格率分别比散户的高出0.9%和10%,肉鸭成活率和出栏合格率越高,说明养殖户对技术的运用越好;参与合作户养殖料肉比值明显低于散户,说明参与合作户更倾向于规范养殖,技术投入力度较大,饲料转化率相对较高。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组织模式的产出值受投入影响的对比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5.0软件估计肉鸭养殖的技术效率,分别考察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散户的数据主要依托调查后的统计样本,以养殖户是否参与组织管理、饲料来源和销售渠道为参考指标,将多地区抽样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散户的样本数据。参与合作户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对公司的抽样调查,进一步抽出样本差异相对较大的数据,确保数据可比性。

通过随机前沿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两组数据回归结果的R-squared值均接近1,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优,SFA模型适合于肉鸭产业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数据显示,从散户的投入角度分析,劳动力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及维护、雏鸭费用、饲料成本、药品投入、燃料费及其他费用均对总产值有显著关系。投入弹性系数显示,固定资产折旧及维护、药品投入、燃料费呈显著负向影响,虽然水费和电费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也存在负影响趋势;投入指标对应分析参与合作户,饲料成本、燃料费、其他费用对产出的影响显著,对应的变量中,除了人工总投入、燃料费、其他费用三个指标以外,其他指标的影响都呈正向。初步说明相同的投入要素在不同的组织模式中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表3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对比分析Table 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显著性水平分析,散户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特征,而参与合作户更偏向于技术密集型,主要依靠技术投入来提高生产效率[28]。此外,虽然饲料投入在两种行为模式中均呈正向显著,但是参与合作户的饲料投入弹性相对较高,说明参与合作户更重视饲料方面的投入,饲料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大;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药品投入和水电费投入对散户的技术效率影响为负,但是对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影响却为正,说明参与合作户能有效提高这几项的投入效率;参与合作户在保险费、逮鸭费和部分交通运输费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多,说明抛开突发事件的影响,提高这3项费用的投入,能正向提高养殖投入效率。另外,两种行为模式中的雏鸭费用和燃料费投入均为同向变动,对参与合作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综合以上分析后说明同一投入要素在不同的组织模式中其投入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参与合作户的投入效率相对较高。

为了更好地对比散户和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差异,本文分别对产值、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进行了组间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其对比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散户的肉鸭技术效率均值为0.806,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26。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比散户的均值高0.020,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参与合作户的肉鸭养殖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散户的技术效率。从产值、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t检验结果来看,参与合作户与散户在1%的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不同组织模式的投入、产出关系对比,得出结论为“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散户的技术效率”,假说H1得以验证。

表4 不同组织模式t检验Table 4 t-test of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models

3.2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组织参与的调节作用分析

3.2.1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肉鸭养殖技术效率受肉鸭养殖户的投入产出效率影响,但是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受养殖场决策者自身的特征和外界干扰因素影响,所以清晰界定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及时调整养殖方案,促进肉鸭养殖技术效率提升[29]。本文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表5显示,肉鸭的养殖周期、贷款金额、肉鸭的成活率、料肉比、养殖户的受教育程度、养殖场所处区域、养殖品种等指标分别在不同的组织模式中呈现出不同的显著性,说明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组织模式中对技术效率有影响,且影响存在差异。

表5 不同组织模式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Table 5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under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modes

3.2.2 组织参与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做两种组织模式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通过分组调节分析组织参与如何对技术效率的因素发挥作用。将数据分为有组织参与组(参与合作户)和无组织参与组(散户)进行调节效应检验。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养殖周期在散户组中的弹性系数为-0.005,在参与合作户组中的弹性系数为0.013,且该指标在两组数据中均表现出显著相关,说明养殖户选择参与组织合作,养殖户在组织的指导下能更准确地调整养殖周期,使技术效率得到有效提高。2)料肉比在两组数据中均显著相关,在参与合作户中的显著性更强,对比系数可以发现,散户组的系数为负,参与合作户组的系数为正,说明养殖户选择加入组织合作,能有效提高料肉比的效率,能充分发挥料肉比对技术效率的作用。3)养殖户的教育程度在散户组中的弹性系数为-0.006,且不显著,在参与合作户组中的弹性系数为0.021,且正向影响养殖技术效率,说明参与合作户组中的养殖户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同时说明养殖户的教育程度在参与合作户组中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4)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能正向调节养殖周期、料肉比、教育程度对养殖技术效率的作用。除此之外,虽然散户组中的大多数指标表现出显著相关,但是作用方向均为负向,说明如果需要提高这些变量对养殖技术效率的作用,就应当选择与合作组织达成合作。

同一变量在参与合作组织的养殖户中发挥的作用更强。结合以上分析后认为,分散小规模养殖户加入合作组织以后,各指标对技术效率的贡献均获得了显著增强,综合影响的作用方向分析,合作组织提供的各项要素服务能显著提高散户的技术效率。

3.3 养殖户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察养殖户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本节进一步将技术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展开检验。首先将散户和参与合作户的数据汇总,样本总数为364;其次选择组织模式为核心解释变量,对组织模式变量进行赋值,0为未参与合作组织合作,1为参与合作组织合作;最后加入个人特征及养殖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的数据和前文一致。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用Stata15.0软件分析组织参与对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模式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养殖技术效率正相关。说明组织参与正向作用于养殖技术效率,养殖户参与合作组织合作的积极性越高,合作紧密程度越强,养殖技术效率越高,进一步说明合作组织参与对养殖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表6)。除此之外,养殖户所在区域、养殖品种、养殖户的贷款金额等要素对养殖技术效率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结合组织参与的调节作用分析,假说H2得以验证。

表6 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Table 6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 organization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1)散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且未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和预知市场风险。当散户加入合作组织以后,技术能获得快速传播,通过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抓住市场机遇和控制市场风险。

2)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散户。在相近的资源禀赋下对比产值、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后发现,这三个指标在两种组织模式中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人工投入、雏鸭费用、饲料成本这三个指标对散户的产出效率影响较大。养殖户在合作方的引导下能有效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效率。说明散户可以侧重改变这三个指标的投入效率来提升产出效率。

3)组织参与的调节作用显著存在,散户参与合作组织后能有效提升养殖技术效率。通过分组调节后发现,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能正向调节养殖周期、料肉比、教育程度对养殖技术效率的作用,说明组织化程度越高对养殖技术效率的调节作用越强。所以散户加入合作组织或者与合作组织之间形成更多的合作后,合作组织能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技术效率,能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产业增效。

4.2 政策建议

由于肉鸭养殖要素投入的改进能改变生产技术效率,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养殖户要素投入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肉鸭养殖户积极参与合作组织。事实说明,肉鸭养殖户加入合作组织后,能获得组织提供的许多帮助,所以散户应当充分利用好合作组织提供的信息服务,建议养殖户结合合作组织提供的科学方案调整饲料投入结构和用药方法,在合作组织的帮助下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通过合作组织提供的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提升技术效率、降低市场风险,并在合作组织的引导下积极生产,有效扩大养殖规模、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养殖技术,增加养殖收益。

2)加强肉鸭生产公司、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肉鸭生产较为成熟的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鼓励这些合作组织主动联系养殖户,为养殖户解答养殖难题,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带动养殖户规范化养殖,提升双方的合作紧密程度,提升养殖效率,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3)为了提高肉鸭养殖户对合作组织的信任,监管部门要加强养殖户与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沟通,探索双方的合作路径,为养殖户提供政策解读、政策支持和合作的利弊分析,把控合作事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强双方合作过程的监督,确保养殖户与合作组织之间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散户养殖户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莫须有的“散户抱团”吊打了谁?
不当“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