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实证研究
2022-03-16马皓苓李德显
马皓苓,李德显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婚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仅受人类自然属性的影响,更受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在中国封建社会,青年人的婚姻大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阶级成分、政治出身成为青年人择偶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席卷而来,青年人的婚恋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他们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择偶标准更趋理性,对婚姻自主性的渴求更为迫切,“网恋”、“闪婚”、“隐婚”、“不婚”等婚恋形式屡见不鲜,婚前性行为日益普遍。当前,解决好青年在婚恋交友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青年婚恋”列为青年十大发展领域之一,并提出“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等具体发展目标。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生理年龄上已经达到结婚的适龄期,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十分必要。
一、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婚恋,即指“婚姻和恋爱”。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将“婚恋”与“观念”组合在一起界定婚恋观。如杨淑萍和杨俊平(2013)①杨淑萍、杨俊平:《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3期,第38-41页。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曹锐(2015)①曹锐:《现代性与传统影响下的当代青年婚恋观——基于阶层认同的解释》,《青年探索》2015年第3期,第92-97页。指出,婚恋观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或社会对婚姻和恋爱及其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王飞(2015)②王飞:《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7~34岁年龄段的青年调查数据》,《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7期,第73-76+81页。强调,婚恋观是个体对恋爱、两性关系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还有学者③杨艳玲:《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1页。侧重从婚恋观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对其进行界定。关于婚恋观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调查与实验研究资料非常有限。苏红(2006)④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6年,第30页。通过理论建构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由婚恋动机、婚姻倾向、婚姻自主性、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和性爱抉择观7个因子构成的大学生婚恋观结构。蔡敏(2012)⑤蔡敏:《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探新》2012年第3期,第257-262页。同样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大学生婚恋观结构模型,具体涉及择偶条件、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夫妻地位6个维度。相比于国内研究,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起步较早,并编制了不少测量工具,如穆恩奇与兰德鲁姆(Muench & Landrum,1993)等人⑥Diana M.Muench, R.Eric Landrum, “Family Dynamics and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128,No.4, 1994, pp.425-431.的《婚姻态度问卷》(Marriage Attitude Questionnaire)、莱西等人(Lacey,2004)等人⑦Rachel Saul Lacey, Alan Reifman, Jean Pearson Scott, Steven M.Harris, Jacki Fitzpatrick, “Sexual-Moral Attitudes, Love Styles,and Mate Selection”,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Vol.41, No.2, 2004, pp.121-128.的《性道德态度量表》(Sexual-Moral Attitudes Scale)、阿克巴斯(Akbas,2019)等人⑧Meltem Akbas, Sule Gokyildiz Surucu, Cemile Onat Koroglua, Melike Ozturk, “Factors Affecting Marriage Attitud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ukurova Medical Journal, Vol.44, No.1, 2019, pp.93-100.的《婚姻态度量表》(Marriage Attitude Scale),但此类量表大多是针对婚恋观的某一方面设计的,缺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综合测量,且由于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其能否运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仍有待考察。综上,学者们对婚恋观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对其构成要素和结构也各持己见,且研究对象上对女大学生的关注度较高,缺乏对大学生群体在性别、年级等方面的比较。
结合以往研究,本文将婚恋观定义为人们对恋爱、婚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该定义包括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恋爱观,即人们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涉及人们对婚恋对象的选择以及对择偶标准的认知;二是婚姻观,即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总体看法和态度,婚姻观对于正确处理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发挥了指导性作用,直接影响人们对未来婚姻、家庭生活中责任与义务的承担;三是性观念,即人们在恋爱过程中对性行为进行判断和认知的价值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婚姻本质的观点认为,爱情是婚姻的道德基础,性爱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因此,恋爱观、婚姻观和性观念这三大要素之间内在的、动态生成的相互联系即构成了婚姻观的整体结构。婚恋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个体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规范、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环境、教育水平、个体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立足于系统论视角,并结合大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特点,本文将大学生婚恋观的三个关键要素操作化为七个具体测量指标,包括恋爱倾向、恋爱价值观、择偶观、性爱行为观、婚恋自主性、婚姻角色观和婚姻忠诚观。其中,恋爱倾向指大学生对寻找恋爱对象的行为倾向;恋爱价值观指大学生对恋爱之于自身作用和意义的看法,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待恋爱过程,它是支配着大学生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择偶观指大学生对选择婚恋对象条件或要求的基本看法;性爱行为观指大学生如何看待婚恋过程中一系列性行为,尤其是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婚恋自主性指大学生对如何选择婚恋对象的看法,主要听从家长安排还是自己决定;婚姻角色观指大学生对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地位和角色的看法;婚姻忠诚观指大学生对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忠诚情况的看法。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在厘清了大学生婚恋观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相关理论编制出一份科学、合理的问卷以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状况进行测评。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问卷编制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前期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理论构想,通过访谈部分在读大学生和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初步编制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预测问卷》。然后,在大连市某高校随机抽取250份样本进行预测,利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依据前测结果剔除、修改部分题项,其中将“性爱行为观”与“婚姻忠诚观”合并称为“婚恋道德观”,最终形成正式问卷,用以测评大学生婚恋观的基本状况。正式问卷包括个体背景资料和婚恋观量表两部分,其中背景资料考察了被试性别、年级、学科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户籍来源等基本信息;大学生婚恋观量表共30个题目,其中恋爱倾向5个题目、恋爱价值观5个题目、择偶观6个题目、婚恋道德观5个题目、婚恋自主性4个题目、婚姻角色观5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数字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代表大学生的婚恋观念越开放和多元。
(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经检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66,且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13~0.844之间,说明信度较高,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分别为:X2/df=1.845,SRMR=0.050,CFI=0.911,TLI=0.903,RMSEA=0.038,模型的拟合指标均达到了适配标准,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能够作为测量大学生婚恋观状况的有效工具。
(三)研究对象
在正式施测过程中,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协和学院三所高校共774名学生,有效被试人数733名,有效率94.7%。其中男生253人,女生480人,占比分别为34.5%、65.5%;大一学生67人,大二学生350人,大三学生138人,大四学生104人,研究生74人,占比分别为9.1%、47.8%、18.8%、14.2%、10.1%;独生子女324人,非独生子女409人,占比分别为44.2%、55.8%;城市学生260人,乡村学生473人,占比分别为35.5%、64.5%;人文社科类学生238人,理工科类422人,其他类73人,占比分别为32.5%、54.5%、10.0%。
三、研究结果呈现
为揭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状况以及不同性别、年级、学科专业、独生状况和户籍来源的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的差异,本文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水平及其在六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得分均值为3.47,说明其婚恋观水平处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碰撞与过渡中。其中,恋爱价值观的得分均值(3.93)最高,而婚恋道德观的得分均值(2.86)最低。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恋爱于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更多将其作为促进学业成功的一种动力,并且他们仍然看重婚恋过程中的彼此间的忠诚,对随意性、有目的性行为持较为保守的态度。总体而言,大学生在婚恋观六个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恋爱价值观>择偶观>婚姻自主性>恋爱倾向>婚姻角色观>婚恋道德观。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和高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表1 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分析
(二)大学生婚恋观的差异分析
1.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为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对大学生的总体婚恋观及六大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男女大学生在总体婚恋观以及恋爱倾向、恋爱价值观、婚恋道德观、婚恋自主性、婚恋角色观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虽然男大学生在择偶观上的平均得分略高于女生,但两者差距非常小,且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相比于女大学生而言,男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渴望寻找恋爱对象,他们对恋爱的价值持更积极的态度,在性道德观念上也更为开放,同时他们在婚姻自主性的渴求更为强烈。然而,在婚姻角色观方面,男大学生相比于女大学生更为传统和保守,即男大学生希望在婚后自己成为更强势的一方,更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同时他们也希望拥有一个稳定的婚姻生活。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原因可能有二:其一由男女在生理和气质上的差异所致。在日常生活中,男性通常被赋予独立、果敢、开放、争强好胜等工具性特质(instrumental traits),女性则被赋予内敛、温顺、敏感的表达性特质(expressive traits)。男、女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要求按照社会性别意识标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来自团中央“青年之声”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表明,有超过70%的男青年会主动追求爱情,而女青年的占比则不到总体的四成①《团中央“青年之声”发布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gn/201805/t20180521_11625472.htm。。一项基于17~34岁在校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的调查也显示,男性的婚恋观比女性更为开放,他们对婚前性行为及婚前同居行为的接受程度均显著高于女性,且在处理两性关系时更为包容①王飞:《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7~34岁年龄段的青年调查数据》,《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7期,第73-76+81页。。这与本文的调查结果相契合。其二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做饭带娃”、“离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未来的情感生活”等传统婚姻观念逐渐被打破,不少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追求经济独立之外,同时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人格。
2.大学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婚恋观状况进行了单因素ANVOA分析,进而比较大学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具体见表3。
表3 大学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学生的总体婚恋观还是在婚恋观的六个维度上,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显著差异。总地来看,大四学生的婚恋观得分最高,说明其婚恋观念更为开放、自由,这一发现与苏红和任永进(2008)②苏红、任永进:《大学生婚恋观特点研究》,《中国性科学》2008年第6期,第15-17+20页。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经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恋爱倾向、择偶观、恋爱价值观和婚恋道德观四个维度,大四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而其他三个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与此相反的是,在婚姻自主性、婚姻角色观方面,大四学生得分却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即在结婚对象选择上和婚姻生活的维持与运作上表现得更为谨慎。我们认为,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择业、就业、升学等多方面压力,他们渴望追求异性伴侣纾解这种负面情绪。相对于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接受了四年高等教育熏陶的大四学生在择偶更为注重对方的“内在”,包括能力、人品、性格等,而对学历和家庭背景的关注度普遍较低。相比于其他年级,大四学生对婚恋的价值和意义的认同程度更高,他们认为谈恋爱并非是一种负担,而更是一种激励自身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和方式。大学生在情感和性方面都处于人生中较为活跃的阶段,相比于其他年级,大四学生在婚恋道德观方面更为开放、多元。
3.大学生婚恋观的学科专业差异
鉴于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差异,本文体育艺术类、医疗卫生类专业等统一归为其他。然后对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婚恋观状况进行了单因素ANVOA分析,进而比较大学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具体见表4。
表4 大学生婚恋观的学科专业差异
F 1<3* —— _______ 1<2***;1<3**6.11** 4.47* 1.17 12.72*** 2.19 2.92 9.09***事后检验 1<2*** 1<2** _______ 1<2***;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总体婚恋观以及恋爱倾向、恋爱价值观、婚恋道德观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总地来看,相比于理工科类和其他类,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传统。除了婚姻角色观维度,人文社科大学生在婚恋观的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为最低。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恋爱倾向、恋爱价值观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理工科学生,而婚恋道德观得分则显著低于理工科类和其他类。对于这种现象可能的解释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生中女生人数占比较多,而女生大多性格较为矜持、内敛,尤其在恋爱过程中通常扮演被动的一方,同时他们在性问题上比男生更为关注自己是否受到伤害;相反,理工科类大学生中男生人数占比较多,当遇到心仪的对象时,他们会表现得更为积极与主动。
4.大学生婚恋观的独生状况差异
对不同独生状况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发现,两者在总体婚恋观以及恋爱倾向、恋爱价值观、婚恋道德观和婚姻角色观四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婚恋观更为现代与开放,这一发现与邵国平(2010)①邵国平:《独生子女恋爱观及其行为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第52-59+95页。、雷敏(2015)②雷敏:《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第79-80页。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从具体的表现来看,独生子女在大学校园中的谈恋爱的动机更为强烈,并且他们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更为积极的态度,同时独生子女在性道德的要求比非独生子女更低,更不排斥正当的性行为。然而,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对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的角色持更为传统和保守的态度。出现上述现象,可能与独生子女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由于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独生子女自然获得了来自父母或其他长辈更多的关爱和投入,甚至是过度保护。进入大学,在脱离了父母的呵护和管束下,他们既渴望在生活周围获得情感上的依靠,又渴望尝试更多的冒险性行为(如性行为)。美国学者斯滕伯格(Sternberg)的爱情三元理论(ternary theory of love)认为,爱情由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三个基本成分组成,亲密既是爱情的第一个基本成分,也是爱情的第一功能。独生子女在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中,尤其是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会比非独生子女缺少可以倾诉的亲密或亲近的同龄人,而非独生子女会把这种倾诉与分享的需求首先在亲密的兄弟姐妹中获得注意和转移,因此独生子女只有向外寻求“补偿”,即更早地进入恋爱状态,以实现其对“同辈亲密关系”的需要。
表5 大学生婚恋观的独生状况差异
5.大学生婚恋观的城乡差异
对城乡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发现,两者在总体婚恋观以及恋爱倾向和恋爱价值观两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他维度的差异不显著。总地来看,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持更为保守、审慎的婚恋观,这一发现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①陈红艳、申凡:《大学生婚恋观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关系研究》,《中国性科学》2017年第10期,第146-149页。②张海清、张建云:《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现状调查》,《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75-79页。。具体来看,来自乡村的大学生不仅在大学校园中的恋爱倾向程度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且他们对婚恋价值的重视程度也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方面,乡村的文化氛围较为保守,父母与子女关于婚恋话题的交流并不多,且传统的乡村婚姻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对婚恋的态度。正如《乡土中国》所提及,在乡下,大多是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在一起有说有笑,这种社会格局养成了两性在情感上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在表面上流露③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0页。。另一方面,男女恋爱过程中势必涉及到金钱和精力投入问题,相比于乡村大学生而言,城市大学生可能更有承担得起恋爱日常花销的能力,因此他们的恋爱倾向更为强烈,对恋爱的意义持更积极的态度。
表6 大学生婚恋观的城乡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婚恋观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传统婚恋观多指向的是对婚恋行为持保守、谨慎的态度,而现代婚恋观则更多体现为一种开放、平等、崇尚自由和个性化的观念。通过对辽宁、山东两省三所高校大学生的测评,本文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水平处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与过渡中,不同性别、年级、学科专业、独生状况和户籍来源的大学生在总体婚恋观以及婚恋观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地来看,男大学生、大四学生的婚恋观更为开放和多元,人文社科类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和乡村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传统和保守。
然而,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追求开放、自由的婚恋的过程中,在择偶观和婚恋道德观方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有12.8%的大学生选择“会出于物质生活的考虑而和不喜欢的人结婚”;11.2%的大学生不认同“选择能力很强但家境贫寒的人作为结婚对象”。实际上,这种现象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有例证④穆光宗:《当代中国青年婚恋状况分析》,《人民论坛》2021年第10期,第26-29页。。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择偶观趋于现实取向,更多注重对方的外在因素,“外貌主义”、“物质主义”、“攀比主义”、“本位主义”思想叠加,恋爱的功利化和世俗化色彩明显。另外,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3.1%赞成“如果感情融洽,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还有7.0%的大学生不赞成“婚外恋是对婚姻的背叛”。闫晓梅(2021)⑤闫晓梅:《大学生婚恋观十年变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第92-95页。针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的代际比较研究发现,相比十多年前,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过程中两性关系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但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缺乏控制,容易在两性关系中迷失自我,进而出现不良后果,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有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理性的婚恋观,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引导大学生端正择偶观,避免功利化。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要更为注重对方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道德品质、能力才干,充分考虑双方的感情基础,避免为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在婚恋情感和婚姻生活中掺杂过多的功利性目的,从而埋下未来的婚姻痛苦和家庭不稳固的苦果。二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婚恋道德观,提升责任意识。面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婚恋伦理和婚恋道德方面较为脆弱的现实,学校应及时开展有效的婚恋教育,包括开设专门的婚恋教育课程或将其融入思政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和校园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帮助大学生应对恋爱过程中有关性方面的困惑和疑虑,提升控制和抵御不正当性行为的能力,避免因无知、冲动造成不良后果。“缺少对婚恋本质的正确认识,就会进入一种以问题回应问题的‘死’循环。”①钱嫦萍:《青年婚恋情感的异化境遇与破解之道》,《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7期,第81-86页。实际上,婚恋情感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个体幸福的精神活动,婚姻生活本质则是精神和物质的集合体。对处于婚恋适龄期的广大青年大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婚恋和婚姻生活以及自身在婚恋情感中的地位,加强内在的自我道德修养和抗挫折能力,文明理性对待两性关系,从而为收获幸福美好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