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平台搭建方案初探
2022-03-16王晴月牛英海姚旭婷李景祥谭喜峰
王晴月,牛英海,姚旭婷,李景祥,谭喜峰
(1.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2.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 101160;3.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1117;4.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3)
0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业务处理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中明确提出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的“四统一”要求,强调地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整合建设覆盖地方各有关部门和区、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审批数据实时共享;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要将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纳入系统管理,并与国家和本地区各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审批数据实时共享。规划报建审查平台的搭建和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传递已成为具体审批业务的必然要求。
在工程建设领域,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现状,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开始采用BIM作为全周期管理的手段。因此,在考虑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时,有必要将BIM作为报建交付成果进行思考。
1 BIM及工程报建的含义与特征
1.1 BIM的含义与特征
在线新华字典中,“信息”的含义为:①音信,消息;②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一般指事件或资料数据。“数据”的含义为: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故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表示数值的数字;现代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能加工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字母、符号、文件、图像等。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以下简称《标准》)的表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指在建设工程和设施的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标准》中规定:模型应用应能实现建设工程各相关方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模型应用宜贯穿建设工程全生命期,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某一阶段或环节内应用;模型中需要共享的数据应能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各项任务和各相关方之间交换和应用;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的同一模型数据应具有唯一性,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模型数据应具有一致性;用于共享的模型元素应能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被唯一识别;模型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二维图纸同样具有信息数据,但BIM在信息转化为数据的便捷程度及最终信息数据传递上均优于传统的二维图纸。信息数据的可读性和数据化能力本身是BIM的重要特征,正是这些可传递的信息数据确保了BIM作为法定交付物进行相关行政许可申请的可能。
1.2 工程报建的含义与特征
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主要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其中,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核准、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审核确认、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等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即指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为。该行为需要具体的业务知识作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基础,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最终构成了审查依据和审查流程。
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即建设单位或个人将相应深度的BIM作为法定交付物提交对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政府进行审查并在通过审查后获得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过程。因此,BIM和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的特征共同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审查平台必须既能承载和传递BIM自身数据,又能完成相应的指标审查。以此为目标搭建的审查平台必须同时对以上两个问题做出回应。
2 平台搭建原则
2.1 业务牵头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各类先进技术为手段搭建的审查平台是新型的,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生产工具。这一生产工具的搭建必然要以具体业务需求为目标,同时也以该业务的需求和目标为最终成果的评价标准。因此,业务牵头将是审查平台搭建的一项重要原则。
2.1.1 业务性质决定建设边界
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属于工程建设许可的实施程序,因此该行政许可的特征将决定审查业务的性质,进而决定平台搭建的边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其中,各类证明文件的审查相对简单明确,但对于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则需要大量技术内容作为支持。2019年5月3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因此,这些以批复为目的的审查业务,其边界需为政府或城乡主管部门的管理边界,审查平台的建设范围必须以此为准绳,不可盲目求大,以行业技术生产的全部内容为目标进行搭建。
2.1.2 业务内容决定技术选型
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最终服务于城市。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最大载体,其特殊性在于多要素、多行业、多主体的融合。以同样依赖于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的智慧城市为例,单一行业的“智慧”不能让智慧城市具有公有属性,因此需要关注跨行业等一系列要素的均衡。不仅要考虑行业的均衡发展,而且要确保城市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给,这也是智慧城市需要考虑的要点。由此可见,审查平台搭建的基础要具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属性,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因此,审查平台搭建的基底应更倾向于“操作系统”而非其他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审查平台的公共服务设施属性。
2.2 技术前瞻原则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迭代的时期,因此在建设审查平台时,前瞻性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则。这种前瞻性体现在对业务场景的创新性解读和以管理为导向的创造性理解上。此外,审查平台还应对未来可能新增数据有一定的预处理能力并具备创新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持续性。这些都是技术前瞻性原则的体现。
3 平台搭建方案
3.1 总体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审查平台的搭建应基于一套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具体功能应以模块化方式组织,以此回应业务的边界和技术的前瞻性。平台须充分满足BIM信息数据的承载、传输、安全等需求,并充分考虑BIM未来的发展,为未来信息数据的各类可能性做好充分准备。平台搭建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搭建方案示意图
3.2 重点模块
3.2.1 审查模块
审查模块是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的核心。如果没有将以往的人工审查信息化、智能化,那么审查平台的本质将局限于传统的信息流转范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不能达到原有预期。
审查模块需具备一定的自动检测及校核功能。空间的几何运算是自动检测的基础,BIM因其自身特征可有效地实现这一诉求。审查模块的核心部分是检测规则,这些规则来源于具体法律法规和规范,并以具体业务动作为指导,审查模块的深度和范围也将以政府管理为最终需求。此外,审查功能还可协助审查人员完成部分简单机械性劳动,减少人为校核带来的失误。
3.2.2 流转模块
流转模块主要服务于具体业务流,以此串联整个报建流程。此模块包含两大功能:其一是审查业务中相关证明文件的流转。这些文件虽不需要具体的技术性审查,但仍是工程建设许可实施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对BIM信息数据的流转是流转模块的关键,也是实现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的关键,如果BIM的信息数据无法得到有效传递,则审查业务将无法实现。
3.2.3 呈现模块
呈现模块是审查平台中的又一重要功能。呈现模块须同时考虑在大屏环境、一般PC显示端和轻量移动端三种模式下的呈现,具体业务场景主要体现为对BIM自身的展示和对审查结果的推送。呈现模块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使用者的感受,因此也是审查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
3.3 配套标准
除审查平台自身建设外,一套完整的审查平台体系也必须对其应用对象(即BIM)制定相应的标准,以此明确BIM信息数据中属于审查平台业务的内容,并通过标准的形式明确协同和传递标准,以此达到最终的审查目的。
3.3.1 信息挂载标准
信息挂载标准以审查需求为导向,以BIM为对象,对信息数据挂载进行规定和指导。标准旨在满足审查平台应用需求,维护数据存储和传递的安全性,规范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提高BIM在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平台上的应用效率。
信息挂载标准的本质是对业务性质和业务内容做出回应,是实现审查业务的关键。
3.3.2 BIM交付标准
BIM交付标准以满足审查平台流转为目的,使交付成果符合平台审查要求,顺利完成校核。BIM交付标准包含对交付的文件形式、内容、模型构件信息等的规定,服务于审查平台、标准建立的闭环工作流程。
4 结 语
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平台搭建方案须在充分理解BIM和规划报建审查特征的基础上,在业务牵头、技术前瞻的原则下,厘清审查平台的建设边界,确定技术选型。同时,审查平台还应明确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对配套标准做出相应规定。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查平台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必将产生巨大的效益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