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雨》中的空间书写和身份建构

2022-03-16马灵通郭海霞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罗乔治春雨

马灵通 郭海霞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擅长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小人物的善良品质和所受的苦难。他的作品大多源于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幽默诙谐的故事既富有戏剧性,又寓意深远。本文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对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春雨》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乔治在各种空间合力影响下的精神困境。

《春雨》是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魔桶》中的第二篇。它讲述了俄国移民乔治·费尔舍来到美国后的生活经历。以往有学者用存在主义的批判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探讨主人公“异化、选择,或者自由”的身份问题,对作品的空间解读则很少有人提及。但笔者发现,文中有明显的地理空间特征。首先,是乔治费尔舍的家庭空间,其次,是应保罗邀请外出散步时广阔的城市空间。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对作品中描写的日常生活空间和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在揭示主人公的生存现状和深化对作品主题的理解的同时,也提供一种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列斐伏尔关于空间问题的集大成者是他在1974年发表的《空间的生产》一书,他改变了传统文化研究中只关注时间而忽略空间的做法,开始出现把重心转移到空间研究上。在书中列斐伏尔提出:自然空间是社会过程的源头,并且不会消亡,但主宰人类生活的却是社会空间,它像货币商品资本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每个社会都会生产自己的空间,空间也暗示了对应关系的容纳和掩盖。最后,列斐伏尔还试图提出一个关于空间的一般社会理论,并将空间结构分为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s)、空间再现(Representation of Space)和再現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三个要素。在空间理论分析中,列斐伏尔把空间分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并认为三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这也为文学文本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一、《春雨》中的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它包括文本发生的场所、作者勾勒的自然景观和天气、实体建筑等,用以展现文本人物与所处空间的含义和关联。《春雨》中的物理空间,主要是乔治一家居住的场所。他们居住在湖滨路的一栋公寓里,屋内装潢精美。收音机、爵士乐、雪茄、雇佣来的女佣都证明了乔治家的生活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乔治不仅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反而会时常感受到“黑暗孤寂”。妻子不好相处,这么多年以来,教育女儿的事情,她从不过问。女儿越大,自私、小气、不听话的毛病就越明显,她坚决不读大学,和好男孩保罗交往也不上心。这些事都让乔治发愁,而妻子只知道追求现实的享乐,买皮大衣、打桥牌,对丈夫漠不关心,对女儿的婚事则认为,只要嫁一个家里有钱的就行。乔治长期处在这样隔绝和自闭的家庭空间,无处释放的愁苦和悲怨只能压抑在心里。他整夜失眠思考家庭和生活的琐事,妻子却睡得香甜。他想找女儿沟通,打开房门的刹那,安静的环境,又让他不忍心去惊扰她。冷清、寂静的家庭氛围,投射到乔治身上的只剩下深深的孤独。餐桌是家庭成员吃饭、其乐融融聊天的地方,但是在《春雨》中,餐桌却显得十分冷清。乔治问女儿昨晚睡得好吗,只得到了女儿不耐烦的回复。女儿弗罗伦斯在意保罗是否和她看电影的事情,妻子贝蒂关注保罗的家庭经济条件。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事情盘算着,从来没有把家庭全体成员的事情看得重要。为了去福雷斯特希尔家里打桥牌,贝蒂扔下女仆照顾乔治用餐。家庭成员缺少维系亲情的纽带,淡薄的亲情、冷漠的家庭空间让乔治丧失了表达欲。

当乔治走出家门,漫步在城市空间时,江边的冷雾像电流一样让乔治浑身激动,乔治闻到水汽中春天的气息,甚至想喊出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他穿过路边的建筑,听保罗讲述哥伦比亚教授们的故事,被逗得哈哈大笑。乔治在城市空间中感受到了快乐,摆脱了家里冷漠、孤独的气氛,得到了自我放松。在家庭和城市这两个对立的空间里,再次体现了乔治在家庭中被忽略和边缘化的地位。聚会结束,乔治回到家中,他发现贝蒂和女儿已经躺下,换上拖鞋后,家庭空间里压抑孤独的气氛,再次逼近乔治,他看着窗外的雨,泪水已流到腮边。家庭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二元对立表明,家庭的冷漠,妻子的不好相处,让乔治的家庭中本应该占主导的男主人公身份得到忽略,而外出时谈笑风生的愉快,解构了被忽略的地位,打破了二元对立。

二、《春雨》中的个体心理空间

列斐伏尔的个体心理空间又称为精神空间,是指由语言、话语、文本,以及意识形态来支配的空间,反映个体在变化的时间和空间中心理和精神活动的变化。小说中乔治在十二街目睹车祸和约见保罗这两件事,最能直接地体现他的精神空间。在十二街,乔治目睹年轻人被撞,这件事让他一连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他想和贝蒂沟通自己的感受,却发现妻子压根不想听他讲这些琐事。无奈的乔治只能捧着自己读的小说,向书中的女主人公诉说自己的孤独。对女儿的婚事,乔治也十分上心,他希望女儿能嫁给个有教养的男孩,以后日子过得幸福。但保罗说两个人不合适,对佛罗伦斯爱不起来,保罗喜欢散步,佛罗伦斯却喜欢待在家里看电影。乔治听着保罗的感受,也看到了自己的一生。他知道女儿和妈妈一样,只知道追求自己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伴侣一点也不关心。最终,乔治再也忍不住了,回到黑暗的房间里静静点燃一支烟,看着雨滴拍打在高大的叶子上,泪水止不住地流。这时乔治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打破沉默的欲望达到高潮,他想要告诉贝蒂和佛罗伦斯,自己再也不会失落沉默了,他想拥有这个世界,他爱生活的一切,但打开佛罗伦斯的门,乔治再一次妥协了。他没有勇气告诉女儿保罗不喜欢她,也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和烦闷。乔治显然是已经固化了的家庭空间中被忽略的和边缘的人物,他想摆脱孤独,想更好地爱女儿和家庭,从而逃离家人的冷漠、忽视,得到妻子的关心、女儿的孝敬,但是自己的精神自由,短短几分钟就破灭了。

三、《春雨》中的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在《空间的生产》是空间社会属性的概括,空间里充满各种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社会空间既不是一个框架,也不是一个被动容器,它包纳了事物共时态的、并存不悖的、有序无序的相互关系。换言之,空间反映主体与实践的关系。《春雨》中的社会空间是通过主人公乔治外出与保罗散步,走出家庭空间步入社会空间,并呈现出来实践和精神带来的双层意义。

乔治生活的年代,城市不仅仅是容纳人口的地理容器,“城市空间象征着权力、等级、排斥、认同,空间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是工具性的”(列斐伏尔,2007:30)。乔治移民到美国之后,他在美国社会中的身份特征就受到了限制。他被压缩在了历史空间中,无法活跃,在街上目睹了一场车祸,虽然积极地想帮助,但看见躺倒的年轻人,他始终没有张开口。身处在美国的主流文化当中,乔治明白自己作为外来移民的边缘地位,自己的想法在主流社會中压根得不到承认,更不用说自身在美国社会中的感受力。社会空间给移民带来了离异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受害者和压迫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沉默。乔治在美国社会空间里,没有人可以交流,只能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的一切,他感觉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像冲着他来的一样。

主体在场所中有主观性的行动时,空间才能产生。应邀散步这个事件,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的空间里,外面的街道在两个人的行走脚步中转化为社会空间,流过的河流都以无限延展的线条展开,没有中心,在漫无目的的散步中,两个人谈论着。步行在窥视、观察、感受空间的过程中,获取外界真实的认知体验,来建立来源于社会空间的自我意义和界限。他们在散步中将身体融入空间。乔治无须理会家庭和社会带给他的烦闷,他感受越过赫德森河水汽带来春天的气息,驻足等待车辆。最终,不同年龄、阶层的两个人在百老汇的一家酒馆驻足。他们谈论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们的故事,谈论正在学习的建筑知识。在漫无目的的散步后,主人公创建了与城市的文本空间,各式各样的建筑、街道的空间意象和身体的各感官都介入到城市图景,让进入眼睛的雾珠、酒馆的三明治和啤酒,电唱机的探戈舞曲,集成了人类生存、文明与建筑的复杂载体。在感受城市图景的短暂享受中,乔治谈起保罗与女儿的婚事,乔治被拒,再次投射到冰冷的现实中,他想告诉保罗自己孤独的一生,这也为文本展现了乔治的生存空间赋予了审美体验。

四、乔治主体身份的建构

身份建构关乎个体的自我界定。它基于历史经验和文化符码,在历史的分化和浮沉中提供给主体一个连续、稳定和不变的指涉意义框架。对美国社会边缘化的移民群体来说,身份建构十分重要。这关乎他们在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坚守并拥有反对文化差异的不平等的权利。

《春雨》主人公乔治的家庭观就完全被颠覆了。他坚信心地善良,真诚照顾家里的成员,就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他营造出妻子爱自己的假象,默默且甘愿忍受着家庭的冷漠,不知道反抗,久而久之也接受了这种局面,对家人无原则的宠溺,让乔治最后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在外出和保罗约会的过程中,乔治感受了新奇、开心,他发现自己能和年轻人聊学习,感受探戈舞曲。在保罗的陪伴下,乔治感受到了快乐,说了很多在家不能说的话,倾吐的过程标志乔治自我建构过程中理性意识的萌发。贝蒂和保罗的不同陪伴,乔治表现出不一样的精神状态,这表明,在社会边缘地位中的人们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要解放思想,从传统的观念里逃离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然而,外来移民想要获得身份认同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清醒意识到自己意识觉醒后,乔治回到家疯狂敲门,他想告诉女儿和妻子一肚子想说的话,却在门打开的瞬间,再次妥协了。这就表明,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们,首先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建构起对自己身份的骄傲认同与追寻意识,只有明白存在目的和前进动力的前提下,才能在家庭空间和社会空间中不迷失。

此外,建构移民文化是乔治获得平等地位的重要手段。在强势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以贝蒂和佛罗伦斯为代表的移民,放弃了对优秀文化的坚守,在美国消费文化中,只知道沉醉于消费、打桥牌、看电影。她们盲从主流文化,沉迷消遣活动,在文化冲突中失去了根基。也因此,佛罗伦斯错过了好男孩保罗。而以乔治为代表的移民,主动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用道德、善良来要求自己,他用自己的坚持得到了保罗的赏识,并积极参与到美国社会中,找到了维系自身价值存在的文化基础。在主流文化中,移民边缘身份的建构,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影响,但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去接受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才能融合成和谐交融的多元社会。

《春雨》尽管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空间解读。作者以当代社会中处在孤独边缘的乔治为主线,描写他在各种空间合力影响下,最终变得妥协沉默的故事。作者描写的乔治待人接物善良热心,富有同情心的同时也客观再现了现实世界的冷漠,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人生的无可奈何。基于文本物理空间、个体心理空间、社会空间的探讨,探索生活在孤独中移民与身份建构的关系,展现了马拉默德对被边缘化移民生存的思考和人性的关怀。对过去空间的再现,是为了更好指导现实空间的建设。在时代发展新旧文明交替,传统空间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当代社会空间更应该注重对个体心理空间的关照。通过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和马拉默德对乔治生存状况的描写,本文多角度对外来移民的生存空间进行探讨,一方面,移民自身的道德观念,对坚持在苦难中寻求救赎的人们树立了一个新的认知观念,认为在外部文化的侵袭下,坚守自己的个体心理空间;另一方面树立在物理空间和地理空间中实践探索的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370500511309

猜你喜欢

保罗乔治春雨
春雨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春雨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游乐场(上)
乔治和他的斧子
参考译文
寻觅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