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存钱新规影响最大的是金融机构

2022-03-16李庚南

商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现金办法金融机构

李庚南

按照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三部門于元宵节前联合印发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2022年3月1日起,“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尽管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当下,居民在日常交易使用现金的情况已经很少了,但现金却是洗钱、行贿受贿等非法活动的通道。因此,对大额现金的管理一直是监管部门反洗钱的抓手。如何解决现金带来的资金流向“嗅觉”消失问题,是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孜孜以求的目标。

这一规定对老百姓有何影响?

《办法》针对的是洗钱行为,似乎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洗钱者有可能“乔装打扮”为普通老百姓。为最大可能地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在洗钱活动日益猖獗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有必要将资金监测的范围扩大到监管有能力覆盖的程度,比如为了防范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的传播而需进行全员核酸检查,尽管很多人“骑”的是“绿马”。

实际上,在当前支付渠道和手段非常丰富的情况下,现金支付几乎可以不用,除非在通讯不发达的山区,或金额很小的交易。所以,大额现金登记最根本的目的是,防止“现金”这条河断了资金跟踪的路径。谁最需要借助现金这条河来逃避跟踪?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行为。

毫无疑问,《办法》直击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将极大地压缩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的空间。但同时也对相关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

一是面临现有自助系统升级改造的压力,最直接的就是ATM自助银行机具改造问题。从《办法》规定的5万元(或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需填写 “大额现金业务登记表(取款)”的程序看,所谓的登记手续主要是针对银行柜台业务的。那么,客户通过ATM机进行存取款,显然难以完成上述登记手续。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漏洞。

二是面临提升数字金融技术水平的压力。《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在总部层面对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作统一部署或者安排,制定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信息共享制度和程序;要求金融机构识别客户身份,并通过来源可靠、独立的证明材料、数据或者信息核实客户身份。这些都对金融机构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挑战。

三是面临提升反洗钱专业能力的压力。《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对于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较高的情形,要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并根据风险状况采取强化的尽职调查措施。这对于金融机构特别特别是基层经营机构而言,无疑是能力的挑战。困难在于,不仅要识别风险,还要对洗钱的风险可能性进行评估,至少要对何谓风险较高、一般或较低有一个统一的、相对客观和可操作的参照体系。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完善洗钱风险评估体系。

四是面临协调服务便利化与反洗钱之间矛盾的两难。促进金融服务便利化无疑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取向,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基本内涵。但金融服务便利化也可能无形中突出表现在线上转账支付降成本趋势与化整为零的洗钱成本问题,包括开户的便利性、转账等交易成本降低等惠企便民举措可能同时也会“惠及”洗钱等活动。

从长远看,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人民币场景运用,将使现金交易模式下反洗钱面临的上述诸多难题迎刃而解,带来反洗钱的革命性突破。当然,如何合理界定反洗钱的边界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3779501908255

猜你喜欢

现金办法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强化现金预算 提高资金效益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最好的办法
“刷新闻赚现金”App的收割之路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谁窃走了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