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江西省作文解析及佳作示例

2022-03-15熊劲刚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黄州戈壁苏轼

熊劲刚

【中考真题】

打开语文课本,阅读一篇篇课文,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从文字中走来,“民族魂”鲁迅、“两弹”元勋邓稼先、女中豪杰花木兰、民间高手卖油翁、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真将军”周亚夫、“诗圣”杜甫……他们的身上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抵达美好的人生境界。

请在初中语文课文中选择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文章。或讲人物故事,或写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或就人物的言行品格发表看法。

【文题解读】

这是一道贴心的以课本人物为写作对象的有梯度的命题。“或讲人物故事”——题目告诉考生,可以通过缩写、扩写、改写来进行人物故事的写作。“或写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写常见的一事一议、一事一得或者多事串联的叙事为主的作文。“或就人物的言行品格发表看法”——还可以写以议论为主的作文,某个人物的“言语”“行为”“品行”“格调”都可以成为进行论说的对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还可以进一步发掘,写成有创意的文章,进行小说、散文等文体的挑战。

即便是语文课本里的人物,我们在书写时,也要通过自己现有的认知、想象和联想,把最能展现人物个性的细节描摹出来。

【考场佳作一】

沙的自白

◎江西一考生

我是茫茫戈壁的一粒沙,渺小却见证着岁月沧桑。

这是广袤无边的西北,也是荒无人烟的绝境。风沙漫天,鸟兽绝迹,这是我不得不待着的家。

有一天,我从惺忪中被吵醒,无边风沙中,一队人缓缓走来。在绝境里,他们挖土坑,搭窝棚,然后慢慢建起了土胚房、小平房,当然在我的朋友——风的肆虐下,他们都是不足一提的小小黑点,在广阔的戈壁,这些人和建筑不过只是芥子。

据说他们是来放大爆竹的战士。风倾听了我的疑惑,我被它送去了一座小屋中。看着人们进进出出,一位英俊而儒雅的年轻小伙被大家团团围着,好像有事和他商量。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轻的人居然是国外回来的物理学博士,姓邓,名稼先。

看着他从早忙到晚,忙到有时觉也不睡,饭也不吃,年轻的脸上展露出来的总是凝重和坚毅,只有桌上的那张有着年轻妈妈和孩子的照片才能让他稍许轻松,露出笑容,据说这是他远在北京的妻儿。我断定他是干大事的。

“轰——”,幾天后,一声巨响吓了我一大跳,无比巨大的火球,震惊了整个世界。按照人类的说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搜寻核哑弹的情景:核弹直接摔到地上,不知所终。防化兵找不到,他亲自去找。茫茫戈壁,汽车走走停停,还真让他在戈壁深处找到了。他率先下车,司机与随行同事要求同行。邓稼先立马急了,他大喊:“你们站住,不准动,有我一个就够了。”他穿着防护服,毫不犹疑地转过身,走进了核弹现场。他走走停停,仔细搜索残片,生怕漏掉一块。放射性钚—239的辐射性巨大,他不愿再多一个人受到伤害,最终,其他人都没事,他自己却遭到了严重的辐射伤害。

日子一天天过去,算算有二十个年头吧。作为总指挥的他依旧带着大家每天不知疲惫地工作, 他也从年轻小伙变为满面皱纹的“老人”,长期的积劳让他不堪重负,过度的核辐射让他身患直肠癌。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他离开戈壁去治病时的身影。

风又来了,最后一次,我来到了邓博士的身边。太多的情景我还可以想起,特别是临行前他用疲惫的嗓音对同事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

很多年过去了,戈壁滩上的石头松散了,改良的土质开出了蓝莹莹的花,不起眼,却养眼,一片片的花盛开,延伸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基地。这里,曾经行走过一个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着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而我就是他的亲历者……

【考场佳作二】

黄州有月慰我心

◎江西一考生

元丰六年的那个月夜,皎洁的月光朗照,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他起床,携友,在水一样的月华下散步,彳亍于那些斑驳的树影和泥径,微微的风拂过,吹起他有点斑白的头发。

身着一袭青衣,头戴一方纶巾,穿枝抚叶,漫步藻荇。

他想起了湖州,那些山山水水的剪影,那些日日夜夜的停留。湖州因水而生,境内河港纵横、湖泊荡漾,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流,把太湖与周围水系串联起来,让湖州成了氤氲着烟雨的江南水乡。

都过去了——连同那些关于他的神童传说,那些青年的科举传奇以及初入仕的辉煌往事,都随风月逝去了。

他也想到了现在的黄州,那些天然的美食,那些淳朴的乡民。想起他的戏作《食猪肉诗》:“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当然,他肯定想不到,他在黄州烧肉的经验会成为一道举世名肴——“东坡肉”。

他想的最多的可能还是那些来来往往的朋友。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老朋友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再也不通音讯。

月亮如无言的朋友,默默目送苏轼走进书房,看着他用飘逸的苏体行书写下《记承天寺夜游》,八十四个汉字,有着特别的意境和韵味,超然隽永。

那轮黄州的明月,见证着苏轼的悲欢离合,也见证着苏轼的彻悟与解脱。面对多舛的命运,苏轼没有了怨恨和后悔,而是寄情于山水,随缘自适。

那轮黄州的明月也能够明白苏轼笔下的闲人之意。可能,只有这轮高高的明月,才懂得世间最难得的是如苏轼一样,以超脱的视野与平常心看待自己的沉沉浮浮,安心自守。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元丰六年的苏轼已经彻底地适应了黄州,甚至乐在其中。

到了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受神宗诏令自黄州移汝州。告别了黄州的明月,苏轼还要继续前行。世事难料,他的一生还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可是这黄州的点点滴滴,以及那轮高高的明月,激发出的勇气和耐心让他有了更多的韧性和毅力以面对日后的风雨。

文字温暖,风月有情,在人生长途中,他将用自己的余生心血浇灌出一座文学的丰碑。

猜你喜欢

黄州戈壁苏轼
多情最是黄州月
戈壁里的水波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从善如流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更正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戈壁深处“战味浓”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