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枕联合耳穴疗法治疗1例胸痹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2022-03-15王星予张园园李玉叶鄂海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药枕耳部耳穴

王星予,沈 娟,张园园,李玉叶,张 悦,唐 玲,鄂海燕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078)

胸痹以心前区不适为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往往伴有濒死感及心悸,患者心理压力大,易造成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失眠症状[1]。根据2014年WHO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27%的人患有睡眠障碍,而中国各类睡眠障碍的人群高达38.2%[2]。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亚健康疾病,居亚健康疾病之首,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呈上升取数[3]。失眠常见症状有入睡困难、睡眠的质量、时间下降或减少、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4]。本文总结1例应用中药药枕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胸痹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胸痹(冠心病)于2022年3月21日入院。患者主诉心前区疼痛,呈刺痛,放射至肩背部,每次持续约数秒钟,偶有心慌乏力,易汗出,口干口苦,眠差。舌暗淡,苔黄腻,脉沉细。患者入院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6]评估,得分为18分,睡眠质量很差。患者于22日至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影像提示前降支中段次全闭塞,回旋支中段60%~70%节段性狭窄,于前降支中段置入支架1枚。术后患者诉睡眠质量下降且患者存在紧张情绪,再次进行PSQI评估,评分为21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7]评估得分为23分,睡眠质量很差伴有明显焦虑。患者给予中药药枕及耳穴贴压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PSQI得分19分、HAMD得分20分,睡眠质量改善。出院后定期在门诊进行耳穴治疗并进行效果评价。经过4周治疗,患者PSQI得分8分、HAMD得分6分,患者失眠好转。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PSQI:PSQI主要用于睡眠、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的量表。总分0~5分为睡眠质量很好;6~10分为睡眠质量还行;11~15分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为睡眠质量很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2.1.2 HAMD:HAMD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能较好的反映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7分,无焦虑症状。

2.2 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包括保持环境舒适、安静,避免紧张焦虑等诱发因素加重失眠症状,嘱患者睡前勿饮食浓茶、咖啡等具有兴奋性食物等。

2.3 中医特色护理

2.3.1 中药药枕:配方:菊花100 g、玫瑰200 g、决明子200 g、蚕沙200 g[8]。使用方法:卧床休息时,采取舒适的姿势将药枕枕于头下,7 d为1个疗程[9]。

2.3.2 耳穴疗法:耳穴按摩:“第1步”耳前耳后各按摩30秒,“第2步”沿着耳垂外侧缘到耳轮按摩1 min,“第3步”从屏间切迹沿着对耳屏外侧面到对耳轮体,对耳轮下脚到交感再到角窝上,按摩1 min,“第四步”对耳甲腔和耳甲艇按摩1 min,着重按摩人体五脏六腑的代表区域[10]。用75%的酒精对耳廓进行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相应穴位,取穴:丘脑穴、皮质下穴、神门穴、枕穴、心穴,并进行按压点揉,随后加强刺激。按压3次/d,3~5min/次,7天进行更换[11]。

3 讨论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相联。睡眠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和生命的需要,有规律的睡眠对人体所有主要系统的运行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头颈部位有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失眠者受长期睡眠障碍的困扰,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消除负面情绪[13]。在国家大健康和人口老龄化战略方针和政策形势下,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大幅增加[14]。中药药枕是将相应的中药填充在枕头中制成的药枕,借助头部与药枕的接触时间,使药物在头部相应穴位上缓慢作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提到药枕治病的原理。清代吴尚先生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记载有“闻香祛病”之说。中药药枕是改善睡眠的重要措施。中药药枕的使用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达到治疗疾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的目的。中药药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肌肤、头部穴位作用,用于失眠者具有良好镇静催眠的作用。中药药枕借助头部的重压和体温,与枕内中药的挥发性成分的作用,使药物能慢慢作用于头部相应的穴位。菊花、蚕砂、决明子、玫瑰花具有疏风、平肝、理气的作用,可以清肝和胃、安宁心神[7]。药枕还通过吸嗅方式,利用人体鼻黏膜丰富的血液供应,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使药效可迅速进入人体,产生生物信号,抑制下丘脑觉醒神经元的活动,进而促进睡眠[15],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目的。

耳穴疗法是中医特色技术之一,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措施,,近年在治疗失眠者中得到广泛应用。《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与脏腑关系密切,能调和气血、协调脏腑阴阳[16]。耳部按摩可根据个体情况分别用按、摩、揉、搓、捏、点、掐等手法对耳郭正面、背面及耳郭部穴位按摩,可以激发精气,疏通经络,调节内脏[17]。耳郭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丰富的神经和经络分布,耳前为阴,耳后为阳,耳前、耳后的按摩可以起到调理脏腑、疏经通络、平衡阴阳的作用。耳部按摩还可以疏通全耳经络,促进微循环,调动全耳气血[18]。耳穴贴压过程中,通过对耳部的各个穴位产生刺激,能更好地疏通耳部的各个经络组织,改善耳部位置的血液循环情况,以刺激大脑皮层,减轻失眠症状,延长患者睡眠时间,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19]。耳穴贴压结合耳部整体按摩刺激耳穴,不仅能起到整体调理作用,还可以增加对耳朵敏感部位的刺激,以加强疗效[20]。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在耳廓相应位置体现,脏腑疾病常在耳廓的相关穴位发生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和穴位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耳穴贴压通过适当的揉、压和捏,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此提高相应穴位的血运。耳穴贴压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兴奋和抑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活动,促进冲任气血,调节体内阴阳,使大脑网状系统正常有序地激活和抑制,清心安神,心肾相通,从而使病理性的睡眠状态向正常的生理性的睡眠转化[21]。丘脑:具有调节睡眠中枢的作用;皮质下穴:具有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功能;心、神门、枕穴:具有镇静、安神、利眠的作用[22]。耳穴压豆选取上述对应穴位,能够起到调理睡眠的作用。中药药枕联合耳穴疗法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药枕耳部耳穴
外治疗法
——药枕疗法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使用药枕要讲究什么?
使用药枕有什么讲究
银屑病患者外耳部皮疹观察
自己动手做药枕 药香中轻松治病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一种阳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