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百年探索与治理启示*
2022-03-15丁辉侠
丁辉侠
(郑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述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需要制度的约束。百年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与贫困问题的分析研判,实现了反贫困思想的一次次飞跃,完成了贫困治理制度的一次次创新,最终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宏伟目标,谱写了世界反贫困历史的华丽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不同时期贫困治理基本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结,也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成为引领各个时期反贫困行动的具体指南,也成为各个时期贫困治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主要思想来源。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有效发挥思想引领力与制度领导力在贫困治理中的双重作用,是中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基本经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不进则退。为继续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需要及时总结各个领域的关键成功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为此,关注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领域的思想引领力和制度领导力,总结思想引领与制度领导之间的互补互促经验,不仅对中国的相对贫困治理有重要启示,也对其他领域治理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和中国贫困治理制度方面。在党的反贫困思想方面,已有研究对不同时期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注意到这些思想的继承性特征。在毛泽东有关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提出“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发展生产力等方式摆脱贫困的基本思想[1]。江泽民将农村扶贫开发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重视贫困地区全面开发、社会参与及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这也是其反贫困思想的重要内容。立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的扶贫思想,把反贫困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2]。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核心内容是精确到人、时间、目标、政策[3],成为指引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4]。在反贫困制度方面,已有学者从功能与绩效视角对中国的反贫困制度进行分析。反贫困制度决定反贫困绩效,包括贫困对象识别、资金投入、参与主体、规划管理、社会保障、行业扶贫等多项制度[5]。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摆脱贫困的制度基础[6]。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又陆续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扶贫开发制度以及包括定点扶贫、驻村工作队等在内的各类帮扶制度。党的十八大后,则进一步强化扶贫责任制度、创新考核制度和优化多元主体扶贫机制,从而增强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制度体系的制度效能[7]。
现有文献比较关注中国反贫困思想和反贫困制度对中国反贫困实践与绩效的指导与影响,但是较少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与中国反贫困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影响与塑造中国反贫困制度的路径,同时也较少关注从思想引领上升为制度领导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为此,本文在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形成脉络和行动引领功能的基础上,从国家根本制度、专门反贫困制度和益贫性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基本路径及各类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对相对贫困和经济社会等领域治理的启示,以期推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制度化经验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二、思想引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百年探索
思想引领体现为一种能力,即思想引领力。一个具有思想引领力的组织能够引导组织成员及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目标、纲领等,并以实际行动参与、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与导向力,表现为党引领社会实践发展的能力[8]。注重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无往而不胜的重要精神密码[9]。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0]。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不同时期贫困问题的深入调查与反贫困路径方法深入思考的结晶,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贫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为找到贫困的根源,毛泽东通过农村社会调查,发现“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11]631,并指出“这些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11]631。为消除贫困的制度根源,他强调“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12]429。通过社会制度创新消除贫困成为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该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继而,完成了土地革命,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贫困的制度根源。同时,根据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毛泽东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不会自动消除贫困,面对部分群众的深度贫困问题,他也比较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扶贫济困功能,并重视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在健康与文化方面实现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变。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反贫困的基本思想,并汲取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实践的经验与教训,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普遍存在的绝对贫困现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3]116。为加快经济发展和反贫困步伐,邓小平又从思想方面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373。同时,为了尽快消灭贫困,他提出不但要找到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还提出鼓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理念。在该思想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突破平均主义的发展思想,从而创造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局面,奠定了通过经济发展实现反贫困目标的经济基础。邓小平的反贫困思想建立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制度反贫困思想理论体系,也更新了制度反贫困的基本理念与具体路径,从而奠定了社会基本制度反贫困思想的经济基础。同时,在邓小平反贫困思想引领下,中国建立了专项扶贫制度,开启了大规模、有组织、制度化的扶贫开发之路。
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反贫困思想,强调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指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14]550,并要求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14]551。同时,他也指出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立足发展、坚持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15]的综合反贫困思想。
胡锦涛特别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在反贫困方面,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要求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16]。在加大扶贫工作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思想中融入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价值理念,进一步完善了专门反贫困制度和益贫性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思想的引领功能。他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17]197在历代领导人反贫困思想和制度探索经验的基础上,他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18]5他还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9]66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形成系列反贫困思想,成为引领脱贫攻坚时期贫困治理的主要指导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1)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反贫困中的制度优势,这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反贫困的根本制度。(2)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承诺到2020年使所有建档立卡人口成功脱贫,从而把反贫困上升为党和政府的一项政治工作,在思想上强化了各级党政部门对反贫困工作的重视。(3)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鼓励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从而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反贫困工作的社会总动员。(4)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多种帮扶方式,把扶贫与扶志(智)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人口实现思想觉悟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脱贫,还有助于实现精神脱贫。(5)实行精准扶贫,从而在反贫困治理行动方面更加注重贫困人口需求与扶贫供给的有效匹配,保障脱贫成效更加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的反贫困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对贫困治理规律的准确把握,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生动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重大历史性飞跃。在此思想引领下,中国贫困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成功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为全面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制度领导: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基本路径
组织的制度,特别是战略层面的制度,总是融入了组织及其核心领导人的基本价值理念。组织核心领导人的价值思想通过制度转化为组织的思想引领力,从而具有引导组织设定战略方向与目标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组织的核心领导者也是组织的制度领导者,他们在制度中嵌入组织的价值理念,并通过制度强化组织的领导力。制度领导者与一般领导者不同,前者通过思想引领制度,后者通过制度管理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制度领导力,只有那些融入组织价值理念并由制度领导者带头遵守制度的组织才具有制度领导力的功能。在具有制度领导力的组织中,核心领导者也就成为组织的代言人,从行政管理者转向制度领导者。因此,制度领导者更关注价值层面的东西,在进行思想引领的同时,也重视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的转换过程,让制度成为具有价值内容的行为规范,从而稳定地成为组织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贫困治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几千年来困扰中国的贫困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其中嵌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从思想到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转为反贫困实践指导的基本逻辑。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后,集中体现在国家根本制度、专门扶贫制度和益贫性制度之中[20]。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共识。专门扶贫制度和益贫性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基本路径。
(一)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根本制度
“所谓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贫困表面上是经济问题,但本质上与制度不公平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缺失有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对贫困和落后的基本国情,就面临着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才能带领人民成功摆脱贫困、获取自由的问题。毛泽东在分析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理清了贫困的根源,指出中国近代以来贫穷落后的两大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22]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道路选择时发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才能带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此,毛泽东战略性地判断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最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消除了贫困的制度根源。
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的高度共识和重要任务。但社会主义制度不会自动消除贫困,只有结合中国国情,根据不同时期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贫困治理制度体系,才能不断发挥制度优势,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17]273在反贫困方面,他多次强调要通过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为贫困治理提供根本制度保障。脱贫攻坚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用生动的扶贫案例向世界讲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实故事。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中国脱贫攻坚经验时指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功在于我们坚持“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2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所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国家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灭贫困,在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思想中,社会主义制度与贫困不相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国家的根本制度后,就具有了制度领导的功能。在反贫困方面,中国共产党把其反贫困思想以制度的形式嵌入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并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体现出强大的制度领导力[24]。
(二)贫困治理制度: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主体制度
贫困治理制度包括专项和综合性贫困治理制度,以贫困治理为主要内容,且具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专项贫困治理制度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贫困领域,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相对而言,综合性贫困治理制度针对的是多个领域,因此扶贫对象和内容都具有综合性。一般而言,专项贫困治理制度是在综合性贫困治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贫困治理制度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主体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进入了制度化贫困治理时期。综合性贫困治理制度主要由国务院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制定,如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4),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发布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996),2000年后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014)、《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等。这些综合性贫困治理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开篇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同时,该文件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强调“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另外,该文件还要求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关键环节,从而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的有效衔接。
专项贫困治理制度主要是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所出台的专项扶贫政策。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2016)、教育部等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18)等政策文件。专项贫困治理制度不仅是中央各部门对综合性扶贫政策在其职能范围内的细化落实,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贫困治理思想在各个领域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如在教育扶贫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教育在反贫困中的重要意义,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18]137,“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18]131-132,在健康扶贫方面,他强调“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18]133。
从思想引领对贫困治理制度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不断演进,中国的贫困治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不仅成为实现贫困治理阶段性目标的重要制度规范,也实现了思想引领与制度领导的有机统一。
(三)益贫性制度: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重要制度
益贫性制度虽然不以反贫困为主要目标,但该制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降低特定对象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的益贫性特点。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支农惠农政策等构成了中国益贫性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具有扶贫济困的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失业和老弱病残人员生活困难问题,毛泽东要求“生计太困难者,先行接济,不使挨饿”[25],并强调失业是一件大事,指出“人民政府业已开始着手采取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的办法,以期有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12]69。为此,1954年的《宪法》融入了毛泽东的社会保障思想,把保障劳动就业、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写入宪法。毛泽东的社会保障思想在改革开放后的反贫困制度中得到了继承,1994年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民政部门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人口中优抚、救济对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的衔接问题。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就有“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求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并要求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此后,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反贫困思想。在公共服务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重视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工作,并在服务型政府目标提出后加大了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为“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17]84,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此,教育部等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都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共服务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重要文件。支农惠农政策则集中体现于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这些政策虽然不是以反贫困为主要目标,但却具有明显的益贫效应。因此,有学者也指出中国大规模减贫是经济高速增长、大规模区域性扶贫开发、社会保障政策、支农惠农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6]。作为贫困治理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探索益贫性制度与贫困治理制度的有效衔接,更好地实现了反贫困思想对贫困治理制度的价值引领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治理启示
作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为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和反贫困实践提供了思想引领,指明了反贫困的基本方向。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有效发挥思想引领力与制度领导力在贫困治理中的双重作用,是中国反贫困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也对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带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消除贫困,他们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的贫困状况和经济社会基础,不断思考贫困治理之道而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融入国家根本制度和贫困治理制度之中,成为不同时期反贫困实践所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引领下,中国通过不断完善贫困治理制度,最终取得了反贫困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集中体现为党的核心领导人对反贫困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思想,发挥其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才能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制度,提高治理效能。
(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共同认知,也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在面对重大经济社会治理问题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任务时,全党全国人民可以在短时期内形成治理共识,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解决问题。在脱贫攻坚时期,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超强度的政策措施,向贫困村和脱贫任务较重的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进行高强度财政支持,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在反贫困领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成功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基本价值理念的国家根本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重大社会治理问题上才能取得最广泛的共识,才能更容易确定治理的基本目标,并通过制度制定和执行实现该目标。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弘扬党的群众路线
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中,清晰地展示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理念。因此,无论是在思想引领过程还是制度领导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27]在反贫困过程中,党和政府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时期,党和政府以制度化的形式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理念,见证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成功实践。中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表明,在经济社会治理领域不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理念,还要在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中坚持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之优良传统。可以说,只有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治理过程中发动群众参与,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治理方面的成功。
(四)坚持发展和完善治理制度体系,提高制度间的匹配度
所谓制度匹配是指各类制度通过种种途径黏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在互动时相互支持、相互增效[28]。国家根本制度、贫困治理制度和益贫性制度之间有效匹配,在执行中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决定着中国反贫困的绩效水平。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探索反贫困制度之间相互匹配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引领下,根据不同时期的贫困治理需要,中国反贫困制度之间的匹配度不断提高。以贫困治理制度为例,在制度设计上扶贫资金从瞄准贫困区域和贫困县,到瞄准贫困村,再到瞄准贫困户,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新时期贫困治理需求的精准扶贫之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反贫困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完善了综合性和专项贫困治理制度,也从教育、医疗、健康、产业、生态、社会保障、支农惠农政策等方面完善了益贫性制度体系,从而实现了反贫困制度的有效匹配。这也是在制度设计方面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经验。制度匹配对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治理具有重要启示,即思想引领保障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制度匹配促使思想引领力和制度领导力转为组织领导力和群众号召力,进而更加高效地实现治理目标。
(五)坚持党政目标的一致性,在治理制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
党政目标一致性是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突出特点,也是重要优势。在贫困治理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引领下,目标高度一致,通过不断完善贫困治理制度体系,明确阶段性治理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和方法,保障治理目标如期实现。党政目标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的基础,也是反贫困制度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从比较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在国家治理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也源于中国是一个党政目标一致性的国家。党政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避免了执政党与政府之间的相互牵制与内耗式博弈,从而可以把国家治理的重心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这也表明在经济社会各个治理领域都必须坚持党政目标一致性,在治理制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在制度执行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才能取得卓越的治理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