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探析

2022-03-14刘蕾刘国栋董磊王艳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养老群体

刘蕾 刘国栋 董磊 王艳

为了有效解决老龄化引起的社会问题,充分满足老年人口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老年人获得感与幸福感。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法方法,充分解决现阶段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制度环境、丰富社会获得、完善教育体系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河北省文化养老服务体系,最终为河北省文化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保障。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养老需求及产品供给不足出现严重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经济发展中要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构建养老、孝老及敬老的体系,形成良好社会环境,实现医养结合,推动我国老龄化事业稳定发展。

1 文化养老概述

1.1 含义

本质上而言,文化养老旨在帮助老年人养成健康的身心。不同于传统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文化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体现了传统养老与当代人文关怀间的融合,在充分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基础上进一步关心老年人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实施文化养老,有利于保障社会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引导老年人充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1]。

1.2 表现形式

(1)老有所乐型。老有所乐型,即老年人心理情感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确保老年人积极地对待生活,放松整个身心,全面享受精神文化世界。因年龄、教育程度及人生观等个体差异,影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因素比较多,因而要深入了解此种文化养老差异需求,尽可能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

(2)老有所学型。老有所学型,即老年教育,部分老年人会主动学习各类新知识,能够做到学到老活到老。现阶段国家建设的老年大学,即老有所学型文化养老方式,通过学习,老年人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老有所为型。老有所为型,即老年人凭借自身经验及实践,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家庭与社会作出贡献。该文化养老方式能够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确保老年人在晚年时间能够升华自身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2.1 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社会发展体系与观念对传统生活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龄群体的文化需求无法从普遍渠道得到实现,所以老年人自身的养老需求如情感、社交及尊重等是非常强烈的,需要以社区为单位长期为其提供文化服务与知识传输。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传统养老模式首选家庭养老方式,但其时间与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社区文化养老能够弥补该缺陷,社区能够准确掌握老年人的需求并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使其与现代社会文化更迭状态更加贴近,缩短老年群体与社会新事物间的距离,使其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感。

2.2 有利于高龄群体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

社会群体中,传统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观对老年人的重要性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价值中老年人占据主导,要重视高龄群体发挥自身社会价值[2]。一方面,老年人阅历丰富、社会经验充足,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财富。实际工作中,文化养老可联动相关机构,促使老年人充分发挥其经验价值,以此推动社区文化发展。另一方面,老年人社会价值具有独特伦理性,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下形成的产物,老年人自身具备伦理功能。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以此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充分尊重老人的社会价值观,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推动力。

2.3 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老年人群体在我国社会人口中占比很高,因此,能否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家庭与机构养老模式占比很高。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年群体有了新的精神诉求,文化养老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文化养老服务中社区扮演着主体与介质的决策,借助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其作用。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也能合理分担社会养老压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生活环境。所以,社会和谐发展及稳定进步基础上,深入研究社区文化养老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河北省养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不到位,亟待增强文化养老理念

当前,文化养老工作大多是借助网络或报纸等媒介传播宣传养老内容,其中重大活动占据主导,极少会宣传社区小型养老活动,而且典型事例报道的也不够深入,内容吸引力比较弱。此种情况下,文化养老没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部分老年人甚至没有听过“文化养老”。而且,老年人所在社区宣传也比较少,部分人不能说清楚什么是文化养老定义,对文化养老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文化养老就是娱乐消遣或打发时间的,思想上不重视文化养老,行动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老年人不能获得家庭支持而且自身参与主动性差,对本省文化养老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2 文化养老单一化参与服务主体

经过几年发展,社区文化养老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方式、不断填充的文化养老内容及參与主体积极性的提高等。近些年,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各主体参与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但因经济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离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广大受益群体文化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所制定的措施执行力比较差。其次,文化养老参与主体沟通不足或不畅。相关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对文化养老服务存在内心抵触心理,更喜欢家庭养老,原因在于与服务人员沟通中出现问题。与服务主体是否密切联系,作为最终受益主体老年人群体文化养老意见是否得到了采纳等,参与主体不多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文化养老服务资源紧缺而且分配不平衡

文化养老服务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自身资源投入有限,其次资源投入不平衡分布。近些年,前一问题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考虑群众真实需求。但纵观整体投入,文化养老建设资源投入还不到位。资源分配方面,文化养老模式受物理空间、时间与组织经验等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无法保障最优分配资源。

4 河北省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路径

4.1 加强宣传推广文化养老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养老是重要举措,针对现阶段文化养老推广普及范围小而且宣传不足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文化养老推广,而且媒体与社会组织可借助电视、广播等新媒体传播媒介加强宣传文化养老活动。如借助报纸开设专栏为老年群体设计丰富的活动,以此激发老年群体阅读积极性;电视节目方面,可针对老年群体设计相应的综艺节目,鼓励老年群体积极参与文化养老,提高老年群体对节目的接受及认可度。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前提下,家庭也要引导老年人加强养老理念的创新,增强老年群体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在家庭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养老活动氛围,尽可能提高老年群体文化养老意识。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加快文化养老体系建设,指引本省文化养老产业稳定发展[3]。

4.2 为文化养老增加资源投入,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文化养老体系发展中,资源投入必不可少。如土地、基础设施、休闲娱乐场所及老年大学等,如果缺失此类资源,那么文化养老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所以,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完善政策法规引导文化养老行业规范发展,利用财政支持与公建民营方式构建老年活动场地,鼓励非营利社区组织积极参与建设文化养老体系。此外,还要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利用税收优惠、土地政策及金融投资等方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保障文化养老产业稳定发展,形成规模化经济效应,对文化养老环境进行优化的同时加快建设文化养老服务体系。

4.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现阶段,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专业人才配置不足是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范围内老年群体比较特殊,其极有可能脱离时代发展潮流,自身观念也与新时期思想观念存在差距,因而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对待老年群体要有耐心、细心、尊重及宽容态度,缓解老年人脱离时代产生的孤独感,充分融入时代发展[4]。一方面,高校与职业院校积极开设文化养老专业,鼓励青年一代积极投入文化养老产业发展。其次,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专业人才补贴,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此项工作,保障人才社会地位及待遇。此外,社区及相关社会组织也要积极为工作人员组织文化养老专业培训,以此深入了解老年群体心理知识并掌握其心理状态。

4.4 组织多元化文化养老活动

众所周知,不同老年群体其精神文化需求有所差异,因而相关人员要根据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有效组织文化养老活动。一方面,成立绘画、书画与舞蹈等兴趣班,鼓励老年群体继续投入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个人文化修养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另一方面,还可组织不同的社团如老年棋牌社、诗词社或歌舞社等,帮助老年群体找到更多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扩大社交范围的基础上缓解孤独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还可引导老年人组织各类赛事活动,增强老人斗志与生活热情,保障老年人以年轻心态与健康身体对待每天的生活。

4.5 扩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实际工作中,在社工组织带领下,引导老年文化组织发展。众所周知,社工组织能够利用服务理论结合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其优势。首先,具备先进理念与专业理论,工作中融入共情、尊重及差异化等优秀服务品质,以专业理论为文化养老模式发展提供推动力。其次,应用专业工作方法开展文化养老工作,构建良好社区环境。所以,社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利用其专业性,可促使文化养老服务不断增值,合作过程中还可更好地锻炼并提高基层老年文化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及活动的能力,提炼经验脱离社区居委会与基层党支部,成为文化养老独立服务组织,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水平、节目编排能力、有效创建文艺品牌。

5 结语

文化养老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作为新型养老方式,文化养老其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加大培育力度。倡导文化养老,旨在探寻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有效办法,保障老年群体以快乐向上的态度参与养老文化活动,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引用

[1] 潘艳艳.文化养老视野下河南省社区智慧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时代报告,2022(8):83-85.

[2] 陈友华,夏梦凡.文化养老:概念、问题与建议[J].阅江学刊,2022(1):76-84+173.

[3] 张小梅.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1(6):56-59.

[4] 李欲偉.“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的思考[J].参花(上),2021(10):123-124.

课题:1.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积极老龄化视域下河北省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20220202359);

2.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河北省老年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20220303160)

作者简介:刘蕾(1983—),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馆员,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刘国栋(1981—),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就职于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外科;董磊(1980—),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助理馆员,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王艳(1986—),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馆员,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养老群体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