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英雄战斗过的地方

2022-03-14新作文

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张嘎狼牙山海阳

新作文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这样经典的歌词,一下子就击中我们的心灵。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回首不忘,战斗英雄。

为什么热爱着我们的祖国,因为这里,是英雄战斗的地方。

山东海阳:真实上演的《地雷战》

20世纪40年代初期,军队战备物资匮乏,地方的民兵游击队只有红缨枪、大片刀,最多有两颗手榴弹,枪和炮也是土枪土炮。地雷易造,使用也不复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兵工厂攻克了炸药难题后,能自主研发高级炸药,其他根据地学习技术后,开始大量建造地雷和手榴弹。根据地还开设了培训班,教授民兵骨干使用地雷,运用地雷战术。

山东海阳因地雷战而出名。海阳民兵抗日没有地雷,也没有用地雷打击敌人的经验。在参谋杨兆龙的带领下,海阳民兵开始认识了地雷,并用自制地雷给日寇狠狠的一击。海阳县涌现了三名闻名全国的民兵英雄:赵守福、余华虎、孙玉敏。赵守福、余华虎就是电影《地雷战》中赵虎的原型,孙玉敏是玉兰的原型。赵守福、余华虎发明了子母雷、头发丝雷,还有土化学雷等30多种新型的地雷,还发明了几种地雷战术,比如真假雷田、主动诱敌、送雷上门等。16岁的孙玉敏曾在短时间内埋设两颗地雷,炸死4个日军,还组织了全村40多名妇女学习埋雷,运用地雷战配合麻雀战的战术,反击日军扫荡。在一次扫荡中,村里的妇女用地雷炸死了17名日军。海阳县的民兵打出了威名,许世友将军在回忆录里曾盛赞海阳民兵。后来,海阳的这些爆炸骨干组成了远征爆炸队,由赵守福、余华虎领队,配合主力部队主动出击,还教出了1000多名合格的地雷战高手。

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及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

《地雷战》的导演、编剧来到当地,采访民兵英雄们,了解了大量当时的实际情况后拍出了经典电影《地雷战》。

白洋淀:少年英雄小兵张嘎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民风淳朴,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电视剧《小兵张嘎》就是在此地拍摄。

小兵张嘎机智过人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但他的故事却是白洋淀中千百个抗日英雄形象浓缩而成的真实故事。

1958年,中国当代作家徐光耀在河北保定创作出了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他说在落笔前搜寻平生所见所闻的“嘎人嘎事”,抗日时那些小八路们,竟然伴随着硝烟战火,笑眯眯地争先赶来。张嘎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聪明的嘎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缴了胖翻译的枪,就是真实发生的。

黑暗之时,总有人面对黑暗迎难而上。同嘎子一样,无数的少年在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踏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甚至因此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在那样一个苦难的年代,小兵张嘎们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希望。

狼牙山:五壮士意志如钢

狼牙山,古称郎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1941年9月的一天,大批日伪军扑向狼牙山地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约三四万人转移。连长将机枪组留给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所在的七连六班,由他们完成最后的掩护任务。9月25日清晨,500多名日伪军开始向狼牙山发起攻击,山上的机枪组迅速吸引敌人火力,依靠山上险要据点,战士们击退了敌人4次猛烈冲锋。撤退时,一条岔路口出现在面前,一条向北,通向部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路,一条向南,通向棋盘陀顶峰,三面都是悬崖。身后还有紧追不舍的敌人,马宝玉对机枪组组长说:“机枪是我们用鲜血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它安全地帶回部队。”五位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将敌人引向峰顶绝路。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还击。敌人高喊“要抓活的”,五位壮士退到悬崖边,年仅21岁的马宝玉说:“无论如何不能当俘虏,枪也不能叫敌人得!”随后,他们毁坏步枪,纵身跳下悬崖。日军这时才发现,和他们激战了一天的竟只有五名八路军。

后来,葛振林和宋学义生还归队。五人所在的连队由此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连”。他们英勇无畏,抵抗敌人到最后一刻的事迹,登上银幕,走进课本,镌刻在我们心中。

冉庄:筑起冀中平原的地下长城

地道战发生在华北平原,河北冉庄是抗战时期地道战的模范村,曾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这里的地道,一开始只是单口的隐蔽洞。当年,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将军来冉庄收编民间武装,被一户人家藏在隐蔽洞里,躲避了日军扫荡,出来后他说:“我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过要是再有一个口就好了。”吕将军不经意的一句话,为地道战带来了启示。

日军扫荡日趋残酷,冀中平原抗日进入困难阶段,冉庄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躲过了日军多次扫荡。吕正操将军决定将这一经验向整个根据地推广。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地道从单一的躲藏成为能打能躲的一种地下工事。地道战法的推广,使得冀中平原成为打击日本侵略的重要阵地。当年的冉庄,街道、房屋、墙院以及井坑,到处都是能隐蔽的地道口。自上而下的地道,贯通成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筑起了冀中平原能攻能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吕正操将军的女儿回忆说,父亲曾说,冀中平原靠的不是自然条件,没有森林也没有山,是老百姓保护了他们。

地道战这一作战方式,使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打击日军侵略的重要阵地,显示出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力量。

★结语:

电影《地道战》中有一句旁白:“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这样的阵地。”在山地就依据山地地形打游击;在平原,就筑起地下交通网;在水乡,就利用密布的河道……调动起无数平凡人的智慧和热情,保卫自己的家园。这就是英雄的人们,英雄的时代。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你的家乡也许就是革命圣地,不要忘记,这片土地,曾是英雄战斗的地方,这片土地,如今仍需要我们去努力建设。

猜你喜欢

张嘎狼牙山海阳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张嘎,伴我成长
抗日的洗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美丽河北之狼牙山
小兵张嘎
海阳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调试
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
巍巍狼牙山传承红色颂
峥嵘岁月——狼牙山五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