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腾冲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2022-03-14刘金珠李自蕊
刘金珠,李自蕊
(腾冲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与农村能源站,云南腾冲 679100)
0 引言
腾冲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4.03万hm2,园地面积1.05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91万hm2,根据2020年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我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及农村生活源等。
1 种植业面源污染情况
1.1 化肥使用及污染情况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增进品质,但化肥使用后绝大部分被作物吸收,其余流失到水土环境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施肥结构不科学,施肥方法不当,或施用不合格化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生活垃圾、污泥等,大量化肥、污染物进入农田水土环境,超过农田环境自然容量,造成水土污染。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肥料施用量(折纯)10.49万t,2009年污染源普查使用量1.8万t,近十年增长了8.69万t,增长了5.8倍。农业生产者滥用化肥,无疑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
1.2 农药使用及污染情况
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可控制、防除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保障农作物健壮生长。若用药不当,过量、过频或使用“三高”“三致”农药,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20年,全市种植业农药使用量456.8 t。而2009年使用量仅95.89 t,十年来增加360.91 t,增长了4.8倍。
1.3 秸秆产生量及污染情况
2020年,调查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56.49万t,综合利用48.78万t,综合利用率86.35%。2009年全市秸秆产生量15.12万t,综合利用10万t,综合利用率66.14%。十年来秸秆产生量增加41.37万t,综合利用率提高20.21%。但每年依然还有大量秸秆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秸秆焚烧产生的烟尘对农业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1.4 地膜使用及残留污染情况
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共使用地膜1132.4 t,比2009年普查数据349.69 t增加782.71 t,增长了3.2倍,其中回收利用948.9 t,回收利用率83.8%,残留183.5 t,占16.2%。长此以往,残存于土壤中的塑料薄膜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土壤环境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
1.5 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污染情况
农药使用后的玻璃瓶、塑料袋等包装物,化肥、种子、种苗包装袋等废弃物被随意丢弃。据测算,全市每年约产生逾480 t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除部分被回收外,其余被随意丢弃,加剧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
2 养殖业面源污染情况
2.1 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情况
2020年调查显示,全市畜禽养殖业共产生粪污283.92万t,利用畜禽粪污233.33万t,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为82.18%。其中:规模养殖场共产生粪污19.75万t,资源化利用粪污18.31万t,利用率为92.71%;规模以下养殖户共产生粪污264.17万t,利用粪污215.02万t,利用率为81.39%。部分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没有污水粪便的处理设备设施和相关处理技术,在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放,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2.2 水产养殖污染情况
据2020年调查显示,全市有规模水产养殖场20个,养殖专业户1760户,池塘养殖模式面积2020 hm2,产量7206 t;工厂化养殖模式面积560 hm2,产量253 t;其他养殖模式面积5800 hm2,产量3000 t;数据显示水产养殖排放化学需氧量165.81 t,总氮排放量24.55 t,总磷排放量3.87 t。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粪便、鱼饲料沉淀、撒施肥料及药物造成水域污染较为常见。
3 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情况
腾冲市现有乡村人口37.42万人,农村日产垃圾量在37.4万kg左右(每人每天约产生垃圾1 kg计算),污水排放量接近4490万L(按每人每天约产生120 L污水来计算)。而农村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有的村还没有建设垃圾处理厂,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逐年递增的垃圾和污水加剧了沟渠、河流、地下水的污染进程。
4 污染严重原因分析
4.1 环境意识淡薄
一是农业环境保护没有引起广大基层干部的重视;二是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滥用化肥、农药及农业投入品废弃物乱扔,垃圾乱放,养殖户畜禽粪便随意乱排等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
4.2 防治机制不力
一是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技术指导、使用管理及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部门之间协调不力;二是各级政府没有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及惩防体系。
4.3 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养殖业主只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设施投入不足;农村居住结构分散无序,使得建设环保设施的难度和投入成本较大,地方财力有限,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5 治理对策
5.1 深化认识,广泛宣传,大力开展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互联网、明白纸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及防治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农业环境保护中来,开展“田间地头随手捡”活动。其次,农业技术部门要大力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宣传科学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切实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2 完善机制,强化监管
一是构建和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畜禽、水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养殖业环评监测体系,加强对养殖企业的归档和登记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实施生产各环节的监控;二是农产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完善安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适时开展农产品检测,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大力推进“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四是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统一的生产、销售、使用档案资料,有效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管理监控,严厉打击销售、使用违禁药物现象。
5.3 依靠科技,全面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5.3.1 种植业污染治理对策。一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沃土工程等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二是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以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为重点,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提升科学防控水平,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不断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和绿色防控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开发利用秸秆综合技术成果,减少秸秆的焚烧和随意丢弃带来的污染。近年来,腾冲市通过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四化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四是在全市开展禁售禁用超薄农膜、治理白色污染专项整治活动,销售厚度小于0.01 mm地膜的企业、单位、个体户坚决予以处罚。对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地膜的个体或企业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农民自行进行回收,实行以旧换新的方法。建立回收网络,定点回收,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五是分片、区在田间地头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点,引导农民及时把化肥、农药、种子等包装废弃物放到回收点,由相关部门安排人员进行收集处理。腾冲市将在全市18个乡镇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容器回收箱5000个,行政村建立农膜及农业废弃物回收点300个,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由各乡镇垃圾处理中心对村级回收点的废弃物进行处置,争取全市农业废弃物回收率达95%以上。
5.3.2 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治理对策。一是加快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推广及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大力推广“畜—沼—肥—粮”的种养循环模式,扶持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小区(场),发展畜牧种养循环,通过配套建设粪污贮存池、粪污输送管网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促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已在18个乡(镇)共建成“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24957口,养殖小区联户沼气29个,大中型沼气5个。二是鼓励已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进一步完善治污设施的配备和利用,帮助新建或拟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合理规划和建设治污设施,并督促其合理利用治污设施,不断提高治污设施配备率和治污设施的利用率。
5.3.3 水产养殖污染的治理对策。实施水产品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建立健全水产养殖全程管控机制,水产养殖水体达标排放机制,确保市内水产养殖水域水体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排放。
5.4 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对策
一是加强村镇建设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要强化功能分区,对新建的房屋在选址布局上要综合考虑,以便集中配套相应的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设施。二是搞好农村养殖业的布局规划,规划禁养限养区,同时考虑环境的容纳度、土壤的净化能力来防治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5.5 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
一是将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列入年度项目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实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制度。二是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绩效目标考核管理,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