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立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2022-03-14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何晓梅

成才 2022年21期
关键词:竹节生活活动

■ 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何晓梅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求,把生活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变成活动主题,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本质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生活立场的课程,其直接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生活理解力与创造力。那么,什么是生活理解力与创造力,就是能把学科知识运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基于生活立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课程实施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生活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成长创新的能力,倡导做中学、用中学与创造中学,其体现了一种新教育观:教育在生活中、由于生活并为了生活;教育在理解中、由于理解并为了理解;教育在创造中、由于创造并为了创造。

1 设计课程主题,凸显生活立场

当前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存在着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象。每个教育者都知道,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通过生活来进行,又是以生活为终极目标的。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时,我们要以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基准,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注学生个体、自然、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生活,在学生的个体生活、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生发出活动主题。这样,课程的主题就和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让学生的知行并进。

在设计课程主题时,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及条件,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学生的衣食住行、亲朋好友可以入主题,花鸟鱼虫、日月星辰也可以入主题,柴米油盐、风景名胜同样可以入主题,这些都是学生的日常,他们熟悉,也感兴趣。

2 确定活动目标,指向生活立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强调的是学生在真实世界里的亲身体验,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亲历活动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拥有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形成向善向前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在确定某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目标时,一定要做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具体化、生活化和个性化,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实现。

比如开展“淘宝乐”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如果我们把目标定为学生把自己不需要的书籍、玩具、文具等物品拿出来买卖,很明显是不行的。依托“淘宝乐”,我们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综合素养需求,培养学生的财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乐于奉献,乐善好施的良好品质……具体而言,可以确定以下活动目标:(1)自由组合成立商铺,每个商铺合伙人不超过8人;(2)给店铺取一个名字,每个人都能说出店铺名字的含义;(3)做好调研,商量确定店铺出售什么物品,解决货源问题;(4)给自己店铺设计海报,做好售卖宣传;(5)分工合作,做好现场售卖工作;(6)商量好店铺售卖的收益怎么使用。这个活动目标看似琐碎,其实恰恰是基于生活、指向生活,能让学生明确在活动实施的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并且能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具体实施中,学生们邀请银行人员到学校讲解理财小知识,按照个人意愿自由组合,将要进行义卖的物品进行了分类整理,制作了商品清单,在清单中对每件商品都进行了合理定价。然后,各小组就店铺名称、分工和广告设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还结合数学课本上学习的纳税、折扣等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设计了本店铺的促销活动,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优惠单和打折卡,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宣传,折扣促销手段精彩纷呈:“千纸鹤商铺”两人同行,一人免单;“转转快乐店”是大转盘抽奖的,中奖率高达100%;“π商店”不仅全场八折,还能满五元减一元呢……最后,小组成员商量把买卖所得怎么用,有的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捐个学校爱心基金;有的买了物品送给福利院的老人和儿童;还有的为山区的孩子买了书包……就这样,“淘宝乐”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搬到了户外,把课桌摆到操场上,把知识运用到生活里,让预定的活动目标落到实处。

3 运用项目学习,促进生活立场

3.1 立足真实问题,实现学科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指向真实的现实世界,有效地建立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活动主题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筛选出来的,强调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遇到的问题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问题的解决不能以某一门学科为主,而是多门学科的有效整合,更要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用学科综合解答问题。

3.2 主动建构学习,发现解决问题

项目学习应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应变创新、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建构学习,能够深切体会到自我的存在,增强自我效能感,能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并在“做”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爱竹节人”运用项目学习时,此时的项目学习既是课程形态又是教学策略。学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竹节人,除了购买,还可以自己制作,那么如何制作竹节人就是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讨论,联系现实生活,他们觉得需要一份操作性强的竹节人制作指南。在这个任务驱动下,学生先后四次制订修改制作指南,第一次是根据《竹节人》这篇课文内容提炼信息,知道了制作竹节人的基本步骤,那么,按照这样的制作指南我们就可以制作竹节人了吗?显然不行,比如,文中说“寸把长的一截”“再锯八截短的”,到底多少厘米,没有说清楚,“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具体的穿法是什么,也没有说清楚,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怎么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学生们小组合作亲自制作一个竹节人,在制作中,学生们用尺子量,用锯子锯,研究怎么打孔,尝试不同的穿法,就在这做一做试一试中,学生体会到了原来做一个小小的竹节人还不容易呢,制作完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商量修改制作指南,此时,才形成了一份比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竹节人制作指南。那么,制作指南怎么让人一看就懂呢?有的小组图文并茂,有的小组把实际制作流程排成照片,有的还做了微视频,边做边讲解,创意十足。

3.3 拓展活动时空,形成实施合力

世界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学生要走出静态封闭的课堂,融入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和感受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如此,它的实施需要跨学科,进行多学科的整合,活动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跨越学校、家庭等空间,涉及到一系列步骤、流程,需要学生、老师、家长等多方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爱竹节人”在实施时,学生的实践场所不仅仅在教室里,还在家庭或社会里,合作伙伴不仅仅有自己的同学,还有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学生们在家里,利用闲暇时间跟爸爸妈妈一起挑选制作材料,一起制作竹节人,装扮竹节人,还一起玩竹节人,甚至于还比一比,谁能玩出新花样,他们结合竹节人的打斗动作配上解说词和音乐,拍成视频发在朋友圈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感受到中国传统玩具的神奇,更感受到了亲子时光的快乐。这样的实践方式拓展了学习场域,延长了学习时间,打破了资源边界,最大化释放了教育资源的价值。

4 加强评价研究,深化生活立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导向是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不能简单地就是给一个具体的分数,也不能简单地划分优秀、良好、一般这些等级。它必须真实地记录每个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展现他们真实的想法,体现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具体操作时,我们要突出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关注学生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立足真实世界,体现综合性、实践性、整体性的特点,应该是一种质性评价,而不是简单的分数评价。

比如“我爱竹节人”课程,我们的评价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完成一份完善的制作指南时,我们及时给他们肯定;当学生们在合作时有不同意见,又通过坦诚交流换位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给他们点赞;当学生创新制作指南的表达方式和新的玩法时,我们为他们鼓掌,并创设条件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整个活动过程我们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同伴互评,要求家长充分肯定。在活动中随时引导学生谈感想和收获,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说知道了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有的说知道了爸爸妈妈原来也是爱玩的,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真的很快乐,有的说做竹节人时失败了好几次,在好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做出了一个竹节人,有的说当自己把竹节人送个邻居时,看着他们的笑脸,自己也很幸福,有的说中国的传统玩具真好玩……从中可以看出,整个活动中的评价不仅让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更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竹节生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竹节人”中说“趣味”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