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质课堂”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分析
2022-03-14陈国梅
陈国梅
摘 要:针对初中科学教学所打造的品质课堂,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化课堂被动教学为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课堂模式。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重要教育平台。21世纪的青少年所具备的科学素养、科学能力越高,加快我国产业升级,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腾飞的脚步就会迈得更快。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初中科学高品质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品质课堂;教学方法
“品质”是一个中性词,我们可以夸赞一个东西品质高,也可以贬低一个事物品质差。“品”字有“三个口”,可以理解为一口一口的咀嚼,感受其中滋味的意思,而“质”则有质量的意思。所以,初中科学我们应当打造的是高品质的课堂。而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琢磨,多发现,多思考。下面本文就来结合初中科学课,谈一谈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希望对同仁构建高品质课堂有所帮助。
1 教师演示实验,关注学生反应
科学课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实践性。比如,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表皮细胞的实验、物质密度的测量实验以及物质“三态”的变化实验等,这些都是科学课教学中的重要实验项目。通过为学生们直观演示这些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以及实验观察兴趣,学生的科学课堂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构建高品质的科学课堂也就顺风顺水。
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科学实验转移到课堂上进行直观演示,比如,在教学指导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五课“泥石流”知识时,对于教材中提到的“泥石流的形成实验”,教师就可以将其转移到课堂上来演示。并且为了增加视觉的对比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两块不一样的山体模型,第一块山体模型表面有植被覆盖,第二块山体模型则光秃秃裸露出泥土,在教师演示倒入同样量的水后,启发学生观察两块山体模型的变化,并观察搜集到的水的变化。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学生回答,“水从山体的高处流向低处,有植被覆盖的山体表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且流下来的水流几乎是清澈的,而没有植被覆盖的山体则伴随着泥土倾泻而下,最低下的山体部分已经滑落,流下来的水是浑浊的。”,教师继续追问学生,“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两个实验如此的差异?”,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启发方式,让学生感知到保护植被,保护环境,不乱砍滥伐的重要性,打造趣味又真实的高品质科学课堂。
2 结合信息技术,为教学赋新能
伴随着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启动和实施,一个崭新的教育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初中科学教师,也可以积极顺势而为,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信息技术为高品质科学课堂的构建而服务,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借此成为品质课堂构建的先行者。
比如,在教学指导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之“熔化与凝固”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尝试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来实施课堂引导,熔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展示多媒体视频,如冰块放在手里通过手心的温度而逐渐将其熔化,或者蜡烛燃烧的过程,来为学生们解释物理名词“熔化”,而“凝固”,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播放水从液态降低温度后变为固态的过程,以及家庭生活中熬好的粥在释放完热量后,逐渐凝固成为半固态的过程,这样学生也就可以有效理解“凝固”的定义,教师无需多做口头解释,简单通过播放视频,就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从而打造高品质课堂。
3 重视价值引导,适当渗透德育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中,其中就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那就是“价值观教育”。体现在科学课程中,指的就是运用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为社会大众服务、贡献的观念。比如,未来学生经过刻苦、辛勤的实驗研究,掌握了可以轻松将海水淡化,使其成为可以饮用的淡水的方法,解决了全球人的饮水问题,而义无反顾地将这一技术贡献给国家和社会,这种高尚的、正确的价值观就值得弘扬,也是每一位初中生都应当具备的价值认知和道德品质。初中科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价值观的引导,以培养出更多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
综上,如何才能打造出高品质的科学课堂呢?怎样才能激发中学生的科学课学习兴趣呢?这些问题困扰中学科学教师,也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品质课堂的构建方法,希望可以在融合信息技术、融合价值观引导以及融合教师直观实验演示的基础上,转变学生以往枯燥接受知识灌输的现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合一”,更让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落到工作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凌云.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科普童话,2018(39):99.
[2]赵箭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高品质课堂的打造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11):14-15.
[3]吴加涛.课堂争论——提升初中科学教学品质的动力资源[J].中学教学参考,2014(02):107-108.
33385019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