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精神共鸣”
——以《梦景(爱与死之乐)》为例
2022-03-13文/仲一
文/仲 一
关键字:乔治·克拉姆;大宇宙;先锋派;现代音乐
乔治·克拉姆(GeorgeHenryCrumb, Jr., 1929-2022)出生并成长与美国的西维吉尼亚州。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单簧管,母亲是查尔斯顿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员。少年时期的他经常作为钢琴演奏者与父母一起演奏为钢琴、单簧管与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作品。在音乐世家环境的影响下,他毋庸置疑的走上了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他先后就读于美国梅森音乐与艺术学院、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以及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最后,于1959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音乐艺术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极具代表性的先锋派音乐(Avant-garde)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一直力图于发展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音乐语言。这也使得他闻名于他的那些频繁使用拓展技巧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乏包括曾摘得普利策音乐奖(PulitzerPrize)的《时间与河流之回响》(Echoes of Time and the River)以及获得格莱美音乐奖(GrammyAward)的《星童》(Star-Child)。在室内乐的配器组合上,乔治·克拉姆大胆并频繁的使用了不同于常规的电声乐器。正如他为电长笛、电大提琴与扩音钢琴而作的《鲸鱼之声》(VoxBalaenae);为女中音、男高音、双簧管、曼陀铃、竖琴、扩音钢琴、玩具钢琴与三名打击乐而创作的《古老孩童之声》(Ancient Voices of Children );或是为电子弦乐四重奏而作的《黑天使》(BlackAngel)等等。凭借这些作品,乔治·克拉姆在1970年代中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一、大宇宙第一(MakrokosmosVolumeI)
看到标题《大宇宙》(Markrosmos)不难让我们直观的联想到乔治·克拉姆最喜爱的20世纪作曲家之一贝拉·巴托克(BelaBartok)所创作的钢琴作品集《小宇宙》(Mikrokosmos)。钢琴套曲《大宇宙》共分为四卷,创作于1972至1979年间。整套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十分前卫,演奏者在演奏《大宇宙》时,不仅需要在琴键上弹奏,还需要用指甲、指尖、金属拨片、顶针弹拨、拨弦等各式各样的外部协助道具以及特定标明的演奏法来在钢琴内部的琴弦特定位置来产生的怪诞音效来体现整个宇宙的变化多彩。不仅如此,演奏者还需要跟随乐谱的指示进行唱歌、吟唱、哼唱、呻吟和喊叫。同时,《大宇宙》的记谱方式也是打破常规,显得尤为怪异。每一首单独的作品都充满了大量的记号与标注,更像是一套全新的音乐记谱法。就连谱面的形状都更像是一幅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图案与密码。
为扩音钢琴(AmplifiedPiano)而作的《大宇宙(第一卷)》又名“十二黄道宫幻想曲”(TwelveFantasy-PiecesaftertheZodiac)。整部第一卷的十二首作品创作于1972年。乔治·克拉姆将这卷作品题献给自己的好友大卫·拉塞尔·贝尔奇(DavidRussellBurge),并由贝尔奇在次年于科罗拉多大学担任了这部作品的首演工作。
正如副标题所示,第一卷共由十二首作品组成,并分别与十二个不同的星座的人物相关联。而十二星座则是天文学家将黄道分为十二段所进行的命名。
除了标题深受巴托克的影响外,该卷许多作品结尾处的“attacca”让人们不禁联想到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的钢琴套曲对其的影响。而他本人也曾承认了舒曼的钢琴作品以及肖邦的钢琴前奏曲对其初期创作动机的灵感。而每首作品单独被赋予的小标题也似乎看到了德彪西前奏曲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像德彪西一样,乔治·克拉姆在每首作品的结尾处都添加了一些“文字”。而不同的是,这些“文字”是克拉姆对十二个不同星座人物的名字首字母缩写,伴随其后的则是十二黄道宫星座的符号。这种好像文字解谜游戏一般的呈现方式给这套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首演者大卫·拉塞尔·贝尔奇(DavidRussellBurge)就很快在第十首《春-火“白羊座”》(Spring-Fire“Aries”)的结尾处中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密码”——D.R.B.
《大宇宙(第一卷)》第六首:夜之咒语I“射手座”
《大宇宙(第一卷)》第八首:无尽的魔法之圆(无穷动)“狮子座”
1远古之声(创世纪I)巨蟹座2普罗图斯双鱼座3牧歌(来自亚特兰蒂斯王国)金牛座4圣十字架摩羯座第一部分幽灵船天蝎座6夜之咒语I射手座7乐之影(为风弦琴而作)天秤座8无尽的魔法之圆(无穷动)狮子座5第二部分时间的深渊处女座10春-火白羊座11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12盘旋的银河水瓶座9第三部分
二、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
作为该卷最有特点的幻想曲之一,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DreamImages, Love-DeathMusic“Gemini”)很直观的体现了乔治·克拉姆的创作特色与他音乐上的“灵魂共鸣”。在乐曲的标题下,乔治·克拉姆不仅给予了速度标记,而且附上了一段文字:“Musingly, like the gentle caress of a faintly remembered music。”(沉思冥想般地,就像温柔的爱抚那记忆中模糊的乐声)。正如他其他作品的“密码”一样,一切的谜底其实已经暗藏在这段“谜面”中。
《大宇宙(第一卷)》第六首:春-火“白羊座”(结尾处)
那“记忆中模糊的乐声(a faintly remembered music)”无疑暗指这首作品中部频繁引用的肖邦《幻想即兴曲,Op.66》中部“ModeratoCantabile”的乐段。“音乐借用”(MusicalBorrowing)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技法。理查德·斯坦尼茨(RichardSteinitz)曾把乔治·克拉姆的“音乐借用”分成两个曾面:对其他作品或风格的暗示;或是对音乐的直接引用。《梦景》中对肖邦幻想即兴曲的引用则为后者。肖邦《幻想即兴曲,Op.66》原曲的“ModeratoCantabile”乐段并没有给予详细的数值速度标记,然而乔治·克拉姆在引用的该乐段的时候却在其后加上了“四分音符为60”的速度标记,这与《梦景》起始处的“四分音符为60”直接吻合。这直观的呈现了“谜底”与“谜面”的对照,同时也侧面印证了肖邦对克拉姆音乐创作的重要影响。
《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乐曲起始处)
《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对肖邦引用的第一处)
肖邦《幻想即兴曲,Op.66》(第43至45小节)
另一方面,克拉姆将“记忆中模糊的乐声”在这首幻想曲中更为形象的呈现体现在当“幻想即兴曲”逐渐出现时,克拉姆的“新音乐”还在继续演奏。两部音乐素材以“并列叠置”(Juxtaposition)的方式展开。“新音乐”以“pppp”的力度区间逐渐渐弱消失,“旧音乐”以“ppppp”的力度区间开始渐强进入直至肖邦的旋律线清晰的展现。然而在“旧音乐”的旋律清晰的展现两小节后,克拉姆便在踏板处标记了“Blur”(模糊不清的记忆)的文字提示。原本需要根据和声变化来进行踏板清晰更换的乐句,在这里被克拉姆要求不允许更换踏板直至“旧音乐”渐慢且渐弱后“新音乐”的第一个和弦出现才能逐渐松开延音踏板。“旧音乐”在第二次出现时,则被大量标记“sf”“f”“deciso”等字眼。在音乐上表现出来“确定、肯定”的音响效果。似乎在像听众诉说那“模糊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了。然而,当“旧音乐”在第三次(最后一次)出现时,那朦胧的色彩也再次出现。克拉姆依然要求演奏者呈现“Blur”的音效以及更多的渐慢与渐弱。紧随其后的是“新音乐”主和弦的“fffsub.”(突强),似乎向人们宣告“新音乐”的“胜利”,将听众从回忆拉回现实。
这种游离在“新音乐”与“旧音乐”间的听觉效果,十分贴切的与标题“梦景”(DreamImages)中飘忽不定且断断续续的“梦”以及新旧交替且风格迥异的“景”相互对应。而“景”(Images)中的“s”已经暗示了这是一场具有多景的梦。呈现了现在与过去的精神共鸣,或是现实与回忆的精神共鸣。同样的,副标题“爱与死亡之乐”中的“死亡”与“爱”分别对应的就是克拉姆的“新音乐”素材以及引用的肖邦那如歌且优美的“旧音乐”。这种形如“二元论”的对立风格,再次侧面彰显了乔治·克拉姆与罗伯特·舒曼的精神共鸣。
《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对肖邦引用的第二处)
《梦景(爱与死之乐)“双子座”》(对肖邦引用的第三处)
结 语
作为最具想象力与创新力的作曲家之一,乔治·克拉姆毋庸置疑的在现代音乐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他对音乐的创作理念还是他的音乐作品,都清晰的彰显着他对现代音乐领域的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他的音乐也是对20世纪现代音乐艺术理念“探索寻找新的音乐素材”的最好体现之一。
《大宇宙》作为乔治·克拉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在音乐理念的拓展、演奏技法的拓展、记谱方式的拓展等等诸多方面在音乐历史上均占据着里程碑式的地位。《梦景》中密码式的标题,“新”“旧”音乐素材与标题“谜语”的相互对应,对肖邦音乐的大量引用,都直观的展现了作曲家在不同层面上的精神共鸣。著名的音乐学家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Taruskin)曾表述:“克拉姆在创作时所选用的‘拼贴’素材并不是为例彰显某种风格,而是作为时间永恒的表现符号。”(仲一: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