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以《家有儿女》和《查莉成长日记》为例

2022-03-13杨陌冉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刘梅刘星儿女

杨陌冉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一、研究背景

《家有儿女》是一部关于亲子的家庭情景喜剧。它记录了两个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重组后,父母和三个孩子之间的家庭趣事。该剧最初的收视群体主要是儿童和家长,但其高收视率表明该剧的收视群体远比预期的要多。《家有儿女》一播出立马霸占电视荧屏,收视率一路飘红,直到现在,仍是90后共同的回忆。

《查莉成长日记》是2010年迪士尼频道推出的一部家庭情景喜剧。故事以Duncan一家六口人展开,Duncan夫妇原本有三个孩子,分为是大哥PJ、二姐Teddy和小弟Gabe,随着新生儿Charlie的到来,为Duncan一家增加了新的活力,小Charlie的成长总会经历酸甜苦辣,Teddy拿起相机记录家庭生活,为其生活带来一些启示和建议。该剧的强劲收视率也让Disney Channel(迪士尼频道)横扫其他有线台,独霸夏季有线台冠军收视宝座。

两部剧的共性在于都是家庭情景轻喜剧,并且都拥有较高的收视保证,具有一定的比较意义和研究价值,下文将在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对两个文本进行细读。

二、文化维度理论在《家有儿女》和《查理成长日记》中的映现

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框架,在跨学科理论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被广泛应用。霍夫斯泰德通过研究分析,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归纳为文化价值观的四个基本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不确定性规避[1]。后来,他又增加了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自身放纵和约束两个维度,逐步完善了该理论,使之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权威框架。

(一)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弱势群体对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2]。在一个社会中,处于下级的人民对处于上级的人民具有依赖性和顺从性,那么它就被理解为一个高权力距离的社会,这体现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相反,在一个低权力距离的社会里,下层社会相对独立,不依附于上层社会,这一点则体现在美国的家庭关系中。权力距离的差异在两部电视剧中皆有映现,举例如下:

1.《家有儿女》

(第三季第2集)

刘星:干嘛我学钢琴啊?

刘梅:这不就是你的心愿吗?

刘星:我什么时候有这个心愿了?哎呀,妈我就这么跟您说吧,我随您,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外带公鸭嗓。您看看我这双手,这哪儿是弹钢琴的手,这分明就是劳动人民的手。

刘梅:你少跟我贫嘴!我正式通知你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

在这个片段中,刘梅强制刘星学钢琴,刘星明确表达了自己不想学也不适合学钢琴的态度后,换来的是一句“我是你妈”,这体现了中国家庭中父母的绝对权威。

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规划是明确而不容置疑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国子女唯命是从的性格,缺乏自己的判断力,自身的天赋也可能被家长忽略,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查莉成长日记》

(第三季第15集)

Amy:PJ,I'mnot sure about this.

PJ:ittotally makes sense.I'm about to start communitycollege and the apartment is right near campus.

Bob:That is a good point.

Amy:Bob,are you sure PJ's ready to live on his own?

Bob:Well,he is 18,honey.Oh it sounds like somebody’s experiencing empty-nest syndrome.

这段对话描述了PJ跟母亲提出自己想要搬出去和朋友一起住时,Amy首先对这个决定表示了不赞同。但PJ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决心,Amy只好寻求自己丈夫的意见,希望得到支持,但Bob说PJ到了可以自己独立的时候,并直接指出Amy是由于自己舍不得才不允许儿子出去住。

说明在美国的家庭关系中,更加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有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强调孩子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重视自理能力。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定义为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关心自己和个人目标(个体主义)的程度[3]。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以家庭为核心,强调内部的和谐统一,重视集体的荣誉。而美国是个人主义国家,大家都更重视自身的喜好与发展,即便住在一起,在生活上紧密相关,但每个人又是各自独立的。这个维度在两部电视剧中的表现如下:

1.《家有儿女》

(第一季21集)

刘星:我饿了!

夏雨:我也饿了!

夏雪:我也饿了!

众人:妈妈,我们饿了!

刘梅:不许吃,爸爸出差多辛苦啊,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等爸爸到家才能吃。

在这个片段中,饭菜已经做好了,但刘梅坚持要等夏东海回来才能开饭,只有等到每个人都到场后,一家之主动筷子了,大家才可以开始就餐,而不能因为个人的需求就改变这种“规则”。

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家庭”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之中的个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甚至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强调团结互助意识。

2.《查莉成长日记》

(第三季第10集)

Teddy:lvy,why is your dad so depressd?

lvy:l don't know.I think it might be something about his job.

Teddy:What does he do?

Ivy:I don't know.

在这里,Teddy去其闺蜜(Ivy)家找她一起去逛街,她发现Ivy的爸爸心情不太好,便问Ivy是什么原因,Ivy说她认为也许爸爸是因为工作不顺利。Teddy便问Ivy的爸爸是做什么的,Ivy说她并不知道。

不管这里是幽默的语言还是Ivy真的不了解自己父亲的工作,都体现了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国家,家庭成员之间都各自独立,而不相互约束,朝夕相处的父女连对方的工作也不清楚,这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来说是不被理解的。

(三)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这一维度是指一个社会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的容忍度,反映了人们面对未知事物时的焦虑和不信任程度。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国家在秩序方面倾向模糊和松散,而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国家则拥有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规则和制度[4]。中国文化提倡中庸、委婉、稳定,是属于规避不确定性较强的国家,而美国提倡个性发展、尊重差异性、适应变化,这就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弱的国家。这在两部剧中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恋爱行为所表现出的态度差异上得以证明。

1.《家有儿女》

(第一季第1集)

夏东海:你必须停止和小雪的一切交往!在滑向错误的深渊之前,你给我悬崖勒马!

刘梅:其实呀!我们都是为你们负责,高中正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积累知识的阶段,你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啊!谈恋爱多影响学习啊!那都是大人的事!

狂野男孩:我、我……

夏东海:如果你不肯放弃这种不负责任的、幼稚的感情,我就会马上联系你的父亲,连同校方处理这个问题,将反对早恋进行到底!

狂野男孩:叔叔阿姨,千万别告诉我爸爸好不好?

这段对话发生在夏雪的恋爱行为被父母发现后,夏东海对着男生大发雷霆,最后误会解开了,原来夏雪并不是真的早恋,而是雇了一个男孩来气自己的父母,夏东海与刘梅也感到自己的反应过激了,十分尴尬。

现实生活里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早恋的行为比起夏东海和刘梅的反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正是因为中国人对于规避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态度,因为中国的家长认为学习一旦被影响了,下一步影响的就是就业,力求将早恋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2.《查莉成长日记》

(第一季第1集)

Teddy:I’ll get it,i’ll get it.Nobody else get it!

Spencer:Hi!

Teddy:Hi!

Bob:Hi!I’Teddy’s dad!

Spencer:nice to meet you,Sir.

Teddy:uh,Spencer and i are studying for our biology test tomorrow.So,can everyone please leave?

Bob:Teddy,i thought your mom said no date.

Teddy:Yeah,at the library.

这一段描述了Teddy将男孩约到家里来,美其名曰“一起学习”。男生来了后,Bob热情的和这个男生打了招呼并握手,Teddy让大家都离开,不要打扰他们。在之后的剧情中,Bob和Amy也从未干涉过女儿的恋情,还经常邀请Spencer参与家庭聚会。

这体现了在美式家庭中,父母并不干涉子女的恋爱行为,也不担心会影响学习,甚至子女是否选择读书这条道路父母也不过分强求,他们更看重的是子女此时此刻的健康快乐,可是这样的“无定向教育”,带来快乐的同时,很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无知或无能,甚至缺乏未来保障基本生活的能力。

(四)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这一维度是指深处文化中的成员对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延迟满足的接受程度。长期导向意味着培养面向未来,特别是有毅力和重节俭的人。短期导向的文化注重个人利益,维护个人面子,以消费为中心[5]。这一点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在电视剧中得到深刻体现:

1.《家有儿女》

(第一季第86集)

刘星:我有了一个非常宏伟的梦想,就是我要去火星。

夏雨:是不是去了火星就可以不用上学啊?

刘梅:哼,你想也甭想,去哪儿都得上学,不光得上学,还得参加考试,我告诉你啊,给我老老实实在地球呆着。别痴心妄想了!就怪夏东海总给孩子们买科学幻想的书,科学没学着,就剩幻想了!

这段对话描述了刘星向家里表达自己想要上火星的梦想,但立马被刘梅打击了,说他是在幻想。对话生动展现出中国家庭教育里非常重视学习,从小就要求每个孩子将时间都用来补课、做作业,不断锻炼思考、观察、记忆的能力,重视对于事物的深入思考,中国家长认为只有前期做好足够的准备,未来才能有所收获,这体现了中国是一个长期导向国家。

2.《查莉成长日记》

(第三季第21集)

PJ:I dropped out of college!

Amy:Why!

PJ:Look,guys,i dropped out of college for a reason.I want to go to culinary school.I’m good at cooking,i’m passionate about it and i look good in the hat.

Bob:Okay,i feel better now that you have a plan.

PJ向父母表达了自己已经从大学退学并打算去学厨师的计划,他的父母刚开始虽然感到惊讶,但听到了他的想法后,就表示支持他。说明美国是一个短期导向的国家,他们更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拥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人,而甚少为孩子的未来担忧。然而过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个人发展,因为人的天性都是趋利避害的,会更愿意选择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同时还容易滋生孩子轻易放弃、毅力不足的习性。

(五)自身放纵与约束

“自身放纵与约束”这一维度是指一个社会对其社会成员基本的需求、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中国是一个约束性很强的国家,不提倡放纵享乐,强调勤奋刻苦,而美国属于自身放纵型的国家,强调寓教于乐。在电视剧中是这样展现的:

1.《家有儿女》

(第一季第73集)

夏雪:我回来啦!

刘梅:你还真参加那个舞蹈比赛去啦!夏东海你看看,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刘星:结果怎么样呀?

夏雪:还能怎么样?糟透了呗!

刘梅:我就说了吧,不过没关系小雪,那跳舞算什么呀,学习好那才叫真本事呢!别继续比赛啦!

夏雪:可是这次活动是学校大力支持的呀!

刘梅:学校支持有什么用啊,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学校它能承担责任吗?你现在写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哪能把精力放在跳舞上啊!

这段对话是发生在夏雪想要参加舞蹈比赛,并且已经通过了初试,但刘梅坚持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不应该在高考前夕耽误这个时间。夏雪本身在学校里就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但刘梅仍然随时提防着夏雪成绩下滑。

中国家庭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强调孩子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咬住目标不放松的决心,主张一个人只有放弃了自己的欲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不被欲望所诱惑,才能达成目标。但这样的极度克制一旦没有把握住尺度,就会产生“物极必反”的反面效果。

2.《查莉成长日记》

(第四季第20集)

Amy:OK!Whowants to sing next?(屏幕上出现的是Duncan家举办圣诞派对的热闹场面)

《查莉成长日记》中Bob从大学时期就组乐队、当主唱,还学习芭蕾舞,Amy对于唱歌跳舞更是痴迷,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明星。PJ喜欢摇滚乐,每天在家里的地下室进行歌曲创作,Teddy与其男友Spencer喜欢弹唱和舞蹈。每个孩子的生日家里都会举办party,每年万圣节、圣诞节,查莉一家还会自发的组织歌舞表演。在这个美剧中,几乎看不到父母为子女的学业焦虑,孩子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父母也经常参与孩子学校的体育、艺术活动,并引以为傲。

这是自由的体现,但同时也是放纵的体现。除了生活上的享受,美国家庭的放纵还体现在其很少存钱,倾向于赚到就花掉,这不利于家庭面对意料之外的困难。

(六)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

“阳刚气质-阴柔气质”这一维度侧重于性别角色的分布。在这方面,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比较相似。在这两部家庭剧本中,男性主要都是承担着赚钱养家的任务,而女性都倾向于依赖家庭。无论是《家有儿女》中的夏东海不会做饭还是《查莉成长日记》中的Bob连孩子的生日都记不住,都体现了家庭的角色分工。中国和美国都属于阳刚气质比阴柔气质更强的国家,虽然角色分工不同,但每个幸福的家庭中丈夫都是非常尊重妻子的,也只有这样,子女才能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培养出健全的三观。

三、结语

本文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视角,举例分析了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在中剧《家有儿女》和美剧《查理成长日记》中的差异,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事实上,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但中国和美国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总体来说,中国是一种成才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成人教育。中国家庭中,对子女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成为人才,“长大了有出息”这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家庭本位观念,力求生活安定繁荣,并以稳定和继承作为成功的标准。而美国家庭更尊重孩子的个人潜能,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因,突出个人本位,永远面对和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希望孩子能够依靠个人的努力和能力收获成功。

归根到底,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是由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其存在都具有合理性。看起来,中国的父母更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以很多青少年群体所不能理解的强硬手段在规范着他们的行为和方向,但这背后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中国整体竞争巨大使然,父母的“苛刻”其实处处体现着对子女的关心与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家长也应当结合最新的国情,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环境的多样化影响,适当吸收美国家庭的合理一面:调整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可能地与孩子理性沟通,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多方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挖掘孩子真正擅长和感兴趣的东西,给予全力支持。现代家庭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合作,以教育科学为指导,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刘梅刘星儿女
多元表征,让理解落实于课堂
天山儿女
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The analyze the diverse themes in plots from the lottery
渐行渐远的超级电容器
整合网络CC-Link IE,使工业用网络进一步开放
春天里
《家有儿女》经典语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