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课“363”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
2022-03-13陈金晶
陈金晶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通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作用,和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形成教育合力,真正打造“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教学改革,但总体上仍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线下教学、轻线上教学,重课堂教学、轻课前-课中-课后贯通培养等问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且课程教学未能很好地融通专业、对接岗位技能,对培养拥有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精神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助力有限。所以加强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必然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历史沿革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概念的提出并不断成熟,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技术应用阶段(90年代末-2006年)、技术整合阶段(2007年-2013年)以及“互联网+”阶段(2013年以后)。在技术应用阶段,混合式教学重点强调技术在教与学中的核心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定义由美国斯隆联盟(Sloan Consortium)提出:“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结合,揉合了两种历史上各自独立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即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了一定比例的在线教学及面对面教学。”[2]技术整合阶段,混合式教学重点关注师生、生生、资源的“交互”,强调面授与在线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给交互带来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改变。混合式教学被重新定义为:“混合学习描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之间面对面(现场)交互与在线交互的结合。”[3]“互联网+”阶段,混合式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种让学生积极、高度参与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其概念演变为:结合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形成“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所谓混合,不仅仅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更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4]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迎来高速发展的新契机,同时也给混合式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中国新闻网消息,根据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5]数字时代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和教学环境支撑,无论是高校还是一线教师,对此基本达成共识,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
三、高职通识课“36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建设思路
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聚焦专业、内涵、技术、模式、资源五大领域,调研专业学情,深挖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开发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探索出一条高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之路。
1.以融通专业为目标,推动教学由“散”到“聚”
通过专业学生进行学情调研,掌握学生的教育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素养、专业认知、发展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辅助解决专业和岗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以优秀文化为核心,挖掘内涵由“多”到“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与特色,采用主题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
3.以技术发展为动力,引导教学由“旧”到“新”
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与学方法,有机融入信息化手段,增进师生高效互动,将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课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新型课堂。
4.以模式应用为路径,开展教学由“识”到“智”
以服务专业教学为目标,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为宗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形成三阶段、六环节、三对接的“363”混合式教学模式。
5.以“三教”改革为载体,整合资源由“点”到“面”
落实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组建优势教学创新团队,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活页式教材,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
课程对接专业和学情,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开发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和凝练形成三阶段、六环节、三对接的“363”混合式教学模式。三阶段即课前自主学习(线上)、课中学生内化(线上线下结合)、课后拓展答疑(线上线下结合)三段式教学过程;六环节指教学实施分别按照“引(任务引领)—导(情景导入)—赏(欣赏作品)—思(思考深入)—行(承诺行动)—拓(拓展实践)”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对接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课程标准,对接岗位需求。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1.设置模块化课程,优化教学活动
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特点和文史知识不足的缺陷,同时紧扣学生兴趣和需要,教学内容采用主题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对教材进行重构,设计出十个主题模块,每个模块以一个主题串联教学内容,形成“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框架结构。“一本书”即一本自编活页式教材,“一串珠”即十个教学模块:古代哲学、传统美德、古代建筑、古代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武术、节日民俗、中医养生、饮食文化等,“一条线”即课程的思政教育总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法治精神、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服务专业建设,对接岗位能力培养
课程努力对接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专业建设,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量身打造拓展环节,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以我校刑事执行专业为例,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警察队伍为主线,紧贴时代特点和专业特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上承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下接岗位和学情,每项教学任务均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全方位、全过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专业技能以及良好职业精神、家国情怀的高素质监狱警察人才。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资源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
制定并实施“2+4+2”团队计划,即2名具有高级职称和国家(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团队带头人,4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学能力强、信息化素养高的年轻授课教师,2名行业(省博物馆)指导教师,组合优势力量,建成创新型教学团队。其中,校内教师以线下教学为主,行业指导教师以线上教学和直播指导为主。教师围绕“363”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分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
2.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活页式教材,配套线上教学资源,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一体化教材体系。采用主题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重构,增加教学导语、名家赏析、练习测试、课后延伸等内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活页式教材,并整合微课、讲解视频、学习资料等各类学习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印制在活页教材内页,学生可扫码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选用中国大学慕课、省级精品课程资源、e会学平台MOOC资源等线上辅助教学资源,上传自制微课、自测题库、教学案例、诵读视频等教学资源至学习通平台,供学生课前自学、课上检验、课后巩固及拓展提升。
(五)教学环境
混合式教学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采取“云、网、端”的服务方式来部署信息化平台,通过智慧教室、虚拟演播室、数字化教室、VR/AR教室等信息化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的无缝连接和智能化运用,以各类优质教学平台为工具,以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为支撑,“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时空概念,使传统课堂布局、形态和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革,创设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内课外一体化、虚拟现实一体化的智慧教学环境”。[6]
毋庸置疑,“36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形式上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变革传统教学的结构、形态,建立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但从本质上来说,此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的根本目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评价决策和交互协作能力,使得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个性化成长,真正实现智慧的教和智慧的学。[7]
(六)教学过程
1.六步教学分层推进
(1)课前自主学习(线上)
引——开展学情调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习通(或云班课、智慧职教、畅言智慧课堂等)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测试题和分组任务,学生线上学习,合作完成探究任务。通过学习通平台数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重难点,对学前预警学生设立监督机制,初步实现学生开课前知识储备和学习状态的同步同频。
(2)课中内化(线上线下结合)
对接专业岗位,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学平台开展情境教学、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分角色扮演、实训演练等,关注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每个环节都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真正实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学中教”“做中教”。具体如下:
导——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导入、知识闯关等环节,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使之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赏——重点对学习内容进行鉴赏性分析,讲解重点知识点,如古代建筑蕴含的礼法制度、诗文的思想内涵、传统乐舞的艺术特点等,提高学生赏析传统文化以及观察思考的能力。
思——师生开展情感体验,引入新时代的内涵,学生分组研讨并总结展示,教师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及其现实借鉴意义,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辨的能力。定期开展行业导师线上直播教学,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
行——对接专业和岗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承诺和行动,实现知行合一。倡导学生提高个人能力和修养,深植爱国爱家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思考、承担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3)课后拓展答疑(线上线下结合)
拓——通过教学平台完成课后测试题,或布置拓展实践任务(传统文化宣传推广任务或监狱民警岗位情景模拟任务),使学生巩固新知、拓展提升,学会运用传统文化解决专业和岗位问题,提升迁移应用能力。
2.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课堂教学将知识线、技能线和“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深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环保理念”的思政线三线并行,实现思政育人“润物细无声”。课后实践与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相结合,依托“六进”校园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与岗位能力实践、中华文脉传承、环保理念践行相结合,课程育人和思政育人同向同行,三全育人效果逐步显现。
(七)教学评价
采用一套面向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教学与实践效果进行考核评价。一是采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的数据检测,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有机结合。二是采用生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多主体评价、线上评价+线下评价的多渠道评价模式,力求评价更全面、更客观。三是针对个别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个别辅导,达到全员、全程参与和全方位有效评价的效果。
四、“363”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一)解决的教学问题
1.深入开展“互联网+”教学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解决了传统知识课堂理念陈旧、手段单一、方法落后的问题。
2.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特点
对接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学情,优化教学设计,服务专业建设,科教协同育人,加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分离的问题。
3.通过改革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开发新型活页教材,推广应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解决了教学资源种类少、更新慢的问题。
4.深化“三教”改革
实施“2+4+2”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组合优势力量,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解决教师梯队老化固化、活力不足的问题。
(二)应用效果
组织学生开展知识测试、任务分析、问卷调查和教学评价等活动,以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课程“36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从基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教学满意度等多个方面了解“36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1.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
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线测试中,学生成绩均在88分以上,95分以上的同学占比53%。
2.学生的文化赏析和岗位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通过学习通平台的数据对比分析,学生课前任务的平均分为83.5分,课后任务平均分提升到91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认为传统文化能有效服务专业教学的学生占比86%。学生优秀作品在微博、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的推广中,阅读量和粉丝数量增长较快,作品质量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提高
从学生评价的反馈结果来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对教学效果普遍感到满意,教学满意度达到94.5%。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师生的交流互动也更加频繁,有助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五、结语
“363”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创新和拓展。将其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可以供师生选择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内化吸收、课后拓展运用的教学全覆盖,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职业、文化和情感素质。同时,该模式还有利于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积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